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7-0224-01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交往程序。礼仪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是一个人风度和魅力的体现。幼儿礼仪是幼儿在幼儿园、家庭及社会生活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对幼儿进行礼仪养成教育关乎幼儿的品质形成,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具体方法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幼儿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幼儿的养成教育进行进一步的探索。要和幼儿的生活经历相结合,要与教师的示范相联系,将抽象的说教寓于具体的活动之中,将对幼儿的示范放在具体的生活之中,力求养成教育方法灵活,生动有趣。
1、榜样引领,行为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它涉及到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学生的家长,他们必须以自身的形象风度、语言、行为为孩子作榜样。在幼儿园活动时,我们对教师开展职业道德和文明礼貌教育,进一步规范幼儿教师的文明礼仪行为,塑造好师德、师表形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园内张贴和发放“家长文明行为规范”,督促家长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学校还结合古今中外文明礼仪方面的典范人物、典型事例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使幼儿经常受到熏染,慢慢内化为习惯。例如通过故事《孔融让梨》中小孔融的榜样形象,深刻地让幼儿体验到谦让是种美德。
2、创设情景,模拟体验
我们在一日的主题教育活动中为幼儿创设情景,尤其是表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得到情感体验,这是对礼仪教育内容的复习、运用和巩固。在情景剧《接物、还物》表演中,孩子们懂得了如何与人交往,学会使用“你好、请、谢谢”等礼貌用语;在情景游戏《红绿灯》中孩子们知道了不霸道、不任性,遵守交通规则;在《蚂蚁搬豆》中,孩子明白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在丰富多彩的情景游戏中,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在比一比、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的实践中,真正地理解了礼仪,并内化为实际行为。
3、规范行为,习惯养成
礼仪教育是文明行为的训练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中要经常性地、持之以恒地、因势利导地坚持行为训练,并给予幼儿具体的指导与必要督促,帮助幼儿将行为内化成习惯。如家长要树立“孩子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做,自己的活动天地自己整理,家务劳动让孩子积极分担”的思想,从小培养幼儿的家庭责任感。孩子做事前提出具体要求,在孩子做事过程中及时指导,在孩子做完后及时鼓励。每天安排孩子和家长做家务,让劳动成为孩子的生活乐趣和生活习惯。
4、开展游戏,获得乐趣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使幼儿得到良好的礼仪习惯练习,使孩子们良好的礼仪习惯得到进 一步的锻炼。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在游戏中不仅需要幼儿克服困难,还需要与他人合作共享成功的乐趣,这时向幼儿进行礼仪行为养成教育,能获得最佳效果。
二、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
1、创设良好的礼仪物质环境:
(1)学校物质环境的创设:在楼道悬挂礼仪标语、礼仪图片,“请讲普通话”、“上下楼梯请靠右走”、“您好”、“谢谢您,不客气”、“请自觉排队”“花儿好看我不摘”等彩色卡通文明用语标牌;在洗手池上方有温馨提示“请节约每一滴水”等;在幼儿园入口处,播放有关礼仪问候的歌曲,为幼儿学习文明礼仪创立一个整洁、优美、文明的礼仪氛围。
(2)班级礼仪主题的创设:可以将礼仪三字经儿歌张贴在墙面上,让孩子随时都能看到;也可以让幼儿、家长收集一些礼仪方面的图片,或幼儿在园或在家的礼仪行为照片贴在主题墙上。
2、创设良好的礼仪精神环境
(1)教师层面
“教师是幼儿每日必读的书”可见,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所以,为了孩子们的发展,必须对教师进行礼仪养成教育,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使全体教师能够互相促进,使得良好行为逐渐内化。
(2)家长层面
“孩子是家长的影子”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应在生活中处处为孩子做榜样。为了提高家长的礼仪观念,让家长更好地掌握礼仪知识,要通过专家培训,学校与家长交流的方式提高家长的礼仪水平。在平时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向家长宣传幼儿园对幼儿礼仪教育的要求,使家长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三、丰富多彩的礼仪养成教育活动的开展
1、开展礼仪知识竞赛和礼仪展示活动,评选每月“礼仪之星”。
2、每天早上坚持由两名礼仪教师和六名礼仪小标兵迎候幼儿和家长,他们微笑着和每位小朋友、家长相互问候,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全园师生、家长。使幼儿和家长从早上进入幼儿园的一刻起,就接受了文明礼仪环境的熏陶和感染。
3、开展礼仪汇报表演活动。邀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来园观看,让幼儿通过表演向成人传播礼仪知识,激发成人学礼仪、讲礼仪的兴趣。
礼仪养成教育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将幼儿的行为转化为内在的品质。教师既要对学生进行说教,还要强化训练,两者只有有效结合,礼仪养成教育才会取得成效。
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约定俗成的、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交往程序。礼仪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是一个人风度和魅力的体现。幼儿礼仪是幼儿在幼儿园、家庭及社会生活中所必须遵守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规范。对幼儿进行礼仪养成教育关乎幼儿的品质形成,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具体方法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幼儿心理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幼儿的养成教育进行进一步的探索。要和幼儿的生活经历相结合,要与教师的示范相联系,将抽象的说教寓于具体的活动之中,将对幼儿的示范放在具体的生活之中,力求养成教育方法灵活,生动有趣。
1、榜样引领,行为示范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着强大的感召力。它涉及到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学生的家长,他们必须以自身的形象风度、语言、行为为孩子作榜样。在幼儿园活动时,我们对教师开展职业道德和文明礼貌教育,进一步规范幼儿教师的文明礼仪行为,塑造好师德、师表形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园内张贴和发放“家长文明行为规范”,督促家长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学校还结合古今中外文明礼仪方面的典范人物、典型事例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使幼儿经常受到熏染,慢慢内化为习惯。例如通过故事《孔融让梨》中小孔融的榜样形象,深刻地让幼儿体验到谦让是种美德。
2、创设情景,模拟体验
我们在一日的主题教育活动中为幼儿创设情景,尤其是表演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得到情感体验,这是对礼仪教育内容的复习、运用和巩固。在情景剧《接物、还物》表演中,孩子们懂得了如何与人交往,学会使用“你好、请、谢谢”等礼貌用语;在情景游戏《红绿灯》中孩子们知道了不霸道、不任性,遵守交通规则;在《蚂蚁搬豆》中,孩子明白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在丰富多彩的情景游戏中,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在比一比、看一看、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的实践中,真正地理解了礼仪,并内化为实际行为。
3、规范行为,习惯养成
礼仪教育是文明行为的训练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中要经常性地、持之以恒地、因势利导地坚持行为训练,并给予幼儿具体的指导与必要督促,帮助幼儿将行为内化成习惯。如家长要树立“孩子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做,自己的活动天地自己整理,家务劳动让孩子积极分担”的思想,从小培养幼儿的家庭责任感。孩子做事前提出具体要求,在孩子做事过程中及时指导,在孩子做完后及时鼓励。每天安排孩子和家长做家务,让劳动成为孩子的生活乐趣和生活习惯。
4、开展游戏,获得乐趣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通过游戏,使幼儿得到良好的礼仪习惯练习,使孩子们良好的礼仪习惯得到进 一步的锻炼。游戏是幼儿基本活动,在游戏中不仅需要幼儿克服困难,还需要与他人合作共享成功的乐趣,这时向幼儿进行礼仪行为养成教育,能获得最佳效果。
二、幼儿礼仪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
1、创设良好的礼仪物质环境:
(1)学校物质环境的创设:在楼道悬挂礼仪标语、礼仪图片,“请讲普通话”、“上下楼梯请靠右走”、“您好”、“谢谢您,不客气”、“请自觉排队”“花儿好看我不摘”等彩色卡通文明用语标牌;在洗手池上方有温馨提示“请节约每一滴水”等;在幼儿园入口处,播放有关礼仪问候的歌曲,为幼儿学习文明礼仪创立一个整洁、优美、文明的礼仪氛围。
(2)班级礼仪主题的创设:可以将礼仪三字经儿歌张贴在墙面上,让孩子随时都能看到;也可以让幼儿、家长收集一些礼仪方面的图片,或幼儿在园或在家的礼仪行为照片贴在主题墙上。
2、创设良好的礼仪精神环境
(1)教师层面
“教师是幼儿每日必读的书”可见,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所以,为了孩子们的发展,必须对教师进行礼仪养成教育,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使全体教师能够互相促进,使得良好行为逐渐内化。
(2)家长层面
“孩子是家长的影子”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应在生活中处处为孩子做榜样。为了提高家长的礼仪观念,让家长更好地掌握礼仪知识,要通过专家培训,学校与家长交流的方式提高家长的礼仪水平。在平时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经常联系,向家长宣传幼儿园对幼儿礼仪教育的要求,使家长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
三、丰富多彩的礼仪养成教育活动的开展
1、开展礼仪知识竞赛和礼仪展示活动,评选每月“礼仪之星”。
2、每天早上坚持由两名礼仪教师和六名礼仪小标兵迎候幼儿和家长,他们微笑着和每位小朋友、家长相互问候,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全园师生、家长。使幼儿和家长从早上进入幼儿园的一刻起,就接受了文明礼仪环境的熏陶和感染。
3、开展礼仪汇报表演活动。邀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来园观看,让幼儿通过表演向成人传播礼仪知识,激发成人学礼仪、讲礼仪的兴趣。
礼仪养成教育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将幼儿的行为转化为内在的品质。教师既要对学生进行说教,还要强化训练,两者只有有效结合,礼仪养成教育才会取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