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23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生在此阶段的性格以及为人处世等都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品德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教学具有广泛的理论研究价值,与此同时也具有比较强的实践性。本文探讨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情感教育;策略
  教师的爱对学生心灵的触动和影响将是深远的。教师要在学生心田里播洒爱的种子,让它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如果爱和心灵相容在一起,让爱成为我们的教育艺术,让爱成为一种习惯,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这种育人艺术好比一本好书或一部好的电影,其潜在的人格力量可以影响一个集体或某个人的一生。
  1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
  1.1 运用情感教学可以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对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他们外在的行为规范和内在的道德需要之间的矛盾,情感教学是解决此矛盾的关键。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各种思想和行为规范可通过情感逐步内化到人们的认知系统中,进而外化为道德行为,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制力和道德修养,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1.2 运用情感教学是实施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树立学生发展本位的课程教学价值观。教师必须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情感丰富的人,特别是德育教师,应更加注重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将其培养成为生活态度积极和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在对初中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通过情感教学将认知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东西,并外化为一种道德行为,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从而进一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1.3 运用情感教学可以改善思想品德课的现状
  思想品德课教学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焕发出新的光芒。然而课堂信息滞后,一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精心打造出来的所谓的“公开课”表演性质极浓,教学严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丝毫没有触及到学生心灵深处。“重说教,轻感情”现象严重,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要改善这种现状,就必须把教学和情感陶冶彼此融合渗透,使情感教学成为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和实现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的重要方法。
  2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2.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学生交朋友
  爱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但爱要找到载体才能发挥它的作用。21 世纪是科技迅猛发展的世纪,网络时代下的思想品德课教育,当然需要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这个媒介。而初中生使用最多的是QQ 和微博。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思想品德课教师,这两个沟通工具是一定要学会的,它可以作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一个很好的桥梁。对于这一点我是感触颇深的。
  2.2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运用情感教学法可以促进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人具有感情,周围的环境对其的利弊能感觉到,因此,当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使用恰当的情感教学的时候,会给与学生一种情感上的体验,引起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的情感共鸣,促进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继续深化。然后在良好的师生、生生人际关系建立的基础上,融情于课堂又可以使学生愉快接受知识,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当代中国情感教育的理论研究以及情感教育实验成果表明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身心愉悦,各种情感教育实验都特别注重课堂的快乐基调,视情感教育为一种以实现学生学习愉悦为宗旨的活动。
  2.3 尊重、宽容学生,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学生对于老师给予的评价极为敏感,决不能在班级或众人面前给某个学生难堪。对于后进生则更应如此,他们更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与呵护。后进生在家庭或学校中受到的批评、惩罚往往多于赞扬和鼓励。因此,他们与教师在情感上往往是对立的,他们往往比较敏感、有戒心,常常认为教师是轻视、厌弃自己,教师的教诲在他们身上就很难生效。教师要以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去感化后进生,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被掩盖、被歪曲的优点和长处,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与尊重。隔阂消除了,后进生才更乐意接受老师的教导和劝告,并能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可见,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正是教师对学生的真挚的爱和尊重融洽了师生关系,从而为进行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2.4 挖掘思想品德教材,有效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1)现行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为思品教师进行情感教学提供有利条件。以人教版为例,主要对学生进行认识自我、我与他人和集体、我与国家和社会的教育,使他们感受生命的可贵、体会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的关系、养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崇高科学、自主自立、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认同中华文化,继承革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热爱和平。这些内容都是情感教育的最佳素材。
  (2)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的情感,在这一点上,思想品德课是与其它学科有着独特的优势。但必须采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方法,做到有理、有据,以理育情。
  (3)教材中的情感并不直接的展现在读者眼前,而以显性和隐性的文字呈现。所谓显性情感,是指通过阅读文字、浏览图片,让人能直接认知活动自动停止,即使不停止,认知活动也不会有实际的效果。因此,感受的情感,学生就能把握住文中所渲染的情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能很轻松地引导学生去感受情感,教学就会很顺利,但遇到隐形情感的文章时,整个教学就不那么容易了,原因在于不能把隐性情感发掘出来。所谓隐形情感,是指文章内容主要反映客观事实,不带明显的情感色彩。这类文章中情感是隐性的,需要去感悟和体会。所以老师在处理教材内容时,要分辨好显性和隐性情感,将隐性情感发掘出来,将显性情感表达得更充分
  总之,在思品教学中,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积极的情感能创造有利学习的心理状态,而消极的情感会影响学习潜力的正常发挥。研究表明,当人处于某种消极的情感状态时,认知活动自动停止即使不停止,认知活动也不会有实际的效果。因此,在思品学习中要关注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宏.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导入方式初探[J].学周刊,2016(32).
  [2]赵国龙.初中思想品德课图表题解答小结[J].新校园(中旬),2016(05).
  [3]袁爱菊.建立初中思想品德课多元评价机制[J].基础教育课程,2016(12).
  [4] 令卫涛.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吉林教育,2016(21).
  [5]孙卓.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J]. 科学中国人,2016(21).
  作者单位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 117100
其他文献
我的成长,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小时候家教严格,我没什么机会发言,父母总觉得小孩子一开口就会讲错话。记得过年时,家里有许多禁忌,许多字眼儿不能讲,例如“死”或是“死”的同音字。每到腊月,母亲就会不断对我重申这一点。奇怪的是,我平常也不怎么说这些字,可是一到这个时节,这些字就会脱口而出,我就会受到处罚。后来,母亲也没办法,只好拿张红纸条贴在墙上,上面写着“童言无忌”,这样不管我说什么都没有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