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材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媒介,也是学生复习备考的主要材料。在高中历史复习备考中,全面研读教材,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识记重点知识的过程中,能自主地重组和构建知识结构,使教材的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提升解读、获取、加工、表述历史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复习备考效率。本文就全面研读历史教材,提高高考复习备考效率展开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研读;历史教材;备考效率
1.熟记目录,让目录成为复习的向导
模块专题章节目录是该专题最简要、最突出的中心和线索,它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学生通过阅读目录可以理清历史史实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对历史知识的梳理与理解。怎样熟记目录呢?一是了解目录的编排特点;二是反复接触,即复习课文内容之前都要看一遍目录;三是按照中国史和世界史的顺序调整目录,以适应自己的思维习惯;四是以课名为基础,回忆相关知识,加深对课名的“印象”,如人民版教材必修二专题一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就可以从课名入手,回忆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特点、统治者的农业政策等知识。
2.细读课文,充分发挥课文每一部分的作用
每一课主要包括:导言、正文、历史纵横、图片及说明、学思之窗与思考、本课要旨、探究学习总结等部分。复习时不能把正文内容看看就了事;更不可不愿意花时间静心看书而只热衷于做题。复习的目的是夯实主干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全方位了解,因此细心看书是十分必要的。
(1)导言。导言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唤起求知欲。一般而言,导言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启发性的特点。复习时要力求从导言中挖掘知识,以作为正文内容的补充。
(2)正文。正文是课文的主体部分,需重点掌握,学生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看书、理解的基础上,自己构建知识结构(知识表);二是理解课文中的观点,如必修二第五专题正文中有这样一个观点“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看到这一点时就要从雏形开始出现的原因是什么、雏形开始出现的表现是什么、为什么只是开始出现世界市场的雏形等方面思考,进而理解观点;三是对正文中提到的知识要“追根”,力求把知识弄清楚,充实自己的知识。高考是对知识的综合考查,因此在复习中不能仅限于复习某个知识点,而应该纵横联系,前后贯通,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加以整理归纳,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点、线、面相结合,构建“网状”知识体系。如人民版必修三中“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教师就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正文内容,探讨以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历程为中心,梳理本专题的核心主干知识,既看到了历史史实之间的联系,又看到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每一次的思想裂变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3)图片和历史纵横。“图片”和“历史纵横”从内容来看属于历史材料,其作用在于印证某个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复习时,要看(读)懂图片和历史纵横的材料,弄清它们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或现象;另外,可以据此设计问题,以提升自己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和思考的能力。如: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此段材料说明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的商品输入,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可以据此设计以下问题:①1845年,洋货“充积于厦口”的原因有哪些?②洋货“充积于厦口”产生了哪些影响?这样就进一步发挥了此段材料的作用。
(4)学思之窗与思考。“学思之窗与思考”一般由一则材料和相应的思考题组成,其材料大多是对教材内容拓展或印证课文中的观点与现象,其问题一般有较高的思维要求。对“学思之窗与思考”的材料要认真阅读,要认真思考题目并用规范的语言与格式进行表达。用好“学思之窗与思考”,不仅可以深化对知识的认识,而且可以培养自己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5)本课要旨。“本课要旨”是对本课知识的高度概括,基本上为历史结论。一方面可以“本课要旨”为“终点”,回顾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要理解“本课要旨”的几点结论。可以说,记牢了“本课要旨”,对本课的知识也就掌握了一半。
(6)探究学习总结。“探究学习总结”实际上是针对本课主要内容设计的思考题,学生可以借助这些问题检查自己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不管以前是否做过,在第一轮复习时,最好想一想、做一做。
总之,对课文内容,一方面要耐心地、细心地,从前到后、从上往下地阅读;另一方面,要用心、用脑,把教材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能够生成新的知识和认识。
3.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
因为教材提供的知识有限,提供的历史材料更有限,这意味着高考不能只复习教材。作为文科学生,要养成阅读史学著作、上网查资料、探究问题的习惯;要关注时事,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如果对教材中提及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经常对一些国内外重大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能够对自己身边的现象多几分追根溯源的劲头,那么,当你做高考题时,就不会觉得无从下手,就不会觉得脱离或超越了教材。
4.注意“古今贯通”,适当地将必修1、必修2、必修3相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新课标教材根据主题把历史划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这样一种编排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造成了知识的割裂。实际上,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交错发生,相互影响。因此,复习时要尽量解决某些知识被分割的现象,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如复习必修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就要下意识地联想到必修一中“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必修三中的“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并能够弄清这些知识间的联系。这样将有助于引导学生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总结,以简单而有效的方式理清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发现历史的轨迹及其发展趋势,从诸多现象中抽取最具时代性的特征。
5.巩固教材知识,注重做题的过程
(1)做题的过程是巩固知识的过程。通过做题能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深化,还能发散思维,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做题不能盲目,方法和质量至关重要。做题是复习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做题不只是为了检查知识掌握的程度,而是为了逐步积累审题的方法、逐步形成规范表达的习惯、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2)解题后要总结。解题后进行总结是提高做题效率最重要的环节。总结的内容主要有命题者有什么意图、题目设计的巧妙之处……
(3)做题要善于积累。积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验,二是教训。如果把平时练习和考试中错的题目积累成集,并且经常翻阅复习,就会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总之,历史学习的内容包罗万象,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涉及领域多,学生在学习如此繁多的内容时,既不能盲目地看书,也不能一味地做题。应该以高考题为导向,用心看书,有选择地做题,不以记忆知识为主要目的,而以理解知识、提升能力为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庞国斌,王冬凌.合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2]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福建省清流县第一中学)
关键词:研读;历史教材;备考效率
1.熟记目录,让目录成为复习的向导
模块专题章节目录是该专题最简要、最突出的中心和线索,它起到了纲举目张的作用。学生通过阅读目录可以理清历史史实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对历史知识的梳理与理解。怎样熟记目录呢?一是了解目录的编排特点;二是反复接触,即复习课文内容之前都要看一遍目录;三是按照中国史和世界史的顺序调整目录,以适应自己的思维习惯;四是以课名为基础,回忆相关知识,加深对课名的“印象”,如人民版教材必修二专题一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就可以从课名入手,回忆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农业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发展、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的特点、统治者的农业政策等知识。
2.细读课文,充分发挥课文每一部分的作用
每一课主要包括:导言、正文、历史纵横、图片及说明、学思之窗与思考、本课要旨、探究学习总结等部分。复习时不能把正文内容看看就了事;更不可不愿意花时间静心看书而只热衷于做题。复习的目的是夯实主干知识、加深对知识的全方位了解,因此细心看书是十分必要的。
(1)导言。导言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唤起求知欲。一般而言,导言具有趣味性、知识性、启发性的特点。复习时要力求从导言中挖掘知识,以作为正文内容的补充。
(2)正文。正文是课文的主体部分,需重点掌握,学生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看书、理解的基础上,自己构建知识结构(知识表);二是理解课文中的观点,如必修二第五专题正文中有这样一个观点“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看到这一点时就要从雏形开始出现的原因是什么、雏形开始出现的表现是什么、为什么只是开始出现世界市场的雏形等方面思考,进而理解观点;三是对正文中提到的知识要“追根”,力求把知识弄清楚,充实自己的知识。高考是对知识的综合考查,因此在复习中不能仅限于复习某个知识点,而应该纵横联系,前后贯通,把教材中大量的史实加以整理归纳,建立主干知识的结构和知识间的相互联系,点、线、面相结合,构建“网状”知识体系。如人民版必修三中“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教师就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正文内容,探讨以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历程为中心,梳理本专题的核心主干知识,既看到了历史史实之间的联系,又看到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每一次的思想裂变都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3)图片和历史纵横。“图片”和“历史纵横”从内容来看属于历史材料,其作用在于印证某个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复习时,要看(读)懂图片和历史纵横的材料,弄清它们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或现象;另外,可以据此设计问题,以提升自己阅读材料、获取信息和思考的能力。如: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因此,“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闽产之土布土棉……不能出口”。
此段材料说明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的商品输入,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可以据此设计以下问题:①1845年,洋货“充积于厦口”的原因有哪些?②洋货“充积于厦口”产生了哪些影响?这样就进一步发挥了此段材料的作用。
(4)学思之窗与思考。“学思之窗与思考”一般由一则材料和相应的思考题组成,其材料大多是对教材内容拓展或印证课文中的观点与现象,其问题一般有较高的思维要求。对“学思之窗与思考”的材料要认真阅读,要认真思考题目并用规范的语言与格式进行表达。用好“学思之窗与思考”,不仅可以深化对知识的认识,而且可以培养自己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5)本课要旨。“本课要旨”是对本课知识的高度概括,基本上为历史结论。一方面可以“本课要旨”为“终点”,回顾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要理解“本课要旨”的几点结论。可以说,记牢了“本课要旨”,对本课的知识也就掌握了一半。
(6)探究学习总结。“探究学习总结”实际上是针对本课主要内容设计的思考题,学生可以借助这些问题检查自己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不管以前是否做过,在第一轮复习时,最好想一想、做一做。
总之,对课文内容,一方面要耐心地、细心地,从前到后、从上往下地阅读;另一方面,要用心、用脑,把教材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能够生成新的知识和认识。
3.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
因为教材提供的知识有限,提供的历史材料更有限,这意味着高考不能只复习教材。作为文科学生,要养成阅读史学著作、上网查资料、探究问题的习惯;要关注时事,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如果对教材中提及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经常对一些国内外重大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能够对自己身边的现象多几分追根溯源的劲头,那么,当你做高考题时,就不会觉得无从下手,就不会觉得脱离或超越了教材。
4.注意“古今贯通”,适当地将必修1、必修2、必修3相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新课标教材根据主题把历史划分为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这样一种编排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造成了知识的割裂。实际上,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交错发生,相互影响。因此,复习时要尽量解决某些知识被分割的现象,把分散的知识集中起来。如复习必修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就要下意识地联想到必修一中“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必修三中的“从蒸汽机到互联网”,并能够弄清这些知识间的联系。这样将有助于引导学生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类、总结,以简单而有效的方式理清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发现历史的轨迹及其发展趋势,从诸多现象中抽取最具时代性的特征。
5.巩固教材知识,注重做题的过程
(1)做题的过程是巩固知识的过程。通过做题能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深化,还能发散思维,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做题不能盲目,方法和质量至关重要。做题是复习过程中的基本方法,做题不只是为了检查知识掌握的程度,而是为了逐步积累审题的方法、逐步形成规范表达的习惯、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2)解题后要总结。解题后进行总结是提高做题效率最重要的环节。总结的内容主要有命题者有什么意图、题目设计的巧妙之处……
(3)做题要善于积累。积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经验,二是教训。如果把平时练习和考试中错的题目积累成集,并且经常翻阅复习,就会大大提高复习效率。
总之,历史学习的内容包罗万象,时间跨度大、空间范围广、涉及领域多,学生在学习如此繁多的内容时,既不能盲目地看书,也不能一味地做题。应该以高考题为导向,用心看书,有选择地做题,不以记忆知识为主要目的,而以理解知识、提升能力为主要目标。
参考文献:
[1]庞国斌,王冬凌.合作学习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2]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历史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福建省清流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