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对广东省20多所专业、业余体育运动学校和传统体育项目定点中、小学的调查 分析,在了解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各种手段强化“体教结合 ”,进一步完善广东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为2008年奥运会培养人才的措施。
关键词:体教结合;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8(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 编号:1007-3612(2007)05-0715-03
在对广东省体育 后备人才的现状进行了多个方面的调查,尤其是对全省各地、市的业余体育学校和传统项目 定点的中、小学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发现了一些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并以此为 切入点,提出强化“体教结合”,完善广东省体育后备人才管理体制与合理运行机制的新观 念。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深圳市体育学校、深圳市保安区业余体校、广州市体育学校、广州市育才中学 、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东莞市体育学校、佛山市体育学校、韶关市体育学校、乐昌市业余 体校、乐昌市城关一小、广东省北江中学、南海市业余体校、曲江县业余体校、仁化县业余 体校、南雄县业余体校、乳源县业余体校、始兴县业余体校、新丰县业余体校、新丰县一小 、翁源县业余体校、翁源中学等20多个单位。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法 依据研究目的和内容,通过对近年有关资料的调查收集整理与分析,占有大量的第一手资 料。 1.2.2问卷调查法 确定调查运动员样本2 100份,其中男性为1 432份,女性为668份,全部现场问答式添卷调 查。最后得到有效问卷2 030份,有效率占91.1%。其中男性为1 319份,有效率占90.2% ,女 性为621份,有效率占90.3%;教练员设计问卷230份(自己填写),其中男性162人,女性68 人。收回208份,有效率占90.0%。其中男性154人,有效率占90.5%,女性61人,有效率占89 .7%。
调查问卷的设计严格按照社会学研究的要求,对所设问题在参考国家、省厅级相关课题资料 的基础上,广泛征求了调查对象对调查内容的意见,然后加以整理,再由专家两次进行筛选,最后制定出符合本课题具体情况的问卷内容。
为了确保调查的可信度,先进行了预调查,将预调查和正式调查的问卷进行了相关处理,同 时还用半信度法进行了信度检测,计算结果可靠性系数
1.2.3数理统计 将收集的全部调查问卷在IBM586微机上运用FOXBASE处理,并以数据库的形式储存,可被FOX -PRO、EXCEL、WORD、SPSS等读取后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处理。
1.2.4逻辑分析本课题采用归纳、演绎、类比、分析、综合等 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了逻辑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教练员问卷归类分析从调查中发现,我国的现行体育政策 ,造就了各类基层体育学校,也造就了成千上万的各类体育专业人才奋发有为,为国家的体 育事业奋战在各个体育层面的第一线,为我省及国家输送了为数较多的专门体育人才,成绩 可观(表2)。
在调查中也发现为数不少的教练员对青少年运动员和学生缺乏应有的人格教育,一味的追求 运动成绩,致使很多学生得不到正确的导向而误入歧途,造成辍学和远离运动队伍,使体育 人才流失(表3)。
教练员对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在调查的7项内容中训练的重要程度占到 了第一位,而文化课重要才占到了第二位,可见基层教练员还远远没有认识到文化课的重要 性,这对于运动员的长远发展会形成很大的障碍(表4)。
2.2运动员问卷归类分析在11项问卷内容里运动员的出路占到 第一位,并且突破了10 000分,可见运动员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出路问题(表5)。按课 题组的设想虽然并不太理想,但在几个相关问题上表明了多数运动员的识别能力和主次关系 ,实际上也对各级体育学校的教练员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为科学的训练要求。这是值得研 究人员和管理工作者以及教练员深思与研究的问题。
总体上可以看出,青少年运动员认识到了训练对于他们的重要性,但由于年龄小,耐力程度 比较差,多数人不主张一次训练时间不宜太长。这是值得教练员在今后训练中注意的问题(表6)。
能够用什么方式来处理好这部分运动员的出路问题,是一个值得今后考虑和妥善处理的问题 ,这个问题处理的好坏,将关系到我省后备体育人才队伍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表7)。
2.3对专家问卷归类分系课题组为专家设计了20个相关问题, 对78名专家进行了问卷,得到了比较权威的结论。专家答卷的20个问题基本趋于合理,特别 是前5项与竞技体育戚戚相 关的类项总分全部相同,其重要程度显而易见。后边的十几项内容由于侧重点和看法不尽相 同,排列也不尽合理,但总体上反映出了真实情况,基本上能够对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表8)。
2.4目前各级各类业余体育学校的基本情况 2.3.1教练员队伍的现状目前,各级各类业余体育学校的教练 员队伍有如下4种情况:
1) 在定点学校、尤其是业余体育学校,一种情况是:对于我省的传统重点项目来讲, 教练员的专业配备不合理,造成人才的埋没、浪费和 外流;另一种情况是:某一个或多个项目因教练员过剩,使有些教练员改行去带别的专业( 占13.7%),一小部分教练员改行搞了行政(占7.8%);
2) 教练员队伍学历结构参差不齐。在所调查的21所定点中学学和业余体育学校中,正 规的本科毕业生占26.8%,硕士研究生占1.6%,由专科通过函授等形式考取本科学历的占26. 1%,专科学历占24.6 %,非专科以上学历20.9%;
3) 职称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教练占12.3%,中级职称教练占45.3%,初级教练占42.4%;
4) 教练员训练水平不同、训练的科学性不强。在具体训练的过程中,月、周和课时训练计 划 、教案很不完善情况,特别是以体能为主导类的项目上,部分教练员没有制定详细、具体地 训练计划(占调查比例的31.8%),有些是随意运作,学校如作定期检查,则课后补写教案 ;有些教练员则是提纲式的简单一、两句话,在具体手段、运动量、运动强度、密度的控制 上、总量上没有明确、详细地规定(33.6%),在具体训练过程中较系统地运用心理训练的 某些内容对队员进行暗示与调节的更少(只占18.5%),这样做的结果是缺乏更为系统、更 为科学的训练方法,使较多的队员不能适应训练,成功率不高,淘汰率很大;很多教练员在 训练过程中是靠过去自己的训练经验和多年积累的经验去传授队员,这与当前国内外先进的 科学训练体系很不相称。
5) 教练员学历结构的不同,导致训练水平差距较大。
2.5后备运动队伍的现状 广东省的各级各类体育学校和传统项目的定点中、小学所从事各个项目业余运动训练的学生 ,是组成广东省体育后备人才的梯队集团。其生源构成和现状如下:
1) 网点小学的运动员:上学时按区域划分和就近上学,入学后,少数学生由于在体育锻 炼过程中的兴趣爱好和某一方面的天赋逐渐显露出来,被教练远发现而收录到运动队进行试 练,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被教练员认为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就留了下来进行启蒙训练( 这个阶段的训练,除技能主导类项目进行简单的技术训练以外,主要是在游戏及各类娱乐活 动中增强他们的素质)。这是后备人才的萌芽,也是一个很不稳定的体育群体。在整个后备 运动员中占8.8%。小学毕业后基本上上了初中。
2) 网点初中的运动员:基本上是从小学升到初中以后,而且在小学进行过一定时间训练 的学生,这个阶段可以称之为正规训练的初级阶段。在初中被选入运动队的学生80%是自然 片区内升入中学的学生,15%是学校从其他学校招进来的,还有5%的学生是通过其他渠道特 招的学生。在整个后备运动员中占12.5%。初中毕业后,文化成绩好的一部分考上了普通高 中,文化课差的多数被录进了体育运动学校,少数被体育定点中学特招了。
3) 网点高中的运动员:70%是正常考入的学生,18%是特招的学生,8%是从其它非体育定 点学校转入的学生,4%的学生是周边省份转入的学生,从整体情况看,在整个后备运动员中 所占的比例只有7.6%。高中毕业后,一部分考入体育类院校和师范院校体育系,很少一部分 进入体工队。
4) 各类业余体育学校的运动员:与单项传统定点项目的正规中小学不同,它是由中小学 学生组成的。课后,各校被选中的运动员专门集中在业余体育学校进行各个单项或集体项目 的训练。在整个后备运动员中所占的比例为37.7%。随着各自中、小学的毕业,高中学生的 一部分考入体育类院校和师范院校体育系,个别进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很少一部分进入体 工队,初中的一部分考入高中,一部分进入体育运动学校,个别项目的个别人进入体工队。
5) 各级体育运动学校的运动员:属于中专学历。是由省、市、县体育局专办的培养体育 后备人才的学校,其生源包括本地市有体育基础的初中毕业生和少数外地市及周边省份的初 中毕业生。这类运动学校是比较正规的,能够使体育后备人才既学习文化课,又能在专业教 练员的培养下较系统的进行各个专项的基础训练。在整个后备运动员中所占的比例为33.4% 。体育运动学校毕业后,一小部分成绩优秀者进入体工队(7.8%),另一小部分考入体育院校 或被特招进大学高水平运动队(8.6%,在报考体育院校的人中,有2/3的学生因文化课原因 不能被录取)。一部分到小学担任体育教师(11.9%),大部分人从此远离体育,自谋职业 。
2.6科研水平的现状 关于体育后备人才的科学研究,各级各类定点学校和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在这方面研 究的较少。作为教练员本身,一方面忙于训练 ,不重视科研;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科研能力较差,不善于总结,完不成高质量、高水平的论 文,缺乏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而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的领导本 身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没有要求教练员在训练中,及时总结经验,完成一定量的 科研任务,并运用科研指导训练,使之更趋科学化。如此导致的结果是:训练缺乏科学化。 而在涉及到广东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科研论文时,多数是上级体育主管部门的管理者 、决策者以及体育科研单位、体育院校的专家所撰写的具有指导性和参考性的文章。但这在 总体上数量很少,设计的面不广,对于指导我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途径、管理的方法、竞 赛的体制等诸方面还远远不够。
3结论
3.1基础业余训练的发展趋势和“体教结合”的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机构的改革,对业余体育训练工作如何运作,以哪种模式出现, 广大基层体育工作者非常关注,从目前我省情况看,业余训练工作开展的较好的地方主要是 采取三集中的办学模式和“三合一”的办学模式。它的模式是由重点中学、业余体校,体育 传统项目学校结合在一起办学,也就是由体委、教委、学校三家联合办体育。
3.2业余训练工作现状及其发展措施 首先各级政府领导部门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积极推动训练体制向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社会化方向发展。打破业余训练体制由体育 局独家经营的局面,使业余训练与体育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调动社会各种力量,使各 个系统、各个部门、多种企业、个人进行各种投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办好业余训 练。其次,应进一步加强省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改革,除依靠全省各级各类业余体育学 校的培养、输送以外,设立自己的附小、附中,从学 前班开始,物色、选择有天赋的苗子,一直培养他们上体育大学,在上学期间,达到哪个层 次的水平,参加哪个级别的运动会。建议让广州体育学院筹办附属小学和附属中学(尤其在 训练、学习、管理等方面,应该和体育运动学校有本质的区别),来直接培养自己的体育人 才。第三,为更好地解决体育运动学校毕业生的出路问题,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应采取与 教委联合办学的形式,使学生毕业后,有就业方向。再者,各级各类还应加强学科专业设置 的改革力度。另 外,各级各类还应深化和改革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体育教师和专 业教练员的整体水平,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体教结合;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8(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 编号:1007-3612(2007)05-0715-03
在对广东省体育 后备人才的现状进行了多个方面的调查,尤其是对全省各地、市的业余体育学校和传统项目 定点的中、小学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发现了一些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并以此为 切入点,提出强化“体教结合”,完善广东省体育后备人才管理体制与合理运行机制的新观 念。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为:深圳市体育学校、深圳市保安区业余体校、广州市体育学校、广州市育才中学 、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东莞市体育学校、佛山市体育学校、韶关市体育学校、乐昌市业余 体校、乐昌市城关一小、广东省北江中学、南海市业余体校、曲江县业余体校、仁化县业余 体校、南雄县业余体校、乳源县业余体校、始兴县业余体校、新丰县业余体校、新丰县一小 、翁源县业余体校、翁源中学等20多个单位。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法 依据研究目的和内容,通过对近年有关资料的调查收集整理与分析,占有大量的第一手资 料。 1.2.2问卷调查法 确定调查运动员样本2 100份,其中男性为1 432份,女性为668份,全部现场问答式添卷调 查。最后得到有效问卷2 030份,有效率占91.1%。其中男性为1 319份,有效率占90.2% ,女 性为621份,有效率占90.3%;教练员设计问卷230份(自己填写),其中男性162人,女性68 人。收回208份,有效率占90.0%。其中男性154人,有效率占90.5%,女性61人,有效率占89 .7%。
调查问卷的设计严格按照社会学研究的要求,对所设问题在参考国家、省厅级相关课题资料 的基础上,广泛征求了调查对象对调查内容的意见,然后加以整理,再由专家两次进行筛选,最后制定出符合本课题具体情况的问卷内容。
为了确保调查的可信度,先进行了预调查,将预调查和正式调查的问卷进行了相关处理,同 时还用半信度法进行了信度检测,计算结果可靠性系数
1.2.3数理统计 将收集的全部调查问卷在IBM586微机上运用FOXBASE处理,并以数据库的形式储存,可被FOX -PRO、EXCEL、WORD、SPSS等读取后并进行相应的统计处理。
1.2.4逻辑分析本课题采用归纳、演绎、类比、分析、综合等 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了逻辑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教练员问卷归类分析从调查中发现,我国的现行体育政策 ,造就了各类基层体育学校,也造就了成千上万的各类体育专业人才奋发有为,为国家的体 育事业奋战在各个体育层面的第一线,为我省及国家输送了为数较多的专门体育人才,成绩 可观(表2)。
在调查中也发现为数不少的教练员对青少年运动员和学生缺乏应有的人格教育,一味的追求 运动成绩,致使很多学生得不到正确的导向而误入歧途,造成辍学和远离运动队伍,使体育 人才流失(表3)。
教练员对运动员的文化课学习重视程度不够,在调查的7项内容中训练的重要程度占到 了第一位,而文化课重要才占到了第二位,可见基层教练员还远远没有认识到文化课的重要 性,这对于运动员的长远发展会形成很大的障碍(表4)。
2.2运动员问卷归类分析在11项问卷内容里运动员的出路占到 第一位,并且突破了10 000分,可见运动员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出路问题(表5)。按课 题组的设想虽然并不太理想,但在几个相关问题上表明了多数运动员的识别能力和主次关系 ,实际上也对各级体育学校的教练员提出了更新、更高、更为科学的训练要求。这是值得研 究人员和管理工作者以及教练员深思与研究的问题。
总体上可以看出,青少年运动员认识到了训练对于他们的重要性,但由于年龄小,耐力程度 比较差,多数人不主张一次训练时间不宜太长。这是值得教练员在今后训练中注意的问题(表6)。
能够用什么方式来处理好这部分运动员的出路问题,是一个值得今后考虑和妥善处理的问题 ,这个问题处理的好坏,将关系到我省后备体育人才队伍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表7)。
2.3对专家问卷归类分系课题组为专家设计了20个相关问题, 对78名专家进行了问卷,得到了比较权威的结论。专家答卷的20个问题基本趋于合理,特别 是前5项与竞技体育戚戚相 关的类项总分全部相同,其重要程度显而易见。后边的十几项内容由于侧重点和看法不尽相 同,排列也不尽合理,但总体上反映出了真实情况,基本上能够对今后的工作提供指导依据 (表8)。
2.4目前各级各类业余体育学校的基本情况 2.3.1教练员队伍的现状目前,各级各类业余体育学校的教练 员队伍有如下4种情况:
1) 在定点学校、尤其是业余体育学校,一种情况是:对于我省的传统重点项目来讲, 教练员的专业配备不合理,造成人才的埋没、浪费和 外流;另一种情况是:某一个或多个项目因教练员过剩,使有些教练员改行去带别的专业( 占13.7%),一小部分教练员改行搞了行政(占7.8%);
2) 教练员队伍学历结构参差不齐。在所调查的21所定点中学学和业余体育学校中,正 规的本科毕业生占26.8%,硕士研究生占1.6%,由专科通过函授等形式考取本科学历的占26. 1%,专科学历占24.6 %,非专科以上学历20.9%;
3) 职称结构不合理。高级职称教练占12.3%,中级职称教练占45.3%,初级教练占42.4%;
4) 教练员训练水平不同、训练的科学性不强。在具体训练的过程中,月、周和课时训练计 划 、教案很不完善情况,特别是以体能为主导类的项目上,部分教练员没有制定详细、具体地 训练计划(占调查比例的31.8%),有些是随意运作,学校如作定期检查,则课后补写教案 ;有些教练员则是提纲式的简单一、两句话,在具体手段、运动量、运动强度、密度的控制 上、总量上没有明确、详细地规定(33.6%),在具体训练过程中较系统地运用心理训练的 某些内容对队员进行暗示与调节的更少(只占18.5%),这样做的结果是缺乏更为系统、更 为科学的训练方法,使较多的队员不能适应训练,成功率不高,淘汰率很大;很多教练员在 训练过程中是靠过去自己的训练经验和多年积累的经验去传授队员,这与当前国内外先进的 科学训练体系很不相称。
5) 教练员学历结构的不同,导致训练水平差距较大。
2.5后备运动队伍的现状 广东省的各级各类体育学校和传统项目的定点中、小学所从事各个项目业余运动训练的学生 ,是组成广东省体育后备人才的梯队集团。其生源构成和现状如下:
1) 网点小学的运动员:上学时按区域划分和就近上学,入学后,少数学生由于在体育锻 炼过程中的兴趣爱好和某一方面的天赋逐渐显露出来,被教练远发现而收录到运动队进行试 练,通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被教练员认为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就留了下来进行启蒙训练( 这个阶段的训练,除技能主导类项目进行简单的技术训练以外,主要是在游戏及各类娱乐活 动中增强他们的素质)。这是后备人才的萌芽,也是一个很不稳定的体育群体。在整个后备 运动员中占8.8%。小学毕业后基本上上了初中。
2) 网点初中的运动员:基本上是从小学升到初中以后,而且在小学进行过一定时间训练 的学生,这个阶段可以称之为正规训练的初级阶段。在初中被选入运动队的学生80%是自然 片区内升入中学的学生,15%是学校从其他学校招进来的,还有5%的学生是通过其他渠道特 招的学生。在整个后备运动员中占12.5%。初中毕业后,文化成绩好的一部分考上了普通高 中,文化课差的多数被录进了体育运动学校,少数被体育定点中学特招了。
3) 网点高中的运动员:70%是正常考入的学生,18%是特招的学生,8%是从其它非体育定 点学校转入的学生,4%的学生是周边省份转入的学生,从整体情况看,在整个后备运动员中 所占的比例只有7.6%。高中毕业后,一部分考入体育类院校和师范院校体育系,很少一部分 进入体工队。
4) 各类业余体育学校的运动员:与单项传统定点项目的正规中小学不同,它是由中小学 学生组成的。课后,各校被选中的运动员专门集中在业余体育学校进行各个单项或集体项目 的训练。在整个后备运动员中所占的比例为37.7%。随着各自中、小学的毕业,高中学生的 一部分考入体育类院校和师范院校体育系,个别进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很少一部分进入体 工队,初中的一部分考入高中,一部分进入体育运动学校,个别项目的个别人进入体工队。
5) 各级体育运动学校的运动员:属于中专学历。是由省、市、县体育局专办的培养体育 后备人才的学校,其生源包括本地市有体育基础的初中毕业生和少数外地市及周边省份的初 中毕业生。这类运动学校是比较正规的,能够使体育后备人才既学习文化课,又能在专业教 练员的培养下较系统的进行各个专项的基础训练。在整个后备运动员中所占的比例为33.4% 。体育运动学校毕业后,一小部分成绩优秀者进入体工队(7.8%),另一小部分考入体育院校 或被特招进大学高水平运动队(8.6%,在报考体育院校的人中,有2/3的学生因文化课原因 不能被录取)。一部分到小学担任体育教师(11.9%),大部分人从此远离体育,自谋职业 。
2.6科研水平的现状 关于体育后备人才的科学研究,各级各类定点学校和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在这方面研 究的较少。作为教练员本身,一方面忙于训练 ,不重视科研;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科研能力较差,不善于总结,完不成高质量、高水平的论 文,缺乏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而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的领导本 身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没有要求教练员在训练中,及时总结经验,完成一定量的 科研任务,并运用科研指导训练,使之更趋科学化。如此导致的结果是:训练缺乏科学化。 而在涉及到广东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科研论文时,多数是上级体育主管部门的管理者 、决策者以及体育科研单位、体育院校的专家所撰写的具有指导性和参考性的文章。但这在 总体上数量很少,设计的面不广,对于指导我省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途径、管理的方法、竞 赛的体制等诸方面还远远不够。
3结论
3.1基础业余训练的发展趋势和“体教结合”的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体育机构的改革,对业余体育训练工作如何运作,以哪种模式出现, 广大基层体育工作者非常关注,从目前我省情况看,业余训练工作开展的较好的地方主要是 采取三集中的办学模式和“三合一”的办学模式。它的模式是由重点中学、业余体校,体育 传统项目学校结合在一起办学,也就是由体委、教委、学校三家联合办体育。
3.2业余训练工作现状及其发展措施 首先各级政府领导部门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积极推动训练体制向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社会化方向发展。打破业余训练体制由体育 局独家经营的局面,使业余训练与体育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调动社会各种力量,使各 个系统、各个部门、多种企业、个人进行各种投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办好业余训 练。其次,应进一步加强省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机制改革,除依靠全省各级各类业余体育学 校的培养、输送以外,设立自己的附小、附中,从学 前班开始,物色、选择有天赋的苗子,一直培养他们上体育大学,在上学期间,达到哪个层 次的水平,参加哪个级别的运动会。建议让广州体育学院筹办附属小学和附属中学(尤其在 训练、学习、管理等方面,应该和体育运动学校有本质的区别),来直接培养自己的体育人 才。第三,为更好地解决体育运动学校毕业生的出路问题,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应采取与 教委联合办学的形式,使学生毕业后,有就业方向。再者,各级各类还应加强学科专业设置 的改革力度。另 外,各级各类还应深化和改革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体育教师和专 业教练员的整体水平,大力推进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