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UT斯达康书写小灵通神话,颠覆了中国通讯市场,如今它又凭借先天的架构优势,向国际市场进军
UT斯达康在中国的成长与小灵通密不可分,以至于到现在有很多人还是将二者等同起来。其实小灵通最初不过是UT斯达康为其电话申请的商标,当初推出产品时,品名颇为拗口,曾写作科幻作品《小灵通漫游未来》的著名作家叶永烈之子供职于UT斯达康,遂提出以“小灵通”代之。随着市场的持续升温,“小灵通”早已超出其原有意义,成为一种移动通讯服务类别的代称。
但自从小灵通落地以来,围绕着它的争论持续不休,直到现在,仍有人以“技术落后”等因由质疑之。可摆在人们眼前的现实是,小灵通用户在2003年新增了2500万,终于遍地开花,而UT斯达康2003年度的营收也达到19.7亿美元,成为与中兴通讯(SZ000063)、华为技术相同量级的通讯业巨头。
在渡过初期的艰难岁月后,UT斯达康中国区董事长兼CEO吴鹰已不愿陷入类似纸上谈兵的争论中,他说:“当小灵通用户超过1000万的时候,我就觉得没有外在的力量能阻挡它的发展了。那些质疑者,我认为他们是没有学好‘三个代表’,先进生产力最大的标志是降低成本。”吴鹰更愿意认同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汀生在《创新者的困惑》一书中提出的理论,将小灵通称之为“颠覆性技术”。
两个创业者的合并
UT斯达康是由两家企业在1995年合并而成。1990年,生于中国台湾的美国留学生陆弘亮第一次来中国内地,当时想做电脑生意,但在市场调查中,他发现人们更需要的是通信服务。1991年,陆弘亮和朋友薛满子在北京设立Unitech Telecom(UT),在寻找合作伙伴的过程中结识了当时供职于贝尔实验室的黄晓庆——UT斯达康现任首席技术官。1994年2月,黄加盟UT。
对PAS(个人无线接入系统)技术的研究起步。当时陆弘亮从日本找回来大量通信技术资料进行研究,看能否在中国市场应用,选择标准是:价格足够便宜,通话效果跟铜线连的电话差不多,能够实现无线接入。但当时公司规模很小,急需善于市场开拓的人。黄晓庆便向陆弘亮推荐了他在贝尔实验室的上司吴鹰。
吴鹰于1991和薛村禾一起创业,创办了Starcom公司(斯达康),1992年,在北京依靠做电信设备贸易赚取了不菲利润,随即转做智能网软件设计。当1995年陆弘亮和吴鹰见面会谈后,最终决定将两家公司合并,成立了UT斯达康(UT Starcom),并获得日本软银的投资。吴鹰认为,没有这次合并,两家公司中任何一个都不可能发展到现在的l/10。
1997年和1998年,UT斯达康先后放弃了两次上市努力。当时UT斯达康主要业务有三块:系统集成、增值业务和接入网。在陆弘亮坚持之下,系统集成和增值业务两块业务被剥离出去,把精力聚焦在接入网上,另外一个赌注则是交换机。但直到1999年度,其营收不过1.88亿美元。
电信拆分契机
UT斯达康的转机最早出现在1997年底。当时浙江余杭的一个批发市场搬迁,为避免固定电话拆线的麻烦,当地电信公司和吴鹰谈合作意向,表示可以利用当地交换机的多余容量,在当地做试验网。吴鹰接下了这个项目,最后做成了一个小区域漫游的移动终端。
而到了1998年初,中国电信在浙江和江苏做实验,把移动业务作为处级部门独立出来。吴鹰终于嗅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他特意跑去杭州,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电信会将移动业务分拆出去,到时它需要新的业务增长点。
事实是,1998年,中国电信的移动业务被分立,成立了中国移动。而由于固定电话网的日益成熟,中国电信为了业绩增长的需求,必须寻找新的机会。UT斯达康瞄准了这个机会,而在最初由于政策面不明朗,几乎没有人看好它。小灵通最初只在南方的少数省市进行拓展,定义为无线市话,只是对固定电话的延伸,以试探政策底线。
2000年5月,当已经上市的UT斯达康将中国信息产业部正在调查小灵通情况的消息发布之后,6月1日,其股价狂跌45.92%。一时间,公司内部人心惶惶,大多看不到前景。在2000年度公司大会上,现任UT斯达康中国区首席运营官周韶宁说:“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3年后一定有3000万的用户,因为市场确实有需求。”截止2003年末,小灵通的总用户数己达6000万,UT斯达康的市场占有率接近60%。
现在回头来看,小灵通技术非常符合克里斯汀生对颠覆性技术的描述:尽管在主流市场上表现不如现存的产品,但是它可以提供非主流用户(通常是新用户)所青睐的特性产品,如更便宜、更简明、更易用,最后将迅速占领市场。PC最初的出现被人不屑一顾,但如今是IT世界的最主要产品,台式打印机、复印机的诞生过程同样如此。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小灵通的成功在全球市场独一无二,这与中国电信业发展的独特性密不可分,就像2G时代很少见的GSM和CDMA共存—样。政策面的利益权衡造就了巨大机会,而在中国联通发展CDMA业务之初,华为技术就曾判断失误,被中兴通讯抢得先机。
最终在政策逐步明朗后,加之在技术层面的不断改进和无与伦比的价格优势,小灵通终于不可遏止地迅速蔓延。相应的,UT斯达康的业绩以倍速成长:2001年增长接近100%;2002年超过70%2003年超过100%。如今的UT斯达康成为业内任何一个对手都不可小视的有力竞争者,事实上,一起纠纷长达两年的前员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案(沪科案),被华为技术所极力看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UT斯达康收购了沪科。
先天的国际化架构
随着网络建设告一段落,2004年,小灵通的系统设备投资迅速缩减,终端竞争者日益增多。但吴鹰依然看好小灵通的发展,他认为“小灵通至少还能够增长一倍”,而且还有很多增值业务可以开发,其市场容量远未到增长尽头。
吴鹰表示,“3G时代小灵通就将退出历史舞台”的说法肯定不对,即使发放3G牌照,小灵通依然会向前发展。毕竟它们的市场定位不同,小灵通可以成为3G的一种补充技术,同时他对于小灵通过渡到3G很有信心。
何况小灵通已走出了国门。2004年初,小灵通系统在越南的河内和胡志明市先后开通,这是该系统在中国以外的亚洲国家再次实现大规模商用。UT斯达康计划在亚洲、南美洲、非洲等多个国家复制“小灵通风暴”。
与此同时,UT斯达康也在开拓新的业务领域,3G、宽带,光通讯等都是其极力发展的重点,国际化则是其显著标志。吴鹰说:“UT斯达康目前自身内部成长始终保持每年25%左右的速度,我们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在保持公司内部自身不断增长的同时,通过收购和兼并,开拓更多的国际市场,实现产品和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尽管在2003年度其80%以上的营收仍来自小灵通,来自中国市场,但预计在2005年,其国际市场营收就将占到47%,到2006年,将会超过中国市场。
为UT斯达康的国际市场拓展铺路的是一连串并购:2003年3月5日以一亿美元并购3COM的子公司CommWorks;2004年4月,收购厂加拿大的Telos技术公司和Ityundai Syscomm公司;2004年6月中,又以1.65亿美元的代价将美国Audiovox(ACC)通信公司的CDMA手机终端业务揽入囊中。通过收购,UT斯达康获得了相关的技术研发力量以及原有的大量客户资源。
与其他中国公司国际化道路最为明显的区别是,尽管其初期也以中国市场为主,但从一开始UT斯达康就定下了国际化的运作架构。由留美背景的陆弘亮和吴鹰创办,由孙正义的风险投资支持,在纳斯达克上市,更为重要的是其管理团队大多数都是熟悉国际市场的外国人,这使得UT斯达康可以避免国际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问题。
实际上,华为技术和中兴通讯最近几年也都在向海外市场拓展,并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有业内人士认为,UT斯达康这一先天的架构优势,可以让它后劲十足。
UT斯达康在中国的成长与小灵通密不可分,以至于到现在有很多人还是将二者等同起来。其实小灵通最初不过是UT斯达康为其电话申请的商标,当初推出产品时,品名颇为拗口,曾写作科幻作品《小灵通漫游未来》的著名作家叶永烈之子供职于UT斯达康,遂提出以“小灵通”代之。随着市场的持续升温,“小灵通”早已超出其原有意义,成为一种移动通讯服务类别的代称。
但自从小灵通落地以来,围绕着它的争论持续不休,直到现在,仍有人以“技术落后”等因由质疑之。可摆在人们眼前的现实是,小灵通用户在2003年新增了2500万,终于遍地开花,而UT斯达康2003年度的营收也达到19.7亿美元,成为与中兴通讯(SZ000063)、华为技术相同量级的通讯业巨头。
在渡过初期的艰难岁月后,UT斯达康中国区董事长兼CEO吴鹰已不愿陷入类似纸上谈兵的争论中,他说:“当小灵通用户超过1000万的时候,我就觉得没有外在的力量能阻挡它的发展了。那些质疑者,我认为他们是没有学好‘三个代表’,先进生产力最大的标志是降低成本。”吴鹰更愿意认同哈佛商学院教授克里斯汀生在《创新者的困惑》一书中提出的理论,将小灵通称之为“颠覆性技术”。
两个创业者的合并
UT斯达康是由两家企业在1995年合并而成。1990年,生于中国台湾的美国留学生陆弘亮第一次来中国内地,当时想做电脑生意,但在市场调查中,他发现人们更需要的是通信服务。1991年,陆弘亮和朋友薛满子在北京设立Unitech Telecom(UT),在寻找合作伙伴的过程中结识了当时供职于贝尔实验室的黄晓庆——UT斯达康现任首席技术官。1994年2月,黄加盟UT。
对PAS(个人无线接入系统)技术的研究起步。当时陆弘亮从日本找回来大量通信技术资料进行研究,看能否在中国市场应用,选择标准是:价格足够便宜,通话效果跟铜线连的电话差不多,能够实现无线接入。但当时公司规模很小,急需善于市场开拓的人。黄晓庆便向陆弘亮推荐了他在贝尔实验室的上司吴鹰。
吴鹰于1991和薛村禾一起创业,创办了Starcom公司(斯达康),1992年,在北京依靠做电信设备贸易赚取了不菲利润,随即转做智能网软件设计。当1995年陆弘亮和吴鹰见面会谈后,最终决定将两家公司合并,成立了UT斯达康(UT Starcom),并获得日本软银的投资。吴鹰认为,没有这次合并,两家公司中任何一个都不可能发展到现在的l/10。
1997年和1998年,UT斯达康先后放弃了两次上市努力。当时UT斯达康主要业务有三块:系统集成、增值业务和接入网。在陆弘亮坚持之下,系统集成和增值业务两块业务被剥离出去,把精力聚焦在接入网上,另外一个赌注则是交换机。但直到1999年度,其营收不过1.88亿美元。
电信拆分契机
UT斯达康的转机最早出现在1997年底。当时浙江余杭的一个批发市场搬迁,为避免固定电话拆线的麻烦,当地电信公司和吴鹰谈合作意向,表示可以利用当地交换机的多余容量,在当地做试验网。吴鹰接下了这个项目,最后做成了一个小区域漫游的移动终端。
而到了1998年初,中国电信在浙江和江苏做实验,把移动业务作为处级部门独立出来。吴鹰终于嗅到了其中的巨大商机,他特意跑去杭州,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电信会将移动业务分拆出去,到时它需要新的业务增长点。
事实是,1998年,中国电信的移动业务被分立,成立了中国移动。而由于固定电话网的日益成熟,中国电信为了业绩增长的需求,必须寻找新的机会。UT斯达康瞄准了这个机会,而在最初由于政策面不明朗,几乎没有人看好它。小灵通最初只在南方的少数省市进行拓展,定义为无线市话,只是对固定电话的延伸,以试探政策底线。
2000年5月,当已经上市的UT斯达康将中国信息产业部正在调查小灵通情况的消息发布之后,6月1日,其股价狂跌45.92%。一时间,公司内部人心惶惶,大多看不到前景。在2000年度公司大会上,现任UT斯达康中国区首席运营官周韶宁说:“大家一定要坚持下去,3年后一定有3000万的用户,因为市场确实有需求。”截止2003年末,小灵通的总用户数己达6000万,UT斯达康的市场占有率接近60%。
现在回头来看,小灵通技术非常符合克里斯汀生对颠覆性技术的描述:尽管在主流市场上表现不如现存的产品,但是它可以提供非主流用户(通常是新用户)所青睐的特性产品,如更便宜、更简明、更易用,最后将迅速占领市场。PC最初的出现被人不屑一顾,但如今是IT世界的最主要产品,台式打印机、复印机的诞生过程同样如此。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小灵通的成功在全球市场独一无二,这与中国电信业发展的独特性密不可分,就像2G时代很少见的GSM和CDMA共存—样。政策面的利益权衡造就了巨大机会,而在中国联通发展CDMA业务之初,华为技术就曾判断失误,被中兴通讯抢得先机。
最终在政策逐步明朗后,加之在技术层面的不断改进和无与伦比的价格优势,小灵通终于不可遏止地迅速蔓延。相应的,UT斯达康的业绩以倍速成长:2001年增长接近100%;2002年超过70%2003年超过100%。如今的UT斯达康成为业内任何一个对手都不可小视的有力竞争者,事实上,一起纠纷长达两年的前员工涉嫌侵犯商业秘密案(沪科案),被华为技术所极力看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UT斯达康收购了沪科。
先天的国际化架构
随着网络建设告一段落,2004年,小灵通的系统设备投资迅速缩减,终端竞争者日益增多。但吴鹰依然看好小灵通的发展,他认为“小灵通至少还能够增长一倍”,而且还有很多增值业务可以开发,其市场容量远未到增长尽头。
吴鹰表示,“3G时代小灵通就将退出历史舞台”的说法肯定不对,即使发放3G牌照,小灵通依然会向前发展。毕竟它们的市场定位不同,小灵通可以成为3G的一种补充技术,同时他对于小灵通过渡到3G很有信心。
何况小灵通已走出了国门。2004年初,小灵通系统在越南的河内和胡志明市先后开通,这是该系统在中国以外的亚洲国家再次实现大规模商用。UT斯达康计划在亚洲、南美洲、非洲等多个国家复制“小灵通风暴”。
与此同时,UT斯达康也在开拓新的业务领域,3G、宽带,光通讯等都是其极力发展的重点,国际化则是其显著标志。吴鹰说:“UT斯达康目前自身内部成长始终保持每年25%左右的速度,我们的战略目标之一就是在保持公司内部自身不断增长的同时,通过收购和兼并,开拓更多的国际市场,实现产品和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尽管在2003年度其80%以上的营收仍来自小灵通,来自中国市场,但预计在2005年,其国际市场营收就将占到47%,到2006年,将会超过中国市场。
为UT斯达康的国际市场拓展铺路的是一连串并购:2003年3月5日以一亿美元并购3COM的子公司CommWorks;2004年4月,收购厂加拿大的Telos技术公司和Ityundai Syscomm公司;2004年6月中,又以1.65亿美元的代价将美国Audiovox(ACC)通信公司的CDMA手机终端业务揽入囊中。通过收购,UT斯达康获得了相关的技术研发力量以及原有的大量客户资源。
与其他中国公司国际化道路最为明显的区别是,尽管其初期也以中国市场为主,但从一开始UT斯达康就定下了国际化的运作架构。由留美背景的陆弘亮和吴鹰创办,由孙正义的风险投资支持,在纳斯达克上市,更为重要的是其管理团队大多数都是熟悉国际市场的外国人,这使得UT斯达康可以避免国际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问题。
实际上,华为技术和中兴通讯最近几年也都在向海外市场拓展,并且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有业内人士认为,UT斯达康这一先天的架构优势,可以让它后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