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最重要、最敏感的人际关系。寝室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关系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近年来各种原因造成的寝室人际关系紧张,成为困扰学生、学校的重要问题,也是高校恶性伤害事件的重要源头。本文拟从学校、学生和家校联系三方面探讨如何构建和谐的寝室人际关系。
[关键词]和谐 寝室人际关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8-0175-02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最重要、最敏感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不但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活,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个体人格发展与完善。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寝室人际关系紧张,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也给校园安全埋下隐患。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寝室因摩擦或矛盾而发生的伤害事件,更是让高校困扰不已。因此,对高校寝室人际关系进行探讨和研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显得甚为重要。
笔者认为,构建和谐寝室人际关系,需从三方面入手:
一、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
(一)加强专职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做好人员保障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备。”这要求高校必须有足够数量的素质过硬的辅导员班主任,担当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任务,为可能发生的寝室矛盾提供人员保障。
(二)提升宿管人员素质,發挥管理优势
作为与大学生最亲近的管理人员,宿管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生活中,大学生叫宿管人员阿姨,什么事情都能向宿管阿姨倾诉,包括家庭、学习、恋爱,甚至与同学的矛盾。所以,宿管人员在日常的管理中,能轻易发现学生宿舍内部的矛盾。学校可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提高宿管人员参加培训、提升个人素质的积极性。以便更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帮助学生及时化解矛盾,将可能发生的恶性伤害事件消灭于萌芽状态。
(三)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吸引力,提高教育实效
最近一些年来,各高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这要求高校一方面要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管理水平,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心理健康活动的吸引力,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开展个性化咨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心里,成为照亮学生心灵的一缕阳光。
(四)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助手作用,筑好第一道防线
学生干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他们不仅是教师实施管理的好助手,还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好管家。因此,教师应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他们与普通学生学习生活在一起的便利,让他们做好“侦察兵”。碰到学生干部处理不了的问题,再由辅导员或班主任处理。必要时,可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专职老师介入,提供专业指导。
(五)开设人际沟通实践等相关课程,提高沟通技巧
人际沟通课程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上指导学生如何提高人际沟通技巧,让学生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然而,现在只有个别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绝大多数高校暂无相关课程。因此,无相关课程的院校应尽早开设。该课程能提高大学生人际沟通理论素养,锻炼人际沟通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宿舍遇到问题,产生矛盾时,采取恰当措施,避免寝室矛盾加剧。
(六)合理分配宿舍,实施人性化管理
学校应合理分配寝室。首先,学校可在新生入住之前做好性格普查工作,作为分配宿舍的参考依据。其次,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源地,不仅要杜绝同一生源地的学生过于集中而形成生源地小团体,还要考虑南北不同生源地学生的性格、习惯等差异问题。第三,尊重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学生的选择。第四,避免不同年级的学生住在同一寝室。第五,合理安排独生子女。第六,利用互联网,尝试让新生在报到前,提前选择寝室和室友,做到人性化管理。
(七)加强网络监管,防患于未然
《第3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学生网民占全部网民的23.8%。QQ、贴吧、微信、人人网等成为学生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高校应充分利用它们,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学工部门可成立网络工作组,建立学校微信公众号和每栋宿舍楼的QQ群,在贴吧、人人网上进行分类管理,开辟宿舍生活专栏,关注学生动态更新,以期及早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
(八)开展宿舍文化建设活动,建立亲密室友关系
宿舍既是大学生休息的地方,又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家”。学校应积极开展宿舍文化活动,鼓励寝室成员提高彼此间的默契,为寝室集体荣誉而奋斗。通过活动,拉近学生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宿舍的归宿感,加深对舍友的感情。同时,引导大学生确立“宿舍是我家,室友是家人”的观念,使宿舍更具有吸引力,真正成为大学生外出求学期间的“避风港”。
二、学生提升个人修养,注重品德养成
(一)加强自身修养,健全人格
大学生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修养,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尤其是性格存在缺陷的人,更是要注重理论学习,建立健全人格,学会悦纳自我,培养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主动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用人格魅力交朋友。
(二)培养团队精神,共建和谐寝室
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1],团队精神并不要求个人牺牲自我,而是要求团队成员能通力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目标。寝室作为小团队,需要团队精神的支撑。因此,作为寝室成员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培养与室友间的默契关系,共建和谐寝室。 (三)养成良好习惯,共筑和谐关系
来自不同家庭的寝室成员,卫生习惯、作息习惯等存在较大差异。这需要寝室成员慢慢磨合,而非一味要求别人遵从自己的喜好。习惯晚睡晚起的同学,应调整作息时间,不讲卫生的同学应改掉邋遢的习惯,这样不仅有益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顾及了他人感受,有利于寝室人际关系的和谐。
(四)学会换位思考,增进相互理解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2]应用到宿舍人际关系,就是要宿舍成员在说话和做事时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学会换位思考,才能增进相互理解,处理好寝室人际关系,让自己的大学生活留下美好回忆。
(五)及时转变观念,尽早接受专业治疗
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增大,心理问题的发生概率提高。因此,我们应正视自己和他人出现的心理问题。作为当事人,不能讳疾忌医,而应及时就医,落实治疗方案。作为旁观者,不应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患者,而应帮助他们积极配合治疗,早日走出心理疾病的阴影。唯有如此,心理疾病患者才可能尽早摆脱疾病困扰,尽快恢复正常行为方式,改进室友关系。
三、加强家校联系,实现“零距离”沟通
大学生十几年养成的各种习惯,朝夕之间难以改变,只能通过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以家校联合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将外在压力变为寻求自我改变的内在动力,正确处理好宿舍人际关系。
(一)珍惜与家长初次相会,详细记录家庭情况
辅导员在新生报到时留下家长的联系方式,与家长进行“零距离”沟通,详细记录家庭情况特殊的新生,随时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利用建档的有利条件,要求新生如实填写家庭情况调查表,并对调查表进行整理分类、详细研读和分析,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提供个性化服务,帮助他们早日融入大学生活,建立良好舍友关系。
(二)重视与家长过程沟通,家校联手共同解决问题
学生在校期间能否获得愉快的学习、生活体验是众多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但有的学生在遭遇室友矛盾后,会选择隐瞒家庭或学校。当学生隐瞒学校时,家长极易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将过错推到学校身上,向学校兴师问罪。这时,学校要想处理好问题,就必须与家长进行沟通。当学生隐瞒家长时,学校同样需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并从各方面寻找原因,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只有家校联手,才能尽早还原事实真相,还学生和谐的宿舍环境。
(三)注重毕业后满意度调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学生毕业后,学校仍然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学校可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调查学生和家长对学校育人工作的满意度,尤其是宿舍管理方面,接纳他们的合理意见,改进自身不足,加强育人水平,提高服务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欧嘉烟.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预防与干预方法新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4):69-71.
[2]游薇,吕鹏.加强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指导——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中的生源差异、家庭经济情况差异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02):68-70 74.
[3]李涔涔,张晨光.高校大学生寝室关系影响因素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8):233-234
Abstract:It’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sensitive relationship which between the college students’ roommates. The relationship is harmonious or not decides whether the college students’ healthy development of mind and body. Because of many facto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llege students’ roommates is very tense in recent years. It has troubled many college students and many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t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source of the malignant damage in th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o build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llege students’ roommates from three aspect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college students and home-school connection.
Key Words: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roommates; Strategy
責任编辑:杨柳
[关键词]和谐 寝室人际关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8-0175-02
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是大学生最重要、最敏感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寝室人际关系不但有利于丰富大学生活,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个体人格发展与完善。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寝室人际关系紧张,影响了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也给校园安全埋下隐患。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寝室因摩擦或矛盾而发生的伤害事件,更是让高校困扰不已。因此,对高校寝室人际关系进行探讨和研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显得甚为重要。
笔者认为,构建和谐寝室人际关系,需从三方面入手:
一、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
(一)加强专职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做好人员保障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辅导员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专职辅导员总体上按1:200的比例配备。”这要求高校必须有足够数量的素质过硬的辅导员班主任,担当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任务,为可能发生的寝室矛盾提供人员保障。
(二)提升宿管人员素质,發挥管理优势
作为与大学生最亲近的管理人员,宿管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生活中,大学生叫宿管人员阿姨,什么事情都能向宿管阿姨倾诉,包括家庭、学习、恋爱,甚至与同学的矛盾。所以,宿管人员在日常的管理中,能轻易发现学生宿舍内部的矛盾。学校可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提高宿管人员参加培训、提升个人素质的积极性。以便更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帮助学生及时化解矛盾,将可能发生的恶性伤害事件消灭于萌芽状态。
(三)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吸引力,提高教育实效
最近一些年来,各高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要。这要求高校一方面要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管理水平,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效,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心理健康活动的吸引力,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覆盖面,开展个性化咨询,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让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心里,成为照亮学生心灵的一缕阳光。
(四)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助手作用,筑好第一道防线
学生干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他们不仅是教师实施管理的好助手,还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好管家。因此,教师应调动学生干部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他们与普通学生学习生活在一起的便利,让他们做好“侦察兵”。碰到学生干部处理不了的问题,再由辅导员或班主任处理。必要时,可由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专职老师介入,提供专业指导。
(五)开设人际沟通实践等相关课程,提高沟通技巧
人际沟通课程能够从理论和实践上指导学生如何提高人际沟通技巧,让学生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然而,现在只有个别高校开设了相关课程,绝大多数高校暂无相关课程。因此,无相关课程的院校应尽早开设。该课程能提高大学生人际沟通理论素养,锻炼人际沟通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宿舍遇到问题,产生矛盾时,采取恰当措施,避免寝室矛盾加剧。
(六)合理分配宿舍,实施人性化管理
学校应合理分配寝室。首先,学校可在新生入住之前做好性格普查工作,作为分配宿舍的参考依据。其次,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源地,不仅要杜绝同一生源地的学生过于集中而形成生源地小团体,还要考虑南北不同生源地学生的性格、习惯等差异问题。第三,尊重家庭经济状况不同的学生的选择。第四,避免不同年级的学生住在同一寝室。第五,合理安排独生子女。第六,利用互联网,尝试让新生在报到前,提前选择寝室和室友,做到人性化管理。
(七)加强网络监管,防患于未然
《第3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学生网民占全部网民的23.8%。QQ、贴吧、微信、人人网等成为学生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高校应充分利用它们,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学工部门可成立网络工作组,建立学校微信公众号和每栋宿舍楼的QQ群,在贴吧、人人网上进行分类管理,开辟宿舍生活专栏,关注学生动态更新,以期及早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
(八)开展宿舍文化建设活动,建立亲密室友关系
宿舍既是大学生休息的地方,又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家”。学校应积极开展宿舍文化活动,鼓励寝室成员提高彼此间的默契,为寝室集体荣誉而奋斗。通过活动,拉近学生间的距离,增强学生对宿舍的归宿感,加深对舍友的感情。同时,引导大学生确立“宿舍是我家,室友是家人”的观念,使宿舍更具有吸引力,真正成为大学生外出求学期间的“避风港”。
二、学生提升个人修养,注重品德养成
(一)加强自身修养,健全人格
大学生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理论修养,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行动。尤其是性格存在缺陷的人,更是要注重理论学习,建立健全人格,学会悦纳自我,培养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主动提高自身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用人格魅力交朋友。
(二)培养团队精神,共建和谐寝室
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1],团队精神并不要求个人牺牲自我,而是要求团队成员能通力协作,共同完成任务目标。寝室作为小团队,需要团队精神的支撑。因此,作为寝室成员的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培养与室友间的默契关系,共建和谐寝室。 (三)养成良好习惯,共筑和谐关系
来自不同家庭的寝室成员,卫生习惯、作息习惯等存在较大差异。这需要寝室成员慢慢磨合,而非一味要求别人遵从自己的喜好。习惯晚睡晚起的同学,应调整作息时间,不讲卫生的同学应改掉邋遢的习惯,这样不仅有益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顾及了他人感受,有利于寝室人际关系的和谐。
(四)学会换位思考,增进相互理解
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理体验过程。它客观上要求我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如情感体验、思维方式等与对方联系起来,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体验和思考问题,从而与对方在情感上得到沟通,为增进理解奠定基础。[2]应用到宿舍人际关系,就是要宿舍成员在说话和做事时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学会换位思考,才能增进相互理解,处理好寝室人际关系,让自己的大学生活留下美好回忆。
(五)及时转变观念,尽早接受专业治疗
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压力增大,心理问题的发生概率提高。因此,我们应正视自己和他人出现的心理问题。作为当事人,不能讳疾忌医,而应及时就医,落实治疗方案。作为旁观者,不应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患者,而应帮助他们积极配合治疗,早日走出心理疾病的阴影。唯有如此,心理疾病患者才可能尽早摆脱疾病困扰,尽快恢复正常行为方式,改进室友关系。
三、加强家校联系,实现“零距离”沟通
大学生十几年养成的各种习惯,朝夕之间难以改变,只能通过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以家校联合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将外在压力变为寻求自我改变的内在动力,正确处理好宿舍人际关系。
(一)珍惜与家长初次相会,详细记录家庭情况
辅导员在新生报到时留下家长的联系方式,与家长进行“零距离”沟通,详细记录家庭情况特殊的新生,随时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利用建档的有利条件,要求新生如实填写家庭情况调查表,并对调查表进行整理分类、详细研读和分析,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提供个性化服务,帮助他们早日融入大学生活,建立良好舍友关系。
(二)重视与家长过程沟通,家校联手共同解决问题
学生在校期间能否获得愉快的学习、生活体验是众多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但有的学生在遭遇室友矛盾后,会选择隐瞒家庭或学校。当学生隐瞒学校时,家长极易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将过错推到学校身上,向学校兴师问罪。这时,学校要想处理好问题,就必须与家长进行沟通。当学生隐瞒家长时,学校同样需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并从各方面寻找原因,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只有家校联手,才能尽早还原事实真相,还学生和谐的宿舍环境。
(三)注重毕业后满意度调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学生毕业后,学校仍然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学校可通过现代技术手段,调查学生和家长对学校育人工作的满意度,尤其是宿舍管理方面,接纳他们的合理意见,改进自身不足,加强育人水平,提高服务能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让学生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欧嘉烟.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问题预防与干预方法新探[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4):69-71.
[2]游薇,吕鹏.加强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指导——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中的生源差异、家庭经济情况差异调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02):68-70 74.
[3]李涔涔,张晨光.高校大学生寝室关系影响因素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08):233-234
Abstract:It’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sensitive relationship which between the college students’ roommates. The relationship is harmonious or not decides whether the college students’ healthy development of mind and body. Because of many facto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llege students’ roommates is very tense in recent years. It has troubled many college students and many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It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source of the malignant damage in th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o build a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llege students’ roommates from three aspects: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college students and home-school connection.
Key Words: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roommates; Strategy
責任编辑: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