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身边的“红脸”高参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ft1985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总统外交政策顾问尤里·乌沙科夫(下文称乌沙科夫)曾经在一次招待美俄外交官的酒会上开玩笑说:冷伏特加比冷战好。比起风格强硬的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乌沙科夫看上去要柔和许多,被称为总统的“红脸”高参。不久前,意大利媒体引述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的话说,普京曾说:“我如果想做的话,两周内就能拿下基辅。”乌沙科夫迅速出面澄清,说媒体的报道是断章取义,并批评巴罗佐的做法“不合适”,也不合外交规范,“与严肃的外交人物形象不相符合”。
  在乌克兰局势异常紧张之际,西方媒体热炒普京的咄咄逼人。而乌沙科夫的澄清,既维护了普京作为政治家的理性形象,也给人微妙的想象空间——普京仍要留下与西方周旋的余地。
  热爱生活的职业外交官
  1947年3月13日,乌沙科夫出生在莫斯科。1970年,他从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毕业,进入苏联外交部,被派往苏联驻丹麦大使馆。返回莫斯科以后,他在外交部秘书处工作,负责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从1986年到1992年,他再次前往驻丹麦大使馆工作。由于这段经历,他能说流利的英语和丹麦语。
  再度回到莫斯科,乌沙科夫担任了外交部泛欧合作司的司长。此后,乌沙科夫出任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俄常驻代表和负责联合国事务的外交部副部长。从1999年1月到2008年6月,他出任驻美大使,与美国各界有广泛接触。
  俄罗斯驻美使馆在华盛顿附近有个3层楼的度假别墅,乌沙科夫几乎每个周末都和家人一起去那里放松。他告诉美国记者:“这是一个俄罗斯传统。在星期六和星期天,你会发现莫斯科变成了空城,甚至在冬天也是如此。度假别墅是与家人和朋友享受户外生活的好地方。”别墅坐落在海滨,休闲设施齐全,有游泳池和凉亭,还有网球场和码头。乌沙科夫喜欢打网球,妻子喜欢海滨的宁静,小孙子米沙则喜欢烧烤。一家人也经常到附近的几个小镇去逛古董店,乌沙科夫喜欢搜集珍本旧书和红酒。乌沙科夫说:“我们在华盛顿的生活太紧张,需要一个地方来躲躲清静。当然,我们也会在这里招待朋友、同行和官员们,但没有城里那么频繁。我们喜欢举办小派对,你可以真正地交流意见。”起初,当地居民不欢迎这事。“那是冷战时期,人们担心俄国人会带来战舰。但后来他们发现这事还不坏,因为俄罗斯人开始到本地商店买吃的买喝的。当地人意识到俄罗斯人是友善的。”
  乌沙科夫在维护俄罗斯利益的同时,擅长用说理的方式与美国公众沟通。2005年,美国一家电视台对车臣分离主义势力的头目巴萨耶夫进行了专访,引起俄罗斯的愤怒。乌沙科夫于当年9月在美国报纸上发表了文章《共同的努力》,称9月对俄美两国都是一个悲伤的月份,因为别斯兰事件和“9·11”袭击这两个悲剧都发生在9月。在恐怖主义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可能会损害国家间的合作。巴萨耶夫这样的人,不应该被允许在媒体上宣传其主张。这些话,很容易被美国人听懂。
  在美国9年多,乌沙科夫被形容为致力于推动美俄合作的外交官。但他也直言不讳地批评美国政客的错误。他曾说过,“华盛顿最近所有政治家都在发表批评俄罗斯的言论”;“对俄罗斯的指责只会刺激双方的愤怒情绪。这种扩音器式的外交丝毫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他离职时,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说,乌沙科夫“对增加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相互了解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普京身边的“合作之声”
  2008年,乌沙科夫回到莫斯科,被刚就任政府总理的普京任命为主管国际经济和外交的总理办公室副主任。这是一个新设立的职位,外界认为,这说明普京要在外交问题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乌沙科夫也是担任此职的合适人选,他外交经验丰富,与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的外交顾问普里霍季科曾经是外交部同事,又与外交部长拉夫罗夫曾在美国共事,后者当时是俄驻联合国大使。
  4年后,随着普京重返总统宝座,乌沙科夫的身份也从总理幕僚变成了总统高参。他经常亮相,往往是在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关系弄僵的时候出场,发表语气和缓的声音。去年5月,俄罗斯抓捕了美驻俄使馆工作人员福格尔,称他是中情局特工,双方舆论都火药味十足。乌沙科夫告诉媒体,美国联邦调查局高层人员刚访问了莫斯科,俄方也计划与中情局局长取得联系。“高层已发出了信号,情报部门的工作应当是富有建设性的、高效的,不是相互对立,而是彼此合作。”他说中情局的做法“愚蠢笨拙”,但不会影响俄美特工部门的合作。
  斯诺登事件发生后,美国总统奥巴马非常生气。去年8月,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责备普京重新掌权后,俄方“出现更多反美言论,陷入‘冷战’时期旧腔调”,还宣布取消原定在莫斯科与普京的会晤。乌沙科夫说:“我们平静地接受这一决定。我们知道,(双方)接触迟早会恢复。”有记者问俄方是否打算报复,乌沙科夫说:“我们怎么会去报复?我们感到失望,但强调俄方邀请依旧有效。”他还说,普京“多次表示,希望斯诺登事件不会影响两国关系。”
  在叙利亚问题上,乌沙科夫“发声”既实事求是,也字斟句酌,避免刺激对方。去年5月,他向媒体透露:“美国人试图向我们提供(叙总统巴沙尔)使用化学武器的信息,但直截了当地说,所陈述的情况不能令我们信服。”去年8月,西方国家一度公开讨论对叙进行军事干预的可能性。在被问及万一对叙动武,俄可能采取哪些措施时,乌沙科夫说:“目前俄罗斯正在向有利于避免任何军事行动的方面积极努力。”
  凸显俄罗斯的理性
  近年来,俄罗斯的对外交往中,不乏强硬的姿态。但这种强硬有被逼无奈的成分。乌沙科夫有时也会扮演强硬角色,但他同时会表达出这种无奈,争取外界对俄罗斯的同情。去年,美国对18位“涉嫌违反人权”的俄罗斯人进行签证和经济制裁。随后,莫斯科也公布了一份黑名单,列出18名被禁止入境的美国人。乌沙科夫说:“我们甚至没有在名单内多增一人。名单战不是我们的方式,但我们不得不这样做。”
  在乌克兰问题上,俄罗斯也一再希望各方理智行事。7月底,欧盟和美国将对俄制裁从个别企业和个人扩大到俄整个经济领域。作为回应,俄则从8月7日起对来自欧盟、美国的农产品实施一年的进口限制。但普京表示:“我希望理性占上风。这样,我们和外国伙伴均不会因为互相作梗而蒙受损失。”
  9月10日,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签署《制裁法》,允许对外国采取制裁措施。舆论认为,此举首先针对的是俄罗斯。但乌沙科夫说,乌可能对俄采取的惩罚措施,不会影响莫斯科对解决乌克兰危机所持的原则立场。9月16日,乌议会批准了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个别地区特殊地位法,进行3年特殊自治,大赦冲突参与者。俄外交部称,此举为启动有实质内容的乌宪法进程奠定基础。显然,乌克兰危机和平解决,最符合俄罗斯利益。而在这个过程中,乌沙科夫的理性声音会大有用武之地。
  编辑/凌云 美编/黄浩 图编/傅聪 编审/吴迎春
其他文献
为“五月光州”的全国化    在纪念“五·一八”民众抗争二十六周年和“六·一五”南北宣言六载春秋之际,南、北、海外共同举办的民族统一庆典在光州举行。虽然不管是从韩国民主化的过程中“五·一八”所占据的位置来看,还是从八十年代末期便已出现了“从五月到统一”的口号这一点来说,这样的共同活动早就应该举行了。民族共同举办的光州活动的开展,对于我这个从参与七十年代末期的教育民主化运动事件开始就跟光州和全南大学
一  很难想象,出生在贫寒家庭,从小就被卖到梆子戏班里学戏且一辈子以演戏为生的荀慧生,从青年时代起就开始记日记,且持续数十年而不辍。他斋名小留香馆,故日记题名为《小留香馆日记》。  从一九二五到一九六六年的四十多年里,《小留香馆日记》累积多达四十四本(一说四十五本)。更令人惊奇的是,这批日记历经劫难,在社会剧烈动荡和政权几度更迭的数十年里得以保持全貌。“文化大革命”中荀慧生受到冲击,包括日记在内的
来俄罗斯之前,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两年前的欧洲杯,俄罗斯人与英国足球流氓爆发了冲突。当时,很多球迷开始对俄罗斯世界杯的治安忧心忡忡。今年上半年,因为“间谍案”,俄罗斯与英国的外交关系交恶,为俄罗斯世界杯蒙上了一层阴影。但是,令人吃惊的是整个世界杯期间俄罗斯的组织工作卓有成效,没有发生任何球迷骚乱。在决赛现场出现了4名球迷冲进场内的不和谐音符,被安保人员迅速制服,事态没有扩大。不可否认,由于外交方
世纪之交,中国与俄罗斯因其巨大的变革被联系在一起。苏联解体所造成的重大后果不需赘述,然而在中国又发生了些什么呢?在未来的日子里,人们将会对中国一百年乃至一百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做出怎样的评述?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除了中国在近二三十年间经济不断发展之外,一定还有很多其他可谈之处,我想应有以下几点:  在二十一世纪,城市将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为这个星球上的主要聚居地。城市化进程将真正的“激素效应”带进社会
1978年,北大燕园第一次在春天迎来新学生。李克强就是其中之一。“文革”后第一批大学生虽然是1978年初入学,但他们仍被称为“七七级”大学生。当时,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批重返校园的学子,在极度渴求知识的同时,更自觉地肩负起影响国家、民族命运的重大责任。他们骑自行车到八一湖朗诵热烈赞美时代的诗歌;他们看排球比赛,为中国队的胜利激情游行,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他们写小说,描绘出灿烂
汪晖:感谢汾阳中学的帮助,我们《读书》杂志能够在这里召开座谈会。从看《小武》开始,就对汾阳留下了印象。我是第一次来汾阳,刚才穿过街道,走进这个校门,看到这么大一个中学,建筑保存得这么完整,难以想象这是一九○二年建设的学校。走进学校的时候,我们好像也在走进作为现代变革开端的历史。这次在汾阳看《三峡好人》,朋友们很兴奋。在各种各样的大片占据了几乎所有的电影空间的时候,贾樟柯的电影弥足珍贵。如果没有这样
当我的四肢在野草除净的田间  粗黑下去  油菜荚在五月风色里  翘振起来    千千万万的尖指甲   指向湛蓝湛蓝的  天际  一指再指,交头接耳,喧哗恣肆  几乎道破它们多子多孙的秘密    它们把我包围在田野 围得  里三层外三层,很齐声地  呼喊出田野的声音  它们要说:田间  是我们的    藏掖了苦累 这时候我笑得多么亲切  松弛!  ——这时候,只有我能命令它们:  加油!    五月
从南半球的夏天飞到北半球的冬天,穿过漫漫夜色,去年12月1日,孙杨悄然间大了一岁。26岁的男子汉要和白衣飘飘的年代说再见,不折不扣地迈入老将行列,游向更远的地方。过去这一年,不像23岁时在感慨命运的重锤,也不像24岁时训练完听队友们齐声唱生日歌,在热闹的训练房内吹灭蜡烛,更不像25岁时回忆跌宕的里约历历在目。如今,孙杨更用心地在水面上下游动。他给自己的定位很清晰:未来要让每一次出场都无限接近完美。
瓜是我最爱吃的一种蔬菜,这种喜爱是小时候在老家培养起来的。   一提到丝瓜,我就想到吃,确实应该羞,为什么不先想象到丝瓜的那种青翠欲滴的色泽,还有那种黄得让周围粲然一亮的花儿?我想是因为丝瓜的美味早已成为深刻的记忆,母亲种植它也是从照顾孩子们的吃上出发,并没有想着叫孩子们先欣赏丝瓜的瓜青花黄,结果家里出现不少贪吃的小孩,而没有出来一个诗人或画家。   种丝瓜非常省事,母亲往往会“放权”让我们去种。
《外国文学动态》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集其各方面科研力量和多语种外国文学资料编辑而成。主编李文俊;《世界文学》杂志社出版;每期定价1.5元,自办发行,另加邮资0.20元。明年共出九期,订费共15.3元。地址:北京建国门内大街5号;邮码:100732。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