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教学评价机制不健全,县级及县级以下的学校还是沿用以前的单一的学生考试成绩来作为老师业绩考核的唯一标准,因此还有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按照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进度(县教研室每学期都搞统一的测验、月考、段考、期考教学进度表)、统一的教参、统一的答案进行教学;考试(测验、月考、段考、期考,特别是期考的统考统改)时,对一篇文章的理解,就按照教学参考书的答案作答,哪怕是少一个最无关紧要的内容,甚至是落下一个字或一个别标点,都要被扣分。这种语文课堂教学千人一面、强求一律的局面遏制着学生的奇思妙想的发展,限制了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的发展,同时还影响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
那么,语文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去自主性学习呢?
一、搭建自主性学习的平台
语文课堂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在现有教学条件下学生高品质学习,强调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搭建了自主性学习的平台,能使学生在语文课里得到以下几点好处:
(一)参与的全程性
在语文课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还可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风格,使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当然,学生在选择方式时,也许会走弯路,但毕竟是学生的自我选择,他们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比较、分析、完善、总结、优化,逐步积累学习的策略。
(二)探究的问题性
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缺乏活力,问题在于教师的问代替了学生的问,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得枯燥无味。在自主性学习平台搭建后中,学生积极思考发展的策略和学习策略,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过程中展开学习。这时,老师要以学生的问题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问题应是学生
的自主性行为,教师不应包办代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点拨引导、提供条件、补充资料、创设氛围,使探究问题贯穿于课堂学习的始终。
(三)自我调控性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可以不断地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自我调整。
二、自主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教师在自主学习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以达到自主教学的实效。
1.创设自主学习环境
教师在自主学习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材料的收集、知识的准备与展示,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置身于其中感受知识,在感受中领悟。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克服自卑心理,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通过一些互助活动使学生明确:主动提问是积极可取的行为,即使问错了问题也是正常的事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查阅资料,学会获取有效信息。此外,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排除不良环境因素的干扰,营造更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
2.用不同方式促进知识的迁移
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凡是有学习的地方都会有迁移,我们所期望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正面影响,即正迁移。正迁移量越大,说明学生通过学习所产生的适应新的学习情境或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学习自主性也越强。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定势,促进学生迁移。有关研究表明,练习题之间保持同一性将有助于学习者的知识迁移。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启迪他们改进思考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比如,魏庆伟老师执教《柳叶儿》一课中在分析“太阳”与“大樱桃”的相似联想训练时,他补充了“圆”的联想训练;又选取与课文同题材的张洁的《挖荠菜》中的一个片段,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找出同课文中表达“乐”“美”“香”意思相同的句子。这样,学生体会到,在那严重饥荒的岁月,“柳叶”“荠菜”是老一辈人生活的必需品,更体会到他们对生活的态度。
3.诱发学生学习动机
一般来说,设置挑战性任务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呈现学习任务时,教师要提供具体的、经过努力能完成的目标,这将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增强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制定不同目标和任务,让学生进行尝试,以行为的成功来强化学习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认知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是成功动机中的三种因素。教师要积极调动这三种因素,使其共同发挥作用,内外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教师的信任和鼓励作用也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
4.应用迁移,自主创新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还必须通过具体的应用来检验。语文课堂同样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检验的主阵地。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新情境中去,知识才能活化,才具有较强的适应力。学生应对所学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力争用多种实例加以证明,这样知识才能迁移。教师要利用好语文课堂继续创设广泛应用的情境,促进学生学习的正向迁移,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整体化、灵活化、深刻化,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例如,在评价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时,学生明白了要公正客观地评价作者、历史人物,也明白了文学作品作者的时代与阶级局限性不能不在作品中有所反映的道理。后来,在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观点时,学生便能有感而发,畅所欲言了。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应用迁移活动应该既是检验活动,也是一种成果的展示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自主性学习将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达到学习——学会——会学的境界。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自然乐学好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己去求索,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图式,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责任编辑 韦 雄)
那么,语文课堂上如何让学生去自主性学习呢?
一、搭建自主性学习的平台
语文课堂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在现有教学条件下学生高品质学习,强调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搭建了自主性学习的平台,能使学生在语文课里得到以下几点好处:
(一)参与的全程性
在语文课堂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还可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风格,使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当然,学生在选择方式时,也许会走弯路,但毕竟是学生的自我选择,他们会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去比较、分析、完善、总结、优化,逐步积累学习的策略。
(二)探究的问题性
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缺乏活力,问题在于教师的问代替了学生的问,教师的思维代替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学得枯燥无味。在自主性学习平台搭建后中,学生积极思考发展的策略和学习策略,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过程中展开学习。这时,老师要以学生的问题来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解决问题应是学生
的自主性行为,教师不应包办代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点拨引导、提供条件、补充资料、创设氛围,使探究问题贯穿于课堂学习的始终。
(三)自我调控性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可以不断地审视自己的学习过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作出自我调整。
二、自主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教师在自主学习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策略,以达到自主教学的实效。
1.创设自主学习环境
教师在自主学习的教学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材料的收集、知识的准备与展示,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问题情境。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置身于其中感受知识,在感受中领悟。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克服自卑心理,营造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通过一些互助活动使学生明确:主动提问是积极可取的行为,即使问错了问题也是正常的事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查阅资料,学会获取有效信息。此外,教师还要提醒学生排除不良环境因素的干扰,营造更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
2.用不同方式促进知识的迁移
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凡是有学习的地方都会有迁移,我们所期望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正面影响,即正迁移。正迁移量越大,说明学生通过学习所产生的适应新的学习情境或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学习自主性也越强。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定势,促进学生迁移。有关研究表明,练习题之间保持同一性将有助于学习者的知识迁移。此外,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启迪他们改进思考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比如,魏庆伟老师执教《柳叶儿》一课中在分析“太阳”与“大樱桃”的相似联想训练时,他补充了“圆”的联想训练;又选取与课文同题材的张洁的《挖荠菜》中的一个片段,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找出同课文中表达“乐”“美”“香”意思相同的句子。这样,学生体会到,在那严重饥荒的岁月,“柳叶”“荠菜”是老一辈人生活的必需品,更体会到他们对生活的态度。
3.诱发学生学习动机
一般来说,设置挑战性任务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呈现学习任务时,教师要提供具体的、经过努力能完成的目标,这将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增强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制定不同目标和任务,让学生进行尝试,以行为的成功来强化学习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认知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是成功动机中的三种因素。教师要积极调动这三种因素,使其共同发挥作用,内外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同时,教师的信任和鼓励作用也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大提高。
4.应用迁移,自主创新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还必须通过具体的应用来检验。语文课堂同样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成果检验的主阵地。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新情境中去,知识才能活化,才具有较强的适应力。学生应对所学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并与具体情境联系起来,力争用多种实例加以证明,这样知识才能迁移。教师要利用好语文课堂继续创设广泛应用的情境,促进学生学习的正向迁移,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进一步整体化、灵活化、深刻化,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例如,在评价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时,学生明白了要公正客观地评价作者、历史人物,也明白了文学作品作者的时代与阶级局限性不能不在作品中有所反映的道理。后来,在评价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观点时,学生便能有感而发,畅所欲言了。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应用迁移活动应该既是检验活动,也是一种成果的展示活动,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
自主性学习将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使学生达到学习——学会——会学的境界。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激发了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自然乐学好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自己去求索,构建属于他们自己的知识图式,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责任编辑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