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
设计理念: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学习语言、理解内容、发展语感的过程,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的朗读训练,创设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学习情境,落实指导,扎实训练,实现文本与读者的个性对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认识“雨”字头,理解:“四周、静悄悄、忽然、声音、消灭、青蛙、冬眠、准备、粮食”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蚂蚁、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等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3、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4、练习用“一边……一边……”进行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招呼、发问、回答的不同语气。用“一边……一边……”句式写话。知道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教学难点:
说说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能够用“一边……一边……”句式写话句式写话。正确理解“冬眠”的意思。
教具准本:多媒体课件,有关动物过冬的资料相关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阅读导入
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早晨(chén),小蚂蚁来到树林了找吃的。树林里变了样,满(mǎn)地是落叶。一阵风吹来,他感到有点儿冷。周围(zhōuwéi)静(jìnɡ)极了,朋友们都到哪儿去了呢?”
1、请同学们写自己读读这段话,想一想,你从这段话中了解到了那些信息?
2、告诉我们你是从这段话的哪里得知的?
要点: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力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抓住“找吃的”、“满地是落叶”、“有点儿冷”中的“找”、“满地”、“点儿”体会深秋的特点,抓住“周围静极了”、“朋友们”中的“静”、“们”感受“变了样”中“变”前的热闹,“变”后的冷清。
3、谁愿意给我们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
你觉得自己读得好吗?哪儿好?哪儿不足?(自评)
同学们觉得读得怎么样?那儿值得你学习?那儿你觉得还不够?你能示范一下吗?
再给这位同学一个机会,相信这次一定比上一次好。(第一个同学再读)
同学们自由的试一试。
设计理念:朗读时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该遵循这一原则,指导到位,不断提高。
是啊,好冷清呀!朋友们都到哪儿去了呢?快,快去帮帮小蚂蚁吧!打开课本翻到93页,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课件出示初读要求: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3、老师检查。
请同学们合上课本,想一想你刚才都学会了那些字?
抽读生字卡片。
没有了卡片,你还能想起这些字吗?(指名汇报,要求学生说出字的音、形、义,边说,老师边板书生字。)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你觉得它长得像什么?你曾经在哪儿见过这个字?
设计理念: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但是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相比,枯燥又乏味,加之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低,形象思维较强,机械重复的记忆只会增加孩子们的负担,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形象描述可以让记忆变直观,还给学生一个富于个性的想象空间。同时,让汉字回到生活,通过交流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广阔的识字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的求知欲。
4、写字指导
同学们就是喜欢识字,真棒!不过会读还不行,我们的把他们写下来。那么,怎样才能把他们写漂亮呢?同学们先看老师写(边分析笔顺边板书)。
给老师当当参谋,告诉我哪个字不漂亮?怎样改?
(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修改)谢谢!你们让老师的字越变越漂亮,相信你们自己写的会比老师的更漂亮。快,动手描一描,再写一写。
三、作品展示,共同提高
前后看看,比比谁的字最漂亮。不够漂亮的改一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2、导入
早晨,小蚂蚁来到树林了找吃的。树林里变了样,满地是落叶。一阵风吹来,他感到有点儿冷。周围静极了,朋友们都到哪儿去了呢?唉!往日绿树成荫,野花野果遍地都是,朋友们一起游戏,一起分享食物,而现在呢?朋友们到底去哪儿啦?……(做一个抬头惊喜的动作)
发生什么事?快去的课文。
二、朗读体会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嗯,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谁能找到相应的内容读给老师听听?
你觉得自己读得好吗?为什么?
同学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那句读得好?那句没有读好?(学生讨论)
你能读好吗?试试吧!(生读)
感觉怎么样?(面对全体学生评一评)
谁能把它读好?(指名)你确定能把它读好吗?
要点:抓住“一抬头”的惊喜,体会“他们都到哪儿去了”的好奇,感受“暖暖和和”的舒服。
设计理念:以读代讲,通过评读、品读不断提升语言的魅力。
(接上同学的朗读)“青蛙听见小蚂蚁的声音,从池塘里跳上岸,说:“小蚂蚁,我正要跟你告别呢!”“怎么”小蚂蚁问,“你也要到南方去?”……”(指名读“不,不,我要去睡觉了。”)(老师做出看看天的动作,皱着眉头,关心地)“你怎么啦?太阳才刚刚升起来,你又要睡啦?”(指名读“我要冬眠了。整个冬天,我们青蛙都谁在洞里,不吃也不动,到明年春天在出来。”
设计理念:自然过渡,引入分角色朗读。
哦,原来是这样。那么,我也得……(指名)
不急不急,我还想和你这只可爱的小蚂蚁聊会呢。可以吗?为什么呀?
多聪明的小蚂蚁呀!他看到青蛙一边说,一边用脚刨土,就知道自己也不能再耽搁,于是,也一边说,一边……(学生补充)
可是,老师想请教一下小蚂蚁,为什么你能从“一边……一边”看出时间的紧迫呢?
哦,明白了。“一边……一边”是说一个人或者一个动物同时做两件事,比如说青蛙用嘴说话的同时,用脚刨土。说明时间已经很紧了,再不刨洞,就来不及了。青蛙真能干,能同时做两件事,你行吗?试试看。边说边表演。
好吧!既然时间已经来不及了,那就说再见吧!
设计理念: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受“一边……一边”的内涵,不经意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三、总结板书
同学们,今天,我在这儿要谢谢你们,因为你们让我明白了许多动物的过冬方式,板书:
21.动物过冬
燕子、杜鹃、黄鹂 → 飞到南方去
喜鹊 → 留下来
青蛙 → 冬眠
蚂蚁 → 准备粮食
四、表演体会,身临其境
老师请几个同学演一演,不过现在我们得先选出“演员”,你们觉得哪些同学可以胜任这些角色?为什么?
现在我们就试试吧?(给选出的同学戴上头饰)注意你们的感情和动作。
设计理念:创设情境,让语言更生动,让内容更直观。
五、创编故事,补充知识
不大一会儿,小蚂蚁终于找到了一条菜青虫!小蚂蚁真高兴,拖着菜青虫往家走去。路上,他又遇到了(课件展示其他动物的过冬方式)想一想,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一个当青蛙,一个当课件中的动物,演一演。
它还会遇到谁呢?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
设计理念: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学习语言、理解内容、发展语感的过程,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文本的朗读训练,创设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学习情境,落实指导,扎实训练,实现文本与读者的个性对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1个生字,认识“雨”字头,理解:“四周、静悄悄、忽然、声音、消灭、青蛙、冬眠、准备、粮食”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蚂蚁、燕子、杜鹃、黄鹂、喜鹊、青蛙等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3、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4、练习用“一边……一边……”进行语言表达。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招呼、发问、回答的不同语气。用“一边……一边……”句式写话。知道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教学难点:
说说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能够用“一边……一边……”句式写话句式写话。正确理解“冬眠”的意思。
教具准本:多媒体课件,有关动物过冬的资料相关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阅读导入
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早晨(chén),小蚂蚁来到树林了找吃的。树林里变了样,满(mǎn)地是落叶。一阵风吹来,他感到有点儿冷。周围(zhōuwéi)静(jìnɡ)极了,朋友们都到哪儿去了呢?”
1、请同学们写自己读读这段话,想一想,你从这段话中了解到了那些信息?
2、告诉我们你是从这段话的哪里得知的?
要点: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力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抓住“找吃的”、“满地是落叶”、“有点儿冷”中的“找”、“满地”、“点儿”体会深秋的特点,抓住“周围静极了”、“朋友们”中的“静”、“们”感受“变了样”中“变”前的热闹,“变”后的冷清。
3、谁愿意给我们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
你觉得自己读得好吗?哪儿好?哪儿不足?(自评)
同学们觉得读得怎么样?那儿值得你学习?那儿你觉得还不够?你能示范一下吗?
再给这位同学一个机会,相信这次一定比上一次好。(第一个同学再读)
同学们自由的试一试。
设计理念:朗读时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应该遵循这一原则,指导到位,不断提高。
是啊,好冷清呀!朋友们都到哪儿去了呢?快,快去帮帮小蚂蚁吧!打开课本翻到93页,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课件出示初读要求: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3、老师检查。
请同学们合上课本,想一想你刚才都学会了那些字?
抽读生字卡片。
没有了卡片,你还能想起这些字吗?(指名汇报,要求学生说出字的音、形、义,边说,老师边板书生字。)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你觉得它长得像什么?你曾经在哪儿见过这个字?
设计理念: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但是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相比,枯燥又乏味,加之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低,形象思维较强,机械重复的记忆只会增加孩子们的负担,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形象描述可以让记忆变直观,还给学生一个富于个性的想象空间。同时,让汉字回到生活,通过交流给孩子们提供一个广阔的识字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的求知欲。
4、写字指导
同学们就是喜欢识字,真棒!不过会读还不行,我们的把他们写下来。那么,怎样才能把他们写漂亮呢?同学们先看老师写(边分析笔顺边板书)。
给老师当当参谋,告诉我哪个字不漂亮?怎样改?
(根据学生的讨论进行修改)谢谢!你们让老师的字越变越漂亮,相信你们自己写的会比老师的更漂亮。快,动手描一描,再写一写。
三、作品展示,共同提高
前后看看,比比谁的字最漂亮。不够漂亮的改一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2、导入
早晨,小蚂蚁来到树林了找吃的。树林里变了样,满地是落叶。一阵风吹来,他感到有点儿冷。周围静极了,朋友们都到哪儿去了呢?唉!往日绿树成荫,野花野果遍地都是,朋友们一起游戏,一起分享食物,而现在呢?朋友们到底去哪儿啦?……(做一个抬头惊喜的动作)
发生什么事?快去的课文。
二、朗读体会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嗯,到底发生什么事了?谁能找到相应的内容读给老师听听?
你觉得自己读得好吗?为什么?
同学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那句读得好?那句没有读好?(学生讨论)
你能读好吗?试试吧!(生读)
感觉怎么样?(面对全体学生评一评)
谁能把它读好?(指名)你确定能把它读好吗?
要点:抓住“一抬头”的惊喜,体会“他们都到哪儿去了”的好奇,感受“暖暖和和”的舒服。
设计理念:以读代讲,通过评读、品读不断提升语言的魅力。
(接上同学的朗读)“青蛙听见小蚂蚁的声音,从池塘里跳上岸,说:“小蚂蚁,我正要跟你告别呢!”“怎么”小蚂蚁问,“你也要到南方去?”……”(指名读“不,不,我要去睡觉了。”)(老师做出看看天的动作,皱着眉头,关心地)“你怎么啦?太阳才刚刚升起来,你又要睡啦?”(指名读“我要冬眠了。整个冬天,我们青蛙都谁在洞里,不吃也不动,到明年春天在出来。”
设计理念:自然过渡,引入分角色朗读。
哦,原来是这样。那么,我也得……(指名)
不急不急,我还想和你这只可爱的小蚂蚁聊会呢。可以吗?为什么呀?
多聪明的小蚂蚁呀!他看到青蛙一边说,一边用脚刨土,就知道自己也不能再耽搁,于是,也一边说,一边……(学生补充)
可是,老师想请教一下小蚂蚁,为什么你能从“一边……一边”看出时间的紧迫呢?
哦,明白了。“一边……一边”是说一个人或者一个动物同时做两件事,比如说青蛙用嘴说话的同时,用脚刨土。说明时间已经很紧了,再不刨洞,就来不及了。青蛙真能干,能同时做两件事,你行吗?试试看。边说边表演。
好吧!既然时间已经来不及了,那就说再见吧!
设计理念: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感受“一边……一边”的内涵,不经意中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三、总结板书
同学们,今天,我在这儿要谢谢你们,因为你们让我明白了许多动物的过冬方式,板书:
21.动物过冬
燕子、杜鹃、黄鹂 → 飞到南方去
喜鹊 → 留下来
青蛙 → 冬眠
蚂蚁 → 准备粮食
四、表演体会,身临其境
老师请几个同学演一演,不过现在我们得先选出“演员”,你们觉得哪些同学可以胜任这些角色?为什么?
现在我们就试试吧?(给选出的同学戴上头饰)注意你们的感情和动作。
设计理念:创设情境,让语言更生动,让内容更直观。
五、创编故事,补充知识
不大一会儿,小蚂蚁终于找到了一条菜青虫!小蚂蚁真高兴,拖着菜青虫往家走去。路上,他又遇到了(课件展示其他动物的过冬方式)想一想,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一个当青蛙,一个当课件中的动物,演一演。
它还会遇到谁呢?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