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用网格法收集雷州半岛表层土样51个,检测其Cu、Pb、Zn、Cd和Cr的含量,并分别运用PLI(污染负荷指数)与RI(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雷州半岛表土的重金属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程度进行评价,利用普通克里金空间插值法研究雷州半岛土壤PLI与RI的空间分布,并简要分析了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雷州半岛表土大多数出现了Cd元素重度污染,存在极强生态风险;Cr元素轻度污染,Cu、Zn和Pb没有发生污染,均处于轻微风险等级;各样点5种重金属平均PLI是1.75,平均RI是242.27,大体上处于轻度污染等级,属于中等生态风险。Cd不仅是雷州半岛土壤最严重的污染因子亦是最严重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Cd的来源主要与区域内的化工厂烟尘排放和交通运输等人为因素有关。
关键词:雷州半岛;重金属;空间分布;潜在生态风险
1 研究意义及国内外发展状况
1.1 研究意义 自然情况下,母岩与残落的生物物质是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可人类活动对土壤重金属分布的影响随着工农业生产活动的发展而逐渐增强,土壤重金属含量出现了增长态势。城市土壤重金屬污染(主要指Hg、Cd、Pb、Cr以及类金属砷(As)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也包括具有一定毒性的元素,如Zn、Cu、Co、Ni、Mn、Sn、Mo等)具有隐蔽性,人们不易觉察或注意[1]。因为重金属不易移动,且被微生物降解的难度较大,故进入土壤环境后逐渐积累,容易导致土壤污染,并致使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这关系到众多的生命健康和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2]。当今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十分迅速,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增长,加强对城市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研究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3]。
雷州半岛作为我国3大半岛之一,处于我国大陆最南端,具备热带气候特点。尽管我国不少地区都进行过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的调查研究,可针对雷州半岛这一地区的同类报道却不多见。本研究通过探查雷州半岛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绿色城市、旅游城市的认证提供科学依据。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在城市化水平较高、工业化程度较大的欧美国家,关于城市土壤重金属的研究起步较早,已先后开展了城市土壤的特性、分类、恢复等方面的研究[4-5]。
我国近几年才逐渐展开相关研究,但发展较为迅速。现有文献资料表明,国内已有南京、杭州、重庆等近40个大中城市相继开展了城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调查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含量、分布、化学形态等方面[6-8],但未涉及污染变化及其治理问题,故近年来集中在城市土壤治理、土壤的修复、土壤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和生态风险评价等方面的关注与研究越来越多[9-11]。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采集与测定
2.1.1 样品采集 利用1∶10万比例的雷州半岛区划地图,采用二分法对雷州半岛划分网格,有效网格(有较大范围树林的网格)51个。2018年7月对雷州半岛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采样站位的优化布设,分别选取了51个树林土样站位进行样品采集工作,具体如图1。2018年8月前往选取的有效网格进行采样,在各网格中心周围选取林地采集土壤样品,采样点的定位主要依靠GPS技术。首先在各样点2m2范围内照“梅花形”选取5个子样点,采集5个表土子样(0~15cm)后充分混合,最终获得500g左右的表土样品。
2.1.2 样品处理与分析 首先,对土壤样品进行预处理,主要进行自然风干、烘干、研磨及过筛等工作。随后把土壤样品送到专业实验室,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样品中的Cu、Pb、Zn、Cd、Cr等重金属进行测试,统计检测结果,从而得到51个采样点(树林土样)中5种重金属元素:镉(Cd)、铬(Cr)、铜(Cu)、铅(Pb)、锌(Zn)的含量。
2.2 评价方法
2.2.1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采用污染负荷指数(pollution load index,PLI)[13]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2.2.2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因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复合效应及不同重金属元素的生态毒性程度不同等情况,为了客观评价雷州半岛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本文选用Hakanson[15]提出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来进行雷州半岛土壤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雷州半岛土壤重金属含量 如表2所示,雷州半岛土壤元素的平均值都大于或远大于中值,表示其受极高值或最大值影响较大,Cu、Pb、Zn、Cd、Cr 4种元素的变异系数分别是1.012、0.68、1.016、0.795、1.003。据统计结果看来,Cu、Zn、Cd、Cr4种元素均值受外来影响而偏高的可能性较大,Pb元素受其影响较小。
与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相比(表2),雷州半岛表土中重金属Cu、Pb和Zn均值均远低于中国土壤环境质量的一级标准;土壤中重金属Cd、Cr的均值则介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的一级标准和二级标准之间。采用中国砖红壤背景值作为雷州半岛土壤背景值,数据显示雷州半岛表土中Cu、Zn、Cd、Cr 4种元素单值的均值分别为背景值的1.21、1.19、7.60和1.97倍,Pb元素的含量比背景值低39.5%,重金属元素呈现富集及强富集状态,各重金属元素的极端异常值出现频率均比较高,这说明雷州半岛土壤已经出现富集重金属Cu、Zn、Cd、Cr的情况,土壤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按雷州半岛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程度看来,其污染程度的大小顺序为Cd>Cr>Cu>Zn>Pb,分析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雷州半岛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较为显著。
3.2 雷州半岛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空间分布 雷州半岛土壤各重金属元素平均污染指数(CF)的大小排序依次为:Cd(7.602)>Cr(1.978)>Cu(1.205)>Zn(1.189)>Pb(0.605),其中Cd元素为重度污染,Cr为轻度污染,Cu、Zn和Pb没有发生污染。雷州半岛土壤各重金属元素负荷污染指数(PLI)的大小排序依次为:Cd(5.77)>Cr(1.10)>Cu(0.71)>Zn(0.70)>Pb(0.47),雷州半岛土壤中5种重金属平均PLI是1.75,属于轻度污染,Cd元素是最主要的污染因子。 从雷州半岛5种重金属各污染级别的样点数所占百分比(表3)来看,绝大多数样点Pb的CF处于无污染级别,无污染级别样点数占总样点数的84%;大部分样点Cu、Zn和Cr的CF属于无污染和轻度污染2个等级,这2个等级的样点数分别占总样点数的74%、76%和66%;大多数样点Cd元素的CF属于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等级,重度污染等级的样点数占总样点数的74%。由此可知,Cd元素是雷州半岛最主要的污染因子。
为了从整体上反映雷州半岛土壤重金属PLI(污染负荷指数)的空间分布,在ArcGIS10.2支持下,用普通克里金空间插值技术[16]获得图2。从雷州半岛土壤重金属PLI空间分布图(图2)中可见,PLI高值区处于雷州半岛的东南部,PLI变化在3~4之间,属于重度污染;其次为中偏北部的湛江市区和东海岛附近,PLI变化在1~3之间,属于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西北部基本没有受到污染。
3.3 雷州半岛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及RI空间分布 以中国砖红壤元素背景值作为参比值,计算获得雷州半岛土壤5种重金属的E值和各样点的RI值,并按照表1所列出的分级标准对雷州半岛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见表4。
雷州半岛土壤5种重金属平均E(单元素风险指数)的大小排序依次为:Cd(228.07)>Cu(6.03)>Cr(3.96)>Pb(3.02)>Zn(1.19)。土壤Cd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非常高,达到较强风险、很强风险与极强生态风险等级的样点数分别占了总样点数的32%、18%和28%,是雷州半岛最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其他重金属元素的生态风险较低,Cu、Pb、Zn和Cr元素平均E远小于低级生态风险的上限,轻微生态风险样点占了样点总数的100%,处于低级污染程度,属于轻微生态风险。
从RI(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各风险级别样点数占总样点数的百分比(表4)来看,处于微弱生态风险样的点数占了48%,中等风险、较强风险和很强风险分别占了24%、18%和10%。雷州半岛土壤重金属RI(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空间分布(图3)与PLI(污染负荷指数)分布图(图2)非常相似,都是逐渐自西北向东南增大,高值区位于雷州半岛东南部的雷州和徐闻两地,RI变化在300~1200之间,属于强生态风险与极强生态风险;其次为中偏北部的湛江市区和东海岛附近,RI的变化大多在150~600之间,达到中等生态风险与强生态风险等级;低值区分布在雷州半岛西北部,大部分属于微弱污染等级,处于轻微生态风险等级。
4 讨论
城市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具有多面性,但主要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如生活垃圾、建筑废料、汽车尾气与轮胎的磨损、工业粉尘以及金属腐蚀等,而绝大多数人为源的重金属粉尘与垃圾经过干湿沉降等过程也会使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升高。
人类活动的性质与强度有明显的空间差异特点,故雷州半岛各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的差异非常大。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高值区主要集中在雷州半岛东南部的雷州、徐闻地区,但据所查资料显示:雷州、徐闻两地的工业企业比较少,所以由工业污染造成两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高的可能性很小,两地出现高值主要与成土母质影响土壤Cr、Cd等元素的背景值较高有关[4]。雷州半島中南部玄武岩风化土壤的Cd元素和Cr元素的浓度明显高于其他母质的土壤,与花岗岩和石灰岩相比,不仅玄武岩母岩中重金属元素浓度比较高,而且它的风化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浓度也比较高[17-20]。据本文实验数据可知,雷州半岛表土中Cu、Zn、Cd、Cr 4种元素单值的平均值分别为背景值的1.21、1.19、7.60和1.97倍,远高于广东省和全国的背景值。化肥与农药大量使用是使雷州、徐闻两地成为雷州半岛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高值区的另一个原因。雷州半岛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的次高值区是中偏北部的湛江市区和东海岛附近,原因之一是该区域的工厂集聚以及客货转运量都较大;原因之二是湛江市区历史悠久,区域内人口密集,造成该区域生活垃圾数量庞大,加上该区域汽车数量逐年增长,使得该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较高。
雷州半岛土壤Cd元素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最严重的原因,可能是雷州半岛中东部东海岛的化工厂排放的烟尘与废水中含有大量的Cd元素,但需进一步深入研究论证;也可能是随着雷州半岛工业的发展与人口数量的大量增多,加上汽车数量逐年增长,含镉气溶胶的排放量亦呈现出增长态势,导致了雷州半岛土壤Cd元素污染较为严重和生态风险比较高。粤海铁路湛江客、货站的交通流量都比较大,货物类型多种多样(尤其是宝钢落户东海岛后,生产了大量的金属原材料和机械设备),从而出现雷州半岛土壤Cd元素污染和生态风险峰值区。
5 结论
(1)雷州半岛表土中Cu、Pb、Zn、Cd和Cr元素的平均含量分别是24.106、17.36、47.104、0.441和127.24mg/kg,其中Cu、Zn、Cd与Cr元素的含量高于我国砖红壤表土背景值,Pb元素低于我国砖红壤表土背景值。
(2)雷州半岛大多数土壤样点都出现了Cd元素的重度污染,Cr元素的轻度污染,Cu、Zn和Pb元素没有发生污染。各个样点5种重金属平均PLI是1.750,大体上处于轻度污染等级。东南部雷州市和徐闻县两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达到重度污染等级,雷州、徐闻两地出现污染高值主要与成土母质影响土壤Cr、Cd等元素的背景值较高有关;湛江市区、东海岛和粤海铁路湛江客、货站附近处于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等级,西北部基本没有受到污染。
(3)雷州半岛土壤各重金属元素平均E的大小排序依次是Cd(228.07)>Cu(6.03)>Cr(3.96)>Pb(3.02)>Zn(1.19)。5种重金属元素平均RI是242.27,处于中等生态风险等级,RI的空间分布和PLI的空间分布极为相似,两者的高值区主要位于东南部的雷州市和徐闻县两地,处于极强生态风险等级;其次是湛江市区和东海岛附近,处于中等生态风险和强生态风险等级;西北部大部分处于微弱生态风险等级。 (4)镉(Cd)不仅是雷州半岛土壤最主要的污染因子,亦是最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其来源比较复杂,不仅与区域内的化工厂烟尘排放以及区域内的表层土壤空气迁移有关,而且与交通运输等人为因素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刘玉燕,刘敏,刘浩峰,等.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J].土壤通报,2006,37(1):184-188.
[2]康玲芬,李锋瑞.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城市土壤质量的影响[J].生态科学,2006,25(1):59-63.
[3]陈永康,王学松.徐州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研究[J].江苏环境科技,2006,19(4):56-58.
[4]杨元根,E.Paterson,C.Campbell.城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积累及其微生物效应[J].环境科学,2001(03):44-48.
[5]Carey A E,Gowen J A,Forehand T J,Tai H,Wiersma G B.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soils of five United States cities,1972 urban soils monitoring program.[J].Pesticides monitoring journal,1980,13(4).
[6]关卉,万洪富,王冼民,等.雷州半島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污染评价[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10):757-760+771.
[7]龚根辉.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与展望[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15(15):148-149+168.
[8]宿建军.城市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及生物治理[J].中国林副特产,2008(01):99-101.
[9]莫昌琍.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治理对策[J].北方环境,2011,23(05):127-128.
[10]马建华,李灿,陈云增,等.土地利用与经济增长对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以开封市为例[J].土壤学报,2011,48(04):743-750.
[11]张浩,王济,曾希柏,白玲玉,等.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22(02):11-18.
[1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0.
[13]李一蒙,马建华,刘德新,等.开封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15,36(03):1037-1044.
[14]汤洁,天琴,李海毅,等.哈尔滨市表土重金属地球化学基线的确定及污染程度评价[J].生态环境学报,2010,19(10):2408-2413.
[15]李啸宇,何祥英,罗万次,等.广西防城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16,35(05):712-717.
[16]王劲峰.空间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76-84
[17]肖风劲,欧阳华.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指标和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2):203-209.
[18]孔红梅,赵景柱,姬兰柱,等.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初探[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4):486-490.
[19]肖风劲,欧阳华,傅伯杰,等.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地理学报,2003,58(6):803-809.
[20]郑国东.广西北部湾地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6.
(责编:王慧晴)
关键词:雷州半岛;重金属;空间分布;潜在生态风险
1 研究意义及国内外发展状况
1.1 研究意义 自然情况下,母岩与残落的生物物质是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可人类活动对土壤重金属分布的影响随着工农业生产活动的发展而逐渐增强,土壤重金属含量出现了增长态势。城市土壤重金屬污染(主要指Hg、Cd、Pb、Cr以及类金属砷(As)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也包括具有一定毒性的元素,如Zn、Cu、Co、Ni、Mn、Sn、Mo等)具有隐蔽性,人们不易觉察或注意[1]。因为重金属不易移动,且被微生物降解的难度较大,故进入土壤环境后逐渐积累,容易导致土壤污染,并致使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降低,这关系到众多的生命健康和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2]。当今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十分迅速,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增长,加强对城市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研究具有迫切性和重要性[3]。
雷州半岛作为我国3大半岛之一,处于我国大陆最南端,具备热带气候特点。尽管我国不少地区都进行过土壤重金属污染方面的调查研究,可针对雷州半岛这一地区的同类报道却不多见。本研究通过探查雷州半岛土壤重金属含量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绿色城市、旅游城市的认证提供科学依据。
1.2 国内外发展状况 在城市化水平较高、工业化程度较大的欧美国家,关于城市土壤重金属的研究起步较早,已先后开展了城市土壤的特性、分类、恢复等方面的研究[4-5]。
我国近几年才逐渐展开相关研究,但发展较为迅速。现有文献资料表明,国内已有南京、杭州、重庆等近40个大中城市相继开展了城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调查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含量、分布、化学形态等方面[6-8],但未涉及污染变化及其治理问题,故近年来集中在城市土壤治理、土壤的修复、土壤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和生态风险评价等方面的关注与研究越来越多[9-11]。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品采集与测定
2.1.1 样品采集 利用1∶10万比例的雷州半岛区划地图,采用二分法对雷州半岛划分网格,有效网格(有较大范围树林的网格)51个。2018年7月对雷州半岛进行了实地考察和采样站位的优化布设,分别选取了51个树林土样站位进行样品采集工作,具体如图1。2018年8月前往选取的有效网格进行采样,在各网格中心周围选取林地采集土壤样品,采样点的定位主要依靠GPS技术。首先在各样点2m2范围内照“梅花形”选取5个子样点,采集5个表土子样(0~15cm)后充分混合,最终获得500g左右的表土样品。
2.1.2 样品处理与分析 首先,对土壤样品进行预处理,主要进行自然风干、烘干、研磨及过筛等工作。随后把土壤样品送到专业实验室,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样品中的Cu、Pb、Zn、Cd、Cr等重金属进行测试,统计检测结果,从而得到51个采样点(树林土样)中5种重金属元素:镉(Cd)、铬(Cr)、铜(Cu)、铅(Pb)、锌(Zn)的含量。
2.2 评价方法
2.2.1 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方法 采用污染负荷指数(pollution load index,PLI)[13]进行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2.2.2 生态风险评价方法 因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复合效应及不同重金属元素的生态毒性程度不同等情况,为了客观评价雷州半岛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情况,本文选用Hakanson[15]提出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来进行雷州半岛土壤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3 结果与分析
3.1 雷州半岛土壤重金属含量 如表2所示,雷州半岛土壤元素的平均值都大于或远大于中值,表示其受极高值或最大值影响较大,Cu、Pb、Zn、Cd、Cr 4种元素的变异系数分别是1.012、0.68、1.016、0.795、1.003。据统计结果看来,Cu、Zn、Cd、Cr4种元素均值受外来影响而偏高的可能性较大,Pb元素受其影响较小。
与中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相比(表2),雷州半岛表土中重金属Cu、Pb和Zn均值均远低于中国土壤环境质量的一级标准;土壤中重金属Cd、Cr的均值则介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的一级标准和二级标准之间。采用中国砖红壤背景值作为雷州半岛土壤背景值,数据显示雷州半岛表土中Cu、Zn、Cd、Cr 4种元素单值的均值分别为背景值的1.21、1.19、7.60和1.97倍,Pb元素的含量比背景值低39.5%,重金属元素呈现富集及强富集状态,各重金属元素的极端异常值出现频率均比较高,这说明雷州半岛土壤已经出现富集重金属Cu、Zn、Cd、Cr的情况,土壤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按雷州半岛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程度看来,其污染程度的大小顺序为Cd>Cr>Cu>Zn>Pb,分析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雷州半岛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较为显著。
3.2 雷州半岛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空间分布 雷州半岛土壤各重金属元素平均污染指数(CF)的大小排序依次为:Cd(7.602)>Cr(1.978)>Cu(1.205)>Zn(1.189)>Pb(0.605),其中Cd元素为重度污染,Cr为轻度污染,Cu、Zn和Pb没有发生污染。雷州半岛土壤各重金属元素负荷污染指数(PLI)的大小排序依次为:Cd(5.77)>Cr(1.10)>Cu(0.71)>Zn(0.70)>Pb(0.47),雷州半岛土壤中5种重金属平均PLI是1.75,属于轻度污染,Cd元素是最主要的污染因子。 从雷州半岛5种重金属各污染级别的样点数所占百分比(表3)来看,绝大多数样点Pb的CF处于无污染级别,无污染级别样点数占总样点数的84%;大部分样点Cu、Zn和Cr的CF属于无污染和轻度污染2个等级,这2个等级的样点数分别占总样点数的74%、76%和66%;大多数样点Cd元素的CF属于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等级,重度污染等级的样点数占总样点数的74%。由此可知,Cd元素是雷州半岛最主要的污染因子。
为了从整体上反映雷州半岛土壤重金属PLI(污染负荷指数)的空间分布,在ArcGIS10.2支持下,用普通克里金空间插值技术[16]获得图2。从雷州半岛土壤重金属PLI空间分布图(图2)中可见,PLI高值区处于雷州半岛的东南部,PLI变化在3~4之间,属于重度污染;其次为中偏北部的湛江市区和东海岛附近,PLI变化在1~3之间,属于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西北部基本没有受到污染。
3.3 雷州半岛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及RI空间分布 以中国砖红壤元素背景值作为参比值,计算获得雷州半岛土壤5种重金属的E值和各样点的RI值,并按照表1所列出的分级标准对雷州半岛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见表4。
雷州半岛土壤5种重金属平均E(单元素风险指数)的大小排序依次为:Cd(228.07)>Cu(6.03)>Cr(3.96)>Pb(3.02)>Zn(1.19)。土壤Cd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非常高,达到较强风险、很强风险与极强生态风险等级的样点数分别占了总样点数的32%、18%和28%,是雷州半岛最主要的生态风险因子;其他重金属元素的生态风险较低,Cu、Pb、Zn和Cr元素平均E远小于低级生态风险的上限,轻微生态风险样点占了样点总数的100%,处于低级污染程度,属于轻微生态风险。
从RI(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各风险级别样点数占总样点数的百分比(表4)来看,处于微弱生态风险样的点数占了48%,中等风险、较强风险和很强风险分别占了24%、18%和10%。雷州半岛土壤重金属RI(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的空间分布(图3)与PLI(污染负荷指数)分布图(图2)非常相似,都是逐渐自西北向东南增大,高值区位于雷州半岛东南部的雷州和徐闻两地,RI变化在300~1200之间,属于强生态风险与极强生态风险;其次为中偏北部的湛江市区和东海岛附近,RI的变化大多在150~600之间,达到中等生态风险与强生态风险等级;低值区分布在雷州半岛西北部,大部分属于微弱污染等级,处于轻微生态风险等级。
4 讨论
城市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具有多面性,但主要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如生活垃圾、建筑废料、汽车尾气与轮胎的磨损、工业粉尘以及金属腐蚀等,而绝大多数人为源的重金属粉尘与垃圾经过干湿沉降等过程也会使土壤重金属的含量升高。
人类活动的性质与强度有明显的空间差异特点,故雷州半岛各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的差异非常大。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高值区主要集中在雷州半岛东南部的雷州、徐闻地区,但据所查资料显示:雷州、徐闻两地的工业企业比较少,所以由工业污染造成两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高的可能性很小,两地出现高值主要与成土母质影响土壤Cr、Cd等元素的背景值较高有关[4]。雷州半島中南部玄武岩风化土壤的Cd元素和Cr元素的浓度明显高于其他母质的土壤,与花岗岩和石灰岩相比,不仅玄武岩母岩中重金属元素浓度比较高,而且它的风化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浓度也比较高[17-20]。据本文实验数据可知,雷州半岛表土中Cu、Zn、Cd、Cr 4种元素单值的平均值分别为背景值的1.21、1.19、7.60和1.97倍,远高于广东省和全国的背景值。化肥与农药大量使用是使雷州、徐闻两地成为雷州半岛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高值区的另一个原因。雷州半岛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的次高值区是中偏北部的湛江市区和东海岛附近,原因之一是该区域的工厂集聚以及客货转运量都较大;原因之二是湛江市区历史悠久,区域内人口密集,造成该区域生活垃圾数量庞大,加上该区域汽车数量逐年增长,使得该区域土壤重金属含量较高。
雷州半岛土壤Cd元素污染和潜在生态风险最严重的原因,可能是雷州半岛中东部东海岛的化工厂排放的烟尘与废水中含有大量的Cd元素,但需进一步深入研究论证;也可能是随着雷州半岛工业的发展与人口数量的大量增多,加上汽车数量逐年增长,含镉气溶胶的排放量亦呈现出增长态势,导致了雷州半岛土壤Cd元素污染较为严重和生态风险比较高。粤海铁路湛江客、货站的交通流量都比较大,货物类型多种多样(尤其是宝钢落户东海岛后,生产了大量的金属原材料和机械设备),从而出现雷州半岛土壤Cd元素污染和生态风险峰值区。
5 结论
(1)雷州半岛表土中Cu、Pb、Zn、Cd和Cr元素的平均含量分别是24.106、17.36、47.104、0.441和127.24mg/kg,其中Cu、Zn、Cd与Cr元素的含量高于我国砖红壤表土背景值,Pb元素低于我国砖红壤表土背景值。
(2)雷州半岛大多数土壤样点都出现了Cd元素的重度污染,Cr元素的轻度污染,Cu、Zn和Pb元素没有发生污染。各个样点5种重金属平均PLI是1.750,大体上处于轻度污染等级。东南部雷州市和徐闻县两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达到重度污染等级,雷州、徐闻两地出现污染高值主要与成土母质影响土壤Cr、Cd等元素的背景值较高有关;湛江市区、东海岛和粤海铁路湛江客、货站附近处于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等级,西北部基本没有受到污染。
(3)雷州半岛土壤各重金属元素平均E的大小排序依次是Cd(228.07)>Cu(6.03)>Cr(3.96)>Pb(3.02)>Zn(1.19)。5种重金属元素平均RI是242.27,处于中等生态风险等级,RI的空间分布和PLI的空间分布极为相似,两者的高值区主要位于东南部的雷州市和徐闻县两地,处于极强生态风险等级;其次是湛江市区和东海岛附近,处于中等生态风险和强生态风险等级;西北部大部分处于微弱生态风险等级。 (4)镉(Cd)不仅是雷州半岛土壤最主要的污染因子,亦是最主要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其来源比较复杂,不仅与区域内的化工厂烟尘排放以及区域内的表层土壤空气迁移有关,而且与交通运输等人为因素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刘玉燕,刘敏,刘浩峰,等.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分析[J].土壤通报,2006,37(1):184-188.
[2]康玲芬,李锋瑞.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城市土壤质量的影响[J].生态科学,2006,25(1):59-63.
[3]陈永康,王学松.徐州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空间分布研究[J].江苏环境科技,2006,19(4):56-58.
[4]杨元根,E.Paterson,C.Campbell.城市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积累及其微生物效应[J].环境科学,2001(03):44-48.
[5]Carey A E,Gowen J A,Forehand T J,Tai H,Wiersma G B. Heavy metal concentrations in soils of five United States cities,1972 urban soils monitoring program.[J].Pesticides monitoring journal,1980,13(4).
[6]关卉,万洪富,王冼民,等.雷州半島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污染评价[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10):757-760+771.
[7]龚根辉.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现状与展望[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09,15(15):148-149+168.
[8]宿建军.城市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及生物治理[J].中国林副特产,2008(01):99-101.
[9]莫昌琍.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治理对策[J].北方环境,2011,23(05):127-128.
[10]马建华,李灿,陈云增,等.土地利用与经济增长对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影响——以开封市为例[J].土壤学报,2011,48(04):743-750.
[11]张浩,王济,曾希柏,白玲玉,等.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22(02):11-18.
[1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中国土壤元素背景值[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0.
[13]李一蒙,马建华,刘德新,等.开封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2015,36(03):1037-1044.
[14]汤洁,天琴,李海毅,等.哈尔滨市表土重金属地球化学基线的确定及污染程度评价[J].生态环境学报,2010,19(10):2408-2413.
[15]李啸宇,何祥英,罗万次,等.广西防城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分布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16,35(05):712-717.
[16]王劲峰.空间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76-84
[17]肖风劲,欧阳华.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指标和方法[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2):203-209.
[18]孔红梅,赵景柱,姬兰柱,等.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初探[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4):486-490.
[19]肖风劲,欧阳华,傅伯杰,等.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及其在中国的应用[J].地理学报,2003,58(6):803-809.
[20]郑国东.广西北部湾地区表层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6.
(责编:王慧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