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按当下时尚的说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算得上是初中阶段的一篇“骨灰级”课文。我上初中时就学过这篇课文。当教师至今已有26年,期间,教材经过多次修订,但这篇课文的地位一直固不可摧。二十多年的教学中,我对此文的理解与把握,尤其是对寿镜吾先生的解读与认知,可用常教常新来概括。
18岁第一次执教这篇课文时,我对寿镜吾先生的认知是“讨厌”。当年的《教学参考书》(以下简称《教参》)这样解读这篇文章的主题: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当时,《教参》是教师唯一的参考资料,权威性不容置疑。18岁的我竭力和学生一起找“枯燥无味”的证据,“封建腐朽”的例子,“脱离儿童实际”的事实。譬如:“正午习字,晚上对课”,难道不枯燥吗?“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样的内容难道不脱离儿童的实际吗?先生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这样的老师难道不迂腐可笑吗?那时那刻的我,对寿镜吾先生的认识只能是“依葫芦画瓢”,而且,也把这种认知“依葫芦画瓢”地传达给了学生——“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个令少年鲁迅“讨厌”的老师。我不知道,九泉之下的寿镜吾先生听到这番话会不会打喷嚏?更不知道灵下有知的鲁迅先生听到这番讲析会不会皱眉头?
30多岁再执教此文时,我对寿镜吾先生的认知有了变化。其一,彼时,教育界正刮起素质教育风,换位思考、重视对文本的解读等受到重视。其二,《教参》对该文的主题有了新的界定: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其三,此时,我的视野、境界与18岁时有了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学时,我和学生眼中的寿镜吾先生就变成了这个样子:眼见的是“和蔼”,耳听的是“方正、质朴、博学”,能因材施教(给我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但教学内容陈旧、不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不过,学生并不十分讨厌他(“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细致地描写,体现了对先生的敬爱。)这样的先生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是“中性”的。
如今,年过四十,随着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深入,我对寿镜吾先生的认知又有了新的变化。老先生会“默许”孩子们去三味书屋后面一个小园子里玩一会儿,只是“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可见老先生的和蔼可亲。“他有一条戒尺,但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两个“但”、一个“不过”,表现出鲁迅对先生的敬意和爱意。此刻的我清晰地感悟到,寿镜吾先生囿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他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先生!
不禁想起寿宇先生回忆祖父的文章:我不止一次地从祖父寿镜吾的口中,听到解释三味书屋的含义——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据说,这是寿镜吾先生的父亲寿韵樵亲手拟订的,要子孙认真体会,身体力行。寿镜吾先生遵从父训,立志不当官,也反对和禁止儿子去做官。为了阻止小儿子去赶考,老先生甚至把他锁在楼上。后来,老先生的小儿子缘绳而下,逃出楼房,去北京考取了朝考一等第一名,当上了吉林省农安县的知县。老先生就骂他不孝,因为老先生对清末官场的腐败深恶痛绝,认为乱世切莫去做官,即使做了官也是昏官。在当时的年代,这种遁世退却、不合浊流的态度难能可贵!这不印证了课文所言:“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翻开《教师教学用书》,发现书中对该文主题的认识也有了变化: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明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这样的解读摒弃了以往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对比”“不满”等。我想,这样的解读可能更符合鲁迅先生写作本文的旨意。
当我50岁时再教此文时,对寿镜吾先生的认识,会不会又有新意呢?
(作者单位:襄阳市襄城区欧庙镇杨威中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
18岁第一次执教这篇课文时,我对寿镜吾先生的认知是“讨厌”。当年的《教学参考书》(以下简称《教参》)这样解读这篇文章的主题: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当时,《教参》是教师唯一的参考资料,权威性不容置疑。18岁的我竭力和学生一起找“枯燥无味”的证据,“封建腐朽”的例子,“脱离儿童实际”的事实。譬如:“正午习字,晚上对课”,难道不枯燥吗?“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样的内容难道不脱离儿童的实际吗?先生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这样的老师难道不迂腐可笑吗?那时那刻的我,对寿镜吾先生的认识只能是“依葫芦画瓢”,而且,也把这种认知“依葫芦画瓢”地传达给了学生——“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个令少年鲁迅“讨厌”的老师。我不知道,九泉之下的寿镜吾先生听到这番话会不会打喷嚏?更不知道灵下有知的鲁迅先生听到这番讲析会不会皱眉头?
30多岁再执教此文时,我对寿镜吾先生的认知有了变化。其一,彼时,教育界正刮起素质教育风,换位思考、重视对文本的解读等受到重视。其二,《教参》对该文的主题有了新的界定: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其三,此时,我的视野、境界与18岁时有了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学时,我和学生眼中的寿镜吾先生就变成了这个样子:眼见的是“和蔼”,耳听的是“方正、质朴、博学”,能因材施教(给我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但教学内容陈旧、不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不过,学生并不十分讨厌他(“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细致地描写,体现了对先生的敬爱。)这样的先生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是“中性”的。
如今,年过四十,随着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深入,我对寿镜吾先生的认知又有了新的变化。老先生会“默许”孩子们去三味书屋后面一个小园子里玩一会儿,只是“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可见老先生的和蔼可亲。“他有一条戒尺,但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两个“但”、一个“不过”,表现出鲁迅对先生的敬意和爱意。此刻的我清晰地感悟到,寿镜吾先生囿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他是一位可亲可敬的先生!
不禁想起寿宇先生回忆祖父的文章:我不止一次地从祖父寿镜吾的口中,听到解释三味书屋的含义——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据说,这是寿镜吾先生的父亲寿韵樵亲手拟订的,要子孙认真体会,身体力行。寿镜吾先生遵从父训,立志不当官,也反对和禁止儿子去做官。为了阻止小儿子去赶考,老先生甚至把他锁在楼上。后来,老先生的小儿子缘绳而下,逃出楼房,去北京考取了朝考一等第一名,当上了吉林省农安县的知县。老先生就骂他不孝,因为老先生对清末官场的腐败深恶痛绝,认为乱世切莫去做官,即使做了官也是昏官。在当时的年代,这种遁世退却、不合浊流的态度难能可贵!这不印证了课文所言:“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翻开《教师教学用书》,发现书中对该文主题的认识也有了变化: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明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这样的解读摒弃了以往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对比”“不满”等。我想,这样的解读可能更符合鲁迅先生写作本文的旨意。
当我50岁时再教此文时,对寿镜吾先生的认识,会不会又有新意呢?
(作者单位:襄阳市襄城区欧庙镇杨威中学)
责任编辑 姜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