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已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现代化手段之一。而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整合,可以说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借助信息技术实用性极强的现代化教学方式来优化音乐教学,不仅实现了音乐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样化,丰富了音乐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而且还为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使传统音乐教学思维方式的改变。下面我结合自己近几年教学中的一点思考,谈一谈关于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的几点感受。
一、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能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声像一体、图文并茂,能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才能乐于接受。在教学《黄河大合唱》这首歌曲时,单调的教材和老师的说教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即使讲台上我讲得天花乱坠,台下学生已恍如梦中,收效甚微。于是我就转变思路,利用学生喜欢动态、新奇事物的特点,结合《黄河大合唱》这首歌曲的創作背景,搜集相关的影视资料,比如:部队在黄河边英勇战斗的电影,合唱版《黄河大合唱》的视频等,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焕发出很强的生命力。
二、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一般是由老师一肩挑,从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步骤展开都是按老师意志事先设定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谈不上什么主体地位,甚至这种模式下,学生提出什么问题都是限定范围内的。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这种旧模式正在瓦解,正朝着多元化、网络化的新方向发展。音乐知识的获取已趋向多元化,教师和教材不再是学生获取音乐知识的唯一途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实际掌握情况来选择学习内容。认知学习理论观点认为:人的认知是由外部刺激和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了有效地认知,外部刺激要有,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老师只是引导者。学生借助MIDI教学软件、Flash、影视制作软件等外部刺激,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知识的学习中来,从而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有利于快速达到预期学习目标
在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有机结合,能使教学方式体现出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交互性强等特点。在一次音乐优质课比赛中,我要讲的是民族乐器,而现实情况却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民族乐器不太了解。怎样才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所讲乐器的音色及其演奏方式呢?在制作课件时,我上网搜索并下载乐器图片及其音色片段,然后建立乐器图片到相应音色的超链接,讲课时点一幅乐器图片,就会听到与之相应的音色片段,简明形象。此外,我又搜集了一些著名演奏家演奏这些乐器的视频资料,让静态的乐器动起来,发出天籁之音,学生很快就认识了这些乐器,并有了深刻的印象。又如讲交响乐这一课,这个知识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也不是他们非常喜欢的内容,教学难度较大,如果仅凭我的讲解,很难达到教学目的,而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交响乐演出视频,让学生犹如置身于一场音乐会中,自己去听、去欣赏,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展现出了优美形象的教学效果,很顺利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有利于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这是一个事实。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区别对待,不可一刀切,既要让接受快的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又要顾及到后进生,以免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信息技术的网络化为教师的分层次教学提供了一个平台:老师把要教学内容的相关课件、背景资料等发到校园网上,供学生自由浏览下载。通过这延伸了课堂,不再拘泥于课堂45分钟,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选择学习相关音乐资料。同样在家里,学生也可以借助家庭电脑下载有关教学课件,立足自身实际,展开有针对性的学习,课堂不再是学习知识的唯一阵地。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展开层次化学习指导,因材施教,这样既提高了音乐教学的灵活性,又促进了不同层次学生能力的提高。
最后,为了让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有机整合,切实使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教师要不断领会新的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主动学习接受新的信息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武装自己,勇于担负起创新教育的重任,推进音乐教学的进步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将会引发音乐课堂教学的一场深刻革命。
一、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能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声像一体、图文并茂,能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激发了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才能乐于接受。在教学《黄河大合唱》这首歌曲时,单调的教材和老师的说教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即使讲台上我讲得天花乱坠,台下学生已恍如梦中,收效甚微。于是我就转变思路,利用学生喜欢动态、新奇事物的特点,结合《黄河大合唱》这首歌曲的創作背景,搜集相关的影视资料,比如:部队在黄河边英勇战斗的电影,合唱版《黄河大合唱》的视频等,以多媒体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焕发出很强的生命力。
二、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音乐教学模式一般是由老师一肩挑,从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步骤展开都是按老师意志事先设定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谈不上什么主体地位,甚至这种模式下,学生提出什么问题都是限定范围内的。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这种旧模式正在瓦解,正朝着多元化、网络化的新方向发展。音乐知识的获取已趋向多元化,教师和教材不再是学生获取音乐知识的唯一途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实际掌握情况来选择学习内容。认知学习理论观点认为:人的认知是由外部刺激和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了有效地认知,外部刺激要有,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老师只是引导者。学生借助MIDI教学软件、Flash、影视制作软件等外部刺激,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知识的学习中来,从而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有利于快速达到预期学习目标
在实际教学中,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有机结合,能使教学方式体现出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交互性强等特点。在一次音乐优质课比赛中,我要讲的是民族乐器,而现实情况却是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民族乐器不太了解。怎样才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所讲乐器的音色及其演奏方式呢?在制作课件时,我上网搜索并下载乐器图片及其音色片段,然后建立乐器图片到相应音色的超链接,讲课时点一幅乐器图片,就会听到与之相应的音色片段,简明形象。此外,我又搜集了一些著名演奏家演奏这些乐器的视频资料,让静态的乐器动起来,发出天籁之音,学生很快就认识了这些乐器,并有了深刻的印象。又如讲交响乐这一课,这个知识点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也不是他们非常喜欢的内容,教学难度较大,如果仅凭我的讲解,很难达到教学目的,而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交响乐演出视频,让学生犹如置身于一场音乐会中,自己去听、去欣赏,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展现出了优美形象的教学效果,很顺利地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整合,有利于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
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这是一个事实。所以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区别对待,不可一刀切,既要让接受快的学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又要顾及到后进生,以免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而信息技术的网络化为教师的分层次教学提供了一个平台:老师把要教学内容的相关课件、背景资料等发到校园网上,供学生自由浏览下载。通过这延伸了课堂,不再拘泥于课堂45分钟,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选择学习相关音乐资料。同样在家里,学生也可以借助家庭电脑下载有关教学课件,立足自身实际,展开有针对性的学习,课堂不再是学习知识的唯一阵地。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展开层次化学习指导,因材施教,这样既提高了音乐教学的灵活性,又促进了不同层次学生能力的提高。
最后,为了让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有机整合,切实使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教师要不断领会新的教育思想,更新教学理念,主动学习接受新的信息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武装自己,勇于担负起创新教育的重任,推进音乐教学的进步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将会引发音乐课堂教学的一场深刻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