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是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校级党建课题“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研究—基于广州康大教育园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调查分析”(2013B013)最终研究成果。
摘 要: 提高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不仅是加强对学生党员进行培养、教育、管理和监督的主要途径,也是加强在高校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窗口,更是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学生党组织生活仍存在诸多不足,诸如形式单一,内容乏味,导致组织生活所发挥的作用不尽人意。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党组织生活的有效性,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生活的满意度和期望值,更好找出目前党组织生活的现状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建议。
关键词: 学生党支部;党组织生活;有效性;对策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升大学生党员政治修养和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使命,为社会培养高能力、高素质人才发挥重要作用。高校学生党支部完成如此重要的使命必须通过党组织生活这个重要的途径,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培养、教育、监督和管理。但目前学生党组织生活仍存在诸多不足,导致党组织生活所发挥的作用不尽人意。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有效性,笔者根据目前关于党组织生活有效性研究的成果,总结学生党支部党组织生活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调查分析“90”后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生活的满意度和期望值,更好找出目前学生党组织生活的现状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提高学生党组织生活有效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一方面,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之一,提高党组织生活有效性不仅是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方式,而且是对学生党员进行培养、教育、管理和监督的主要途径,同时是在高校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窗口,更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90”后学生党员成长在我国社会经济发生重大转型和变化的环境下,受到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冲击,同时面临着来自学业、就业、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学生党员大多注重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而忽视党性的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党员更应该积极参加党组织生活,学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增强组织观念,并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去深入了解自我,与其他党员直接学习、交流和互动,学会系统思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加信息量,获得自我超越,最终能有效地将自身特点与党组织生活相结合,更好加强自身党性的培养和锻炼,保持党的先进性,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存在的若干问题
1、缺乏计划性。根据调查统计,约31%学生党员认为党组织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计划性不强,主要原因是党组织生活大多是不定期举行(约43%学生党员认为党组织生活是不定期举行)。可见党组织生活的开展大多是处于被动状态,一般是应上级党组织的要求,而较少结合学生党员的实际情况对党组织生活进行提前科学规划、周密安排,更没有明确的开展时间、内容和形式,导致组织生活缺乏计划性,进而导致党组织生活的出勤率不高,约30%学生党员经常因为时间冲突和时间难凑而影响其参加党组织生活。
2、形式呆板,内容乏味,缺乏新意。通过对党组织生活存在问题调查发现,约59%学生党员认为主要存在问题是形式呆板乏味,缺乏新意,内容枯燥乏味。约91%学生党员表示党组织生活主要形式和内容是发展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的表决会,约75%学生党员认为是上党课,约55%学生党员认为是读报纸、学习理论时政。这几种形式长期存在恰恰是学生党员所厌倦的,约50%学生党员对在党组织生活会中学习党纪党纲最为厌倦,约36%学生党员对单一形式学习政策方针感到厌倦。说明形式单一,内容肤浅的党组织生活,难以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
3、时效性和针对性不强。约77%学生党员认为党组织生活主要存在问题是时效性和针对性不强,缺乏时代性。学生党组织生活是学生党员表达个人意见,抒发个人思想认识的重要形式,而学生党支部发展党员的任务非常繁重,导致组织生活会大多是讨论党员的发展问题,偶尔开展读读报纸和有关文件,也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既没有联系学生党员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上的问题进行讨论,又缺乏对学生党员关注热点问题的把握,导致组织生活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欠缺释疑解惑的说服力[1]。党组织生活存在时效性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导致党组织生活会很少涉及对学生党员自身问题和评论时事热点,也很少开展校外志愿服务和外出参观活动,进而影响他们的积极性和热情。
4、缺乏活动经费。目前高校对学生党组织生活的重视程度不够,活动经费的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是依靠上级党组织的拨款,还有一部分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费用需自理。通过对造成党组织生活质量不高原因调查发现,约55%学生党员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活动经费。另外,在对影响学生党员参加党组织生活原因调查中,约有12%学生党员认为费用自理,加重经济负担是影响其参加党组织生活的主要原因。由于经费不足,导致党组织生活仅仅局限在发展党员的讨论和表决会议,宣读上级党组织紧急通知的相关文件等缺乏互动的方式,必然导致学生党员缺乏足够的热情。
5、缺乏规范性制度。根据调查统计,约30%学生党员认为党组织生活质量不高是由于缺乏规范的制度所导致。学生党组织生活缺乏一个规范的制度,必然会导致党组织生活组织不力和监督管理不到位,对某些无故不参加党组织生活的学生党员缺乏处罚制度,致使学生党员参加党组织生活不够主动积极,严重影响了党组织生活的质量。 三、提高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的对策
1、制定年度详细计划,增强党组织生活的计划性。党支部通过制定年度详细计划,把组织生活的内容、形式、时间、地点等都明确下来,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组织生活的出勤率,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热情。制定年度计划,不仅需要制定党组织生活多长时间举行一次,而且每次时间长度需控制在一个合理和有效的范围。约57%学生党员认为每月举行一次最为合适,约15%学生党员认为每学期一次,认为每两周一次的约占12%,认为每周一次的不足4%,希望不定期开展的约占12%;约54%学生党员认为每次的时间应控制在30~60分钟;约31%学生党员认为需控制在60~120分钟;不足15%学生党员认为尽量控制在30分钟以内或2小时以上。由此可见,制定年度计划时,可考虑每月开展一次党组织生活,而且时长尽量不要超过1小时,最多不能超过2小时。
2、创新形式和丰富内容,提高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党组织生活加强创新形式和丰富内容,有助于提高组织生活与学生党员个人发展的相关度,更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进而提高党组织生活有效性。
在创新党组织生活形式方面,46%学生党员认为创新形式是提高组织生活的有效性首选方法。约56%学生党员认为应该引入时事热点分析,针对具有时代性、敏感性的时事热点,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党员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约27%学生党员认为举办演讲会或开展学习党的知识竞赛,有助于把枯燥的理论学习变成演讲比赛、辩论赛和知识竞赛等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约17%学生党员认为应开展献计献策活动,约11%学生党员认为应引入学术研讨,约9%学生认为应举办讲座和组织书评。可见,结合多种形式开展党组织生活,有利于满足学生党员的不同需求,更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在丰富党组织生活内容方面,约60%学生党员认为外出考察参观或参加志愿服务最受欢迎,大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将志愿活动融入组织生活,将成为增强学生党员党的宗旨意识、创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和提高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有效载体,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2]。约34%学生党员认为可开展文体活动,约29%学生党员认为应学习理论时政和发展党员。可见,丰富党组织生活的内容,需要结合校内外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开展校内外活动,更有利于满足当代学生党员的多层次需求。
3、增强党组织生活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全面提高党员综合素质。根据调查统计,约46%学生党员最希望接受职业技术或业务技能的培训,这就要求党组织生活与学生专业元素相结合,以专业学习和实践为依托开展党组织生活,将专业元素融入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开展反映时代特征,学生党员的参与性更强,可发挥性更强,自主性更强,不仅是适应社会需求,适应学生党员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党员的专业兴趣和专业认知度,更有利于提高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3]。约38%学生党员希望提高时事形势的分析能力,约28%学生党员希望提高党的理论知识和党务工作技能,还有约15%学生党员希望丰富科普知识。由此可见,增强党组织生活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党员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4、经费合理投入,增加经费来源渠道。目前学生党支部的活动经费明显不足,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依靠学校的专项拨款,甚至有些学生党支部没有经费来源,开展组织生活所需费用主要依靠学生党员自费,导致党组织生活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通过对加强和改进党组织生活的有效性方式的调查,约20%学生党员认为需合理投入活动经费。一方面,学校需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党员的数量投入合理的经费,以满足党组织生活正常开展所需经费。除此之外,对表现优秀的党支部给予额外奖励,激励党支部合理有效利用经费开展党组织活动。另一方面,学生党支部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党员到社区做志愿者服务,积累志愿服务所得补贴作为党组织生活的经费来源,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经费欠缺问题,更有助于增强学生党员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参与党组织生活的各个环节。
5、完善机构设置和规范制度,有效规范党组织生活。完善党组织机构设置和规范性制度是有效开展党组织生活的基础。一方面,高校需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基层学生党支部,详细规定各支部学生党员的人数范围。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和规范各项制度,如党支部目标管理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党员民主评议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等,严格党组织生活的考勤和考核工作,增强组织生活的制度化和规范性。这样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党员的长期培养、教育和监督,还有利于从制度方面加强对党组织生活的监督检查,对于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学生党员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按照党内的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4],以保证党组织生活取得实效,增强学生党员的主人翁意识,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切实提高党组织生活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谭秀环.提高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7)
2 丁祺.冯生.如何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探究[J].中国商界,2010(8)
3 郭超龙.将专业元素融入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实效性研究[J].才智,2009(17)
4 浙江工业大学课题组.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对策研究[J].新西部,2009(4)
摘 要: 提高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不仅是加强对学生党员进行培养、教育、管理和监督的主要途径,也是加强在高校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窗口,更是提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学生党组织生活仍存在诸多不足,诸如形式单一,内容乏味,导致组织生活所发挥的作用不尽人意。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党组织生活的有效性,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生活的满意度和期望值,更好找出目前党组织生活的现状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建议。
关键词: 学生党支部;党组织生活;有效性;对策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提升大学生党员政治修养和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使命,为社会培养高能力、高素质人才发挥重要作用。高校学生党支部完成如此重要的使命必须通过党组织生活这个重要的途径,对大学生党员进行培养、教育、监督和管理。但目前学生党组织生活仍存在诸多不足,导致党组织生活所发挥的作用不尽人意。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有效性,笔者根据目前关于党组织生活有效性研究的成果,总结学生党支部党组织生活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调查分析“90”后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生活的满意度和期望值,更好找出目前学生党组织生活的现状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提高学生党组织生活有效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一方面,高校学生党组织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之一,提高党组织生活有效性不仅是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方式,而且是对学生党员进行培养、教育、管理和监督的主要途径,同时是在高校宣传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窗口,更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90”后学生党员成长在我国社会经济发生重大转型和变化的环境下,受到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冲击,同时面临着来自学业、就业、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学生党员大多注重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升,而忽视党性的培养。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党员更应该积极参加党组织生活,学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自身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增强组织观念,并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去深入了解自我,与其他党员直接学习、交流和互动,学会系统思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加信息量,获得自我超越,最终能有效地将自身特点与党组织生活相结合,更好加强自身党性的培养和锻炼,保持党的先进性,更好地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存在的若干问题
1、缺乏计划性。根据调查统计,约31%学生党员认为党组织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计划性不强,主要原因是党组织生活大多是不定期举行(约43%学生党员认为党组织生活是不定期举行)。可见党组织生活的开展大多是处于被动状态,一般是应上级党组织的要求,而较少结合学生党员的实际情况对党组织生活进行提前科学规划、周密安排,更没有明确的开展时间、内容和形式,导致组织生活缺乏计划性,进而导致党组织生活的出勤率不高,约30%学生党员经常因为时间冲突和时间难凑而影响其参加党组织生活。
2、形式呆板,内容乏味,缺乏新意。通过对党组织生活存在问题调查发现,约59%学生党员认为主要存在问题是形式呆板乏味,缺乏新意,内容枯燥乏味。约91%学生党员表示党组织生活主要形式和内容是发展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的表决会,约75%学生党员认为是上党课,约55%学生党员认为是读报纸、学习理论时政。这几种形式长期存在恰恰是学生党员所厌倦的,约50%学生党员对在党组织生活会中学习党纪党纲最为厌倦,约36%学生党员对单一形式学习政策方针感到厌倦。说明形式单一,内容肤浅的党组织生活,难以调动学生党员的积极性。
3、时效性和针对性不强。约77%学生党员认为党组织生活主要存在问题是时效性和针对性不强,缺乏时代性。学生党组织生活是学生党员表达个人意见,抒发个人思想认识的重要形式,而学生党支部发展党员的任务非常繁重,导致组织生活会大多是讨论党员的发展问题,偶尔开展读读报纸和有关文件,也是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既没有联系学生党员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上的问题进行讨论,又缺乏对学生党员关注热点问题的把握,导致组织生活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欠缺释疑解惑的说服力[1]。党组织生活存在时效性和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导致党组织生活会很少涉及对学生党员自身问题和评论时事热点,也很少开展校外志愿服务和外出参观活动,进而影响他们的积极性和热情。
4、缺乏活动经费。目前高校对学生党组织生活的重视程度不够,活动经费的来源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是依靠上级党组织的拨款,还有一部分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费用需自理。通过对造成党组织生活质量不高原因调查发现,约55%学生党员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活动经费。另外,在对影响学生党员参加党组织生活原因调查中,约有12%学生党员认为费用自理,加重经济负担是影响其参加党组织生活的主要原因。由于经费不足,导致党组织生活仅仅局限在发展党员的讨论和表决会议,宣读上级党组织紧急通知的相关文件等缺乏互动的方式,必然导致学生党员缺乏足够的热情。
5、缺乏规范性制度。根据调查统计,约30%学生党员认为党组织生活质量不高是由于缺乏规范的制度所导致。学生党组织生活缺乏一个规范的制度,必然会导致党组织生活组织不力和监督管理不到位,对某些无故不参加党组织生活的学生党员缺乏处罚制度,致使学生党员参加党组织生活不够主动积极,严重影响了党组织生活的质量。 三、提高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的对策
1、制定年度详细计划,增强党组织生活的计划性。党支部通过制定年度详细计划,把组织生活的内容、形式、时间、地点等都明确下来,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组织生活的出勤率,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和热情。制定年度计划,不仅需要制定党组织生活多长时间举行一次,而且每次时间长度需控制在一个合理和有效的范围。约57%学生党员认为每月举行一次最为合适,约15%学生党员认为每学期一次,认为每两周一次的约占12%,认为每周一次的不足4%,希望不定期开展的约占12%;约54%学生党员认为每次的时间应控制在30~60分钟;约31%学生党员认为需控制在60~120分钟;不足15%学生党员认为尽量控制在30分钟以内或2小时以上。由此可见,制定年度计划时,可考虑每月开展一次党组织生活,而且时长尽量不要超过1小时,最多不能超过2小时。
2、创新形式和丰富内容,提高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党组织生活加强创新形式和丰富内容,有助于提高组织生活与学生党员个人发展的相关度,更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进而提高党组织生活有效性。
在创新党组织生活形式方面,46%学生党员认为创新形式是提高组织生活的有效性首选方法。约56%学生党员认为应该引入时事热点分析,针对具有时代性、敏感性的时事热点,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党员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约27%学生党员认为举办演讲会或开展学习党的知识竞赛,有助于把枯燥的理论学习变成演讲比赛、辩论赛和知识竞赛等有趣又有意义的活动。约17%学生党员认为应开展献计献策活动,约11%学生党员认为应引入学术研讨,约9%学生认为应举办讲座和组织书评。可见,结合多种形式开展党组织生活,有利于满足学生党员的不同需求,更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在丰富党组织生活内容方面,约60%学生党员认为外出考察参观或参加志愿服务最受欢迎,大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将志愿活动融入组织生活,将成为增强学生党员党的宗旨意识、创新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和提高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有效载体,进一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2]。约34%学生党员认为可开展文体活动,约29%学生党员认为应学习理论时政和发展党员。可见,丰富党组织生活的内容,需要结合校内外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开展校内外活动,更有利于满足当代学生党员的多层次需求。
3、增强党组织生活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全面提高党员综合素质。根据调查统计,约46%学生党员最希望接受职业技术或业务技能的培训,这就要求党组织生活与学生专业元素相结合,以专业学习和实践为依托开展党组织生活,将专业元素融入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开展反映时代特征,学生党员的参与性更强,可发挥性更强,自主性更强,不仅是适应社会需求,适应学生党员全面发展的需要,而且有助于增强学生党员的专业兴趣和专业认知度,更有利于提高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3]。约38%学生党员希望提高时事形势的分析能力,约28%学生党员希望提高党的理论知识和党务工作技能,还有约15%学生党员希望丰富科普知识。由此可见,增强党组织生活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党员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4、经费合理投入,增加经费来源渠道。目前学生党支部的活动经费明显不足,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依靠学校的专项拨款,甚至有些学生党支部没有经费来源,开展组织生活所需费用主要依靠学生党员自费,导致党组织生活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通过对加强和改进党组织生活的有效性方式的调查,约20%学生党员认为需合理投入活动经费。一方面,学校需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党员的数量投入合理的经费,以满足党组织生活正常开展所需经费。除此之外,对表现优秀的党支部给予额外奖励,激励党支部合理有效利用经费开展党组织活动。另一方面,学生党支部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党员到社区做志愿者服务,积累志愿服务所得补贴作为党组织生活的经费来源,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经费欠缺问题,更有助于增强学生党员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参与党组织生活的各个环节。
5、完善机构设置和规范制度,有效规范党组织生活。完善党组织机构设置和规范性制度是有效开展党组织生活的基础。一方面,高校需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基层学生党支部,详细规定各支部学生党员的人数范围。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完善和规范各项制度,如党支部目标管理制度、组织生活制度、党员民主评议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等,严格党组织生活的考勤和考核工作,增强组织生活的制度化和规范性。这样不仅有利于加强学生党员的长期培养、教育和监督,还有利于从制度方面加强对党组织生活的监督检查,对于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学生党员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按照党内的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4],以保证党组织生活取得实效,增强学生党员的主人翁意识,并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切实提高党组织生活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谭秀环.提高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的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7)
2 丁祺.冯生.如何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有效性探究[J].中国商界,2010(8)
3 郭超龙.将专业元素融入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实效性研究[J].才智,2009(17)
4 浙江工业大学课题组.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对策研究[J].新西部,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