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维动机理论的情境化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udre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专业英语课程的专业性强,教学难度大。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改进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会计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探讨了基于三维动机理论的情境化教学模式改革思路,以供同仁探讨。
  【关键词】三维动机理论 专业英语 情境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120-01
  一、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很多行业对专业人才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学生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对学习动机的关注不够是一个重要方面。上述情况在本人担任的《会计专业英语》课程中同样有所体现。为提升教学效果,该课程进行了基于三维动机理论的情境化教学模式改革。
  二、Dornyei的三维动机理论
  匈牙利学者Dornyei借鉴和吸收了心理学主流动机理论及二语学习动机理论的精华,构建了三维动机理论。该理论从语言、学习者和学习情境三个层面界定和衡量了外语学习动机。语言层面包括目的语用途等方面动机;学习者层面包括学习者学习外语时所具备的自身特征,主要是对成就的需要和自信心;学习情境层面则由课程、教师、学习团队特定动机三方面构成[1]。
  三维动机理论的最大特点是强调了英语学习动机的多维性。基于三维动机理论,《会计专业英语》构建了模块化教学主题和阶梯式分层教学方法,并在教学改革中付诸实践。
  三、三维动机理论对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启示和教改实践
  (一)模块化教学主题的设置
  会计专业英语的应用性强,教学内容应突出实用性,体现前沿性,侧重提高专业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2]。因此,《会计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模块设计体现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性主题模块;第二层次为综合性主题模块;第三层次为行业前沿主题模块。
  (二)阶梯式教学内容和分层式教学方法的设计
  由于在教学初期大量专业术语是学习的主要障碍,教师课上重点关注学生对专业术语的理解和吸收,以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中间阶段教学重点则向提高专业综合能力过渡。通过案例、大作业等多种形式考核,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改进教学效果;后期更多采用分组教学,适当借鉴翻转课堂形式,让学生发现、解决现实问题并获得成就感和继续学习的动力。
  (三)《会计专业英语》情境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1.情境化教学理念
  情境教学是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特定情境,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方法。根据《会计专业英语》课程特点,情境化教学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
  2.情境化教学模式在《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1)情境进入
  首先通过讨论明确教学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例如,在财务报表主题模块后提出以下问题:报表数据形成的哪些环节可能出现错弊,如何减少错弊发生?要求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先行思考讨论,查阅相关资料,再带着问题进入会计信息质量教学情境,这种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性,提升教学效果。
  (2)情境创设和展开
  ①情境创设: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形象感受
  会计语言具有一定专业性和抽象性。因此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例如,在会计循环模块设置如下案例:假设学生作为公司HR,负责招聘财会人员。一名应聘者提交了试算平衡表,要求学生根据试算平衡表的编制判断应聘者是否符合业务条件,并与应聘者交流提出改进建议。利用情境创设,教师可以在重点处开发、在难点处提示。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方式学生乐于接受,而且理解深刻。
  ② 情境展开: 与时俱进增加课堂吸引力
  网络的发展为获取一手材料和分享前沿理念提供了可能。例如,在航空公司财务报表主题中,补充了在国内外备受关注的辅助收入(Ancillary Revenue)内容。由于这些信息具有前沿性,学生会感觉新鲜有用,积极投入讨论,提高了其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境互动: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学
  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构建和应用知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情景互动更多在分层教学中后期展开,借鉴了翻转课堂理念采取了混合式教学[3]。在此过程中,教师将学生的学习活动纳入有效的管理和监督之下,通过开展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等多元评价,动态考核和不断改进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课程组有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1.学以致用是形成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的前提。学以致用是激发学生内动力的前提。教学内容的选取应与学生所学专业以及未来职业密切相关,学为所用的教学,是良性互动的关键。
  2.循序渐进是维护学习自信增强学习热情的保障。为了维护学生学习的信心,增加其学习热情,教学安排要由浅入深,使课堂教学呈现阶梯式递进。
  3.课堂延伸是激发持续学习动力的源泉。将课堂所学延伸到课外,能够激发学生持续自主学习,使其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也是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更高要求。
  参考文献:
  [1]Dornyei.Motivation in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Language Teaching[J].1998.
  [2]齐荻.高校会计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科技创业月刊[J].2015年7月.
  [3]王艳丽.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以《教育技术学专业英语》为例.中国教育信息化[J].2016年7月.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01-01  大2班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步入“建筑工地”游戏区,欣喜、雀跃、迫不及待的表情告诉我,他们有多么爱这个地方。老师才发出开始活动的指令,他们立马忙开了!  任务一:商量分组,决定工作内容  “建筑工地”有游戏规则,完成任务必须四人共同合作,搭建同一样建筑物。大多数的大班孩子可以通过商量达成共识,
期刊
【摘要】语言表达能力是每个人必备的社会生存能力之一。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汉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现状堪忧。而小学教育作为全方位素质人才培养打基础固根本的教育阶段,对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当给予足够重视,为少数民族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 少数民族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36-02  改革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也是世界的主旋律,幼儿教育也不例外。纵观我国幼教的改革,经历了上个世纪末期彷徨、盲从的迷茫阶段,到不断摸索、不断探究的良性发展时期,再到新世纪彰显个性,不断创新的改革创新时期,至今终于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及多元化的局面。如:方案教学、主题教学以及整合课程的
期刊
【摘要】因材施教是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相对于班级授课模式而言,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高校的普遍关注。大连工业大学在探索“因材施教”人才培养理念这条路上研究和实践多年,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探索了一条“因材施教”的个性化人才培养之路。本文就“因材施教”应遵循的原则、大连工业大学在“因材施教”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措施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加以介绍,希望可以给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摘要】 图腾是最早的社会组织的象征,也作为本民族的标志,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造成图腾崇拜的不同。中国的图腾崇拜是龙,而在俄罗斯,熊是其象征和标志。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通过对龙和熊崇拜的差异,探讨图腾文化的差异。从而减少文化误读,促进两国文化的更好交流。  【关键词】图腾 跨文化 龙 熊  【基金项目】项目:跨文化交际视阈下中俄图腾文化对比研究——以龙和熊为例,编号jsky2016027。  
期刊
【摘要】在中国,红色和白色就如同电极的正负两极,是完全对立的。人们往往认为红色意味着喜庆,将白色看作是不幸、祸兆或不吉。而日本却有所不同,日本人最喜欢的颜色是白色,而红色在日本却有着大凶之色、禁色一说。虽说在日本红色有着不好的寓意,但在红色的基础上添加上寓意吉祥的白色,则成了日本最为经典的颜色搭配,也是日本特有的幸运色。因此在日本人的生活中,红色与白色的融合随处可见。  【关键词】红色 白色 融合
期刊
【摘要】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中职院校的法制教育被提到了新的高度。而民族地区的中职法制教育相比较之下又具有更重要的实践意义,因而如何做好民族地区中职院校的法制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有针对性地阐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职院校法制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具体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中职院校法制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法制教育 中职院校 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
期刊
【摘要】一年一度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吸引了全国大部分职业院校的各个相关专业的师生的热情关注和积极参与,技能大赛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职业技术能力的提高,本文以我院学生参加全国测绘技能大赛为例,说明了技能大赛对专业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意义,可总结为: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业。  【关键词】技能大赛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
期刊
【摘要】体验式德育是通过对实践活动中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产生主观性的感觉、情感和意识的过程,是把外求和内求有机结合的德育形态。体验,对于一个人来讲,是一种生命历程,是一个人在其一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验,是一种真实的经历,这样的经历因为真实,因为实践过,所以才能在人的长期记忆系统里占有一席之地,久久不能遗忘。教育本是一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因此,它应当是一种情境教育。教师在教学过
期刊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苏州市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应用英语专业学生的入学情况,针对实际学情,探索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由专业教师引领,体现人文关怀的英语沙龙。希望通过每学期若干次的沙龙活动,使学生不仅具备更丰富的专业知识,更广阔的行业视角,还能更自主更积极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更能获得健康的心态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应用英语专业 人文关怀 英语沙龙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