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改,我们复习的时候应该怎么复习,在复习的时候应该怎么把握复习的重点,怎么组织教学内容呢?在依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谈谈高三化学复习中的一些想法。
关键词: 教学互动 能力培养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基础,强调应用
高中化学课程设置了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必修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学生学习相关学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基础。而选修模块则是在“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探究、调查访问、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进一步学习化学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更深刻地了解化学和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提高化学科学素养,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征的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基于这一课程设计思路,笔者认为高三化学复习应注重必修教学内容的落实,着眼选修教学内容的渗透。高三新课结束后,笔者认真制订了高三化学复习计划,确定了复习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重在构建知识结构,强化基础知识,加强纵横联系,注重知识应用。在此基础上,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确定了22个知识专题作为高三复习的重点。这22个知识专题覆盖了《考试说明》中的重要考点。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知识的框架,深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在整个复习备考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控制复习进度,把握知识要求的深广度,精讲精练,为学生参加高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重视师生 教学互动
高三復习不能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让学生陷进题海。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积极倡导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化为与这一情景共存。从目前中学化学复习现状来看,教师包办代替,学生盲目训练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学生学习效率偏低,考试时遇到熟悉的题目,可能得心应手,但遇到新颖的题型就束手无策。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精编精选精练,减轻学生的无效劳动,提高复习效率。笔者在复习电化学基础知识时,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将铁棒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可观察到什么现象?铁棒本身的质量有什么变化?溶液的质量有什么变化?试题从基础知识入手,进行如下一系列变化:①如何改变实验方法,使Ⅰ.铁棒溶解,铜不在铁棒上析出;Ⅱ.铁棒上析出铜,而铁棒本身的质量基本不变;Ⅲ.铁棒上析出铜,而铁棒不溶解,且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不变;②如将CuSO4溶液换成NaCl溶液,如何使铁棒上析出氢气,而铁棒本身的质量不变?③如再平行地插入一根碳棒,且不用CuSO4溶液,要使铁棒上析出氢气,且Ⅰ.同时使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Ⅱ.使电解质溶液的pH减小;Ⅲ.使电解质溶液的pH不变,分别绘出装置图。利用这道题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 立足课本,加强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会更加注重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立意命题,更真实地模拟现实,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所以,在高三复习中要注意结合课本知识内容,面向实际,面向社会,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方面笔者也作了一些有效的尝试:①根据不同层次的班级实施分层教学,坚持课外辅导,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②尽可能地利用化学实验、电教设备,把抽象的化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开放实验室,放映实验录像片,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微观粒子的内部结构等。③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翻阅课外资料,书写小论文。如在复习“燃料及能量变化”专题时,有的同学通过社会调查所撰写的“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小论文在报刊上发表。④结合新教材知识,针对现代热点内容,组织专题讲座,拓宽知识背景。如结合近年来化学领域的新发明、新能源、新材料等“STS”内容,开设“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环境”等专题讲座,向考生介绍“导电聚合物、足球烯、N5、纳米材料、精细陶瓷、温室效应、水源污染、臭氧层破坏、酸雨的危害”等知识,既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能力培养
对于每门课程的复习来说,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都显得很重要。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各类与化学相关的问题等。在理综考试中,化学新情境信息题的考查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有机推断题。新情境信息题的特点是:信息阅读量大、隐蔽性强。一般提供的内容有:汇总、概括元素及其化合物结构性质等知识,给出某些数据图象以及实验现象,给出最新的科学动态社会热点问题、环保问题等与化学有关的内容,给出一些课本上出现过的概念,再引出题目。针对这些特点在高考复习过程中要利用典型的化学信息题,培养学生找到题眼、寻找原型、展开联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大多数信息题而言,有用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字中,关键在于如何摘取、重组和加工。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这里的点就是教材里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学生复习的疑难点。如果针对这些点,能够以点带面,发散提问,对知识的巩固有很好的效果。
总之,培养学生养成“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掌握好单科知识是基础,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桥梁,练习是手段,在掌握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应用,才能提高综合能力,在高考中才能处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教学互动 能力培养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基础,强调应用
高中化学课程设置了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必修课程旨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科学素养;同时也为学生学习相关学科课程和其他化学课程模块提供基础。而选修模块则是在“引导学生运用实验探究、调查访问、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等方式,进一步学习化学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研究方法,更深刻地了解化学和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提高化学科学素养,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征的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基于这一课程设计思路,笔者认为高三化学复习应注重必修教学内容的落实,着眼选修教学内容的渗透。高三新课结束后,笔者认真制订了高三化学复习计划,确定了复习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重在构建知识结构,强化基础知识,加强纵横联系,注重知识应用。在此基础上,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确定了22个知识专题作为高三复习的重点。这22个知识专题覆盖了《考试说明》中的重要考点。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起学科知识的框架,深化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在整个复习备考过程中,遵循教学规律,控制复习进度,把握知识要求的深广度,精讲精练,为学生参加高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重视师生 教学互动
高三復习不能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让学生陷进题海。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积极倡导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师成为“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从外在于学生情景转化为与这一情景共存。从目前中学化学复习现状来看,教师包办代替,学生盲目训练的现象比较严重,导致学生学习效率偏低,考试时遇到熟悉的题目,可能得心应手,但遇到新颖的题型就束手无策。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注重精编精选精练,减轻学生的无效劳动,提高复习效率。笔者在复习电化学基础知识时,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将铁棒插入硫酸铜溶液中,可观察到什么现象?铁棒本身的质量有什么变化?溶液的质量有什么变化?试题从基础知识入手,进行如下一系列变化:①如何改变实验方法,使Ⅰ.铁棒溶解,铜不在铁棒上析出;Ⅱ.铁棒上析出铜,而铁棒本身的质量基本不变;Ⅲ.铁棒上析出铜,而铁棒不溶解,且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不变;②如将CuSO4溶液换成NaCl溶液,如何使铁棒上析出氢气,而铁棒本身的质量不变?③如再平行地插入一根碳棒,且不用CuSO4溶液,要使铁棒上析出氢气,且Ⅰ.同时使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Ⅱ.使电解质溶液的pH减小;Ⅲ.使电解质溶液的pH不变,分别绘出装置图。利用这道题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 立足课本,加强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会更加注重以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立意命题,更真实地模拟现实,考查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所以,在高三复习中要注意结合课本知识内容,面向实际,面向社会,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这方面笔者也作了一些有效的尝试:①根据不同层次的班级实施分层教学,坚持课外辅导,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②尽可能地利用化学实验、电教设备,把抽象的化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开放实验室,放映实验录像片,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微观粒子的内部结构等。③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翻阅课外资料,书写小论文。如在复习“燃料及能量变化”专题时,有的同学通过社会调查所撰写的“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小论文在报刊上发表。④结合新教材知识,针对现代热点内容,组织专题讲座,拓宽知识背景。如结合近年来化学领域的新发明、新能源、新材料等“STS”内容,开设“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环境”等专题讲座,向考生介绍“导电聚合物、足球烯、N5、纳米材料、精细陶瓷、温室效应、水源污染、臭氧层破坏、酸雨的危害”等知识,既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注重能力培养
对于每门课程的复习来说,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都显得很重要。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生活、生产和社会中各类与化学相关的问题等。在理综考试中,化学新情境信息题的考查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有机推断题。新情境信息题的特点是:信息阅读量大、隐蔽性强。一般提供的内容有:汇总、概括元素及其化合物结构性质等知识,给出某些数据图象以及实验现象,给出最新的科学动态社会热点问题、环保问题等与化学有关的内容,给出一些课本上出现过的概念,再引出题目。针对这些特点在高考复习过程中要利用典型的化学信息题,培养学生找到题眼、寻找原型、展开联想、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大多数信息题而言,有用的信息一般隐含在文字中,关键在于如何摘取、重组和加工。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这里的点就是教材里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热点,学生复习的疑难点。如果针对这些点,能够以点带面,发散提问,对知识的巩固有很好的效果。
总之,培养学生养成“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掌握好单科知识是基础,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桥梁,练习是手段,在掌握原理与方法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应用,才能提高综合能力,在高考中才能处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