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时代,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因此传统的施工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现有工程,结构裂缝问题成为了施工中问题较多的环节,同时给整个施工环节及技术处理带来一定困难。相关人员需要收集经验,结合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进而更好的促进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中结构裂缝的控制以及相关的技术应用。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房屋建筑行业也依托于广阔的市场需求得到了快速地发展。而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在实际使用中频频出现裂缝问题,严重阻碍了房屋建筑的质量。因此,不断完善裂缝控制技术,对于保证房屋建筑质量和安全是非常至关重要的,相关企业应该予以重视。
一、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成因
(一)荷载裂缝
荷载裂缝是建筑物自重对承重结构产生的压力。荷载裂缝与无载裂缝相比,裂缝的受力更加突出。在相应的建筑标识过程中,西方建筑行业的经验被广泛借鉴。事实上,建筑物的预估荷载通常相对较低,导致混凝土结构的使用也相对较高。在这样的偏差下,行业标准很难真正指导实际施工,荷载裂缝已成为普遍现象。一些企业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应对质量检验盲目照搬行业标签,忽视了我国的具体国情。因此,建筑结构荷载裂缝在一些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较为常见。
(二)温度裂缝
使用建筑物期间,砼结构受外部环境条件下温度变化影响,极易形成热胀冷缩现象,结构变形在受约束作用之后,应力便会形成。如果温度变形,其受相邻结构的约束作用,则属外部约束作用。若梁变形,其会受柱约束作用,楼板变形实际收梁柱约束作用等。温度变形会因其内部不均匀的热量所影响,在其内部质点间形成约束作用,即为内部约束作用。这种约束作用,导致温度变形缺乏自由性,结构温度的应力超出砼抗拉性强度状况下,砼结构裂缝问题便会出现。外部约束作用力通常形成在严寒或者炎热地区,内部约束作用力则通常形成在日温差相对较大一些山区。
(三)基础及结构不均匀沉降裂缝
建筑工程的施工从基础开挖到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毕周期较长,时常需要跨越一年四季,因此环境温湿度以及风力等的变化十分明显,如果不能根据实际气象条件适时调整施工工艺,或者前期对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勘查不够深入,就会导致建筑的基础或现浇结构出现不均匀沉降,当沉降导致的变形超过设计的结构伸缩量,就会在应力集中部位出现严重的裂纹,这类裂纹一旦出现是最难以控制和修复的,需要经过专业的安全性评估才能确定能否继续施工。
二、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
(一)注重前期准备工作
對混凝土裂缝进行控制的措施是非常多样化的。而注重前期准备工作中的裂缝控制,就能够很大程度地避免因为毛细管受到压力产生的裂缝问题。首先,在选取制作混凝土的水泥时,应该优先选取收缩变化小的。例如相较于普通水泥和矿渣水泥而言,粉煤灰水泥的收缩变化程度会相对小很多,因此对环境的适应性也会比较强,出现裂缝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同时,前期准备工作还可以从降低混凝土用水量来对裂缝进行该控制。因为在搅拌的过程中,很多工人会对用水量进行粗略估计,而这种方法往往可能会导致用水量的增加。如果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过高,必然会降低其坚固和耐用程度,因此准确控制用水量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材料比例来实现裂缝控制。因为不同的材料的适应性和与其他材料的配合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应该将列入考虑范围的原材料进行必要的组合和试验,从而明确各个材料的配比参数。只有通过抗压和温度检验的试验配方,才能进行后续的生产使用,从而也能够最大程度地控制成本和节约时间。
(二)合理掌控抹压的时间
抹压是混凝土施工的一道必备工序和流程,但是看似简单的抹压过程,如果能够通过规范地操作,也能够起到避免裂缝的作用。通过对抹压时间进行合理地掌控,就能够在混凝土的有效保质期内将其进行充分利用,避免因为抹压时间太晚导致的混凝土出现凝固现象。同时,抹压并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还需要进行二次抹压,才能在避免混凝土可塑性下降的同时充分增强其承重的能力,才能保证混凝土不会在使用的过程中轻易出现质量问题。
(三)做好后期养护管理
有效的养护是保证混凝土质量和避免裂缝的最后一道防线。仅仅是完善的施工技术,在没有高效的养护管理基础上最终也会前功尽弃。因此,施工人员和相关的管理者,应该注重后期的养护工作,根据混凝土材料的性质其施工环境的温度变化,采取必要的保湿和保温措施。
(四)裂缝处理具体方法
1、填充处理技术
填充处理技术对房屋工程结构中裂缝较大的较为合适。在技术层面来考虑,填充处理技术需要对于裂缝进行加固,确保裂缝能够得到妥善的处理。填充处理技术的优点是对于大裂缝施工难度小,成本低,效果较为显著。填充处理技术在房屋裂缝中也需要不断更新,随着现有技术的更新还需要不断明确现在市场中的填充材料,为消费者提供性价比最高的材料和技术。加之现在裂缝出现较为频繁,对于日常家庭来说,都会倾向于填充处理技术,因此该技术需要不断研究,随时更新。
2、灌浆处理技术
灌浆处理技术是房屋裂缝处理中最为常见的一项技术。任何裂缝问题都可以依靠灌浆技术进行处理,在操作处理上来说,操作手段较为简单,成本较低,原材料容易提取,加之灌浆后裂缝能够得到较好的恢复,因此灌浆技术较为常见。灌浆处理技术的材料较为常见,加之没有高要求的材料配比,对于技术要求不高,该技术使用人员较多。灌浆处理技术从整体上只需要水泥来填补裂缝,而且无论是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裂缝还是养护环节出现的裂缝都可以采用灌浆技术完成,这样不仅能够注意要施工的细节,还可以避免传统的修补技术。
3、结构强补处理技术
结构强补处理技术也较为常见,此技术主要是采用混凝土进行裂缝填补。建筑结构在施工完成后,后期使用人员可能使用时超过结构承载力,加之结构经过时间后会出现问题,严重的情况下裂缝程度较大还会面临房屋结构出现严重问题。结构强补处理技术主要是针对结构性裂缝对于裂缝结构进行清理,对于阻碍结构以及有损坏的地方进行二次修补,注入新的混凝土加强结构,最终确保混凝土起到修补裂缝的作用。结构强补处理技术针对性较强,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结构产生的裂缝损失。
4、表面处理技术
房屋建筑结构由于前期施工中出现的失误以及房屋受内外力的作用会出现很多肉眼可见的裂缝。这种裂缝对于房屋建筑没有很大的影响,但是这样并不美观。修护人员可以使用特有的树脂材料对于墙体裂缝进行修护,起到修复裂缝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出现结构裂缝问题的因素众多,,为了能够在今后更好地控制结构裂缝,不仅要采取各项控制措施,还需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裂缝形成具体因素,结合实际工况,不断优化及完善设计方案与措施,有效控制建构裂缝,尽最大限度防止这一问题状况出现,保证建构设计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大军.浅析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控制处理[J].建筑·建材·装饰,2019(5):103,190.
[2]刘弦林.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浅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9(13):36.
[3]黄庆玉.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砖瓦世界,2019(6):55.
[4]黄志彬.建筑结构设计中裂缝形成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中华建设,2017(2):34-35.
作者身份证号:45020519870730102X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房屋建筑行业也依托于广阔的市场需求得到了快速地发展。而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混凝土作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却在实际使用中频频出现裂缝问题,严重阻碍了房屋建筑的质量。因此,不断完善裂缝控制技术,对于保证房屋建筑质量和安全是非常至关重要的,相关企业应该予以重视。
一、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成因
(一)荷载裂缝
荷载裂缝是建筑物自重对承重结构产生的压力。荷载裂缝与无载裂缝相比,裂缝的受力更加突出。在相应的建筑标识过程中,西方建筑行业的经验被广泛借鉴。事实上,建筑物的预估荷载通常相对较低,导致混凝土结构的使用也相对较高。在这样的偏差下,行业标准很难真正指导实际施工,荷载裂缝已成为普遍现象。一些企业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应对质量检验盲目照搬行业标签,忽视了我国的具体国情。因此,建筑结构荷载裂缝在一些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较为常见。
(二)温度裂缝
使用建筑物期间,砼结构受外部环境条件下温度变化影响,极易形成热胀冷缩现象,结构变形在受约束作用之后,应力便会形成。如果温度变形,其受相邻结构的约束作用,则属外部约束作用。若梁变形,其会受柱约束作用,楼板变形实际收梁柱约束作用等。温度变形会因其内部不均匀的热量所影响,在其内部质点间形成约束作用,即为内部约束作用。这种约束作用,导致温度变形缺乏自由性,结构温度的应力超出砼抗拉性强度状况下,砼结构裂缝问题便会出现。外部约束作用力通常形成在严寒或者炎热地区,内部约束作用力则通常形成在日温差相对较大一些山区。
(三)基础及结构不均匀沉降裂缝
建筑工程的施工从基础开挖到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毕周期较长,时常需要跨越一年四季,因此环境温湿度以及风力等的变化十分明显,如果不能根据实际气象条件适时调整施工工艺,或者前期对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勘查不够深入,就会导致建筑的基础或现浇结构出现不均匀沉降,当沉降导致的变形超过设计的结构伸缩量,就会在应力集中部位出现严重的裂纹,这类裂纹一旦出现是最难以控制和修复的,需要经过专业的安全性评估才能确定能否继续施工。
二、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
(一)注重前期准备工作
對混凝土裂缝进行控制的措施是非常多样化的。而注重前期准备工作中的裂缝控制,就能够很大程度地避免因为毛细管受到压力产生的裂缝问题。首先,在选取制作混凝土的水泥时,应该优先选取收缩变化小的。例如相较于普通水泥和矿渣水泥而言,粉煤灰水泥的收缩变化程度会相对小很多,因此对环境的适应性也会比较强,出现裂缝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同时,前期准备工作还可以从降低混凝土用水量来对裂缝进行该控制。因为在搅拌的过程中,很多工人会对用水量进行粗略估计,而这种方法往往可能会导致用水量的增加。如果混凝土中的水分含量过高,必然会降低其坚固和耐用程度,因此准确控制用水量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合理控制混凝土的材料比例来实现裂缝控制。因为不同的材料的适应性和与其他材料的配合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应该将列入考虑范围的原材料进行必要的组合和试验,从而明确各个材料的配比参数。只有通过抗压和温度检验的试验配方,才能进行后续的生产使用,从而也能够最大程度地控制成本和节约时间。
(二)合理掌控抹压的时间
抹压是混凝土施工的一道必备工序和流程,但是看似简单的抹压过程,如果能够通过规范地操作,也能够起到避免裂缝的作用。通过对抹压时间进行合理地掌控,就能够在混凝土的有效保质期内将其进行充分利用,避免因为抹压时间太晚导致的混凝土出现凝固现象。同时,抹压并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的,还需要进行二次抹压,才能在避免混凝土可塑性下降的同时充分增强其承重的能力,才能保证混凝土不会在使用的过程中轻易出现质量问题。
(三)做好后期养护管理
有效的养护是保证混凝土质量和避免裂缝的最后一道防线。仅仅是完善的施工技术,在没有高效的养护管理基础上最终也会前功尽弃。因此,施工人员和相关的管理者,应该注重后期的养护工作,根据混凝土材料的性质其施工环境的温度变化,采取必要的保湿和保温措施。
(四)裂缝处理具体方法
1、填充处理技术
填充处理技术对房屋工程结构中裂缝较大的较为合适。在技术层面来考虑,填充处理技术需要对于裂缝进行加固,确保裂缝能够得到妥善的处理。填充处理技术的优点是对于大裂缝施工难度小,成本低,效果较为显著。填充处理技术在房屋裂缝中也需要不断更新,随着现有技术的更新还需要不断明确现在市场中的填充材料,为消费者提供性价比最高的材料和技术。加之现在裂缝出现较为频繁,对于日常家庭来说,都会倾向于填充处理技术,因此该技术需要不断研究,随时更新。
2、灌浆处理技术
灌浆处理技术是房屋裂缝处理中最为常见的一项技术。任何裂缝问题都可以依靠灌浆技术进行处理,在操作处理上来说,操作手段较为简单,成本较低,原材料容易提取,加之灌浆后裂缝能够得到较好的恢复,因此灌浆技术较为常见。灌浆处理技术的材料较为常见,加之没有高要求的材料配比,对于技术要求不高,该技术使用人员较多。灌浆处理技术从整体上只需要水泥来填补裂缝,而且无论是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裂缝还是养护环节出现的裂缝都可以采用灌浆技术完成,这样不仅能够注意要施工的细节,还可以避免传统的修补技术。
3、结构强补处理技术
结构强补处理技术也较为常见,此技术主要是采用混凝土进行裂缝填补。建筑结构在施工完成后,后期使用人员可能使用时超过结构承载力,加之结构经过时间后会出现问题,严重的情况下裂缝程度较大还会面临房屋结构出现严重问题。结构强补处理技术主要是针对结构性裂缝对于裂缝结构进行清理,对于阻碍结构以及有损坏的地方进行二次修补,注入新的混凝土加强结构,最终确保混凝土起到修补裂缝的作用。结构强补处理技术针对性较强,能够很大程度上避免结构产生的裂缝损失。
4、表面处理技术
房屋建筑结构由于前期施工中出现的失误以及房屋受内外力的作用会出现很多肉眼可见的裂缝。这种裂缝对于房屋建筑没有很大的影响,但是这样并不美观。修护人员可以使用特有的树脂材料对于墙体裂缝进行修护,起到修复裂缝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出现结构裂缝问题的因素众多,,为了能够在今后更好地控制结构裂缝,不仅要采取各项控制措施,还需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裂缝形成具体因素,结合实际工况,不断优化及完善设计方案与措施,有效控制建构裂缝,尽最大限度防止这一问题状况出现,保证建构设计总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大军.浅析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的控制处理[J].建筑·建材·装饰,2019(5):103,190.
[2]刘弦林.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浅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9(13):36.
[3]黄庆玉.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砖瓦世界,2019(6):55.
[4]黄志彬.建筑结构设计中裂缝形成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中华建设,2017(2):34-35.
作者身份证号:45020519870730102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