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极富盛名,影响了美国一代人,至今仍被广为流传;马尔科姆·考利是这样评价他的——“单纯的天才的因素,富于想象力的品质”。其中,《喧哗与骚动》是威廉·福克纳的经典之作,在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南北战争后美国南方贵族家庭的没落与腐坏,可以看到人性中难以忽视的恶劣与黑暗,可以看到濒亡之人脑海中的纷繁与混乱;然而,最重要是,这部作品使人感受到了对纯真的追寻,以及人性的复活。本文将在简单分析人物、创作手法的基础上,阐释阅读时个人的所思所感,叙述个人的独特理解和阅读心得。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读后感 人物分析
“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这是李文俊译版序章上,对小说书名来由的说明,出自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中麦克白的台词。“The Sound and The Fury”,福克納赐予这部书这样一个名字,也被译为“声音与愤怒”,但是我更偏爱“喧哗与骚动”这个名字,正如康普生夫妻、昆丁、杰生、凯蒂、班吉等等的人生历程,正如走向末路的康普生家族的面貌,正如南北战争之后整个美国南方社会景象。
刚翻开这部书的时候,我的思绪是凌乱的。为什么刚才还在讲述沿着栏杆走,后面没有征兆的突然就开始说起另外一件事,这之间有什么关联,是谁在说话。读到三十几页,慢慢明白现实与记忆之间的切换关系,主要的人物也慢慢认识之后,就不自觉的被这部书中压抑、悲观甚至有些绝望的氛围深深地吸引。书的最后,以迪尔西的视角所写得附录的最后,迪尔西说:“他们在苦熬。”注释说,“他们”指的是黑人,但是我想,在苦熬的不仅仅是黑人们,还有康普生家族中的每一个人,是经历了一场社会浩劫后,南方没落家族,尤其是身为后代的每一个人。由此看来,受到众人欢呼的南北战争,尽管是顺应了历史潮流,被人歌颂至今,但是仍然免不了一部分人在这场战斗中受到难以磨灭的伤害。从美国历史和北方的美国来看,南方是解放了的南方,但是对于那些南方的奴隶主家庭的贵族以及他们的子孙而言,南方是压抑的南方,是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的南方,是整个曾经存在的社会观念、传统一一崩坏的南方。
意识流。一个简单的名词蕴含了丰富的意义,真实的反映了一个人,一个生存着、挣扎着生存着的人的脑海中喷薄而出的画面。他不会在思考时说,“我想”,更不会在做完一件事后才开始思考,思绪、记忆总是如潮水一般,突然涌现,无法制止,谁不是如此?而我们又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毫无征兆的,现实与记忆穿插交错,断断续续却又不做停留。这在昆丁一部分尤其明显,1910年6月2日,小说仅仅描写了这一天昆丁的状态,这是一个自杀者的弥留之日,是死前的最后一天,他的脑中混乱不堪,各种记忆涌入脑海,急促而络绎不绝,所以很多地方连标点符号都没有,就像昆丁内心一样焦急。思绪会在他人话语说到一半的时候就涌入,到最后,昆丁甚至无法分清现实与梦境,对吉拉德大打出手。那个时刻,昆丁的神经质已经达到极致乃至爆表的地步,好像一个发了高烧神志不清的病人。没错,他是神经质的,他对时间无比偏执;他又是极其敏感的,无时无刻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然而正是这样的昆丁,却爱上了自己的妹妹。他渴望与凯蒂有一段“伊甸园”式的纯洁爱情,可这种理想却被生活的现实与凯蒂的放浪打破。顽固的守着“康普生”的传统、在痛苦中挣扎着的昆丁,不惜一次次用死来维护,想要杀了凯蒂那次也好,谎说自己犯了乱伦罪也好,乃至最后自杀也好。昆丁总让我想到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肩负重任,给自己过多的压力,想得太多太多而缺少行动力,自认为充满勇气可是真正需要时却总也无法表现出来。忘记在哪里看到的话,所有的自杀者均为胆小者,均为逃避者。昆丁或许亦是如此,逃避着康普生穷途末路的现实,逃避着凯蒂的放纵、杰生的奸诈、班吉的痴傻,逃避着悲剧的一家人,逃避着自己可怜的命运。昆丁的各种感觉无比敏锐,他能嗅到“河水”的气味,能听到细微的钟表的声响,能看到河水很深很深的地方,这或许跟他自杀之前极度亢奋有关系。昆丁又是理想主义者的代表,他对妹妹凯蒂美好爱情的幻想正印证了这一点,然而理想主义达到极致就极易走向破灭,就像最后在痛苦中挣扎的昆丁跳入冰冷冷的河水,结束自己的一生。昆丁这一部分说的有点多,因为在看这一部分的时候,我的内心无比煎熬,每每把自己代入昆丁的处境,都感到无比压抑和绝望,很多事情身不由己,无法抉择,只能走向灭亡。
班吉那一部分记忆延展面很广,我原本认为这一部分是最杂乱生涩的,毕竟班吉是一个傻瓜,但是与昆丁杂乱不堪的思绪相比,班吉的所想所感都算比较清晰的,也比较客观,毕竟作为一个智商只有三岁的人来说,思考的深度确实比较有限。唯一比较难理解的恐怕就是班吉总是难以理解无法表达的一些东西,“绿色的花”(实际上是绿叶),父亲与大哥死去的晚上“迪尔西的歌声”(实际上是哭喊声)之类的,以及作为一个傻瓜,一般人无法做到的事,他能嗅到死亡的味道,能感受到凯蒂失去贞洁,尽管没人告诉过他这些。班吉与许多文学作品中的“傻瓜”都不同,不管是堂吉诃德、阿廖沙,还是吉姆佩尔。然而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单纯如他们,永远用最简单的目光审视世界,或美或丑,一切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杰生那一部分就像一个冷酷奸诈的商人在自说自话。从他的独白中,可以看到,杰生就是新南方衍生出来的唯利益主义者的代表,冷酷、贪婪、奸诈,是最不受作者福克纳待见的一个人物,是他最想批判的一类人。杰生的“恶”是单纯的,这使得他的人物形象有一些单薄,不够立体。这三个叙述者(班吉、昆丁、杰生),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太正常,身为痴呆的班吉不必说,昆丁是个神经质,自杀之前的他更是无比亢奋神志不清,杰生有着头痛病,又是个偏执狂,还有点虐待狂的倾向,这也致使福克纳意识流手法的使用具有必要性必然性。
三个部分有一个中心,那就是凯蒂,堕落的凯蒂,可怜的凯蒂。三个儿子眼中,凯蒂是截然不同的人。班吉说她的身上有树的香味,令人安心的味道,在班吉的世界中,凯蒂是一个善解人意、爱憎分明、疼爱他的好姐姐,也是他世界的中心。昆丁说伴随着她总会闻到忍冬的香味,好闻却又令人心烦意乱,她是自己深爱的妹妹,可家族也因她而蒙羞,他的美好理想也因她而彻底破灭。杰生对她的感情就无比明确了,只有彻骨的恨意,可以说他对所有人都怀着恨意,剥夺了他上大学机会的昆丁也好,使家庭堕落的凯蒂也好,亦或者剥夺了家人的爱的班吉也好,继承母亲放浪骨子的小昆丁也好,他都恨着。他对凯蒂的恨意尤为明显,私用凯蒂寄给小昆丁的抚养费,冷酷对待她的女儿小昆丁,那次收了凯蒂的钱答应让她见女儿,却驾着马车匆匆略过,使得凯蒂只看到一眼,读到那处我都感到无比愤怒,为什么一个人可以坏到这种地步呢!在昆丁那一部分,凯蒂是一个堕落的贵族女人,放浪成性,令人感到焦急,可是她在听到达尔顿名字时加快的心跳,以及最后不得已嫁给赫伯特而郁郁寡欢,又让人开始同情起来,那是一个女人没有权利的时代,是一个女人被瞧不起的时代,她不过是想逃开这一切,不过是想追求自己的生活,这怎么不让人同情呢?在杰生的部分,杰生对她恨得牙痒痒,可是这更让人对她无比同情了。那个时候,凯蒂已经一无所有,只剩下亲骨肉小昆丁,可是却连看她一眼都做不到,寄过去的关爱却被杰生狠狠剥夺。曾有一段她与杰生的对话,杰生说:“你反正再也没什么可以丢失了。”于是她笑了,笑到停不下,“对了,我再也没什么可以丢失的了,什么——什么——什么也没有了。”多么心酸的母亲,令人同情,让人可怜。
康普生家族的所有的人,尤其是三个儿子与凯蒂,都是这样的苦度人生,唯有黑仆人迪尔西维系着整个家族。她站在这个家庭的废墟上,像一座倾斜的烟囱,高傲、坚贞、不屈不挠。福克纳说;“迪尔西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之一,因为她勇敢、大胆、豪爽、温存、诚实。她比我自己勇敢得多,也豪爽得多。”在她那里,我看到了神恩的宁静,也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活。1928年复活节这一天,她去教堂礼拜,听牧师布道,流下两行申请的泪水。回到家中,她反复说着:“我看到了始,也看到了终……”
康普生家族的始与终,就在这个老黑人泪水的映射中,落下帷幕。
关键词: 威廉·福克纳 《喧哗与骚动》 读后感 人物分析
“人生如痴人说梦,充满着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这是李文俊译版序章上,对小说书名来由的说明,出自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中麦克白的台词。“The Sound and The Fury”,福克納赐予这部书这样一个名字,也被译为“声音与愤怒”,但是我更偏爱“喧哗与骚动”这个名字,正如康普生夫妻、昆丁、杰生、凯蒂、班吉等等的人生历程,正如走向末路的康普生家族的面貌,正如南北战争之后整个美国南方社会景象。
刚翻开这部书的时候,我的思绪是凌乱的。为什么刚才还在讲述沿着栏杆走,后面没有征兆的突然就开始说起另外一件事,这之间有什么关联,是谁在说话。读到三十几页,慢慢明白现实与记忆之间的切换关系,主要的人物也慢慢认识之后,就不自觉的被这部书中压抑、悲观甚至有些绝望的氛围深深地吸引。书的最后,以迪尔西的视角所写得附录的最后,迪尔西说:“他们在苦熬。”注释说,“他们”指的是黑人,但是我想,在苦熬的不仅仅是黑人们,还有康普生家族中的每一个人,是经历了一场社会浩劫后,南方没落家族,尤其是身为后代的每一个人。由此看来,受到众人欢呼的南北战争,尽管是顺应了历史潮流,被人歌颂至今,但是仍然免不了一部分人在这场战斗中受到难以磨灭的伤害。从美国历史和北方的美国来看,南方是解放了的南方,但是对于那些南方的奴隶主家庭的贵族以及他们的子孙而言,南方是压抑的南方,是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根基的南方,是整个曾经存在的社会观念、传统一一崩坏的南方。
意识流。一个简单的名词蕴含了丰富的意义,真实的反映了一个人,一个生存着、挣扎着生存着的人的脑海中喷薄而出的画面。他不会在思考时说,“我想”,更不会在做完一件事后才开始思考,思绪、记忆总是如潮水一般,突然涌现,无法制止,谁不是如此?而我们又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毫无征兆的,现实与记忆穿插交错,断断续续却又不做停留。这在昆丁一部分尤其明显,1910年6月2日,小说仅仅描写了这一天昆丁的状态,这是一个自杀者的弥留之日,是死前的最后一天,他的脑中混乱不堪,各种记忆涌入脑海,急促而络绎不绝,所以很多地方连标点符号都没有,就像昆丁内心一样焦急。思绪会在他人话语说到一半的时候就涌入,到最后,昆丁甚至无法分清现实与梦境,对吉拉德大打出手。那个时刻,昆丁的神经质已经达到极致乃至爆表的地步,好像一个发了高烧神志不清的病人。没错,他是神经质的,他对时间无比偏执;他又是极其敏感的,无时无刻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然而正是这样的昆丁,却爱上了自己的妹妹。他渴望与凯蒂有一段“伊甸园”式的纯洁爱情,可这种理想却被生活的现实与凯蒂的放浪打破。顽固的守着“康普生”的传统、在痛苦中挣扎着的昆丁,不惜一次次用死来维护,想要杀了凯蒂那次也好,谎说自己犯了乱伦罪也好,乃至最后自杀也好。昆丁总让我想到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肩负重任,给自己过多的压力,想得太多太多而缺少行动力,自认为充满勇气可是真正需要时却总也无法表现出来。忘记在哪里看到的话,所有的自杀者均为胆小者,均为逃避者。昆丁或许亦是如此,逃避着康普生穷途末路的现实,逃避着凯蒂的放纵、杰生的奸诈、班吉的痴傻,逃避着悲剧的一家人,逃避着自己可怜的命运。昆丁的各种感觉无比敏锐,他能嗅到“河水”的气味,能听到细微的钟表的声响,能看到河水很深很深的地方,这或许跟他自杀之前极度亢奋有关系。昆丁又是理想主义者的代表,他对妹妹凯蒂美好爱情的幻想正印证了这一点,然而理想主义达到极致就极易走向破灭,就像最后在痛苦中挣扎的昆丁跳入冰冷冷的河水,结束自己的一生。昆丁这一部分说的有点多,因为在看这一部分的时候,我的内心无比煎熬,每每把自己代入昆丁的处境,都感到无比压抑和绝望,很多事情身不由己,无法抉择,只能走向灭亡。
班吉那一部分记忆延展面很广,我原本认为这一部分是最杂乱生涩的,毕竟班吉是一个傻瓜,但是与昆丁杂乱不堪的思绪相比,班吉的所想所感都算比较清晰的,也比较客观,毕竟作为一个智商只有三岁的人来说,思考的深度确实比较有限。唯一比较难理解的恐怕就是班吉总是难以理解无法表达的一些东西,“绿色的花”(实际上是绿叶),父亲与大哥死去的晚上“迪尔西的歌声”(实际上是哭喊声)之类的,以及作为一个傻瓜,一般人无法做到的事,他能嗅到死亡的味道,能感受到凯蒂失去贞洁,尽管没人告诉过他这些。班吉与许多文学作品中的“傻瓜”都不同,不管是堂吉诃德、阿廖沙,还是吉姆佩尔。然而有一点他们是相同的,单纯如他们,永远用最简单的目光审视世界,或美或丑,一切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
杰生那一部分就像一个冷酷奸诈的商人在自说自话。从他的独白中,可以看到,杰生就是新南方衍生出来的唯利益主义者的代表,冷酷、贪婪、奸诈,是最不受作者福克纳待见的一个人物,是他最想批判的一类人。杰生的“恶”是单纯的,这使得他的人物形象有一些单薄,不够立体。这三个叙述者(班吉、昆丁、杰生),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太正常,身为痴呆的班吉不必说,昆丁是个神经质,自杀之前的他更是无比亢奋神志不清,杰生有着头痛病,又是个偏执狂,还有点虐待狂的倾向,这也致使福克纳意识流手法的使用具有必要性必然性。
三个部分有一个中心,那就是凯蒂,堕落的凯蒂,可怜的凯蒂。三个儿子眼中,凯蒂是截然不同的人。班吉说她的身上有树的香味,令人安心的味道,在班吉的世界中,凯蒂是一个善解人意、爱憎分明、疼爱他的好姐姐,也是他世界的中心。昆丁说伴随着她总会闻到忍冬的香味,好闻却又令人心烦意乱,她是自己深爱的妹妹,可家族也因她而蒙羞,他的美好理想也因她而彻底破灭。杰生对她的感情就无比明确了,只有彻骨的恨意,可以说他对所有人都怀着恨意,剥夺了他上大学机会的昆丁也好,使家庭堕落的凯蒂也好,亦或者剥夺了家人的爱的班吉也好,继承母亲放浪骨子的小昆丁也好,他都恨着。他对凯蒂的恨意尤为明显,私用凯蒂寄给小昆丁的抚养费,冷酷对待她的女儿小昆丁,那次收了凯蒂的钱答应让她见女儿,却驾着马车匆匆略过,使得凯蒂只看到一眼,读到那处我都感到无比愤怒,为什么一个人可以坏到这种地步呢!在昆丁那一部分,凯蒂是一个堕落的贵族女人,放浪成性,令人感到焦急,可是她在听到达尔顿名字时加快的心跳,以及最后不得已嫁给赫伯特而郁郁寡欢,又让人开始同情起来,那是一个女人没有权利的时代,是一个女人被瞧不起的时代,她不过是想逃开这一切,不过是想追求自己的生活,这怎么不让人同情呢?在杰生的部分,杰生对她恨得牙痒痒,可是这更让人对她无比同情了。那个时候,凯蒂已经一无所有,只剩下亲骨肉小昆丁,可是却连看她一眼都做不到,寄过去的关爱却被杰生狠狠剥夺。曾有一段她与杰生的对话,杰生说:“你反正再也没什么可以丢失了。”于是她笑了,笑到停不下,“对了,我再也没什么可以丢失的了,什么——什么——什么也没有了。”多么心酸的母亲,令人同情,让人可怜。
康普生家族的所有的人,尤其是三个儿子与凯蒂,都是这样的苦度人生,唯有黑仆人迪尔西维系着整个家族。她站在这个家庭的废墟上,像一座倾斜的烟囱,高傲、坚贞、不屈不挠。福克纳说;“迪尔西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之一,因为她勇敢、大胆、豪爽、温存、诚实。她比我自己勇敢得多,也豪爽得多。”在她那里,我看到了神恩的宁静,也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活。1928年复活节这一天,她去教堂礼拜,听牧师布道,流下两行申请的泪水。回到家中,她反复说着:“我看到了始,也看到了终……”
康普生家族的始与终,就在这个老黑人泪水的映射中,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