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城西有座山岭很像鹅颈项,取名鹅项岭,简称鹅岭。它的左侧是嘉陵江,右侧是长江。两江交汇朝天门,然后滚滚东去。而在鹅岭,两江相隔,唯此一“项”,约一里。故登上鹅岭,可以俯视两江。
清末宣统年间,这里原有私家园名“宜园”,贵州盐商李耀庭的次子李培之买下这处庭园后,更名“礼园”。经李氏精心擘画,广植竹木花卉,点缀亭榭楼台,不仅有放鹤梅林、观鱼濠架之乐,还有虎啸松岗、鹿鸣南陵之趣。一时成为山城名园。清王朝覆亡后,园主以其逊清显宦的瓜葛和渊源,交游仍广。不少遗老遗少,清客相公,聚集此园,或为风月吟,或为座上宾,光景不减当年。据李氏长子李劲之撰写的《礼园杂记》,存名纪姓,留诗题字的不仅有四川已故著名文人赵尧生、向楚,湘潭的王湘绮,民初政界蒲伯英,甚至还有后来沐猴而冠的伪满洲总理大臣郑孝胥。讨袁名将蒋松坡亦曾客居此园,并留有“四野飞雪千嶂台,一林落月万槛局”的题词。
李耀庭原系贵州富商,而其显赫发迹,却与敢于诛杀慈禧太后大太监安德海的山东巡抚丁葆祯有一段因缘。丁未显贵时,曾落魄为李家西席,教他几个儿子。李耀庭虽是商人,尚能识人于风尘之中,对丁葆祯不仅待之以礼,而且慷慨解囊,资助丁赴京会试,使丁皇榜题名,累典封疆,爵加宫保。后丁为四川巡抚,路经重庆,府道绅衿齐赴朝天门迎接,诸官依次候谒,丁端坐轿中,一概不予理睬。当李耀庭以捐班道员身份递贴候谒时,丁独予以青睐,破例接见。那些不明就里而又趋炎附势的宦绅,无不瞠目结舌,对李刮目相看。从此李氏经营的盐业,渠道两通,垄断了川东和黔贵的盐岸,富甲一方。
清末民初,“礼园”的购置和扩展,人物的荟萃和聚集,正是李氏盛极一时的标志。但从这些往来过客的诗文唱和中,或感时,或怀旧,虽然“夕阳无限好”,也露出了“近黄昏”的苗头。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入川后,看中了这座名园,江河日下的李氏后代,只好仿效唐代“奉誠园”故事,把“礼园”拱手献给了蒋介石,成为抗战时期蒋在重庆的“别宫”之一。由于园主姓李,重庆人便习惯地叫它为“李家花园”,20世纪50年代改为“鹅岭公园”。
“礼园”遗迹大部犹存,桥栏似麻花扭曲的漪开桥,仿罗马建筑的石室,红荷湖、湖石林以及受两江之风的“亘山廊”,悬岩欲飞的“飞阁”大都保存完好。据说此处可测晴雨,只要“岷江(长江)风至则晴,涪江(嘉陵江)风至则雨”。
由于鹅岭公园是以“礼园”为基调加以修饰扩建的,它保持了相当浓郁的江南园林色彩,也是山城唯一的一座具有民族风情的庭园式公园。由于它坐落在“鹅项”之上,两江山光水色和市区繁华可以饱览无余,因而也是山城得天独厚的一个公园。
进入鹅岭公园大门后,在广场左边可以看到一座青灰色的小楼,这里原来是澳大利亚公使馆,建于抗战初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之后。现在按原貌维修过,中西式一楼一底砖木结构,现为鹅岭公园管理处办公楼。与澳大利亚大使馆一墙之隔的是土耳其大使馆,同样建于抗战初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之后,现仅存平房一栋,在大使馆后面还有人工湖。
园内还有一栋砖木结构的中西合壁式别墅,位于公园北面,面对着嘉陵江。是1939年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入住“礼园”(鹅岭公园前身)时建造,1940年至1945年8月,是英国驻华大使卡尔的居住地,1949年重庆解放后,“礼园”成为西南军区司令部,刘伯承、王维舟、宋任穷曾先后寓居,1958年公园开放后称为飞阁。
鹅岭公园在重庆半岛的最高处,瞰胜楼更是登高远眺、欣赏美景的绝佳去处。瞰胜楼又名两江楼,是1965年为迎接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来渝参观看山城夜景而建造的,由时任重庆市副市长岳林亲自批准,临时搭建的简易木结构,一楼一底,面积近30平方米。1983年正式修建,楼高41.44米,海拔380米,为七层塔式建筑,是观赏两江和夜景的好地方。不同时刻走上瞰胜楼,可以关注到不一样的震撼景象。白天走上瞰胜楼,纵览长江和嘉陵江两江的磅礴气势,仿佛置身于这滔滔江水中,瞰胜楼绝对是看江景的好选择。晚上登上瞰胜楼,整个重庆的夜景尽收眼底,万家灯火层见叠出,两江水面彩光粼粼,再抬头,满天繁星,一定会令你不经赞叹出声,十分壮观。如果这样还不够满足的话,起个大早,走上瞰胜楼,慢慢看着日出从江边升起,你会沉醉在这样美妙的景色中无法自拔。
榕湖绳桥是鹅岭公园景致最集中的地方。是原“礼园”的“红荷湖”,系凿石而成。湖面605平方米,周围有榕树覆盖,浓荫蔽日,辟为公园后,更名“榕湖”,池之中心有一钟乳石笋,亭亭玉立。湖的四周翠竹成林,绿石林立,湖之东北角乳洞成雅趣,湖之西南隅,砌石叠假山,使榕湖景色融成一片。湖岸分上下两层,拱桥是联系上层湖岸的石桥,原称“漪桥”。桥身屈曲状俯视呈倒S形,平视不在平面上,有坡度,配以绳索造型的石栏,故称绳桥。桥下两个不同方位的八字形石拱,别具一格,拱之上倒嵌岩石,独具匠心。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鹅岭公园每年都会举办菊花展,那时游人如织,盛况空前,菊花品种多样,花色迷人,是山城园林的一颗明珠。
(编辑 王 幸)
清末宣统年间,这里原有私家园名“宜园”,贵州盐商李耀庭的次子李培之买下这处庭园后,更名“礼园”。经李氏精心擘画,广植竹木花卉,点缀亭榭楼台,不仅有放鹤梅林、观鱼濠架之乐,还有虎啸松岗、鹿鸣南陵之趣。一时成为山城名园。清王朝覆亡后,园主以其逊清显宦的瓜葛和渊源,交游仍广。不少遗老遗少,清客相公,聚集此园,或为风月吟,或为座上宾,光景不减当年。据李氏长子李劲之撰写的《礼园杂记》,存名纪姓,留诗题字的不仅有四川已故著名文人赵尧生、向楚,湘潭的王湘绮,民初政界蒲伯英,甚至还有后来沐猴而冠的伪满洲总理大臣郑孝胥。讨袁名将蒋松坡亦曾客居此园,并留有“四野飞雪千嶂台,一林落月万槛局”的题词。
李耀庭原系贵州富商,而其显赫发迹,却与敢于诛杀慈禧太后大太监安德海的山东巡抚丁葆祯有一段因缘。丁未显贵时,曾落魄为李家西席,教他几个儿子。李耀庭虽是商人,尚能识人于风尘之中,对丁葆祯不仅待之以礼,而且慷慨解囊,资助丁赴京会试,使丁皇榜题名,累典封疆,爵加宫保。后丁为四川巡抚,路经重庆,府道绅衿齐赴朝天门迎接,诸官依次候谒,丁端坐轿中,一概不予理睬。当李耀庭以捐班道员身份递贴候谒时,丁独予以青睐,破例接见。那些不明就里而又趋炎附势的宦绅,无不瞠目结舌,对李刮目相看。从此李氏经营的盐业,渠道两通,垄断了川东和黔贵的盐岸,富甲一方。
清末民初,“礼园”的购置和扩展,人物的荟萃和聚集,正是李氏盛极一时的标志。但从这些往来过客的诗文唱和中,或感时,或怀旧,虽然“夕阳无限好”,也露出了“近黄昏”的苗头。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入川后,看中了这座名园,江河日下的李氏后代,只好仿效唐代“奉誠园”故事,把“礼园”拱手献给了蒋介石,成为抗战时期蒋在重庆的“别宫”之一。由于园主姓李,重庆人便习惯地叫它为“李家花园”,20世纪50年代改为“鹅岭公园”。
“礼园”遗迹大部犹存,桥栏似麻花扭曲的漪开桥,仿罗马建筑的石室,红荷湖、湖石林以及受两江之风的“亘山廊”,悬岩欲飞的“飞阁”大都保存完好。据说此处可测晴雨,只要“岷江(长江)风至则晴,涪江(嘉陵江)风至则雨”。
由于鹅岭公园是以“礼园”为基调加以修饰扩建的,它保持了相当浓郁的江南园林色彩,也是山城唯一的一座具有民族风情的庭园式公园。由于它坐落在“鹅项”之上,两江山光水色和市区繁华可以饱览无余,因而也是山城得天独厚的一个公园。
进入鹅岭公园大门后,在广场左边可以看到一座青灰色的小楼,这里原来是澳大利亚公使馆,建于抗战初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之后。现在按原貌维修过,中西式一楼一底砖木结构,现为鹅岭公园管理处办公楼。与澳大利亚大使馆一墙之隔的是土耳其大使馆,同样建于抗战初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之后,现仅存平房一栋,在大使馆后面还有人工湖。
园内还有一栋砖木结构的中西合壁式别墅,位于公园北面,面对着嘉陵江。是1939年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入住“礼园”(鹅岭公园前身)时建造,1940年至1945年8月,是英国驻华大使卡尔的居住地,1949年重庆解放后,“礼园”成为西南军区司令部,刘伯承、王维舟、宋任穷曾先后寓居,1958年公园开放后称为飞阁。
鹅岭公园在重庆半岛的最高处,瞰胜楼更是登高远眺、欣赏美景的绝佳去处。瞰胜楼又名两江楼,是1965年为迎接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来渝参观看山城夜景而建造的,由时任重庆市副市长岳林亲自批准,临时搭建的简易木结构,一楼一底,面积近30平方米。1983年正式修建,楼高41.44米,海拔380米,为七层塔式建筑,是观赏两江和夜景的好地方。不同时刻走上瞰胜楼,可以关注到不一样的震撼景象。白天走上瞰胜楼,纵览长江和嘉陵江两江的磅礴气势,仿佛置身于这滔滔江水中,瞰胜楼绝对是看江景的好选择。晚上登上瞰胜楼,整个重庆的夜景尽收眼底,万家灯火层见叠出,两江水面彩光粼粼,再抬头,满天繁星,一定会令你不经赞叹出声,十分壮观。如果这样还不够满足的话,起个大早,走上瞰胜楼,慢慢看着日出从江边升起,你会沉醉在这样美妙的景色中无法自拔。
榕湖绳桥是鹅岭公园景致最集中的地方。是原“礼园”的“红荷湖”,系凿石而成。湖面605平方米,周围有榕树覆盖,浓荫蔽日,辟为公园后,更名“榕湖”,池之中心有一钟乳石笋,亭亭玉立。湖的四周翠竹成林,绿石林立,湖之东北角乳洞成雅趣,湖之西南隅,砌石叠假山,使榕湖景色融成一片。湖岸分上下两层,拱桥是联系上层湖岸的石桥,原称“漪桥”。桥身屈曲状俯视呈倒S形,平视不在平面上,有坡度,配以绳索造型的石栏,故称绳桥。桥下两个不同方位的八字形石拱,别具一格,拱之上倒嵌岩石,独具匠心。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鹅岭公园每年都会举办菊花展,那时游人如织,盛况空前,菊花品种多样,花色迷人,是山城园林的一颗明珠。
(编辑 王 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