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文章分析了在高职院校中影响“阳光体育运动”发展的因素,寻求高职院校体育工作中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策略,为高职院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阳光体育运动” 策略
1.“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
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充分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2.高职院校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实意义
“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与实施吸引了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切实改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滑的现状,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阳光体育运动”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青少年体育运动,增强青少年体质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3.高职院校体育工作中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的问题
3.1加强体育教育与管理。
3.1.1体育课时
部分高职院校不能保证开设公共体育课的课时,繁重的学习压力导致学生体质状况下滑,在体育课上表现出学习动作技术的能力较差,动作协调性、灵活性较差。
3.1.2课程评价标准
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课程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和出勤率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公平、合理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强调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评价方式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这样就远离了阳光体育运动“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
3.1.3师资结构
在高职院校中,具有高学历的体育教师相对比较缺乏,科研能力欠缺,外出进修机会很少,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发展。
3.2课外活动与评价系统有待加强与完善。
课外活动可以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是目前在高职院校中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得不到重视,缺乏系统的指导和统一的组织、管理与评价,难以达到阳光体育运动“每天锻炼1小时”的要求。
3.3运动场地和器材设备受到限制。
运动、场地和器材设备是保证体育运动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在高职院校中物质条件的缺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4领导重视度和经费投入不足。
经费投入直接影响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设施的不足、器材的陈旧,器材数量与学生比例达不到要求,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很多学校领导对体育不重视,体育经费投入不足,致使体育设施不齐而达不到学生锻炼的要求。
3.5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不浓。
在高职院校中,对健康理念宣传力度不够,显现校园体育文化的媒介比较缺乏,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4.高职院校体育工作中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策略
4.1加强领导,完善管理机制。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阳光体育运动”管理机构,明确各机构负责人、负责范围,制订“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方案,有计划地组织学校体育教育、运动竞赛、课余体育活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按照全国统一部署,制定具体措施。对每一位体育教师分配指导计划,同时把计划落实到每个班级辅导员,使“阳光体育运动”落实到班级,落实到学生个体,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做到定期评比,明确奖惩制度,保证 “阳光体育运动”正常有效地进行。
4.2加强体育教学工作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保证课时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管理,是保证“阳光体育运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要本着“阳光体育运动”“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开设学生喜欢且易普及的体育项目。教学手段应力求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3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开展好“阳光体育运动”的根本保证。高职院校要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师应不断学习,积极面对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探索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不断总结,提高业务能力,提高执教水平,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水平。
4.4大力推动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目前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大多停留在“三自”状态,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参与,缺乏系统的组织、指导与管理。课外活动应纳入教学计划内,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评价体系。
4.4.1制订校内全年“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包括田径、综合性校运动会或各单项比赛、体育文化、竞赛知识讲座活动。采用固定赛季时间和比赛项目的方法,每月举办1—2项比赛,以赛促练。
4.4.2构建课外体育活动评价体系。通过考勤、考核制度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给予学分,并将考核结果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挂钩,采用积分制制定“阳光体育运动”考评办法。考评根据活动级别、类型、项目和学生的参与度等细化计分标准,每年评出“阳光体育运动”奖杯,给予物质奖励。鼓励各系、各班级组织和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4.4.3保证经费的投入,增加体育设施。加大体育经费投入有利于更好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保证器材设备的更新与维护。学校体育馆在节假日也影响学生开放,充分利用各项体育资源促进青少年积极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从而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和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4.4.4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课堂教学、网络、海报宣传等方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 “达标争优,强健体魄”、“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学生心中,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
4.5加强体质监测与评价。
高职院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测试,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报制度,整理好数据,及时做好测试数据的上报工作。对上报数据进行评价,与阳光体育相结合,根据测试指标,在教学中开设提高指标的教学内容,进而提高身体素质指标。
5.结语
高职学院“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在学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体育教师的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革、创新,定会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吸引广大学生走到阳光下,到大自然中去锻炼,从而增强学生体质。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阳光体育运动” 策略
1.“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
结合《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充分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有效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2.高职院校中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现实意义
“阳光体育运动”的提出与实施吸引了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切实改变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下滑的现状,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阳光体育运动”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青少年体育运动,增强青少年体质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3.高职院校体育工作中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存在的问题
3.1加强体育教育与管理。
3.1.1体育课时
部分高职院校不能保证开设公共体育课的课时,繁重的学习压力导致学生体质状况下滑,在体育课上表现出学习动作技术的能力较差,动作协调性、灵活性较差。
3.1.2课程评价标准
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课程评价主要以考试成绩和出勤率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公平、合理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强调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评价方式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这样就远离了阳光体育运动“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
3.1.3师资结构
在高职院校中,具有高学历的体育教师相对比较缺乏,科研能力欠缺,外出进修机会很少,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阳光体育运动的深入发展。
3.2课外活动与评价系统有待加强与完善。
课外活动可以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但是目前在高职院校中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得不到重视,缺乏系统的指导和统一的组织、管理与评价,难以达到阳光体育运动“每天锻炼1小时”的要求。
3.3运动场地和器材设备受到限制。
运动、场地和器材设备是保证体育运动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在高职院校中物质条件的缺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4领导重视度和经费投入不足。
经费投入直接影响阳光体育运动的发展,体育设施的不足、器材的陈旧,器材数量与学生比例达不到要求,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很多学校领导对体育不重视,体育经费投入不足,致使体育设施不齐而达不到学生锻炼的要求。
3.5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不浓。
在高职院校中,对健康理念宣传力度不够,显现校园体育文化的媒介比较缺乏,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4.高职院校体育工作中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策略
4.1加强领导,完善管理机制。
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阳光体育运动”管理机构,明确各机构负责人、负责范围,制订“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方案,有计划地组织学校体育教育、运动竞赛、课余体育活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按照全国统一部署,制定具体措施。对每一位体育教师分配指导计划,同时把计划落实到每个班级辅导员,使“阳光体育运动”落实到班级,落实到学生个体,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评价。做到定期评比,明确奖惩制度,保证 “阳光体育运动”正常有效地进行。
4.2加强体育教学工作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坚持依法治教,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体育课时的规定,保证课时上好体育课,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时,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通过体育教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管理,是保证“阳光体育运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要本着“阳光体育运动”“健康第一”的思想理念,重视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开设学生喜欢且易普及的体育项目。教学手段应力求多样化,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3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开展好“阳光体育运动”的根本保证。高职院校要为教师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师应不断学习,积极面对教学中遇到的新问题,探索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不断总结,提高业务能力,提高执教水平,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水平。
4.4大力推动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目前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大多停留在“三自”状态,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参与,缺乏系统的组织、指导与管理。课外活动应纳入教学计划内,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和评价体系。
4.4.1制订校内全年“阳光体育运动”实施方案,包括田径、综合性校运动会或各单项比赛、体育文化、竞赛知识讲座活动。采用固定赛季时间和比赛项目的方法,每月举办1—2项比赛,以赛促练。
4.4.2构建课外体育活动评价体系。通过考勤、考核制度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情况给予学分,并将考核结果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挂钩,采用积分制制定“阳光体育运动”考评办法。考评根据活动级别、类型、项目和学生的参与度等细化计分标准,每年评出“阳光体育运动”奖杯,给予物质奖励。鼓励各系、各班级组织和参加阳光体育运动。
4.4.3保证经费的投入,增加体育设施。加大体育经费投入有利于更好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保证器材设备的更新与维护。学校体育馆在节假日也影响学生开放,充分利用各项体育资源促进青少年积极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从而促进青少年身体健康和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4.4.4营造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课堂教学、网络、海报宣传等方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 “达标争优,强健体魄”、“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深入学生心中,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
4.5加强体质监测与评价。
高职院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基础,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建立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记录体系。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体质健康测试,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报制度,整理好数据,及时做好测试数据的上报工作。对上报数据进行评价,与阳光体育相结合,根据测试指标,在教学中开设提高指标的教学内容,进而提高身体素质指标。
5.结语
高职学院“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在学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体育教师的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改革、创新,定会得到广大学生的支持,吸引广大学生走到阳光下,到大自然中去锻炼,从而增强学生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