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崛起 画里泸溪

来源 :林业与生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ly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盘瓠和辛女的故事,从远古走来,滋养着这里的山水和人民。芳草萋萋的屈望小洲,铭刻着历史深处屈原涉江的记忆。箱子岩和辛女峰上,流淌着沈从文大师饱含浓浓乡愁的文字,亘古不变。历史的宠爱聚焦在这片土地上,这里就是滔滔沅江,九曲武水交汇之处——湘西自治州泸溪县。
  近年来,泸溪县借湘西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东风,大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着力打造山川秀美、百姓富裕的新家园,在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奏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最强音。
  绿韵满城乡
  深冬暖阳下,逶迤南来的沅水就像一条蓝色的飘带绕城而过,椭圆形美丽的白沙新城区,在青山绿水间分外夺目。走进泸溪,你就会看到白沙新城区面貌一新的街道流光溢彩,条条道路桂花飘香,街头绿地绿草如茵,绿化广场翠色欲滴。特别是夜幕下的沅江风光带常绿树、槐、柳与各种花草竞相绽放,形成了错落有致、疏密相间的生态景色,让人心旷神怡,正如清代诗人张佳晟在诗句中所描绘和赞美的:“三湾曲抱白沙东,数里青山莫唤风。峭壁雾岚千仞上,嵌空石屋画图中。”
  这样的美景在泸溪县随处可见。
  2016年以来,泸溪县以创建森林城市为契机,在城镇规划和建设中,坚持把城镇绿化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改善城区生态环境、美化人居环境、创建宜居环境,在绿化树种选择上力求多样化,努力做到一街一景,形成以城区广场公园为景区,沿江绕城防护林为屏障,街道绿化为骨架,住宅小区、单位庭院绿化为基础的城镇绿化格局,打造出了“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现代化城市风貌。
  如今,白沙城区内街头绿地、绿化广场及各类公园如同一条项链上的闪亮珍珠,串起了城区的绿色空间,使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15%,恣意流淌出属于泸溪人民的生态诗意。
  走进浦市镇马王溪村,田野如茵,绿树摇曳,一栋栋小洋楼,或露红墙,或展碧瓦。湖南省人大副主任、湘西州委书记叶红专到该村调研时,高度赞誉该村是新农村建设“湘西第一村”。
  近年来,马王溪村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政策,结合美丽乡村和示范镇建设,大力推进“四旁”以及村口、庭院、公共活动空间等绿化美化,建设了四季有绿、特色鲜明、层次丰富的镇村绿化景观。好风景引来了大量游客,王溪村紧紧围绕打造现代休闲观光林(农)业这个目标,大力开发了七彩花果园、大型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基地示范园,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2万元。
  为留住美丽乡村,留住乡愁,自2016年以来,泸溪县林业局全面实施村寨绿化,建设绿色生态村庄,对农村居民聚居区、自然村落、乡村道路、房前屋后实施绿化,并开展珍贵树木进农家活动,大量栽植花木果树和珍贵树木,实现绿化美化。今年正式启动了林业乡村振兴三年计划,通过实施产业提质工程、生态保护工程、生态补偿脱贫工程,推动全县生态改善、产业富民的步伐,形成独具特色的生态田园风光,为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
  三年来,泸溪县总计投入700多万元,建设了52个生态村庄。每个生态村栽植大苗3000~5000株,树种以桂花、樟木、红叶石楠、杜英为主;村旁有空坪的种植草皮、花木、绿篱;村旁山上进行封山育林,签订护林合约,聘请护林员管护。通过生态村庄建设,全县绿色村庄率达98%。马王溪村、新堡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新农村示范点、生态家园示范村。
  绿洒百姓家
  “把油茶园建成集养殖、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生态油茶产业园,市民来园赏花、买油茶、捉山鸡、钓鱼、吃农家饭,光去年就吸引了3万余名游客,今年预计能够达到5万人,经营收入将大幅增加。”8月上旬,见到泸溪县精准扶贫大户陈国富时,他带记者参观他那一望无边的生态油茶基地,创业激情溢于言表。
  泸溪县辖区内近三分之二面积是林地,油茶林占全县林地面积的十分之一,有发展油茶产业的独特优势。如今,油茶产业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近几年,泸溪县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现代油茶产业园建设为突破口,推广合作社+发展模式,涌现出了以国富油茶专业合作社、荣泰油茶开发合作社等为代表的油茶开发领军团队。以产业园为核心的精品油茶基地已成规模,辐射带动了周边村寨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油茶产业呈现百花争艳的可喜局面。
  除了油茶外,泸溪县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鼓励林农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经营,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带动林农增收致富。累计发展林下种养殖户0.6万,林下经济年产值达1.1亿元,带动林农就业近0.6万人,林农人均创收800元以上。
  为进一步发展生态产业,打造“绿色引擎”,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入林,泸溪县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林下经济扶持实施办法》等政策文件,着力在财政投入、政策倾斜等方面对林业给予大力支持。并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加大造林、林木良种、森林抚育的投入,确保各类补贴资金全覆盖到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为解决林业融资困难,泸溪县主动加强与金融机构对接和协调,认真开展调研活动,摸清了13个林业企业的贷款需求,为这些企业积极申请林业扶贫产业贷款1370万元。截止目前,全县共争取入林民营企业投资5家、投资1.5亿元;个体工商投资60余家、投资1.1亿元。
  林海氤氲,古木参天。初冬季节,行走在泸溪新寨坪的乡间小道,感受到空气格外清新。从吉首驾车游玩的张朝阳是第二次来新寨坪访古探幽。“这里的树木保护得好,很有探幽的价值,走在里面心情舒畅,而且原生态土家民居很有特色,上次和家人到过,这次又和朋友一起过来‘享受’一次。”
  瀘溪山水毓秀,森林资源丰富,风景优美,古树名木众多,发展森林旅游、森林休闲、森林养生的生态景观基础良好。节假日、周末,纷至沓来的游客不仅在泸溪乡镇村寨随处可见,更是在以森林体验、森林休闲为主打特色的天桥山风景区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今年以来,泸溪县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在推进林业供给侧改革中探索出新思路和新做法。先后开发出森林氧吧洗肺游、森林人家休闲游、森林徒步体验游、潭溪民族风俗游和古树名木群落游、合水油茶文化体验游、武水湿地生态文明体验游等多种形式的森林生态旅游,一批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已引得四方宾客纷至踏来。绿色承载着希望,绿色富美了城乡。
  近三年来,仅生态旅游一项,泸溪就迎来了307万人次,生态旅游总收入就达到12.75亿元,城乡绿了,村里美了,百姓富了,泸溪笑了。
  绿魂入画廊
  建设森林城市,绿色是底色,活动是载体,文化是灵魂。泸溪县委县政府把生态文化深植在创森的每一次实践中,用深厚的生态文化丰富着创森的内涵。
  今年义务植树节期间,泸溪众筹图书馆组织46个亲子家庭100余人来到县城南公园进行主题为“种下我家的小树苗”亲子植树活动。活动中,家长们挖穴、搬苗、铲土,小朋友扶苗、培土、浇水,互相协助,干劲十足。活动组织者李涛介绍:“亲子植树活动目的是培养小朋友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增进了亲子间的感情。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通过劳动认识到保护生态的重要性,从而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为湘西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增色添彩。”
  细雨纷飞、绿意盎然。4月26日下午,以“逐梦氧吧城 骑行助创森”为主题的创森宣传活动在武溪镇白沙沅水慢行车道举行。活动中,来自泸溪美利达自行车俱乐部的骑行代表向广大市民发出“做创建森林城市的倡导者做绿色低碳行动的践行者”的倡议,随后,骑行队伍沿着白沙沅水慢行车道进行缓慢骑行,沿途为市民宣传、讲解创建森林城市的相关知识。
  此外,泸溪县还积极向省、市各级媒体发表创森稿件、信息文章,通过网络媒体推送创森新闻、公益广告、纪录片、视频等开展创森宣传。在户外广告牌、公交车、的士、站牌、社区(村部)宣传栏,生态文化示范单位和城市公园进行了标识标牌系统建设,全县主干道设立了创森交通标识牌,重点生态功能区设立永久性宣传牌等开展创森标识标语宣传。并组织开展了森林日、湿地日、爱鸟周等各式各样、生动有趣的生态科普文化宣传活动,在增强生态教育的科普性、趣味感和观赏性的同时,让广大市民进一步了解林业科普知识,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
  盘瓠故园,画里泸溪,正演绎着一场绿色崛起的大戲,32万泸溪人民,坚信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今迈步从头越”,昂首向前,奔向明天!
其他文献
立足本职抓保护,夯实生态根基。一是1998年以来,积极实施长江防护林造林、世行贷款造林等多项造林工程,累计造林700多公顷。二是通过实施封禁、建立防火隔离带、组建护林队伍、实施常态化巡山护林等管护举措,取得了20多年无火险火灾、无乱砍滥伐的好成绩。三是积极调整、优化树种林种结构,不断提升森林的质量和效益,栽培油茶、黄柏、枣皮等經济林共 266.67公顷。  立足资源抓产业,打造绿色银行。一是发展生
期刊
又值一年岁末时。不知不觉中,2018年悄然流逝了。回首这一年,湖南林業走过了怎样的风景?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面对党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湖南林业科学谋划,积极作为,全面提升森林的质量和效益、着力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继续深化各项林业改革、大力实施乡村振兴
期刊
身居林场、尽职林区、奉献林业,是国有林场大部分干部职工的真实写照。贺清平就是其中的一位。出生在黄丰桥林场的他,深受老林场人、老党员父亲的影响,对林场的一树一木有着深厚的感情,别样的情结,从小立下志向:长大后一定要把林木培育得更茁壮、把林区保护得更完整、把林场建设得更美好。他想到做到,已在林场一线坚守30年,以赤诚之心追逐绿色之梦。  一腔赤诚建绿业  1988年高中毕业的贺清平,怀揣着儿时的梦想,
期刊
一、抓上下联动,凝聚产业发展合力。一是高层有力推动。省委省政府将油茶产业作为富民强省的特色优势产业来抓,杜家毫书记、许达哲省长、乌兰副书记、隋忠诚副省长等省領导高度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多次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研。二是政策精准引领。省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动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出台了鼓励矿山
期刊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节。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造林绿化工作现场会上,省林业局局长胡长清提出,要突出抓好在全省关键性的“点线带片”造林,为建设生态强省提供绿色支撑。其中,全省最关键性的点,就是长株潭生态绿心。  绿心为何如此重要?林业部门为保护绿心做了哪些工作?林业部门和全社会还需要做些什么来为绿心护绿增绿?为此,笔者专访了省林业局局长胡长清。  问:长株潭生态绿心的基本情况和生态意义
期刊
3月春意融融,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节。3月19日下午,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省政协主席李微微,省委副书记乌兰等20多位省领导,在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长清等同志的陪同下,来到位于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的昭山镇高峰村参加一年一度的义务植树活动。  杜家毫书记、许达哲省长一行下车后快步走向植树点,挥锹铲土、扶苗培土、拎桶浇水,很快就种下了一株桂花树。杜家毫书记
期刊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在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的美好时节,我们迎来了第41个植树节。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以“四个一”精辟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进一步明确了党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部署和要求,
期刊
湖南省地处于东亚至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是鸟类的重要迁徙地、停歇地、繁殖地、栖息地,每年有几百种野生鸟类(其中大多数属于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迁徙途经,数量达到上百万只之多。新化县位于湘中偏西,雪峰山东南麓,毗邻安化县,是候鸟过境湖南的重要迁徙地之一。新化县也是梅山文化的发祥地,素有狩猎的习俗,民间也一直流传吃野味补身的说法,受利益驱使,该地常有村民非法捕杀鸟类,造成鸟类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极
期刊
“王姐”是谁?  湖南省怀化市的林农都知道,“王姐”就是经常和他们打交道的市林业科技推广站站长王国晖。  位于湖南省西部武陵山区的怀化市是我国南方著名的集体林区,也是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在这片土地上,王国晖进村入寨为林农传授林业生产知识,深入山间林地指导他们栽培中药材,为专业合作社林果生产提供技术指导……“王姐”在怀化林技推广领域已默默耕耘了29年。  让林业技术造福林农  单位里下乡次数
期刊
“山因水而巍峨,水因山而秀美;山有状而水无形,山有头而水无尽。”位于岳阳市境内的福寿山—汨罗江风景名胜区的绿水青山正是如此相依相惜,宛如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  福寿山—汨罗江风景名胜区地处岳阳市平江县境内,规划面积165平方公里,由福寿山、汨罗江两大景域和平江起义旧址、湘鄂赣革命纪念馆、杜甫墓祠三大景点组成,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勝区。它集山秀、水美、林幽、石奇于一体,是养生的天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