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问过我,如果你生在二百年前,最大的梦想是什么?我毫不迟疑地回答:“当然是中进士、点翰林。”
历史若真的前溯一个多世纪,不仅是我,恐怕绝大多数读书人都有这个梦想。因为在那时候,寒窗苦读,金榜题名,进而释褐为官,是一条最为理想的成功路径,也是中国男人获得荣耀、实现自我价值最为和平、常态的路径。尽管这条荣耀之路艰难而狭窄,“一入龙门,身价百倍”的“鲤鱼”是极少数,多数鱼儿在半途中被无情的大浪所淘汰。但因为这个“龙门”对所有读书人是开放的,它是过去几千年内,全球范围内延续时间最为长久而相对公平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因此它影响的不仅是中国的读书人,而且对一千五百年来中国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乃至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有着无与伦比的巨大影响。
时至今日,科举已经废除105年了,但科举和与之相关的各类名词,如:八股文、试帖诗、魁首、状元、入闱……,依然活在人们的话语中,但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笔者犹记得在刚入小学的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我所在的那个小山村,老人们议论此事的说法是:“听说读书人又可以进城赶考了!”今日高考,其考试程序、选拔目的、培养方向与科举完全不一样,但公众乃至媒体愿意将各地考分最高的学生比附为“状元”。在各大电视台的古装连续剧中,落难公子得到富家小姐资助,进京赶考,高中皇榜,历经曲折终于和小姐完婚这类故事比比皆是,延续的仍然是传统话本和戏曲的俗套,但许多观众却欣赏得津津有味。说明这种“俗套”至今还符合许多国人的审美情趣,也可以说,中国人的“科举情结”至今犹在,还在影响着我们这个社会。
但同时,因为这种制度寿终正寝了,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制度、教育制度,以及承载它的农业社会中最重要的耕读秩序,也不复存在。比起105年前,中国的各方面变化实在太大了,因此国人对科举往往是熟悉其“名”而不解其“实”。不用说寻常老百姓,即使是从事文化、教育、传媒等行业的人士,也多半不具有科举常识,如考试分几个层次、考试科目、考试程序、兴起和消亡的历史背景等等。更不用说对考试的科目如八股文、试帖诗、策论等文体的基本特点有所了解了。以“八股文”为例,今日它基本上成为一个用来形容行文僵化老套的贬义词,用之者甚广,可又有几人读过一两篇甚至一两段八股文?知道何谓“破题”“起讲”“提比”“中比”?而在1905年以前,各类八股文的范文选集(即所谓“程墨”)犹如今日高考模拟试卷一样泛滥,凡决心应举业者,哪个不备有几本?一种曾经让中国人为之狂热追捧的考试制度,
几种流行中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体,一下子就在这块土地上消失得如此彻底,这不应该是正常的历史演进过程,也不应是民族文化传统重要一环所遭受的命运。尽管,当下已不需要科举取士了,八股文、试帖诗、策论已没有了实际功能,但若想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中肯的评价,进而能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过去几百年的学术变迁、思想潮流和文风士风,科举常识是绕不过的内容,而且以科举作为切入点,或许更能精准地探其脉络,导其源流。
近年来,科举又引起了文化界一些人的兴趣,在2005年科举废除100周年时,《新京报》等媒体以相当大的篇幅介绍了科举,一些有关科举的图书也接连出版。可是,媒体的热炒往往有如一阵风,风过无痕。而相关图书也多是一些业已过世的老学者的著作出版或再版,如齐如山、邓云乡、启功、张中行等人,这些老先生距科举时代不远,有些甚至亲历过科举,撰文多从个人记忆出发,显得真切而有趣。今日,读者的知识结构和审美趣味已有相当的变化,应该有一套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综合、全面介绍科举文化的普及型读物。蔺德生、赵萍伉俪合著的《“鲤鱼跃龙门”——中国科举文化常识》丛书(五本),就是这类普及型读物。其叙述的语言风格充分考虑了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明白通晓,然却无穿凿附会或妄加论断的毛病,而是言之有据,持论公允。这套丛书分别从“八股文”“试帖诗”“策文”“科举轶事”“鼎甲小传”五个层面,全方位地对中国科举考试的源流、发展、特点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做了精到的评介,知识性、趣味性和资料性兼具。
两位作者并非科举史研究的专业人士,但因为长期收集古籍,遂对科举这项中国皇权社会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发生兴趣,浸淫其中多年,收集了大量有关科举的资料,又经过数年的笔耕,才写就这五本书,可见作者态度的严肃和认真。
由收集古籍而涉猎科举史研究,这是一条很自然的路径。中国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籍浩如烟海,从大的功能而言,当然是承载、传播了中华文化。但若从较为功利的角度分析,其中许多典籍是因科举而被长期重视,所以才能一代代翻印,传至后世。《四书》《五经》自不待言,即便是其他的经、史、子、集或历代王朝的诰令、律例、奏章汇编,几乎都是科举的参考书。若无“科举”这一功利性极强的制度运行近一千五百年,以典籍作为重要承载形式的中华文化能否如此生命力顽强,历久弥新,我以为要打个问号。
阅读古人写的诗文,再对照今人的行文,许多人有这种感觉:今人行文不够雅训精准。同样一件事,古人叙述显得美妙典雅,今人说出来,意思是到了,但总觉得差点什么。如中华初民所吟咏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若翻译成白话文,索然无味。今天大多数的读书人,显然已不可能找回古代那种言说方式,因为这种言语交流的共同体已消失了,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究其原因,当然有人会说这是白话文运动使然,上世纪初伴生于“新文化运动”的“白话文运动”,其历史功绩已受到肯定。推行白话文有利于普及教育,但白话文和古文不是非此即彼不可相容的关系,古文功底好的人,其白话文也会写得好。我们看鲁迅、周作人、沈从文、郁达夫等人的有些白话文篇章,那种意境、格调和《世说新语》及明朝人小品文很像,无古文功底的人是写不出来的。那么,白话文怎么能一下子就让古文退出国人的日常交流的话语体系呢?归根结底,还是1905年的废科举。科举时代的教育,可以说就是为参加科考准备的,而不是仅仅识几个字。如蒙学教育中要求朗读课文拖长声调,要求学生明白字之源流及其同义词,重视字的音韵,训练对对子,用《三字经》这样的开蒙读物灌输圣贤所主张的价值观
历史若真的前溯一个多世纪,不仅是我,恐怕绝大多数读书人都有这个梦想。因为在那时候,寒窗苦读,金榜题名,进而释褐为官,是一条最为理想的成功路径,也是中国男人获得荣耀、实现自我价值最为和平、常态的路径。尽管这条荣耀之路艰难而狭窄,“一入龙门,身价百倍”的“鲤鱼”是极少数,多数鱼儿在半途中被无情的大浪所淘汰。但因为这个“龙门”对所有读书人是开放的,它是过去几千年内,全球范围内延续时间最为长久而相对公平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因此它影响的不仅是中国的读书人,而且对一千五百年来中国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乃至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有着无与伦比的巨大影响。
时至今日,科举已经废除105年了,但科举和与之相关的各类名词,如:八股文、试帖诗、魁首、状元、入闱……,依然活在人们的话语中,但被赋予了新的含义。笔者犹记得在刚入小学的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后,我所在的那个小山村,老人们议论此事的说法是:“听说读书人又可以进城赶考了!”今日高考,其考试程序、选拔目的、培养方向与科举完全不一样,但公众乃至媒体愿意将各地考分最高的学生比附为“状元”。在各大电视台的古装连续剧中,落难公子得到富家小姐资助,进京赶考,高中皇榜,历经曲折终于和小姐完婚这类故事比比皆是,延续的仍然是传统话本和戏曲的俗套,但许多观众却欣赏得津津有味。说明这种“俗套”至今还符合许多国人的审美情趣,也可以说,中国人的“科举情结”至今犹在,还在影响着我们这个社会。
但同时,因为这种制度寿终正寝了,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制度、教育制度,以及承载它的农业社会中最重要的耕读秩序,也不复存在。比起105年前,中国的各方面变化实在太大了,因此国人对科举往往是熟悉其“名”而不解其“实”。不用说寻常老百姓,即使是从事文化、教育、传媒等行业的人士,也多半不具有科举常识,如考试分几个层次、考试科目、考试程序、兴起和消亡的历史背景等等。更不用说对考试的科目如八股文、试帖诗、策论等文体的基本特点有所了解了。以“八股文”为例,今日它基本上成为一个用来形容行文僵化老套的贬义词,用之者甚广,可又有几人读过一两篇甚至一两段八股文?知道何谓“破题”“起讲”“提比”“中比”?而在1905年以前,各类八股文的范文选集(即所谓“程墨”)犹如今日高考模拟试卷一样泛滥,凡决心应举业者,哪个不备有几本?一种曾经让中国人为之狂热追捧的考试制度,
几种流行中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体,一下子就在这块土地上消失得如此彻底,这不应该是正常的历史演进过程,也不应是民族文化传统重要一环所遭受的命运。尽管,当下已不需要科举取士了,八股文、试帖诗、策论已没有了实际功能,但若想要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中肯的评价,进而能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过去几百年的学术变迁、思想潮流和文风士风,科举常识是绕不过的内容,而且以科举作为切入点,或许更能精准地探其脉络,导其源流。
近年来,科举又引起了文化界一些人的兴趣,在2005年科举废除100周年时,《新京报》等媒体以相当大的篇幅介绍了科举,一些有关科举的图书也接连出版。可是,媒体的热炒往往有如一阵风,风过无痕。而相关图书也多是一些业已过世的老学者的著作出版或再版,如齐如山、邓云乡、启功、张中行等人,这些老先生距科举时代不远,有些甚至亲历过科举,撰文多从个人记忆出发,显得真切而有趣。今日,读者的知识结构和审美趣味已有相当的变化,应该有一套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综合、全面介绍科举文化的普及型读物。蔺德生、赵萍伉俪合著的《“鲤鱼跃龙门”——中国科举文化常识》丛书(五本),就是这类普及型读物。其叙述的语言风格充分考虑了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明白通晓,然却无穿凿附会或妄加论断的毛病,而是言之有据,持论公允。这套丛书分别从“八股文”“试帖诗”“策文”“科举轶事”“鼎甲小传”五个层面,全方位地对中国科举考试的源流、发展、特点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做了精到的评介,知识性、趣味性和资料性兼具。
两位作者并非科举史研究的专业人士,但因为长期收集古籍,遂对科举这项中国皇权社会最为重要的制度之一发生兴趣,浸淫其中多年,收集了大量有关科举的资料,又经过数年的笔耕,才写就这五本书,可见作者态度的严肃和认真。
由收集古籍而涉猎科举史研究,这是一条很自然的路径。中国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籍浩如烟海,从大的功能而言,当然是承载、传播了中华文化。但若从较为功利的角度分析,其中许多典籍是因科举而被长期重视,所以才能一代代翻印,传至后世。《四书》《五经》自不待言,即便是其他的经、史、子、集或历代王朝的诰令、律例、奏章汇编,几乎都是科举的参考书。若无“科举”这一功利性极强的制度运行近一千五百年,以典籍作为重要承载形式的中华文化能否如此生命力顽强,历久弥新,我以为要打个问号。
阅读古人写的诗文,再对照今人的行文,许多人有这种感觉:今人行文不够雅训精准。同样一件事,古人叙述显得美妙典雅,今人说出来,意思是到了,但总觉得差点什么。如中华初民所吟咏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若翻译成白话文,索然无味。今天大多数的读书人,显然已不可能找回古代那种言说方式,因为这种言语交流的共同体已消失了,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究其原因,当然有人会说这是白话文运动使然,上世纪初伴生于“新文化运动”的“白话文运动”,其历史功绩已受到肯定。推行白话文有利于普及教育,但白话文和古文不是非此即彼不可相容的关系,古文功底好的人,其白话文也会写得好。我们看鲁迅、周作人、沈从文、郁达夫等人的有些白话文篇章,那种意境、格调和《世说新语》及明朝人小品文很像,无古文功底的人是写不出来的。那么,白话文怎么能一下子就让古文退出国人的日常交流的话语体系呢?归根结底,还是1905年的废科举。科举时代的教育,可以说就是为参加科考准备的,而不是仅仅识几个字。如蒙学教育中要求朗读课文拖长声调,要求学生明白字之源流及其同义词,重视字的音韵,训练对对子,用《三字经》这样的开蒙读物灌输圣贤所主张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