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如,单纯追求课堂气氛而忽视语文双基知识;由“满堂灌”走向“满堂问”,单纯追求课堂气氛而忽视语文“双基”知识,重文本解析,忽视审美体验……这不得不引起各位教育者的担忧。语文课堂迫切需要进行艺术调控,以确保教学活动取得最佳效果。那么,一节语文课上,我们可从哪些方面进行艺术调控呢?
一、语言艺术
一节课,都要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学生当然疲倦易走神。教师的教学语言在这时就可以发挥出其特有的功效。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具有言辞美。语言要精确、精练、精妙,要将作者文中之情与教者、学者的胸中之情融为一体,才能形成心理共振的场效应,具有情感美。
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具有旋律美;语速要快慢有间,断续适当,张弛有度,具有语声美。这是对教师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教师如能巧妙地利用幽默艺术,整节课气氛就会更加活跃,教学效果就会更加明显。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好的课堂教学要有幽默,要有笑声……”课堂上恰当的幽默、适当的笑话,能调节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有利于和谐课堂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方法有以下几种:如,(1)利用谐音制造幽默效果。(2)巧解熟语和学生熟悉的其他语言制造幽默效果。(3)有分寸地调侃,制造幽默效果。(4)利用标点符号制造幽默效果。(5)巧拆汉字或词语,制造幽默效果。
二、行为艺术
行为艺术,又称“身体语言艺术”,是指人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情感、交流信息、说明意向的人类情感交流时所附带的艺术形式,即姿态、手势、面部表情等的艺术非语言手段,它具有直观性、形象性、暗示性和感召性等特征。
那么,语文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身体语言艺术呢?本人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表情运用的艺术
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复杂千百倍的语言。”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如能针对出现的不同情况,运用好面部表情语言,就可以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2.动作运用的艺术
动作是肢体语言最集中的表现,是体态语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准确适度地运用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加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但要注意,教师的动作语言要用得简练、适当、自然、协调、多样,次数不应过于频繁,应以适度为宜。
3.眼神的运用艺术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爱默生曾说:“人的眼睛和舌头说的话一样多,不要字典,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一切。”在课堂上,眼神是体现师生的非语言思想的关键点。教师讲课时,应以敏锐而亲切的目光有意识地关注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感到没有被冷落;用鼓励的眼神激发学生大胆发言;用爱的眼神给学生以温暖。
三、穿着艺术
俗话说:“佛要金妆,人要衣妆。”特别是在可塑性较强的小学阶段,教师的美好形象显得更为重要。在面对小学生时,老师必须考虑到自己的穿着是不是太随意。如果老师在课堂上的衣着太过于讲求休闲和时髦,会让学生感觉到不严格或者说老师的品位低俗,那么老师在课堂上也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教师也不能肮脏邋遢,不修边幅。
四、心理艺术
我们经常外出听一些特级教师上课,他们为了推广经验,推动教改常常借班上课,师生互不认识,互不了解,这时老师怎样沟通学生心理,迅速缩短师生交往距离,解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做起:一是沟通学生的智力心理;二是沟通学生的非智力心理。总之,教师与学生心理沟通,这是教学的起点,我们要时时处处给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提供切实而具体的帮助,使学生学习能顺利进行。
五、情感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的情感美就是指教育者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和学双方的积极性,在情感相互交流融合之中,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受到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是心与心的交汇,是灵魂对灵魂的对白,是生命节律的和谐振动。教学时教师用美的形式、美的内容、美的语言、美的行为去触动学生的心灵,审美主体面对千姿百态的美的形象,会被激起一种特有的愉快的心理状态,即美感愉悦和享受。
总而言之,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教师在长期课堂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学技艺”发展的高级阶段和理想境界。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特点,富于创造性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安排精巧的教學过程,运用新颖的教学手段,使课文课堂40分钟内尽展其芳彩。
编辑 王团兰
一、语言艺术
一节课,都要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学生当然疲倦易走神。教师的教学语言在这时就可以发挥出其特有的功效。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具有言辞美。语言要精确、精练、精妙,要将作者文中之情与教者、学者的胸中之情融为一体,才能形成心理共振的场效应,具有情感美。
抑扬顿挫,节奏鲜明,具有旋律美;语速要快慢有间,断续适当,张弛有度,具有语声美。这是对教师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与此同时,教师如能巧妙地利用幽默艺术,整节课气氛就会更加活跃,教学效果就会更加明显。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好的课堂教学要有幽默,要有笑声……”课堂上恰当的幽默、适当的笑话,能调节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有利于和谐课堂关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方法有以下几种:如,(1)利用谐音制造幽默效果。(2)巧解熟语和学生熟悉的其他语言制造幽默效果。(3)有分寸地调侃,制造幽默效果。(4)利用标点符号制造幽默效果。(5)巧拆汉字或词语,制造幽默效果。
二、行为艺术
行为艺术,又称“身体语言艺术”,是指人用身体动作来表达情感、交流信息、说明意向的人类情感交流时所附带的艺术形式,即姿态、手势、面部表情等的艺术非语言手段,它具有直观性、形象性、暗示性和感召性等特征。
那么,语文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身体语言艺术呢?本人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表情运用的艺术
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说:“面部表情是多少世纪培养成的语言,是比嘴里讲的复杂千百倍的语言。”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如能针对出现的不同情况,运用好面部表情语言,就可以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2.动作运用的艺术
动作是肢体语言最集中的表现,是体态语的核心。在课堂教学中准确适度地运用手势,既可以传递思想,又可以表达感情,还可以增加有声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但要注意,教师的动作语言要用得简练、适当、自然、协调、多样,次数不应过于频繁,应以适度为宜。
3.眼神的运用艺术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爱默生曾说:“人的眼睛和舌头说的话一样多,不要字典,却能从眼睛的语言中了解一切。”在课堂上,眼神是体现师生的非语言思想的关键点。教师讲课时,应以敏锐而亲切的目光有意识地关注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感到没有被冷落;用鼓励的眼神激发学生大胆发言;用爱的眼神给学生以温暖。
三、穿着艺术
俗话说:“佛要金妆,人要衣妆。”特别是在可塑性较强的小学阶段,教师的美好形象显得更为重要。在面对小学生时,老师必须考虑到自己的穿着是不是太随意。如果老师在课堂上的衣着太过于讲求休闲和时髦,会让学生感觉到不严格或者说老师的品位低俗,那么老师在课堂上也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教师也不能肮脏邋遢,不修边幅。
四、心理艺术
我们经常外出听一些特级教师上课,他们为了推广经验,推动教改常常借班上课,师生互不认识,互不了解,这时老师怎样沟通学生心理,迅速缩短师生交往距离,解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做起:一是沟通学生的智力心理;二是沟通学生的非智力心理。总之,教师与学生心理沟通,这是教学的起点,我们要时时处处给学生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提供切实而具体的帮助,使学生学习能顺利进行。
五、情感艺术
课堂教学艺术的情感美就是指教育者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和学双方的积极性,在情感相互交流融合之中,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受到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是心与心的交汇,是灵魂对灵魂的对白,是生命节律的和谐振动。教学时教师用美的形式、美的内容、美的语言、美的行为去触动学生的心灵,审美主体面对千姿百态的美的形象,会被激起一种特有的愉快的心理状态,即美感愉悦和享受。
总而言之,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教师在长期课堂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学技艺”发展的高级阶段和理想境界。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特点,富于创造性地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安排精巧的教學过程,运用新颖的教学手段,使课文课堂40分钟内尽展其芳彩。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