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画最早起源于欧洲,据记载,十六世纪后传入中国,被称为西洋画。由于油画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而受到国人的喜爱。二十世纪初,中国先后有许多学子走出国门学习西方绘画,如李叔同、林风眠、冯钢百、方君璧、潘玉良、徐悲鸿等,其中著名女画家潘玉良的坎坷身世和传奇经历,成为世人谈论的热点。
潘玉良,原名张玉良,8岁时便成了孤儿,16岁被卖到芜湖妓院。后遇芜湖海关监督潘赞化,潘将她赎出并结为伉俪。张玉良为感激潘赞化而改姓潘,后潘赞化又资助潘玉良远赴巴黎学西画。潘玉良旅居法国40多年,在艰苦生活中创作了大量的美术作品,包括油画、国画、版画、雕塑等。刘海粟曾评价潘玉良,“最有成就的还是油画”。潘玉良成为走向世界的著名女画家,曾于欧洲多个国家举办画展,获奖20多次。1977年,83岁的潘玉良在巴黎病逝,留下了2000余幅作品,托友人运回祖国,现藏安徽省博物馆。实现了她“魂归中华”“奉献国人”的宿愿。其中油画占大多数,主要是人像与花卉,油画风景很少,但不乏精品。在此随意选介其几幅油画风景作品,与读者共赏读。
油画的艺术特色,主要是笔触和色彩。潘玉良常用不同的笔触、色彩,区别不同的对象。如在《松林》(图1)中,用堆砌的笔触画上一块巨石,衬托苍松的挺健。中景一脉相连的赭黄色山石,闪耀着奇异的光泽,把参天的松林装饰得无比壮美。《公园一角》(图2),绿树浓荫,花红草青,游人、园丁稀疏,油画斑驳。丰富的色彩,奔放的笔触,整个画面,喷红吐绿,一派景色宜人的大好春光。《草地上的牛群》(图3),潘玉良采用的是细腻入微的笔触,逼真地描绘了或站、或卧、或行走、或吃草牛群的各种姿态,悠然自得。蔚蓝色天空,飘着如棉的白云,丛林、牧场、牛群,在阳光的普照下,呈现出绚丽的光彩和特有的层次感。
人们在观赏一幅油画作品时,可能会有近看看不清、远看才能看清楚的情况。这就是人们俗话说的“远看西洋画,近看鬼打架”。所谓“鬼打架”,指的就是纵横交错的笔触。如《车站》(图4)左上部的风云,采用粗犷奔放的笔触,纵横交错,长短相叠,看似“打”成一团,却是充满了火一样燃烧的激情。曾有评者说,“鬼打架”是画家一种极重要的语言,《车站》上空旋转的云彩,正是画家情绪的表达。“远看西洋画”,朗然入目,意境深远。对于笨重、粗糙的物体,画家有意将颜色堆砌厚重,甚至有点浅浮雕意味。如《嘹望台》(图5)堆砌的大石块和粗黑的台柱,凝重而稳固,风生水起,近看浪花成浅浮雕状,远处观察,翻腾的白色浪花似有跳出画面之动感。
《巴黎街头》(图6),画家也是采用奔放的笔触和浓烈的色彩,尽情地表达了这个城市表面宁静、实则繁华的景象。宽阔的马路,人来人往,小狗也欢快地来凑热闹,路旁停放了样式繁多的汽车。喧闹大街旁的商铺、郁郁葱葱的树木向远方延伸。远处的铁塔,由于飘浮的白云衬托,轮廓明快而清晰。“油画的色彩好不好,关键看是否谐调”。《巴黎街头》,画家既重画面布局,更重色彩的运用,阳光洒在街上明亮和谐、风光绚丽。可见油画用色的丰富性,是其他绘画无法比拟的。由于油画颜料浓稠不透明,色彩可以相互叠盖,便于修改。《船》(图7),无论从粗犷的笔触、厚重的色彩、严谨的构图,以及船的造型等方面,都给人以艺术之美感。此画作于1945年,时年潘玉良50岁,是她一件成熟的精品之作。
《渡口晚泊》(图8)采用另一种笔法,画得比较细腻入微,一笔是一笔,笔笔清晰。近景港湾,中景蓬船,远景隐山,小虚大实,气韵生动。色彩的过渡很是微妙,不露生硬笔触的痕迹,色调柔和。霞光渐暗的傍晚,余辉返照山光水色,交织成一幅幽境的画面,惟妙惟肖。《钓》(图9)是一幅小品画,看似色彩单调、景象平凡,然而画面描绘得极有生机,富有特色。茂密的树木和宽阔的水面,春日的阳光柔和地洒向这美景,一片宁静祥和的田园氛围。一叶扁舟,乘坐两人,船尾红衣和船头白衣垂钓者均为背身,略带神奇的意味。师古创新,《钓》抒发了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人们常说,“诗言志,画寄情”。《寺庙》(图10)留下潘玉良一段不平静的心。此画作于1934年,潘玉良时任南京大学油画系教授。一次举办个人画展,一夜之间两幅油画被人割划破坏,且笔写恶语伤人,玉良十分痛心。她上山写生作画,分散心神。寺庙旁几株古柏浓荫蔽顶,庭院草色青青,却不见进香人影,门庭冷落,但见红墙绿瓦在阳光照射下静谧而美丽。画家以沉闷的心情借景抒情,创作了《寺庙》,映射出人间冷暖,把痛苦、愤懑写进了画幅。
有评论家说,“油画是表现力、实用性、装饰性最强的画种”。它既有供家庭悬挂的小品画,又有供博物馆展览的巨幅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外艺术交流的加强,我国油画艺术有了更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油画家融贯中西,创作出了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大量优秀的美术作品。喜爱、收藏油画的人也日渐增多,名家作品在拍场受到热捧。潘玉良作品也因其在艺术市场的稀缺,出现了节节攀升的强劲势头。
(责编:李禹默)
潘玉良,原名张玉良,8岁时便成了孤儿,16岁被卖到芜湖妓院。后遇芜湖海关监督潘赞化,潘将她赎出并结为伉俪。张玉良为感激潘赞化而改姓潘,后潘赞化又资助潘玉良远赴巴黎学西画。潘玉良旅居法国40多年,在艰苦生活中创作了大量的美术作品,包括油画、国画、版画、雕塑等。刘海粟曾评价潘玉良,“最有成就的还是油画”。潘玉良成为走向世界的著名女画家,曾于欧洲多个国家举办画展,获奖20多次。1977年,83岁的潘玉良在巴黎病逝,留下了2000余幅作品,托友人运回祖国,现藏安徽省博物馆。实现了她“魂归中华”“奉献国人”的宿愿。其中油画占大多数,主要是人像与花卉,油画风景很少,但不乏精品。在此随意选介其几幅油画风景作品,与读者共赏读。
油画的艺术特色,主要是笔触和色彩。潘玉良常用不同的笔触、色彩,区别不同的对象。如在《松林》(图1)中,用堆砌的笔触画上一块巨石,衬托苍松的挺健。中景一脉相连的赭黄色山石,闪耀着奇异的光泽,把参天的松林装饰得无比壮美。《公园一角》(图2),绿树浓荫,花红草青,游人、园丁稀疏,油画斑驳。丰富的色彩,奔放的笔触,整个画面,喷红吐绿,一派景色宜人的大好春光。《草地上的牛群》(图3),潘玉良采用的是细腻入微的笔触,逼真地描绘了或站、或卧、或行走、或吃草牛群的各种姿态,悠然自得。蔚蓝色天空,飘着如棉的白云,丛林、牧场、牛群,在阳光的普照下,呈现出绚丽的光彩和特有的层次感。
人们在观赏一幅油画作品时,可能会有近看看不清、远看才能看清楚的情况。这就是人们俗话说的“远看西洋画,近看鬼打架”。所谓“鬼打架”,指的就是纵横交错的笔触。如《车站》(图4)左上部的风云,采用粗犷奔放的笔触,纵横交错,长短相叠,看似“打”成一团,却是充满了火一样燃烧的激情。曾有评者说,“鬼打架”是画家一种极重要的语言,《车站》上空旋转的云彩,正是画家情绪的表达。“远看西洋画”,朗然入目,意境深远。对于笨重、粗糙的物体,画家有意将颜色堆砌厚重,甚至有点浅浮雕意味。如《嘹望台》(图5)堆砌的大石块和粗黑的台柱,凝重而稳固,风生水起,近看浪花成浅浮雕状,远处观察,翻腾的白色浪花似有跳出画面之动感。
《巴黎街头》(图6),画家也是采用奔放的笔触和浓烈的色彩,尽情地表达了这个城市表面宁静、实则繁华的景象。宽阔的马路,人来人往,小狗也欢快地来凑热闹,路旁停放了样式繁多的汽车。喧闹大街旁的商铺、郁郁葱葱的树木向远方延伸。远处的铁塔,由于飘浮的白云衬托,轮廓明快而清晰。“油画的色彩好不好,关键看是否谐调”。《巴黎街头》,画家既重画面布局,更重色彩的运用,阳光洒在街上明亮和谐、风光绚丽。可见油画用色的丰富性,是其他绘画无法比拟的。由于油画颜料浓稠不透明,色彩可以相互叠盖,便于修改。《船》(图7),无论从粗犷的笔触、厚重的色彩、严谨的构图,以及船的造型等方面,都给人以艺术之美感。此画作于1945年,时年潘玉良50岁,是她一件成熟的精品之作。
《渡口晚泊》(图8)采用另一种笔法,画得比较细腻入微,一笔是一笔,笔笔清晰。近景港湾,中景蓬船,远景隐山,小虚大实,气韵生动。色彩的过渡很是微妙,不露生硬笔触的痕迹,色调柔和。霞光渐暗的傍晚,余辉返照山光水色,交织成一幅幽境的画面,惟妙惟肖。《钓》(图9)是一幅小品画,看似色彩单调、景象平凡,然而画面描绘得极有生机,富有特色。茂密的树木和宽阔的水面,春日的阳光柔和地洒向这美景,一片宁静祥和的田园氛围。一叶扁舟,乘坐两人,船尾红衣和船头白衣垂钓者均为背身,略带神奇的意味。师古创新,《钓》抒发了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人们常说,“诗言志,画寄情”。《寺庙》(图10)留下潘玉良一段不平静的心。此画作于1934年,潘玉良时任南京大学油画系教授。一次举办个人画展,一夜之间两幅油画被人割划破坏,且笔写恶语伤人,玉良十分痛心。她上山写生作画,分散心神。寺庙旁几株古柏浓荫蔽顶,庭院草色青青,却不见进香人影,门庭冷落,但见红墙绿瓦在阳光照射下静谧而美丽。画家以沉闷的心情借景抒情,创作了《寺庙》,映射出人间冷暖,把痛苦、愤懑写进了画幅。
有评论家说,“油画是表现力、实用性、装饰性最强的画种”。它既有供家庭悬挂的小品画,又有供博物馆展览的巨幅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外艺术交流的加强,我国油画艺术有了更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油画家融贯中西,创作出了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大量优秀的美术作品。喜爱、收藏油画的人也日渐增多,名家作品在拍场受到热捧。潘玉良作品也因其在艺术市场的稀缺,出现了节节攀升的强劲势头。
(责编:李禹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