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科整合是目前教学改革的热点课题和突破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整合是每一名教师都积极探讨的问题。整合的目的和意义不仅是为了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功能,而是要通过“整合”促进教学模式的变革,实现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全方位的现代化,突破传统教育的模式。整合过程中计算机既可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又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我认为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也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一、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大势所趋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也彻底的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网络是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和获得更加容易,学生和教师获得新知识的机会是平等的,教师不再居高临下;网络也使学生不再是只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成为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有形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主动学习和运用新技术,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而不能仍抱着粉笔和挂图不放。而且生物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往往需要跨越时空,把微觀的内容直观化,抽象的内容形象化,这就决定了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生物学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多媒体计算机集声音、图像、模拟等手段于一体,尤其适用于中学生物教学。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是生物教师好帮手。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为师生打开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生物世界,增强了教与学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要切合实际
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根据实际的学情、教情,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设备,而不能不切实际,盲目的追求所谓整合。例如课堂利用互联网教学在目前还不大可能,但可以布置 相关作业,让学生利用家庭电脑或信息技术课上网收集资料;再如多媒体课件一般是在多媒体阶梯教室或多媒体电脑室里使用的。而这些硬件设施在一个学校里一般只有几个这样的教室,所以就目前条件来看,也不可能每节课都用得上多媒体课件,而且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学,要从实效出发,如果有些教学内容用别的方法、甚至是比较原始的方法上效果更好,那就不必用机械地摆花架子。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的制作或运用多媒体课件。我认为以下几类内容可选用:距离学生较远,学生不熟悉的内容,如微观知识、基因工程等;抽象而且复杂的内容,如DNA的结构功能、蛋白质的翻译过程、细胞分裂过程等;知识涵盖面广,时空跨度大的内容,如生态与环境,生物的分类等;复习知识脉络,进行综合巩固练习的课程。同时积极探索新的整合方式,比如对于基本没有时空局限的内容,校园植物种类、分析你一天的食谱等,可指导学生直接参与实际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进行研究。这些学生身边的信息也许没有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的参与,但使每个学生都平等的参与进来,同样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提高
1.教师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实施课程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是实施课改的关键。同时教师要认清新形势下教与学的关系和教师角色的变化,当前教师更多的是处于协作者和合作者的地位,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行使主人的权利,与学生一起去面对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的教成为学生的学的帮助和引导。
2.教师应在丰富自身生物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掌握相应的信息教育技术,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比如应用互联网查找、下载相关生物学资料,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研究和交流,提高生物教学技能;利用Flash、PowerPoint、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生物课件的技能;素材的积累与整理能力,素材的收集整理是更好实用信息技术的保证,否则到用时会手忙脚乱,不知到哪儿去找了。素材来源很多,包括互联网、光盘、电视录像、报刊杂志等媒体上相关的生物图片、声音、动画、文字资料等,这些素材是杂乱无章的,教师应及时的加工处理后进行收藏。
3.认真钻研整合方法,提升课程整合的层次。这一点是目前课程整合课题急需解决的方面,也是课程整合取得成效的关键。课程整合不只是在课堂上简单的使用计算机,而应是把信息技术自然的融合到课堂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的整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生物教师要充分认识本学科的特点,结合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巧妙利用多媒体手段把现代生物学相关知识生动有趣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主动地学,教师也从枯燥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从而轻松地教。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和网络)的自由参与性、平等交互性、虚拟探究性以及客观公正性来打破教师对于知识、技能的绝对权威,通过师生的交流活动来相互促进和启发,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4.课程整合要求教师具备团结协作精神。在过去,教师备课往往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而现在倡导的课程整合要求同学科教师间要资源共享,不同学科间要加强交流,进行知识融合,特别是计算机教师要给与技术上的帮助和支持,这样才能不断在交流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与学生素质的提高密不可分
1.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课程整合不仅是新课改形势下的大势所趋,同时也是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必要措施。现代的中学生在大量信息资源的耳濡目染下,具备开阔的眼界和敏捷的思维,这就要求我们的生物教学不能仅局限于教科书,必须积极加强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搜集、筛选、整理出更新的和更有益的知识信息,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2.另一方面,课程整合对教师要求提高了,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促进作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更加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有益处。
总之,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一个有待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生物教师要在新的时代创造性地去迎接挑战。
一、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大势所趋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也彻底的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网络是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和获得更加容易,学生和教师获得新知识的机会是平等的,教师不再居高临下;网络也使学生不再是只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成为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有形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主动学习和运用新技术,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而不能仍抱着粉笔和挂图不放。而且生物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往往需要跨越时空,把微觀的内容直观化,抽象的内容形象化,这就决定了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生物学教学中,是很有必要的。多媒体计算机集声音、图像、模拟等手段于一体,尤其适用于中学生物教学。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是生物教师好帮手。信息技术在生物教学中为师生打开了一个充满活力的生物世界,增强了教与学的主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要切合实际
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根据实际的学情、教情,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设备,而不能不切实际,盲目的追求所谓整合。例如课堂利用互联网教学在目前还不大可能,但可以布置 相关作业,让学生利用家庭电脑或信息技术课上网收集资料;再如多媒体课件一般是在多媒体阶梯教室或多媒体电脑室里使用的。而这些硬件设施在一个学校里一般只有几个这样的教室,所以就目前条件来看,也不可能每节课都用得上多媒体课件,而且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使用多媒体教学,要从实效出发,如果有些教学内容用别的方法、甚至是比较原始的方法上效果更好,那就不必用机械地摆花架子。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有选择的制作或运用多媒体课件。我认为以下几类内容可选用:距离学生较远,学生不熟悉的内容,如微观知识、基因工程等;抽象而且复杂的内容,如DNA的结构功能、蛋白质的翻译过程、细胞分裂过程等;知识涵盖面广,时空跨度大的内容,如生态与环境,生物的分类等;复习知识脉络,进行综合巩固练习的课程。同时积极探索新的整合方式,比如对于基本没有时空局限的内容,校园植物种类、分析你一天的食谱等,可指导学生直接参与实际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进行研究。这些学生身边的信息也许没有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的参与,但使每个学生都平等的参与进来,同样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提高
1.教师要以先进的教育思想、教与学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实施课程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教师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学生主动进行知识建构,学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是实施课改的关键。同时教师要认清新形势下教与学的关系和教师角色的变化,当前教师更多的是处于协作者和合作者的地位,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帮助学生行使主人的权利,与学生一起去面对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的教成为学生的学的帮助和引导。
2.教师应在丰富自身生物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掌握相应的信息教育技术,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比如应用互联网查找、下载相关生物学资料,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研究和交流,提高生物教学技能;利用Flash、PowerPoint、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生物课件的技能;素材的积累与整理能力,素材的收集整理是更好实用信息技术的保证,否则到用时会手忙脚乱,不知到哪儿去找了。素材来源很多,包括互联网、光盘、电视录像、报刊杂志等媒体上相关的生物图片、声音、动画、文字资料等,这些素材是杂乱无章的,教师应及时的加工处理后进行收藏。
3.认真钻研整合方法,提升课程整合的层次。这一点是目前课程整合课题急需解决的方面,也是课程整合取得成效的关键。课程整合不只是在课堂上简单的使用计算机,而应是把信息技术自然的融合到课堂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学习策略、学习方法的整合,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生物教师要充分认识本学科的特点,结合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巧妙利用多媒体手段把现代生物学相关知识生动有趣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主动地学,教师也从枯燥的传统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从而轻松地教。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和网络)的自由参与性、平等交互性、虚拟探究性以及客观公正性来打破教师对于知识、技能的绝对权威,通过师生的交流活动来相互促进和启发,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4.课程整合要求教师具备团结协作精神。在过去,教师备课往往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而现在倡导的课程整合要求同学科教师间要资源共享,不同学科间要加强交流,进行知识融合,特别是计算机教师要给与技术上的帮助和支持,这样才能不断在交流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与学生素质的提高密不可分
1.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课程整合不仅是新课改形势下的大势所趋,同时也是适应学生实际情况的必要措施。现代的中学生在大量信息资源的耳濡目染下,具备开阔的眼界和敏捷的思维,这就要求我们的生物教学不能仅局限于教科书,必须积极加强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搜集、筛选、整理出更新的和更有益的知识信息,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2.另一方面,课程整合对教师要求提高了,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也有很大促进作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应用更加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大有益处。
总之,二十一世纪是信息的时代,生物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一个有待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生物教师要在新的时代创造性地去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