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经常会听到舞蹈业内人士评价,某某学生在跳舞时很有表现力,又或者说舞蹈感觉好、情绪好、表现力强,相反也会有人说,这个学生跳舞时没有激情,内心没有东西等等。到底什么是舞蹈的表现力?如何挖掘学生的内心感受,激发他们去用心感受舞蹈,而非作出外壳的表现、不深入人的心理,并且能够深层次地解读作品或者综合表达和进行组合呢?核心要素是以下几点:
一、舞蹈表现力的解读:
1、舞蹈的外部特征的把握——舞蹈动作。
表现力是从内到外的外在过程,首先作为演员或学员要从几个方面去理解表现力:由于种种的不同,动作的元素、风格不同,舞蹈语汇的外在形态千差万别,必须吃透动作的形式,如,动速:动作的速度;力律:动作的韵律;动作的空间走趋;动力:动作的力度,动作当中的力效作用,力的爆发,力的转变等;动态:动作的姿态,舞步等等。这些要素构成动作的基本成因,作为舞者如果能准确感知并操作动作元素构成的特殊意味,就能使个人在练习或表演中有舞蹈感。
2、舞蹈语汇以及表现
学舞者知道舞蹈并非单个动作,而是从一连串的单一动作构成各种舞蹈风格截然不同的组合形式。动作层面上的问题更偏向于舞蹈教室当中学生学习的各种组合形式对于个别动作在肢体运动当中的协调性。舞蹈语汇是动作元素的扩展与升级,动作元素是舞蹈语汇的基础。当动作形式与舞蹈语汇和环境氛围、心理感知综合地参与到舞者的大脑活动中时,个人进行的不光是简单的、机械的舞蹈,而是要融入内心的情感、心理的感受、面部的情绪等。身体与大脑、心理之间的相互交织与运用,使个人在练习舞蹈或跳舞时加入想象力和创造性。总之,对于动作的感知,以及动作之间组成的舞蹈语言的感知,是学舞者增强舞蹈表现力的第一步。在舞蹈动作与动作的构成、连接关系、外部特征以及内含意蓄的整体把握,使个人的物质载体——肢体有了相对完整的表现,就是人们常说的“舞蹈感觉”——即“舞蹈感”。
二、内在情感及表现力在课堂中的体现:
内在情感属于一种人的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舞蹈把人的心理活动、情感、情绪外化为视觉上能感受到的活生生的形象。流动中的视觉性是舞蹈最重要的特点之一。舞蹈把人的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经过艺术加工与处理、夸张、变形等手段,抒发人对于世界的主观看法、想象与思索。
内在情感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需长期积累而成。在舞蹈训练的课堂中人们往往更多关注学生的身体条件、技术、技能等外在形态上的挖掘,而往往忽视“表现力”的环节。其实表现力的培养应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微处,多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带着理解、想象去练习各种风格组合,用心感受动作背后的文化内涵。从用肢体跳舞过渡到用肢体、心灵意识全方位的活动。这样,习舞就告别了简单地一味模仿的机械性训练。
身体素质训练和内在情感培养是舞蹈教学的双眼,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内在情感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每一个舞蹈作品都有核心主题和中心内容,每一个作品又根据作品结构、舞段的铺排,表达各自的情感色彩、作品的主题内涵和舞段的章节变化与过渡,因此要帮助学生弄明白作品的中心思想,发挥其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力和想象力。
如:在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舞蹈教学法中的原理,讲解民舞元素的根源,结合本地区民俗民间的地域特征,讲解手位、脚位跳法的来源。藏舞中的颤膝,上身的弧线左右摆动和上弧线的律动是藏民上山的体态,要激发学生想象藏民肩背上背着物品沿着高原向上爬坡的情境,仰望雪山的豪迈、宽广的心襟和生活在高原环境中生活艰辛而又乐观豁达的情怀。因此在学习民舞的组合中分析讲解一定的民俗民间的生活背景,使学生带着情境感受舞蹈,能更好地把握民舞的风俗性和地域性。
舞蹈不光培养一定的技术、技能,还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质来培养艺术个性,其中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思维是关键。这样才能增强他们的内心情感,丰富他们的感性思维,使其成为自我意识的创造者。
三、艺术实践中训练表现力:
舞蹈表演中的表现力与情感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括完成舞蹈语汇的肢体要求,理解作品的情感把握,当然更深层次的是加以自我分析,进行舞蹈表演的二度创造。舞台的表演是时空发挥的线性轨道。舞蹈语汇必须与人的心理结构成线性发展,舞台上的表现力要比课堂训练的心理活动复杂得多,它是教室到舞台、是艺术实践的转折点,舞台上的表演是演员的身体素质、生活经验、文化水平、心理素质、表现能力的综合外化,是训练学生再现力的最佳场所。
近年来,中国舞蹈水平呈上升的发展趋势,舞蹈创作作品从原来以技巧、难度为评价标准,逐步追求舞蹈的创新意识、思想主题,内涵与现当代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同步;提倡题材的时代感,挖掘与经济、文化和人民日常生活贴近的思想主题。因此在剧目实践和排练中,要欣赏、观摩、引导学生琢磨、思考作品的中心思想内容,并从细微入手,抓住句与段落中表达出来的潜台词,准确地捕捉人物形象,鼓励学生从课堂入手走向舞台与社会实践。
同时,要引导学生大量参与舞台实践,与社会各个阶层搭建艺术实践的平台,在各种类型的晚会和活动中锻炼舞台实践经验,丰富舞台的艺术表现力。舞台上的表演要比课堂中的训练复杂得多,基本训练中的动作感觉与舞台上的语言感觉不能等同,在教室中对着镜子去雕琢动作,可以让舞动起来更美。而舞台感是综合的展现,包括作品的时空变换,灯光、服装、道具的运用。人物、角色的心理分析、人物形象的外貌等。复杂的过程也不是单一的重复和模仿,而是身临其境地去想象人物的心境、情境,加以自身理解地塑造作品的主题思想、内涵、人物形象等等。
结语:
结合前面所讲如果表现力是从课堂到舞台的过渡,是层层阶梯的上升,那么作为教师有责任有意识去挖掘学生的表演激情,用带有目的性讲解引导教学内容的综合知识量,画龙点晴地指出元素的核心要领,以及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涵。作为学生应主动地学习吸收课堂知识的信息点,同时结合课外学习方式,运用类比法、比较法观摩、学习课堂相关或未涉及的组合形式与作品,活跃课堂中的知识内容,并让自身理解,从而表现得更加自如。
如果,教学的主体——教师,教学的对象——学生双方面都不积极参与课堂和实践环节,而只是简单地走教学流程,那么,表现力与激情感染力就无从说起,就只有舞动的外壳,没有舞蹈的心灵和灵魂。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
一、舞蹈表现力的解读:
1、舞蹈的外部特征的把握——舞蹈动作。
表现力是从内到外的外在过程,首先作为演员或学员要从几个方面去理解表现力:由于种种的不同,动作的元素、风格不同,舞蹈语汇的外在形态千差万别,必须吃透动作的形式,如,动速:动作的速度;力律:动作的韵律;动作的空间走趋;动力:动作的力度,动作当中的力效作用,力的爆发,力的转变等;动态:动作的姿态,舞步等等。这些要素构成动作的基本成因,作为舞者如果能准确感知并操作动作元素构成的特殊意味,就能使个人在练习或表演中有舞蹈感。
2、舞蹈语汇以及表现
学舞者知道舞蹈并非单个动作,而是从一连串的单一动作构成各种舞蹈风格截然不同的组合形式。动作层面上的问题更偏向于舞蹈教室当中学生学习的各种组合形式对于个别动作在肢体运动当中的协调性。舞蹈语汇是动作元素的扩展与升级,动作元素是舞蹈语汇的基础。当动作形式与舞蹈语汇和环境氛围、心理感知综合地参与到舞者的大脑活动中时,个人进行的不光是简单的、机械的舞蹈,而是要融入内心的情感、心理的感受、面部的情绪等。身体与大脑、心理之间的相互交织与运用,使个人在练习舞蹈或跳舞时加入想象力和创造性。总之,对于动作的感知,以及动作之间组成的舞蹈语言的感知,是学舞者增强舞蹈表现力的第一步。在舞蹈动作与动作的构成、连接关系、外部特征以及内含意蓄的整体把握,使个人的物质载体——肢体有了相对完整的表现,就是人们常说的“舞蹈感觉”——即“舞蹈感”。
二、内在情感及表现力在课堂中的体现:
内在情感属于一种人的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舞蹈把人的心理活动、情感、情绪外化为视觉上能感受到的活生生的形象。流动中的视觉性是舞蹈最重要的特点之一。舞蹈把人的心理活动的微妙变化经过艺术加工与处理、夸张、变形等手段,抒发人对于世界的主观看法、想象与思索。
内在情感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需长期积累而成。在舞蹈训练的课堂中人们往往更多关注学生的身体条件、技术、技能等外在形态上的挖掘,而往往忽视“表现力”的环节。其实表现力的培养应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微处,多开发学生的主观意识,带着理解、想象去练习各种风格组合,用心感受动作背后的文化内涵。从用肢体跳舞过渡到用肢体、心灵意识全方位的活动。这样,习舞就告别了简单地一味模仿的机械性训练。
身体素质训练和内在情感培养是舞蹈教学的双眼,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内在情感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每一个舞蹈作品都有核心主题和中心内容,每一个作品又根据作品结构、舞段的铺排,表达各自的情感色彩、作品的主题内涵和舞段的章节变化与过渡,因此要帮助学生弄明白作品的中心思想,发挥其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力和想象力。
如:在学习中国民族民间舞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运用舞蹈教学法中的原理,讲解民舞元素的根源,结合本地区民俗民间的地域特征,讲解手位、脚位跳法的来源。藏舞中的颤膝,上身的弧线左右摆动和上弧线的律动是藏民上山的体态,要激发学生想象藏民肩背上背着物品沿着高原向上爬坡的情境,仰望雪山的豪迈、宽广的心襟和生活在高原环境中生活艰辛而又乐观豁达的情怀。因此在学习民舞的组合中分析讲解一定的民俗民间的生活背景,使学生带着情境感受舞蹈,能更好地把握民舞的风俗性和地域性。
舞蹈不光培养一定的技术、技能,还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质来培养艺术个性,其中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思维是关键。这样才能增强他们的内心情感,丰富他们的感性思维,使其成为自我意识的创造者。
三、艺术实践中训练表现力:
舞蹈表演中的表现力与情感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括完成舞蹈语汇的肢体要求,理解作品的情感把握,当然更深层次的是加以自我分析,进行舞蹈表演的二度创造。舞台的表演是时空发挥的线性轨道。舞蹈语汇必须与人的心理结构成线性发展,舞台上的表现力要比课堂训练的心理活动复杂得多,它是教室到舞台、是艺术实践的转折点,舞台上的表演是演员的身体素质、生活经验、文化水平、心理素质、表现能力的综合外化,是训练学生再现力的最佳场所。
近年来,中国舞蹈水平呈上升的发展趋势,舞蹈创作作品从原来以技巧、难度为评价标准,逐步追求舞蹈的创新意识、思想主题,内涵与现当代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同步;提倡题材的时代感,挖掘与经济、文化和人民日常生活贴近的思想主题。因此在剧目实践和排练中,要欣赏、观摩、引导学生琢磨、思考作品的中心思想内容,并从细微入手,抓住句与段落中表达出来的潜台词,准确地捕捉人物形象,鼓励学生从课堂入手走向舞台与社会实践。
同时,要引导学生大量参与舞台实践,与社会各个阶层搭建艺术实践的平台,在各种类型的晚会和活动中锻炼舞台实践经验,丰富舞台的艺术表现力。舞台上的表演要比课堂中的训练复杂得多,基本训练中的动作感觉与舞台上的语言感觉不能等同,在教室中对着镜子去雕琢动作,可以让舞动起来更美。而舞台感是综合的展现,包括作品的时空变换,灯光、服装、道具的运用。人物、角色的心理分析、人物形象的外貌等。复杂的过程也不是单一的重复和模仿,而是身临其境地去想象人物的心境、情境,加以自身理解地塑造作品的主题思想、内涵、人物形象等等。
结语:
结合前面所讲如果表现力是从课堂到舞台的过渡,是层层阶梯的上升,那么作为教师有责任有意识去挖掘学生的表演激情,用带有目的性讲解引导教学内容的综合知识量,画龙点晴地指出元素的核心要领,以及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涵。作为学生应主动地学习吸收课堂知识的信息点,同时结合课外学习方式,运用类比法、比较法观摩、学习课堂相关或未涉及的组合形式与作品,活跃课堂中的知识内容,并让自身理解,从而表现得更加自如。
如果,教学的主体——教师,教学的对象——学生双方面都不积极参与课堂和实践环节,而只是简单地走教学流程,那么,表现力与激情感染力就无从说起,就只有舞动的外壳,没有舞蹈的心灵和灵魂。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舞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