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哥伦布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ld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看到一套上下两册的美国中学语文课本,出版者称,这是中国第一套系统引进的西方中学教材,课文适用于12~18岁的学生。翻开第一课《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就强烈地感到这套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怀疑精神。
  《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的作者是15世纪的航海家哥伦布,一般认为他是最早到达美洲的欧洲人,过去人们习惯用“发现新大陆”来表明他的功绩(由于这个说法被指是“欧洲中心主义”,目前已不再使用)。课文前面的“文学聚焦”简要地介绍了什么叫“日志”后,提醒学生:“日志虽然能使人们深入地了解它的作者,但并不一定是事实的可靠记录。作者本人的印象,特别是当他或她置身于事件之中时,会对事件的描述产生影响。如果作者写日志的目的是出版发行,而不是私人保存的话,这种日志就可能更不客观了。你在阅读哥伦布日志的过程中,试着寻找他在为某些读者写作的证据。”
  这个“某些读者”是谁呢?是西班牙王后伊莎贝拉和他的丈夫费尔南德。他们是哥伦布这次航海的资助者。哥伦布的航海日志是要给国王、王后阅读的。当时欧洲人口急剧增加,对各种资源的需求增大,一些国家就酝酿向海外扩张、殖民。哥伦布要让国王和王后感到资助航海的决定是正确的,航海日志中就要有能够吸引资助者的内容;而在课文遍选者来看,这会影响航海日志的客观性,通过分析课文中的相关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及质疑能力。除了“文学聚焦”,在课文的“背景知识”介绍和课文后面的思考题中,遍选者继续向学生提出“根据你的理解,哥伦布为什么经常在见到事物时想到它的金钱价值”等问题。
  在《第一次美洲航海日志》之后的不少课文中,都有这类启发怀疑精神的提示性文字和思考题。所谓“怀疑精神”,是指独立思考精神,它要求人们对各种现存的观点、结论、判断等等,坚持这样一种态度:不盲从,不轻信,一切经过“我”的大脑;要“我”接受的东西,都要由“我”来审视、验证、质疑;即使是伟人、名人、历史人物,也不例外,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真理面前没有特权。
  重视人格、思想的独立,是美国教育的基本精神。只有具备独立人格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会具有自主能力、负责任的能力。怀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是通向独立人格的必经之路。
  反观我们自己,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怀疑精神、独立人格,远远不是被普遍认可、大力提倡、占主流地位的教育命题,尤其是在中小学。虽然也有一些教育者意识到培养怀疑精神、独立人格的重要性,但是,反方向的行为和现象更多、更普遍,也更通行无阻,几乎遍及课堂内外。“标准答案”至高无上。当学生的行为被误解、冤枉时,也不能辩解。教育更多的是要求外部的、行为的服从。
  这个区别,实质上是教育目的、教育原则的区别,是“培养什么人”这个问题的区别。“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在理论上,在相关文件里,似乎解决了,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远远没有解决。三十几年前,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革命接班人”,现在不“革命”了,搞经济了,教育目的也随之变化,要培养“人才”了。无论是培养“革命接班人”,还是培养“人才”,都不是培养“人”,不是培养“公民”。虽然我们的宪法里也写着“公民”这两个大字,阐述了公民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但是我们的教育似乎并没有贯彻宪法的义务——没有把培养公民,培养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能承担社会责任与义务的“人”,作为自己的任务。
  一个公民最重要的能力是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选择,没有这种能力,是无法对自己和社会负责任的。而没有责任能力,也不能算是一个公民。
  如果教育的目的变成了制造工具,而不是培养“人”,自然就不需要培养怀疑精神、质疑能力。
其他文献
“舌尖上的中国”这档节目红得似乎难以复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人们都毫无抗拒力地接纳了。而我似乎从这部纪录片的导演陈晓卿所说的一句话里,读懂了他取得成功的原因,那就是——“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  我从自己的职业角度出发,将此话解读为“带着对语文的敬意和感情,做好一位语文教师”。我一直认为,站在语文课堂的讲台上,你就代表着语文,你身上散发出的气质应该是语文的,你的举手
薛法根老师在教学《猴子种果树》一文的时候,整个设计都是围绕故事情节,抓住语言的积累运用展开的,最后情境续编的环节,学生编出了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结局,如:正当猴子难过的时候,一只麻雀喳喳地对猴子说:“猴哥,猴哥,你做事要有耐心,要坚持下去。”猴子一想:“是啊,我要坚持下去,争取把樱桃树种活。”于是就认真研究樱桃树的种法,后来终于吃到了果子。还有的学生说猴子在种樱桃树的同时,努力种植其他的果树,最终成
也许是一些名教师在公开课中的多次重复,也许是大家觉得比较时尚,在如今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问话:你最喜欢哪一段?你感悟到了什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听得多了,便引起了笔者的深思。  “你最喜欢哪一段?”此句问话大都用在上课的开头部分。教师简单地介绍或启发几句之后,就会把这个问题抛出来。其用意是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学生呢,听了教师的这句问话,第一次不免有点欣欣然,第二次、第三次有的
坚持“儿童方向”,就是坚持以生为本,坚持真实,坚持从学生的疑问开始。在通向“儿童方向”的路上,我眼中的“儿童”每天都不一样,我眼中的语文教育每天都有变化,我的心每天都在淘汰旧的东西,它永远清新,它永不静止,其中有否定、有失败、有迷茫、有犹豫。但每一次的追寻都成了我教育人生路上的风景。  我记住一句话:“学生是孩子”  “学生是孩子”看似简单的五个字,那是有思想、有情感、有艺术的老师才有的挥洒自如。
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需要教师精耕细作、精心呵护,更需要教师耐心等待。等待是信任和宽容的结晶,等待是对生命的尊重与赏识;等待是对个性的发现与助长;等待是生命成长的催化剂,也是孕育惊喜的历程。  等待是把师爱的雨露洒向学生心田的过程,只要给学生爱心和机会,学生就会还给我们精彩。有境界的教育生活,极简单也极丰富,平凡的日子因它充满激情而流光溢彩。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中写下一段话:“我
教师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看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在课堂这一教师职业活动最主要的场所,每每看到学生智慧的火花犹如惊鸿一瞥般地精彩绽放,所带给我们的无与伦比的欢乐,可以让教师忘却为之付出的一切辛劳。这就是教育工作的魅力所在、教师职业的幸福所在。  2004年开发的《走近字谜》这一小学母语启蒙课例伴随我结识了全国各地数千的学生、数万的教师,这些绝大部分一生中仅碰这么一次面的学生在课堂上彰显的智慧和精彩,细细
央视打造的智慧型文化栏目《谢天谢地,你来啦》最大的看点就是:嘉宾们分别打开一扇门进入不同的主题场景,在此之前,他们没有剧本,没有台词,对门后面的情景以及自己将要扮演的角色更是一无所知,同时面对任何问题都只能说“是”。不妨来一个大胆的假设:那个场景就是我们的课堂,参演嘉宾就是我们教师,那些助演就是我们学生,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呢?细思量,不免让人思绪万千。  那样的课堂是“接地气”的。潘长江的表演
正在天津举行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传出消息,教育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体育总局等共同起草的《关于加强学校体育的若干意见》即将出台。今后衡量中国高校水平不仅要看其学科建设、科研实力、师资力量等指标,学生的体质状况也将影响对高校的整体评价。(9月16日《中国青年报》)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第九届大运会组委会秘书长王登峰列举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数字:半个月前,他出席北京大学2012级
教学当中免不了要经常听课。听名师的课,实际上就是通过课来与名师交流,与名师对话。因此,听名师的课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听名师的课最主要的目的是学习  任何一节课,包括名师精心准备的课,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因其自身条件、研究方向、关注重点、教学风格等的不同,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听名师的课,不是要我们评判名师的优劣,也不是要我们指正名师的不足,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我们从名师身上得到借鉴,从名
近年来,教育问题已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教师倾听这些声音或许能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有更深的理解。本刊特开辟“教育观察”栏目,约请《钱江晚报》首席评论员戎国强先生担任主笔,就相关教育问题发表评论。     这些年来,校园里屡屡出现令人惊愕的一幕:教师给学生下跪,求学生认真读书。还有校长下跪的。这种情形,以前是极少见的。当人们用“下跪教育”来指称这类现象时,说明这已经不是孤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