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思想政治课理论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作用

来源 :高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q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生是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群体,思想政治课是大学生深入学习社会主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渠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深入推进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教育实效,对于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6-0161-03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新世纪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首要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我们必须结合全面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教育引导大学生努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入学习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传播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践行者。
  
  1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任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必然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施加着深刻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成为我国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新局面的强大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全社会应奉行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这四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鲜明表达了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和旗帜来团结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前进的意识形态方向。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但重点是大学生群体。当前,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度改革、社会结构不断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交织的复杂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其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越来越呈现出层次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这就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共同的价值理念来凝聚大学生,形成社会认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培养和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规定了立德育人基本内容,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迫切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①。毫无疑问,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保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具有最高的先进性,又具有最广的包容性,正因为这样,它才可能实际上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确导向。
  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理想是世界观的集中体现,是以一定的信念信仰为基础的,是人们深层次、高层次的思想观念,它比其他一般的思想动机对人们行为的驱动更强大,更持久。并且,它还会把人们的情感、动机导向一定的方位,形成理性与感性、长远与现实的互动,整合各种思想因素,产生驱动合力。”②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实质就在于从思想政治理论的高度,引导青年大学生自觉认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并树立为之努力奋斗的信念。使他们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看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为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精神凝结,是中华民族繁衍发展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是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瑰宝,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爱国主义是一面伟大的旗帜,它既是一项政治原则,又是一个道德规范。充分发掘中华民族精神的宝贵资源,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形成维护国家民族利益、促进民族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和高尚情感,才能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
  改革、创新是当今时代的最强音,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要充分利用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解决和回答一系列新问题中创造出新内容、新途径、新方法,使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
  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道德基础。邓小平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③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最新凝聚和当代诠释,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道德取向,是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继承与创新,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与当今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准则。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积极倡导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的社会主义道德,有利于从思想教育与养成教育的结合上培养一代社会主义新人。
  思想政治理论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就其根本的理论和根本任务而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完全一致的。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去谈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体系、教材的内容和教学任务,就势必偏离马克思主义,就不成其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因此,我们既要遵照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体现国家对教学基本内容的规范性要求,也要对这统一的规范性要求加以辩证的与时具进的理解,从根据学科体系、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05”改革方案特别强调要注意避免以往教学内容体系僵化,各门课程之间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要克服过去每门课程微观看自成体系,课程之间缺乏联系的现象。按照各门课程内容的特点,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个构成部分,把这些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最新理论成果反映到各门课程有修改珠教学内容中,共同建设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思想政治课是高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主渠道
  建设大学生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2004年,胡锦涛同志明确提出了力争在几年内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的目标。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他强调指出:“要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努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④几年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高度重视、直接指导下,科学确定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课程方案,科学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及所属二级学科,组织编写了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建设,科学性、权威性、针对性很强的四本新教材,有序组织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的研修。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为发挥建设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渠道作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建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认识定位,关键在于以下三点: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建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渠道。主渠道地位首先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形式的特点的。在建设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多种渠道中,它不是唯一渠道,也不是说其它渠道不重要。但课程是传承文明成果、鼓励探索创新的知识主要形式,具有内容科学性、知识系统性、结构严谨性等特征。思想政治理论课这种教育形式,对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系统整合功能,它主导着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主渠道地位从根本上来说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使命决定的。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不能通过其它任何“依附”的方式实现,必须通过一定的相互联系的课程体系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教育。
  其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之一。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克思主义育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必须首先通过实施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为主干课程的必修课课程教学体系,全面体现和具体落实党和国家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育的基本要求。而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当代大学生,才能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同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划清界限,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想;才能对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施加深刻的影响,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思想,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才能焕发民族精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使全民族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充分迸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所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进行系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完成高等教育任务的一项根本措施和基本途径。
  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祖国的未来。高等学校担负着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而“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但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大学生的头脑中决不会离开教育和灌输而自发产生。正如列宁所说:“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开设,并成为主干课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和灌输有了可依托的教育平台、系统质量要求和基本保证,直接关系大学生成长的政治方向。换言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的地位任何时候都不容质疑和动摇。
  第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有知行合一的养成教育的特点,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必要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特点和特殊要求,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中,只有课程是横跨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的教学,都有严格按计划组织的以实践活动为核心的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事买已经证明,这些教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的有力措施。学生在“第一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能够通过丰富多彩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第二课堂活动内化为全面成才、报效祖国的能力和动力。
  以上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把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就必须继续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从内容、方式和方法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以新的理论视野、新的理论框架、新的理论面貌展现马克思主义的博大精深和与时俱进的品质,使其成为大学生确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入门阶梯,成为帮助大学生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干课程、重要阵地。
  
  3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关键是提高课程教育的实效性
  
  激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机与活力,讲授的内容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引起学生的学习和实践兴趣,并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建设高校学生群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和改进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问题。
  3.1 确立研究型教学理念。研究型教学理念是新形势下对思想政治课改革与建设的创新和发展,是建设高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思想基础。研究型教学理念表现为五种意识。第一、要有问题意识。传统教学是为学生提供所有问题的答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要求课堂教学要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也就是要有鲜明的针对性。第二、要有双主体意识。以教师为主体的“满堂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模式,漠视受育者的学习的主体性,尊重和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可能在互动的平台上得以发挥。第三、要有探讨意识。以探讨的态度研究时代层出不穷理论问题和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以期达到认同真理的目的。第四、要有开放意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开放的思想体系,只有在多视角、多方位的比较中,与时俱进地学习研究,才能使学生真正把握问题的真谛。第五、要有行为养成意识。知识的传授应为行为的培养提供条件,着力培养分析、解决、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能力及意志。研究型教学理念的核心及实质是通过提高学生学习、思考、探究、实践的“参与度”,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3.2 坚持“灌输”与启发的统一。“灌输”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要方法。一段时期以来我们一谈到“灌输”就把它当作一种僵硬死板的方法甚至看成是“左”的倾向而加以否定。其实“灌输”有二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列宁提出的“灌输”理论,主要是说工人阶级不可能自发产生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因此要向工人阶级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旨是要反对“自发论”,阐明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要性这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二是指作为教育方法的“灌输”,即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安排采取多种形式将某种思想理论传授给人们并内化为人们的观念实现“思想进头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灌输教育,同时,我们要实行启发式教学,采取多种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学生的信念。
  3.3 加强实践教学性教学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光有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教学,主要是指围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而开展的、学生亲身体验的实践活动。它既包括为提高理论能力而开展的教学实践,也包括以了解社会和国情、提高全面素质为宗旨的社会实践。实践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方式。要把实践教学纳入教学环节,有可操作的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建立和发展实践基地,提高对暑期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促进社会实践制度化。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互动。
  3.4 改革考核方式。要“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的基础,建立一套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注重考核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评价由单纯的课堂学习延伸至课外,增加实践教学成绩在整体评价中的权重。对学生想政治的发展状况、行为表现等进行综合考察。不仅是知识的掌握更是在思想上的升华。
  3.5 注重集体备课与教研活动。按照05方案新编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本教材,全面反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及其最新成果,体系严谨、内容科学、形式新颖、可读性好、时代感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应地溶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整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除了受学科体系的规制外,还要遵循教育规律,考虑受教育者的需要、教师的能力、教学的实施环节和评价环节,显然还无法照搬学科体系的成果。因此,加强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形成重点明确,教育内容分担合理,重点难点突出的教学大纲和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使教学和教育状况明显改善,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质课程。
  
  参考文献
  [1] 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2006(3):282.
  [2] 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64-165.
  [3] 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
  [4] 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5,3(1):18.
  [5] 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47-348.
其他文献
【摘 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是大学生实际的道德水平和法律素质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较高要求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主导性与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矛盾,基础课的应试教育与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实效性的矛盾。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本教材的特点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有效发挥小学数学对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必须切实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让小学数学的教
目的 :在医务人员工作服上发明一种耐洗耐热透明的工作牌口袋.方法 :通过调研了解需求,再发明设计一种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容易推广的工作牌口袋.结果 :口袋制作成品的设计,在
随着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攀升,中国正努力地加强和提升国体育国际话语权的力度和效度.为进一步夯实体育国际话语权提升的硬实力基础、扩大我国在国际体育体系中的
传统的超声诊断学教学方法已不适用于当今医学影像学人才的培养要求,本文从教材改革.发展PBL模式.利用PACS资源.构建超声诊断学实验室以及开展课外科研活动等方面探讨了超声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资源、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全新的理念,这些理念对中学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几年来的新课程改革实践表明,现阶段,我们尚缺乏与新课程“同行”的教师,存在着教师准备不足的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存在不适应或不太适应新课程所提出的新理念和新要求的情况。这些不适应,主要是由于教师受到旧有观念束缚、对新课程理解不够深刻,以及自身知识结构、能力
【摘 要】会计学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要求会计学专业的大学生不仅具备深厚的理论知识,还需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文章主要从课堂教学、模拟实习和毕业论文等方面论述了会计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以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社会建设所需的人才。   【关键词】会计实践教学 会计模拟实习 毕业论文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6-0158-02     
作为体现学生学习效果的缩影及检测教师的教学成效、促进教学改进的微观途径,英语作业以其巩固、训练、检查、修正的多重作用,成为教与学双向互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