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灵甫在网上很火爆,网友都说张灵甫的照片很帅。
他是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学生,后投笔从戎。黄埔四期,最后为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师长,国民党中将军衔,国民党军中名将,“国军忠烈”。
他虽是师长,其实整编师实为军,可谓军长,七十四师系当时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之一”,张骁勇善战,1947年死于孟良崮战役,时年44岁。
他留下了很多照片,但未见其标准照。
那些肖像照,而今看来也非同一般,无论用光、角度,还是扮相,都是一流,让人不禁猜想当年给他拍照的摄影师、摄影屋、暗房洗印、裁剪等都非同一般。今天看来也是精美至极,帅气了得。
那个年代能照这么多精美的肖像照的,非一般人。那个年代照肖像照为奢侈品,张的时代炮火连天,他有机会照这么多“高大上”的肖像照,当属“国军贵族”。
他有过四次婚姻,亲手枪毙过一个妻子,当时全国哗然,闻名天下。他曾多次征婚,其乡党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等国民党高官替他张罗,曾与孔二小姐相亲,照这么多肖像照,并不为怪。
当时中共的将领是没有肖像照的,一方面是当时很困难,居无定所,转战东西南北,就是进不了城,何谈肖像照?另一方面,国民党军队对中共的将领皆有明码标价,并全国通缉“匪首”毛泽东,标价一亿元。所以,现在想找一张中共将领当年的戎装肖像照,很难很难。
对比一张中共将领的照片,是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的照片,拍摄时间应是1947年12月,他正在会议上作南下大别山四个月的战斗总结。此时,他是晋冀鲁豫野战军,即刘邓大军的司令员,当时没有军衔。
他穿的棉衣,是他自己裁剪、自己缝的。
当时刘邓大军12万人没冬衣穿,又没有后方,孤军南下大别山,怎么办?刘说,那就我们自己做。
指战员说,没有布和棉花,怎么办?刘说,那就去打几个镇子,于是就打了,于是就有了布和棉花。
战士们说,布和棉花穿不上啊?该怎么办?刘说,那就我們自己做!
战士们说,白布做衣服,像戴孝。刘说,那就染,用草木灰,灶坑里抓一把就行。于是,布就染好了。
战士们说,染好了布也不能穿啊。刘说,那就自己做!
战士们说,会打仗,但不会做棉衣,从来没做过。刘顺手拿了一个粗瓷大碗往布上一扣,照碗口画了一个圈,然后把布剪除,说,这就是领口。并命令道:全军每个人,自己做自己的,做了自己穿,不做没得穿。
于是,全军就有冬衣穿了。
照片中,刘穿的那件棉衣就是刘本人自己缝制的,战士要给他缝,刘说,自己缝自己穿,你缝的不如我。
那顶帽子也是他自己做的,没有帽檐,于是就搭了一个边,当帽檐。
还有一张老照片,是当年淮海战役中被俘的国民党将领黄维。
黄维换装了,他在决定逃亡之前穿的是另一套军装,中将军衔,逃跑时换成了士兵军装。
当年国民党将领在战败逃亡时几乎全都换了士兵的军装,甚至提前就叫人准备好了。极个别没换的,也是实在没有时间了。
有一点遗憾,照片上看不出来,黄维的左兜里有一包美国的“骆驼牌”香烟,右兜里有一包美国的牛肉干。他拿“骆驼牌”烟抽,还吃牛肉干。解放军战士就是凭这一点把他扣住的,还有他右手上的那块金表。
其实,战士的眼光是很敏锐的,他们很注意观察他们的上司:那个当官的是什么样的人?靠谱不靠谱?“坏人”还是“好人”?跟他混有前途吗?那时是战时,这是要命的事。
看到这些老照片,如果你是一个战士,或是一个学生,或是一个农民,如果你参军当兵了,你会怎么想呢?上面几个人,你跟谁?谁靠谱呢?
(摘自《解放军文艺》)
他是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学生,后投笔从戎。黄埔四期,最后为国民革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师长,国民党中将军衔,国民党军中名将,“国军忠烈”。
他虽是师长,其实整编师实为军,可谓军长,七十四师系当时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之一”,张骁勇善战,1947年死于孟良崮战役,时年44岁。
他留下了很多照片,但未见其标准照。
那些肖像照,而今看来也非同一般,无论用光、角度,还是扮相,都是一流,让人不禁猜想当年给他拍照的摄影师、摄影屋、暗房洗印、裁剪等都非同一般。今天看来也是精美至极,帅气了得。
那个年代能照这么多精美的肖像照的,非一般人。那个年代照肖像照为奢侈品,张的时代炮火连天,他有机会照这么多“高大上”的肖像照,当属“国军贵族”。
他有过四次婚姻,亲手枪毙过一个妻子,当时全国哗然,闻名天下。他曾多次征婚,其乡党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等国民党高官替他张罗,曾与孔二小姐相亲,照这么多肖像照,并不为怪。
当时中共的将领是没有肖像照的,一方面是当时很困难,居无定所,转战东西南北,就是进不了城,何谈肖像照?另一方面,国民党军队对中共的将领皆有明码标价,并全国通缉“匪首”毛泽东,标价一亿元。所以,现在想找一张中共将领当年的戎装肖像照,很难很难。
对比一张中共将领的照片,是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的照片,拍摄时间应是1947年12月,他正在会议上作南下大别山四个月的战斗总结。此时,他是晋冀鲁豫野战军,即刘邓大军的司令员,当时没有军衔。
他穿的棉衣,是他自己裁剪、自己缝的。
当时刘邓大军12万人没冬衣穿,又没有后方,孤军南下大别山,怎么办?刘说,那就我们自己做。
指战员说,没有布和棉花,怎么办?刘说,那就去打几个镇子,于是就打了,于是就有了布和棉花。
战士们说,布和棉花穿不上啊?该怎么办?刘说,那就我們自己做!
战士们说,白布做衣服,像戴孝。刘说,那就染,用草木灰,灶坑里抓一把就行。于是,布就染好了。
战士们说,染好了布也不能穿啊。刘说,那就自己做!
战士们说,会打仗,但不会做棉衣,从来没做过。刘顺手拿了一个粗瓷大碗往布上一扣,照碗口画了一个圈,然后把布剪除,说,这就是领口。并命令道:全军每个人,自己做自己的,做了自己穿,不做没得穿。
于是,全军就有冬衣穿了。
照片中,刘穿的那件棉衣就是刘本人自己缝制的,战士要给他缝,刘说,自己缝自己穿,你缝的不如我。
那顶帽子也是他自己做的,没有帽檐,于是就搭了一个边,当帽檐。
还有一张老照片,是当年淮海战役中被俘的国民党将领黄维。
黄维换装了,他在决定逃亡之前穿的是另一套军装,中将军衔,逃跑时换成了士兵军装。
当年国民党将领在战败逃亡时几乎全都换了士兵的军装,甚至提前就叫人准备好了。极个别没换的,也是实在没有时间了。
有一点遗憾,照片上看不出来,黄维的左兜里有一包美国的“骆驼牌”香烟,右兜里有一包美国的牛肉干。他拿“骆驼牌”烟抽,还吃牛肉干。解放军战士就是凭这一点把他扣住的,还有他右手上的那块金表。
其实,战士的眼光是很敏锐的,他们很注意观察他们的上司:那个当官的是什么样的人?靠谱不靠谱?“坏人”还是“好人”?跟他混有前途吗?那时是战时,这是要命的事。
看到这些老照片,如果你是一个战士,或是一个学生,或是一个农民,如果你参军当兵了,你会怎么想呢?上面几个人,你跟谁?谁靠谱呢?
(摘自《解放军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