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尘螨1类变应原促进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释放细胞因子的探讨

来源 :临床检验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ger_0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屋尘螨1类变应原(Der P1)对嗜酸性粒细胞(E)释放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IL-8、IL-10和TNF—α的影响。方法用CD16抗体磁珠法从新鲜人外周血分离E;5×10^5/ml E与5μg/ml Der P1共培养12h;用流式细胞小球微阵列(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法定量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结果外周血E单独培养过程中仅有极少量IL-1β、IL-6、IL-8、IL-10和TNF—α释放,但与5μg/ml Der P1共育时,培养上清液中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已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本文分析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带来的影响,提出平衡国际收支的对策建议。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教师课堂教学孜孜不倦的追求。那么.什么样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教学情境”?有幸聆听了全旧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执教的“小
目的 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染色法(1%亚甲蓝注射液)对58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腋窝SLNB。术中冰冻切片,术后石蜡切片。结果 前哨淋巴结(SLN)检出率为86.2%(50/58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必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要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出发为学生提供富有现实意义的探究性材料,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现实问题数学化,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寻找数学、发现数学、探究数学、
为进一步推动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
“十三五”期间国家又启动实施了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此,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和建设草原生态环境的重大战略部署,以保护和恢复天然草原植被为核心,以促
本文以安徽省制造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进行研究,以研发投入金额、研发强度、上市公司所在市的研发投入与该市GDP的比重等指标,采用多元混合回归方法,得出研发活动与公司盈利水
【摘要】教学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一节好课在教学内容上会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在教学艺术上会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些都得益于恰当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方法。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最好的学习动力莫过于学习者对所学知识具有的兴趣。兴趣可以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使大脑兴奋,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有利于创造性的提出问
针对沙钢5m宽厚板机组轧机精除鳞管道系统泄漏和伸缩套管变形损坏的问题,分析了故障原因,提出改进措施,改造后故障时间大幅度下降,经济效益提高。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探索动机和求知欲望,引导、诱导学生为解决新问题去构思、去探索、去创造,还要从语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