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轼的寓言文以《艾子杂说》为代表,包括政治讽刺寓言、社会讽刺寓言、人生劝诫类寓言等三个方面。《庄子》在内容为《艾子杂说》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并在形式方面影响着苏轼的寓言文创作,使之呈现出“大题小做”和“小题大做”的特点。
【关键词】:苏轼 《艾子杂说》 寓言
苏轼是宋代的文学巨子。作为一位既往来开的文学家,他在诗、词、文等领域都有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苏轼贬谪惠、儋时期所创作的寓言专集《艾子杂说》成为唐宋文坛寓言创作的典范。《艾子杂说》共四十篇,以虚拟人物艾子为主角。《艾子杂说》的主题范围非常广泛,按照其思想内容的差异,可分为政治讽刺寓言、社会讽刺寓言、人生劝诫类寓言。
《艾子杂说》中的政治讽刺寓言占有较大比例,包括《小儿得效方》《一蟹不如一蟹》《冯驩索债》《镇宅狮子》《白起伐莒》《赶兔失獐》《城下窃盗未获》《鸭搦兔》《獬豸》《诛有尾》《齐王择婿》《愚子》《虾三德》《黯鬼赚牛头》《毛手鬼》《哭彭祖》《食肉之智》《印雨龙与指日蛮》《扛钟》《季氏入狱》等二十篇。这些寓言的主题包含担忧国家外患、讽谏君王失德、揭露官场黑暗等方面。苏轼基于自身的人生经历,一方面政坛失意的苦闷化作辛辣的讽刺,另一方面借助寓言抒发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如《白起伐莒》,白起是秦国名将,曾率军与赵国战于长平,坑杀四十万赵军。这位令人闻风丧胆的悍将却被艾子描述成一和容易相处、性情仁善的好人,只因为他“兵不血刃”。坑杀赵军的暴行与所谓“兵不血刃”的“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艾子安慰莒民的愚蠢行为则刻画出一个盲目乐观的官员形象。苏轼不仅怒斥了侵略者的残暴无耻,更痛心于官宦的愚昧无知。
社会讽刺寓言也是《艾子杂说》的主要内容之一,共十一篇,包括《苜蓿》《二媪让路》《钻火》《百钱独载》《禽大无事省出入》《公孙龙辩屈》《营丘诸难》《一扑有迟速》《鬼怕恶人》《耀州知白》《虚粘奇帽》。这类寓言主题覆盖范围广泛,贴近现实生活,意在针对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丑恶现象。如《苜蓿》,在这篇寓言中,村老看似非常尊重艾子,实际上将他和驴放在同一位置。村老坦诚的态度和艾子尴尬的处境让这篇短小的寓言妙趣横生而不失深意。宋代是一个重视文官的时代,文人的地位似乎很高,但实际上像苏轼这样的知识分子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反而遭遇被流放的劫难。这不仅是苏轼一个人的悲剧,也是大多数生不逢时的文人的悲剧。
《艾子杂说》另一种主要内容是人生劝诫类寓言,包括《齐王筑城》《尧禅位许由》《改观音经语》《木履》《龙王问蛙》《狗道我是》《三脏》《骚雅大儒》《秦氏好古》等九篇。人生劝诫类的寓言蕴含着苏轼对人生的思考,富有哲学韵味,贴近现实生活而不失幽默。如《齐王筑城》中,将被冻死的人在雪地里望天而歌,为明年粮食丰收而高兴,自己却在今年就要冻死了。苏轼借此劝诫人们制定合适的目标,量力而行,不可为了遥不可及的未来而忽视现狀。
特殊的人生经历让苏轼对庄子怀有追随者般的情感,其文学作品的风格深受《庄子》一书的影响,在其诗、词等文学作品中便可见一斑。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行文风格上,即苏轼继承了《庄子》寓言藉外论之的特点。与《庄子》相似,苏轼擅长运用外界的具体事物阐发出高深的道理,让艰涩的哲思转化成生动的故事。在《艾子杂说》中,苏轼将藉外论之的手法发展为“大题小做”和“小题大做”两种行文模式。
大题小做的模式是将复杂严重的事情化为简单轻松的小事。社会性的讽喻和政治性的议论存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如果平铺直叙容易陷入说教性过强的困境,苏轼的寓言能够将严肃复杂的议论转化为轻松易懂的寓言故事,以此表明自己的态度。在《齐王筑城》中,齐王计划铸造四千里长的城墙防御各国,以免征戍侵虞之患。艾子并不直接反驳这个观点,而是讲述了一个他在路边看到的小事:一个卧在大雪中的人望天吟唱悲歌,因为大雪兆丰年,明年将会是一个丰收的年景,可惜自己今年就要被冻死了。艾子讲述的这个故事以劝诫齐王,筑城虽然有利于后世安定,但筑造时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将会让齐国陷入困境。苏轼用一件小小的事情劝诫人们根据现实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避免陷入力不从心的困境。《鸭搦兔》中,苏轼以鸭被误认为鹘而被迫搦兔的事情,类比赵括领军与白起作战而惨败的历史。苏轼用简单的故事讲国家的失败归结于君王无法知人善用的弊端,表现出其别具一格的历史观。
小题大做的模式是用简单浅显的细节展现严肃深奥的哲理。相比于其他文学体裁,寓言更容易以小见大。苏轼的《艾子杂说》则将寓言的这个特点发挥到极致,寥寥数语便勾勒出生动的人物形象,并阐发出引人深思的道理。如《诛有尾》中,龙王下令斩有尾者,蛤蟆本来无尾,却依旧担心蝌蚪时期的经历会拖累自己。这篇寓言刻画出政治家想法设法排除异己的丑恶嘴脸,再加上苏轼乌台诗案的历史背景,更凸显出黑暗政局下人心惶惶的氛围。
寓言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寓言的萌芽、发展以及定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艾子杂说》作为苏轼寓言文的典型代表,囊括了政治讽刺寓言、社会讽刺寓言、人生劝诫类寓言这三大主题,并以“大题小做”和“小题大做”的风格呈现出诙谐幽默的特征,促进了中国古代寓言文学继先秦之后迎来又一个高峰。
【参考文献】:
【1】周·庄子撰、晋·郭象注《庄子》(台北:艺文印书馆1968年2月)
【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2月)
【3】宋·苏轼:《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3月)
【关键词】:苏轼 《艾子杂说》 寓言
苏轼是宋代的文学巨子。作为一位既往来开的文学家,他在诗、词、文等领域都有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苏轼贬谪惠、儋时期所创作的寓言专集《艾子杂说》成为唐宋文坛寓言创作的典范。《艾子杂说》共四十篇,以虚拟人物艾子为主角。《艾子杂说》的主题范围非常广泛,按照其思想内容的差异,可分为政治讽刺寓言、社会讽刺寓言、人生劝诫类寓言。
《艾子杂说》中的政治讽刺寓言占有较大比例,包括《小儿得效方》《一蟹不如一蟹》《冯驩索债》《镇宅狮子》《白起伐莒》《赶兔失獐》《城下窃盗未获》《鸭搦兔》《獬豸》《诛有尾》《齐王择婿》《愚子》《虾三德》《黯鬼赚牛头》《毛手鬼》《哭彭祖》《食肉之智》《印雨龙与指日蛮》《扛钟》《季氏入狱》等二十篇。这些寓言的主题包含担忧国家外患、讽谏君王失德、揭露官场黑暗等方面。苏轼基于自身的人生经历,一方面政坛失意的苦闷化作辛辣的讽刺,另一方面借助寓言抒发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如《白起伐莒》,白起是秦国名将,曾率军与赵国战于长平,坑杀四十万赵军。这位令人闻风丧胆的悍将却被艾子描述成一和容易相处、性情仁善的好人,只因为他“兵不血刃”。坑杀赵军的暴行与所谓“兵不血刃”的“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艾子安慰莒民的愚蠢行为则刻画出一个盲目乐观的官员形象。苏轼不仅怒斥了侵略者的残暴无耻,更痛心于官宦的愚昧无知。
社会讽刺寓言也是《艾子杂说》的主要内容之一,共十一篇,包括《苜蓿》《二媪让路》《钻火》《百钱独载》《禽大无事省出入》《公孙龙辩屈》《营丘诸难》《一扑有迟速》《鬼怕恶人》《耀州知白》《虚粘奇帽》。这类寓言主题覆盖范围广泛,贴近现实生活,意在针对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丑恶现象。如《苜蓿》,在这篇寓言中,村老看似非常尊重艾子,实际上将他和驴放在同一位置。村老坦诚的态度和艾子尴尬的处境让这篇短小的寓言妙趣横生而不失深意。宋代是一个重视文官的时代,文人的地位似乎很高,但实际上像苏轼这样的知识分子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反而遭遇被流放的劫难。这不仅是苏轼一个人的悲剧,也是大多数生不逢时的文人的悲剧。
《艾子杂说》另一种主要内容是人生劝诫类寓言,包括《齐王筑城》《尧禅位许由》《改观音经语》《木履》《龙王问蛙》《狗道我是》《三脏》《骚雅大儒》《秦氏好古》等九篇。人生劝诫类的寓言蕴含着苏轼对人生的思考,富有哲学韵味,贴近现实生活而不失幽默。如《齐王筑城》中,将被冻死的人在雪地里望天而歌,为明年粮食丰收而高兴,自己却在今年就要冻死了。苏轼借此劝诫人们制定合适的目标,量力而行,不可为了遥不可及的未来而忽视现狀。
特殊的人生经历让苏轼对庄子怀有追随者般的情感,其文学作品的风格深受《庄子》一书的影响,在其诗、词等文学作品中便可见一斑。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行文风格上,即苏轼继承了《庄子》寓言藉外论之的特点。与《庄子》相似,苏轼擅长运用外界的具体事物阐发出高深的道理,让艰涩的哲思转化成生动的故事。在《艾子杂说》中,苏轼将藉外论之的手法发展为“大题小做”和“小题大做”两种行文模式。
大题小做的模式是将复杂严重的事情化为简单轻松的小事。社会性的讽喻和政治性的议论存在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如果平铺直叙容易陷入说教性过强的困境,苏轼的寓言能够将严肃复杂的议论转化为轻松易懂的寓言故事,以此表明自己的态度。在《齐王筑城》中,齐王计划铸造四千里长的城墙防御各国,以免征戍侵虞之患。艾子并不直接反驳这个观点,而是讲述了一个他在路边看到的小事:一个卧在大雪中的人望天吟唱悲歌,因为大雪兆丰年,明年将会是一个丰收的年景,可惜自己今年就要被冻死了。艾子讲述的这个故事以劝诫齐王,筑城虽然有利于后世安定,但筑造时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将会让齐国陷入困境。苏轼用一件小小的事情劝诫人们根据现实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避免陷入力不从心的困境。《鸭搦兔》中,苏轼以鸭被误认为鹘而被迫搦兔的事情,类比赵括领军与白起作战而惨败的历史。苏轼用简单的故事讲国家的失败归结于君王无法知人善用的弊端,表现出其别具一格的历史观。
小题大做的模式是用简单浅显的细节展现严肃深奥的哲理。相比于其他文学体裁,寓言更容易以小见大。苏轼的《艾子杂说》则将寓言的这个特点发挥到极致,寥寥数语便勾勒出生动的人物形象,并阐发出引人深思的道理。如《诛有尾》中,龙王下令斩有尾者,蛤蟆本来无尾,却依旧担心蝌蚪时期的经历会拖累自己。这篇寓言刻画出政治家想法设法排除异己的丑恶嘴脸,再加上苏轼乌台诗案的历史背景,更凸显出黑暗政局下人心惶惶的氛围。
寓言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寓言的萌芽、发展以及定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艾子杂说》作为苏轼寓言文的典型代表,囊括了政治讽刺寓言、社会讽刺寓言、人生劝诫类寓言这三大主题,并以“大题小做”和“小题大做”的风格呈现出诙谐幽默的特征,促进了中国古代寓言文学继先秦之后迎来又一个高峰。
【参考文献】:
【1】周·庄子撰、晋·郭象注《庄子》(台北:艺文印书馆1968年2月)
【2】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2月)
【3】宋·苏轼:《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