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语文课堂里,学生漠视语文的现象随处可见。他们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因为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表现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或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再加上教师教法不当,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不考的就不教不学”,语文教学变成了无尽无休的高考习题训练课。
这样的课堂怎么能有活力呢?因此,改变观念,改变学法,改变教法,才能打造活力课堂。
一.正确认识语文课
目前,虽然已经有了新课程改革,但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很大一部分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会,都非常看重语文的工具性,因为这个工具是一件敲开大学之门的工具。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功利思想极其强烈,这与当下社会上的实用主义有关,与高考的导向作用有关。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地发展奠定基础”的。如果认识不到这个,只把语文看成是上大学的敲门砖,那么语文教学就会变成支离破碎的各个考点,就达不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语文课堂教学渗透“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念。一是以语文的形式对话生活,给学生提供一个大语文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习和历练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二是以生活的内容丰富语文,变平淡的生活为丰富的精神世界。节假日让学生自创祝福短信和迎春对联,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在生活中的作用,这样能达到“从语文回归生活,再从生活升华语文内涵”的目的。
二.自主学习,收获痛苦与甜蜜
为了改变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机械教学,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实际上,就是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所以,我们理解的自主探究的课堂,是在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基础上,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更重视学生主体进行教学的课堂,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登高》一诗,如果按照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会显得枯燥乏味,读读背诵,再默写,特别是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默写,一切围绕高考来进行。因此,可以这样设定教学,先确定课文探究话题:登高。1、读一读,读出秋风萧瑟、悲凉的辽阔的意境,读出杜甫艰难潦倒的身世之悲。2、演一演,加上动作和表情,演出杜甫老病的处境。3、比一比,王维的《登高》:“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辛弃疾的《登郁孤台》:“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向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于右任的《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4、想一想,自己现在登高会想什么,30年后若取得了很大成就之后,会想什么,若没有什么成就会想什么。5、写一写,登一高处,写一篇诗歌或散文。大容量的课堂,使得学生获得充分的学习和思考,自然就会有过程的痛苦和收获的喜悦甜蜜。
三.守正出新,教法灵动
如今的高中语文课堂也很热闹。这应该说是一件好事,可以改变语文课枯燥难上的现象。但这种活跃和热闹的背后却隐藏着空洞和肤浅,形体上的热闹决不等于思维上的活跃。合作学习,就是变化桌椅的位置,让学生围一个圈,讨论几句;自主学习,就规定语文课堂教师只能讲15分钟,剩下半小时让学生讨论和发表意见,学生在讨论中出现错误也不纠正;而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有些教师就在课堂中脱离知识与技能,机械地注入。曾经听过一堂公开课,没有对文本的深层次阅读分析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有的只是歌声、美术欣赏,音乐欣赏,电影片段。如今课的内容已经记不起来了,课堂的热闹是有了,而语文却没了,这就导致了语文课堂内容没有深度,知识性、科学性不够,语文教学收效甚微。教法要守正才能出新,所以语文课的基本教法不可或缺。念读法、圈点法、换词法、表演法、复述法、改写法、对话法、讨论法、辩论法,这些才是语文课的基本教法,只有以这些为根基,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打造活力课堂的基础,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根本。教法的守正方能出新,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这样的课堂怎么能有活力呢?因此,改变观念,改变学法,改变教法,才能打造活力课堂。
一.正确认识语文课
目前,虽然已经有了新课程改革,但在高中语文课堂上很大一部分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会,都非常看重语文的工具性,因为这个工具是一件敲开大学之门的工具。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功利思想极其强烈,这与当下社会上的实用主义有关,与高考的导向作用有关。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地发展奠定基础”的。如果认识不到这个,只把语文看成是上大学的敲门砖,那么语文教学就会变成支离破碎的各个考点,就达不到语文教学的目的。
语文课堂教学渗透“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念。一是以语文的形式对话生活,给学生提供一个大语文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学习和历练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二是以生活的内容丰富语文,变平淡的生活为丰富的精神世界。节假日让学生自创祝福短信和迎春对联,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在生活中的作用,这样能达到“从语文回归生活,再从生活升华语文内涵”的目的。
二.自主学习,收获痛苦与甜蜜
为了改变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机械教学,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实际上,就是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所以,我们理解的自主探究的课堂,是在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基础上,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更重视学生主体进行教学的课堂,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视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能力。《登高》一诗,如果按照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会显得枯燥乏味,读读背诵,再默写,特别是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默写,一切围绕高考来进行。因此,可以这样设定教学,先确定课文探究话题:登高。1、读一读,读出秋风萧瑟、悲凉的辽阔的意境,读出杜甫艰难潦倒的身世之悲。2、演一演,加上动作和表情,演出杜甫老病的处境。3、比一比,王维的《登高》:“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辛弃疾的《登郁孤台》:“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向晚正愁余,深山闻鹧鸪。”于右任的《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4、想一想,自己现在登高会想什么,30年后若取得了很大成就之后,会想什么,若没有什么成就会想什么。5、写一写,登一高处,写一篇诗歌或散文。大容量的课堂,使得学生获得充分的学习和思考,自然就会有过程的痛苦和收获的喜悦甜蜜。
三.守正出新,教法灵动
如今的高中语文课堂也很热闹。这应该说是一件好事,可以改变语文课枯燥难上的现象。但这种活跃和热闹的背后却隐藏着空洞和肤浅,形体上的热闹决不等于思维上的活跃。合作学习,就是变化桌椅的位置,让学生围一个圈,讨论几句;自主学习,就规定语文课堂教师只能讲15分钟,剩下半小时让学生讨论和发表意见,学生在讨论中出现错误也不纠正;而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有些教师就在课堂中脱离知识与技能,机械地注入。曾经听过一堂公开课,没有对文本的深层次阅读分析和学生的语言表达训练,有的只是歌声、美术欣赏,音乐欣赏,电影片段。如今课的内容已经记不起来了,课堂的热闹是有了,而语文却没了,这就导致了语文课堂内容没有深度,知识性、科学性不够,语文教学收效甚微。教法要守正才能出新,所以语文课的基本教法不可或缺。念读法、圈点法、换词法、表演法、复述法、改写法、对话法、讨论法、辩论法,这些才是语文课的基本教法,只有以这些为根基,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语文课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打造活力课堂的基础,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根本。教法的守正方能出新,才能提高语文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