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8月~2009年8月,我们使用E光治疗6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取得了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少,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60例门诊患者,均符合寻常性痤疮诊断标准[1]。其中女38例,男22例,年龄14~35 岁。病情分级采用Pilsbury改良分类法[1]。患者中I级18例、II级24例、III级12例、Ⅳ级6例。
1.2 排除标准:①面部有除痤疮以外的其他炎症性皮肤病; ②慢性或严重性疾病者; 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④治疗前3个月内曾系统使用或外用过维A酸等抗痤疮药物治疗,两周内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史;⑤对药物过敏或对治疗不能耐受。
1.3 治疗方法:采用HONKON E光治疗仪,波长530~1200nm,脉冲个数4个,脉宽2.9~3.3ms,脉冲间隔4~5ms,能量密度26~40J/cm2,射频能量15~19J/cm2。治疗前建立档案、拍照,患者用温水清洁面部,然后于其面部均匀涂1~3mm厚的冷凝胶,专用眼罩覆盖双眼,将E光治疗头与冷凝胶轻轻接触,进行照射,先以低能量开始自下向上、自外向内依次治疗,待患者皮肤出现明显刺热感并观察到局部皮肤微红为度,治疗结束后洗尽冷凝胶。操作者记录治疗参数和术中皮肤情况,嘱患者术后避光,避免服用光敏性食物及药物。每周治疗1次,4次为1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2]:基本痊愈:皮损消退90%以上;显效:皮损消退60%~89%;有效:皮损消退30%~59%;无效:皮损消退小于30%或加重。
2结果
2.1治疗结果:60例患者治疗4次后随访观察,基本痊愈14例,显效26例,有效2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66.67%。结果见表1。
2.2不良反应: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可耐受,其中有2例治疗后面部出现轻微的发红,3例出现皮肤干燥,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后自行缓解。
3讨论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发于颜面及胸背部。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受雄激素影响导致皮脂腺增多,皮脂和角化上皮阻塞毛孔形成微粉刺,在微生物(特别是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下进一步发生各种炎症反应[1]。目前,系统应用维A酸或抗生素治疗痤疮,不良反应多。另外痤疮丙酸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也增加,为痤疮治疗增加了困难,应用E光治疗痤疮是一种全新的疗法。
E光技术是在传统光子基础上将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 ,IPL)与双极射频能量(RF)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治疗技术,利用皮肤对光能的选择性吸收引起靶组织和正常皮肤的阻抗差异,在光能强度较低的情况下强化靶组织对射频能的吸收,极大消除了光能过强的热作用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和不适[3]。E光利用IPL可见光作用于痤疮丙酸杆菌代谢产物的内源性卟啉,释放出单态(或游离态)氧离子,同时治疗仪的热作用又会使更多的氧进入毛孔,在有氧环境下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而且单态氧还可有效杀死痤疮丙酸杆菌,加上光热作用促进了炎症的吸收、消退[4]。强脉冲光穿透皮肤被血红蛋白吸收,热能传至血管壁,造成血管受损破坏,血栓形成,最后吸收消退,用以去除红斑及充血、扩张的血管,封闭皮脂腺的毛细血管,减少炎症部位的血液供应,使痤疮炎性丘疹及红斑很快消退[3],同时还能使皮肤弹性增加,毛孔变细,皮脂腺分泌减少,面部油腻感减轻,痤疮的复发率降低。E光对化脓性、炎症性、囊肿型痤疮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4]。总之,E光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赵 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36.
[2]王 炜.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34-437.
[3]戴耕武,潘 宁.皮肤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72.
[4]金春玉,郑美花,金哲虎.强脉冲光治疗痤疮53例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4):553.
[收稿日期]2010-04-12 [修回日期]2010-06-28
编辑/李阳利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60例门诊患者,均符合寻常性痤疮诊断标准[1]。其中女38例,男22例,年龄14~35 岁。病情分级采用Pilsbury改良分类法[1]。患者中I级18例、II级24例、III级12例、Ⅳ级6例。
1.2 排除标准:①面部有除痤疮以外的其他炎症性皮肤病; ②慢性或严重性疾病者; 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 ④治疗前3个月内曾系统使用或外用过维A酸等抗痤疮药物治疗,两周内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史;⑤对药物过敏或对治疗不能耐受。
1.3 治疗方法:采用HONKON E光治疗仪,波长530~1200nm,脉冲个数4个,脉宽2.9~3.3ms,脉冲间隔4~5ms,能量密度26~40J/cm2,射频能量15~19J/cm2。治疗前建立档案、拍照,患者用温水清洁面部,然后于其面部均匀涂1~3mm厚的冷凝胶,专用眼罩覆盖双眼,将E光治疗头与冷凝胶轻轻接触,进行照射,先以低能量开始自下向上、自外向内依次治疗,待患者皮肤出现明显刺热感并观察到局部皮肤微红为度,治疗结束后洗尽冷凝胶。操作者记录治疗参数和术中皮肤情况,嘱患者术后避光,避免服用光敏性食物及药物。每周治疗1次,4次为1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标准[2]:基本痊愈:皮损消退90%以上;显效:皮损消退60%~89%;有效:皮损消退30%~59%;无效:皮损消退小于30%或加重。
2结果
2.1治疗结果:60例患者治疗4次后随访观察,基本痊愈14例,显效26例,有效20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66.67%。结果见表1。
2.2不良反应: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可耐受,其中有2例治疗后面部出现轻微的发红,3例出现皮肤干燥,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后自行缓解。
3讨论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发于颜面及胸背部。其发病机制主要是受雄激素影响导致皮脂腺增多,皮脂和角化上皮阻塞毛孔形成微粉刺,在微生物(特别是痤疮丙酸杆菌)的作用下进一步发生各种炎症反应[1]。目前,系统应用维A酸或抗生素治疗痤疮,不良反应多。另外痤疮丙酸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也增加,为痤疮治疗增加了困难,应用E光治疗痤疮是一种全新的疗法。
E光技术是在传统光子基础上将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 ,IPL)与双极射频能量(RF)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治疗技术,利用皮肤对光能的选择性吸收引起靶组织和正常皮肤的阻抗差异,在光能强度较低的情况下强化靶组织对射频能的吸收,极大消除了光能过强的热作用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和不适[3]。E光利用IPL可见光作用于痤疮丙酸杆菌代谢产物的内源性卟啉,释放出单态(或游离态)氧离子,同时治疗仪的热作用又会使更多的氧进入毛孔,在有氧环境下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而且单态氧还可有效杀死痤疮丙酸杆菌,加上光热作用促进了炎症的吸收、消退[4]。强脉冲光穿透皮肤被血红蛋白吸收,热能传至血管壁,造成血管受损破坏,血栓形成,最后吸收消退,用以去除红斑及充血、扩张的血管,封闭皮脂腺的毛细血管,减少炎症部位的血液供应,使痤疮炎性丘疹及红斑很快消退[3],同时还能使皮肤弹性增加,毛孔变细,皮脂腺分泌减少,面部油腻感减轻,痤疮的复发率降低。E光对化脓性、炎症性、囊肿型痤疮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4]。总之,E光治疗面部寻常性痤疮效果较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赵 辨.临床皮肤病学[M].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36.
[2]王 炜.整形外科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34-437.
[3]戴耕武,潘 宁.皮肤外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72.
[4]金春玉,郑美花,金哲虎.强脉冲光治疗痤疮53例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4):553.
[收稿日期]2010-04-12 [修回日期]2010-06-28
编辑/李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