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以分析高校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的相关文献为对象,对其进行归纳整理,总结现阶段新时代背景下高校科技工作者进行科普工作的现状。通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积极思考解决方法和对策,期待能为科普工作强化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科普;高校科技工作者;现状
中图分类号:G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64(2021)04-123-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04.061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下,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成为我国发展腾飞的重要环节,而高校拥有科技成果丰富、科研实力雄厚和实验平台广阔等优势,更有责任利用已存优势加强科普工作建设,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分析现阶段高校科技工作者的科普现状,能够为强化高校科普工作建设夯实基础,进而满足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响应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1 概念界定
1.1 高校科技工作者定义
在中国国内,科技工作者是科研界及政府常用的概念。该研究中,对高校科技工作者的定义主要采用张廷君的观点:高校科技工作者是指有固定编制,在本年度内从事大专以上教学、研究与开发工作,以及直接为教学、研究与开发工作服务的教师和其他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系列的人员[1]。
1.2 科普的定义
关于科普的定义在学术界众说纷纭,该研究主要参考了吴文汐等学者的观点,将科普定义为科学界与公众围绕科学议题进行的交流。通俗来讲,也就是科学界将人类通过研究所掌握的科学技术与知识,包括在科学实践中得出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向全社会进行科学普及,以提高社会公民的科学素质。
2 现状分析
2.1 理论层面
当前,高校科普工作已经逐渐得到学术界的重视,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校科普工作进行了分析研究。从高校科普工作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互动的角度,胡雪飞、邱凡珂等学者进行了研究调查,认为二者的融入度不够,还未实现有效的良性互动[2]。从高校开展科普活动现状的角度,王慧琳、梁志娟等学者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存在形式较为单一、活动效果一般、内容僵硬固化等问题,并结合形势为高校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3]。在高校针对科技工作者的激励机制方面,程海清以山东省高校为例探讨了机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优化政策[4]。
2.2 实践层面
从2011年的科普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科普人员队伍逐年壮大,科普的费投入不断增加,如表1所示[5]。高校有着面积广阔、学科门类众多、科研人员密集等优势,向来起着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的重要作用,肩负着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的使命,推动科技成果科普化自然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然而,当前高校对科技工作者工作激励的内容,主要以发表论文论著、发明专利、科技成果奖励、到款经费等为主,而往往忽略了科技工作者在科普工作上的投入和成果,其不在激励机制范畴之内。如此,极大打击了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的积极性,认为科普工作的价值没有得到认可和鼓励,增加了推动科技成果科普化进程的实际困难。同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普及的热情,影响了科技工作者的参与积极性[6]。
3 存在问题
虽然国内学术界已经逐渐重视起关于高校的科普工作,但具体针对高校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却依旧很少,关于高校科普的研究也比较少而且层次不高,现有研究的系统性不强,重视定性研究,缺乏定量研究。
高校内对于科普工作普遍存在开展重视不足、体制机制残缺、形式内容乏味等问题,直到现在仍未形成较为系统和成熟的高校科普工作机制。并且高校对科普工作缺乏科学评价,对科技工作者科普意识、科普动机等认识不足,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的激励措施,以致高校科技工作者科普意愿不高、科普资源闲置。
4 对策研究
针对高校方面对于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出现的一系列弊端,文章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促进高校科普工作常态化,营造科普文化氛围
将日常教学与科普教育相结合,打造生活化的科普教育活动,明确科普活动在校内的重要地位,借助高校自身的科技资源和文化優势打造科普品牌活动。同时,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各类主题科技节日,积极组织开展规范化的科普示范活动,依托此类活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科学方式方法、弘扬科学思想精神、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营造高校内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促进科普工作常态化。
4.2 培育高校科普人才,建立科学的管理激励机制
科普人才是提高高校科普服务能力,推动科普事业发展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保障[8]。高校要完善科技工作者的发展机制,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制度,增加科普工作在高校师生工作学习评价中的比重,提高科技工作者提供科普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保证为其提供丰富的物质及精神保障,同时对工作优秀者进行奖励。
4.3 运用现代“互联网+”科技与科普工作进行结合
各高校依托互联网这一载体整合各类资源,更能实现科普资源的多元化利用,推动高校间科普资源的开发共享,在某种程度上避免科普资源浪费。并且,以现代技术为基础开展科普工作,更能激发科普对象的兴趣。通过建立特色的科普载体及大数据分析,科普工作者的科普工作也会更有导向性,从而受到师生们的关注和喜爱。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科技工作者的各方面需求得到了更多的保障,越来越多的工作者、志愿者投身到科技资源科普行列当中。正确认识科普的重要性和地位,是促进科普事业发展和实现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必要前提。虽然现阶段关于高校科技工作者的科普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相信通过相关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学术界学者们的不懈研究以及国家的大力支持,一定会进一步激发高校科技工作者的科普热情,大大提升高校丰富科普资源的利用率,填补该领域的理论空缺,从而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廷君.科技工作者三维绩效系统激励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2] 胡雪飞,邱凡珂,潘秋予,等.高校科普基地融入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调查[J].经济师,2020(2):8-10.
[3] 王慧琳,梁智娟.高校开展科普活动的现状研究[J].科技视界,2020(30):1-4.
[4] 程海清.高校科技工作者激励机制理论研究[J].智库时代,2019(39):217,219.
[5] 黄东流,佟贺丰,王超英.我国科学技术普及现状及发展研究分析[J].科普研究,2013,8(6):67-73,85.
[6] 李媛.打通学术资源科普化“最后一公里”——科研成果向科普资源转化的观察与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9(11):19-21.
[7] 佟贺丰,刘润生,张泽玉.地区科普力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8(12):54-60.
[8] 高建丽.杭州高校科普资源利用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以下沙大学城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11):3-4.
关键词:科普;高校科技工作者;现状
中图分类号:G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064(2021)04-123-02
DOI:10.12310/j.issn.1674-1064.2021.04.061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下,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成为我国发展腾飞的重要环节,而高校拥有科技成果丰富、科研实力雄厚和实验平台广阔等优势,更有责任利用已存优势加强科普工作建设,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力量。分析现阶段高校科技工作者的科普现状,能够为强化高校科普工作建设夯实基础,进而满足我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响应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1 概念界定
1.1 高校科技工作者定义
在中国国内,科技工作者是科研界及政府常用的概念。该研究中,对高校科技工作者的定义主要采用张廷君的观点:高校科技工作者是指有固定编制,在本年度内从事大专以上教学、研究与开发工作,以及直接为教学、研究与开发工作服务的教师和其他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系列的人员[1]。
1.2 科普的定义
关于科普的定义在学术界众说纷纭,该研究主要参考了吴文汐等学者的观点,将科普定义为科学界与公众围绕科学议题进行的交流。通俗来讲,也就是科学界将人类通过研究所掌握的科学技术与知识,包括在科学实践中得出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通过各种方式途径向全社会进行科学普及,以提高社会公民的科学素质。
2 现状分析
2.1 理论层面
当前,高校科普工作已经逐渐得到学术界的重视,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校科普工作进行了分析研究。从高校科普工作与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互动的角度,胡雪飞、邱凡珂等学者进行了研究调查,认为二者的融入度不够,还未实现有效的良性互动[2]。从高校开展科普活动现状的角度,王慧琳、梁志娟等学者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存在形式较为单一、活动效果一般、内容僵硬固化等问题,并结合形势为高校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3]。在高校针对科技工作者的激励机制方面,程海清以山东省高校为例探讨了机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优化政策[4]。
2.2 实践层面
从2011年的科普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科普人员队伍逐年壮大,科普的费投入不断增加,如表1所示[5]。高校有着面积广阔、学科门类众多、科研人员密集等优势,向来起着国家人才培养基地的重要作用,肩负着为社会提供优秀人才的使命,推动科技成果科普化自然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然而,当前高校对科技工作者工作激励的内容,主要以发表论文论著、发明专利、科技成果奖励、到款经费等为主,而往往忽略了科技工作者在科普工作上的投入和成果,其不在激励机制范畴之内。如此,极大打击了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的积极性,认为科普工作的价值没有得到认可和鼓励,增加了推动科技成果科普化进程的实际困难。同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普及的热情,影响了科技工作者的参与积极性[6]。
3 存在问题
虽然国内学术界已经逐渐重视起关于高校的科普工作,但具体针对高校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却依旧很少,关于高校科普的研究也比较少而且层次不高,现有研究的系统性不强,重视定性研究,缺乏定量研究。
高校内对于科普工作普遍存在开展重视不足、体制机制残缺、形式内容乏味等问题,直到现在仍未形成较为系统和成熟的高校科普工作机制。并且高校对科普工作缺乏科学评价,对科技工作者科普意识、科普动机等认识不足,缺乏规范化、制度化的激励措施,以致高校科技工作者科普意愿不高、科普资源闲置。
4 对策研究
针对高校方面对于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出现的一系列弊端,文章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4.1 促进高校科普工作常态化,营造科普文化氛围
将日常教学与科普教育相结合,打造生活化的科普教育活动,明确科普活动在校内的重要地位,借助高校自身的科技资源和文化優势打造科普品牌活动。同时,在全国科普日、科技活动周等各类主题科技节日,积极组织开展规范化的科普示范活动,依托此类活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普及科学方式方法、弘扬科学思想精神、提高科学文化素质,营造高校内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促进科普工作常态化。
4.2 培育高校科普人才,建立科学的管理激励机制
科普人才是提高高校科普服务能力,推动科普事业发展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保障[8]。高校要完善科技工作者的发展机制,建立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制度,增加科普工作在高校师生工作学习评价中的比重,提高科技工作者提供科普服务的热情和积极性,保证为其提供丰富的物质及精神保障,同时对工作优秀者进行奖励。
4.3 运用现代“互联网+”科技与科普工作进行结合
各高校依托互联网这一载体整合各类资源,更能实现科普资源的多元化利用,推动高校间科普资源的开发共享,在某种程度上避免科普资源浪费。并且,以现代技术为基础开展科普工作,更能激发科普对象的兴趣。通过建立特色的科普载体及大数据分析,科普工作者的科普工作也会更有导向性,从而受到师生们的关注和喜爱。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科技工作者的各方面需求得到了更多的保障,越来越多的工作者、志愿者投身到科技资源科普行列当中。正确认识科普的重要性和地位,是促进科普事业发展和实现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必要前提。虽然现阶段关于高校科技工作者的科普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相信通过相关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学术界学者们的不懈研究以及国家的大力支持,一定会进一步激发高校科技工作者的科普热情,大大提升高校丰富科普资源的利用率,填补该领域的理论空缺,从而为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廷君.科技工作者三维绩效系统激励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2] 胡雪飞,邱凡珂,潘秋予,等.高校科普基地融入地方公共文化服务的现状调查[J].经济师,2020(2):8-10.
[3] 王慧琳,梁智娟.高校开展科普活动的现状研究[J].科技视界,2020(30):1-4.
[4] 程海清.高校科技工作者激励机制理论研究[J].智库时代,2019(39):217,219.
[5] 黄东流,佟贺丰,王超英.我国科学技术普及现状及发展研究分析[J].科普研究,2013,8(6):67-73,85.
[6] 李媛.打通学术资源科普化“最后一公里”——科研成果向科普资源转化的观察与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9(11):19-21.
[7] 佟贺丰,刘润生,张泽玉.地区科普力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8(12):54-60.
[8] 高建丽.杭州高校科普资源利用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以下沙大学城为例[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9(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