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数字杂志、手机短信、移動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触摸媒体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今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传统的媒体传播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新媒体传播方式成为社会传媒的主流,在提高媒体传播速度,扩大媒体传播范围,改变媒体传播方式,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提高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新媒体的出现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得以实现,没有科技的进步的支撑,媒体传播形态的变革是不可能实现,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出现也将是个未知数。伴随科技创新出现的新媒体正改变着整个世界的面貌。
关键词:科技创新 支撑 新媒体 特点
一、创新科技支撑下新媒体的产生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各种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离开了科技的支撑,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将只是人的幻想,任何领域内的突破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所谓科技创新,是指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学技术在今天的世界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绝对动力,一个社会要发展要进步,离开了科学技术的创新是不可想象的。人类社会的前行也是伴随着几次科技、产业革命的发生而不断从愚昧走向开化,从落后走向进步的。可以试想,如果没有蒸汽机的出现,没有电力的发明,没有核能、电子能,没有网络技术的开发应用,今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交通靠走,交流靠吼,这些原始的状态正是在科技不断进步过程中,在科技创新中得以改变的。换句话说,科技创新是改变整个世界的支撑力量,唯其不可!
我们这里所说的支撑是指某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基础性和决定性的力量或作用。科技支撑的含义显然是指,科学技术对其他事物的变化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当今科技的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一、用科技来改造传统的已经有的产业或行业;二、用科技创造出以前没有的产业。科学技术对当今社会各方面的支撑是十分普遍的,新的媒体传播技术和工具的出现,正是科技创新支撑的产物,它促使传统媒体的传播向着更高级阶段迈进。
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通俗的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称为媒体。传统的媒体分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四大类,他们都是信息传播的中介物。而新媒体,是新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于旧而言,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广播相对于报纸是新的,电视相对广播是新的,网络相对电视又是新的。
新媒体之所以"新",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采用了新的科技成果,是新科技支撑使传播媒介在技术上,形式上以及理念上获得的革新。通过这些革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让人们通过媒体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自由而随意,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质和量。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扩大了市场范围,推动了管理方式的变革,促进了资源配置的全面优化和充分利用,而且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着人们的生活水平。
二、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及优势
新媒体传播形式出现之后,它之所以能够以如此迅猛之势取代传统媒体占据传媒的市场,主要在于跟传统传媒相比它有着诸多明显的优点,适应了社会发展,吸引了受众的参与。
(一)新媒体具有开放性、主动性、草根性等传播特点。传统媒体更多的被政府所控制,公众要表达自己的言论是非常困难的。而新媒体打破了这种信息的垄断。在新媒体上,不单是政府,媒体工作者可以随时的发表新闻、看法、见解,大众也可以随时发布信息,发表自己的观点言论,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传播的角色更加开放。这种既有权威人士的言论,更有社会大众的亲身体验,实现了传播的效果。
(二)新媒体具有互动性、跨地域性的传播特点。新媒体传播与传统媒体在传播方式、途径上有着极大地不同。传统的传播媒体,其传播特点大多是一点对多点,而新媒体传播,则是多点对多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新媒体传播方式是每个人都可以进行的大众的传播,它是数字化的传播媒介,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信息,由传统的单向传播变为双向,甚至多向互动性的传播,面向更加细化的受众,直接面向个人。人人可以接受信息,人人可以发布信息,而且可以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去发布信息。受众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同时由于新媒体集多种媒体传播功能于一身,可以为受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传播效果更好。网络的全球化,使读者变得无界,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它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在地域上的限制性,让信息传播范围变得更大,影响更广,新媒体传播也在改变着全世界的关系。
(三)新媒体具有及时性、现场型的传播特点。它可以在第一时间里,第一现场中展现事态的面貌。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播对象的信息内容和信息的传播速度,可以让受众在事发的第一时间了解到信息、事件的原貌。如2005年7月7日,伦敦发生地铁爆炸,市民威廉-达顿用手机拍摄了照片,第一时间在朋友的博客上"直播"了这场灾难的状况。而这些图片很快就出现在了各大电视网络上,并成为头条新闻。手机、网络、博客等新媒体在这一事件的报道中将媒体传播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紧紧抓住,而路透社等主流媒体在事发两小时后才进行报道。
(四)新媒体还具有表现形式多样化的传播特点。伴随新科技的不断涌现,和新媒体传播工具的多样化,促进了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各种形式传播工具的出现,让传播媒介不再只是只有文字而无声音,或者只有声音而无图像的单一表现形式。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传播信息,使得传播媒介表现力更强,内容更丰富,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增添了信息的趣味性。
三、新媒体传播的弊端
伴随科技创新而产生的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特点和优点还有很多,在缩短人与人之间沟通距离,扩大交流范围,增添信息传播方式,提高信息透明度等诸多优点之外,新媒体也有自己的危险性。
首先,它可以成为危机的放大器。正是由于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评论和言论,使得危机的传播风险加大,一个微小的信息,如果不加以及时的加以引导和调节,很可能给社会的带来极大地危害。如拉萨"3-14事件",由于国外媒体不实的和歪曲的报道,给中国政府的形象在国际上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其次,运用新媒体进行传播,传播者的可信度会降低。传统媒体的传播者大多都是权威媒体,信息要传播出去,之前都有总编和宣传部门的多层把关,信息可信度相对较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发展指导思想。新媒体传播,作为现今传播文化的主要形式和重要阵地,在这样的形势下更应该注重信息传播的质量和信息的安全。要将新媒体的这些优点发挥出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戴元光、邵培仁、龚炜,《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
[2]陈立辉,《科技支撑体系及其作用与功能》,《改革与战略》2002第1、2合期。
[3]赵涛,《解读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产业将成新增长点》,《瞭望》,2011.10。
[4]薛颖,《新媒体传播手段与传播形态的特征分析》,《商业文化》,2011年8月。
[5]刘涛,《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作用探究》,《东方企业文化-远见》,2010.6。
[6]任建红,《试论媒介对科技传播的影响》,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第3期。
作者简介:宋仕宏:(1982-),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助教。王雪梅:(1981-),成都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讲师。
关键词:科技创新 支撑 新媒体 特点
一、创新科技支撑下新媒体的产生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各种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离开了科技的支撑,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将只是人的幻想,任何领域内的突破都是不可能实现的。所谓科技创新,是指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科学技术在今天的世界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绝对动力,一个社会要发展要进步,离开了科学技术的创新是不可想象的。人类社会的前行也是伴随着几次科技、产业革命的发生而不断从愚昧走向开化,从落后走向进步的。可以试想,如果没有蒸汽机的出现,没有电力的发明,没有核能、电子能,没有网络技术的开发应用,今天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交通靠走,交流靠吼,这些原始的状态正是在科技不断进步过程中,在科技创新中得以改变的。换句话说,科技创新是改变整个世界的支撑力量,唯其不可!
我们这里所说的支撑是指某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基础性和决定性的力量或作用。科技支撑的含义显然是指,科学技术对其他事物的变化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当今科技的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一、用科技来改造传统的已经有的产业或行业;二、用科技创造出以前没有的产业。科学技术对当今社会各方面的支撑是十分普遍的,新的媒体传播技术和工具的出现,正是科技创新支撑的产物,它促使传统媒体的传播向着更高级阶段迈进。
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通俗的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称为媒体。传统的媒体分为: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四大类,他们都是信息传播的中介物。而新媒体,是新的科学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于旧而言,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广播相对于报纸是新的,电视相对广播是新的,网络相对电视又是新的。
新媒体之所以"新",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它采用了新的科技成果,是新科技支撑使传播媒介在技术上,形式上以及理念上获得的革新。通过这些革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让人们通过媒体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自由而随意,丰富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质和量。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扩大了市场范围,推动了管理方式的变革,促进了资源配置的全面优化和充分利用,而且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着人们的生活水平。
二、新媒体传播的特点及优势
新媒体传播形式出现之后,它之所以能够以如此迅猛之势取代传统媒体占据传媒的市场,主要在于跟传统传媒相比它有着诸多明显的优点,适应了社会发展,吸引了受众的参与。
(一)新媒体具有开放性、主动性、草根性等传播特点。传统媒体更多的被政府所控制,公众要表达自己的言论是非常困难的。而新媒体打破了这种信息的垄断。在新媒体上,不单是政府,媒体工作者可以随时的发表新闻、看法、见解,大众也可以随时发布信息,发表自己的观点言论,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传播的角色更加开放。这种既有权威人士的言论,更有社会大众的亲身体验,实现了传播的效果。
(二)新媒体具有互动性、跨地域性的传播特点。新媒体传播与传统媒体在传播方式、途径上有着极大地不同。传统的传播媒体,其传播特点大多是一点对多点,而新媒体传播,则是多点对多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新媒体传播方式是每个人都可以进行的大众的传播,它是数字化的传播媒介,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信息,由传统的单向传播变为双向,甚至多向互动性的传播,面向更加细化的受众,直接面向个人。人人可以接受信息,人人可以发布信息,而且可以在接受信息的同时去发布信息。受众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节目,同时由于新媒体集多种媒体传播功能于一身,可以为受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传播效果更好。网络的全球化,使读者变得无界,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它打破了传统媒体传播在地域上的限制性,让信息传播范围变得更大,影响更广,新媒体传播也在改变着全世界的关系。
(三)新媒体具有及时性、现场型的传播特点。它可以在第一时间里,第一现场中展现事态的面貌。新媒体传播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播对象的信息内容和信息的传播速度,可以让受众在事发的第一时间了解到信息、事件的原貌。如2005年7月7日,伦敦发生地铁爆炸,市民威廉-达顿用手机拍摄了照片,第一时间在朋友的博客上"直播"了这场灾难的状况。而这些图片很快就出现在了各大电视网络上,并成为头条新闻。手机、网络、博客等新媒体在这一事件的报道中将媒体传播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紧紧抓住,而路透社等主流媒体在事发两小时后才进行报道。
(四)新媒体还具有表现形式多样化的传播特点。伴随新科技的不断涌现,和新媒体传播工具的多样化,促进了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各种形式传播工具的出现,让传播媒介不再只是只有文字而无声音,或者只有声音而无图像的单一表现形式。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传播信息,使得传播媒介表现力更强,内容更丰富,吸引了更多的关注,增添了信息的趣味性。
三、新媒体传播的弊端
伴随科技创新而产生的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中的特点和优点还有很多,在缩短人与人之间沟通距离,扩大交流范围,增添信息传播方式,提高信息透明度等诸多优点之外,新媒体也有自己的危险性。
首先,它可以成为危机的放大器。正是由于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随意地发表自己的评论和言论,使得危机的传播风险加大,一个微小的信息,如果不加以及时的加以引导和调节,很可能给社会的带来极大地危害。如拉萨"3-14事件",由于国外媒体不实的和歪曲的报道,给中国政府的形象在国际上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其次,运用新媒体进行传播,传播者的可信度会降低。传统媒体的传播者大多都是权威媒体,信息要传播出去,之前都有总编和宣传部门的多层把关,信息可信度相对较高。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发展指导思想。新媒体传播,作为现今传播文化的主要形式和重要阵地,在这样的形势下更应该注重信息传播的质量和信息的安全。要将新媒体的这些优点发挥出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1]戴元光、邵培仁、龚炜,《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兰州大学出版社1988年。
[2]陈立辉,《科技支撑体系及其作用与功能》,《改革与战略》2002第1、2合期。
[3]赵涛,《解读十七届六中全会:文化产业将成新增长点》,《瞭望》,2011.10。
[4]薛颖,《新媒体传播手段与传播形态的特征分析》,《商业文化》,2011年8月。
[5]刘涛,《新媒体在科技传播中的作用探究》,《东方企业文化-远见》,2010.6。
[6]任建红,《试论媒介对科技传播的影响》,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4第3期。
作者简介:宋仕宏:(1982-),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助教。王雪梅:(1981-),成都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