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世纪的挑战和新课程标准对教师将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它的具体表现是要求教师具有更高尚的人格素养,更完善的复合型知识结构,更能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 理念 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8-082-01
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工作,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这是一个新时代对于教育提出的呼唤,也是对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每一个教师都面临着一个新的“角色学习”、“角色规范”、“角色适应”和“角色创造”的问题,具备什么样素养的教师才是一名新课程理念下适应21世纪的教师?
一、人格素养——新世纪教师素养的灵魂所在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把“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使学生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作为未来教育强调的最终目的。未来社会评价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程度的尺度也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增长的指标与数字”,“民族精神振奋、国民人格完善、精神文明高扬,民主的健全”也被作为评价其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这就使人格的塑造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人格的塑造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在一般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所能完成的,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因此,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这是整个教师素养的灵魂所在。具有完善人格素养的教师应该具有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应该具有敬业乐业的师德修养,能够为了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应该有真挚高尚的情感素养,能够给予学生争取成功的信心和勇气;应该有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精神气概,能够在利益诱惑面前始终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还应有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强烈责任感,以及勇于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正义感。只有这样的教师才可以肩负起为新世纪培育新人的重任。
二、知识素养——新世纪教师素养的基础所在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为学生构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这就要求未来的教师不仅应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应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这样的角色要求就促使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要努力构建一种新的知识结构,这种结构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更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未来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成果层出不穷的时代。同时,随着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加强,文化领域也表现出多元化趋向。为了顺应这种时代的发展,教师一方面应及时了解、掌握有关新科技、新领域的基本知识,以此来满足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感的学生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一方面还应掌握除本学科之外的与之相近、相关,甚至是甚远的学科知识。掌握这些学科知识,既可以作为对学科教学的补充和拓展,又可以使自身的知识结构变得丰满有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不应仅仅是学科方面的专家,更应是一个具有广博学识和眼界开阔的学者。此外还要意识到,在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中,多种文化的交织与碰撞会使学生们不知所措,无所选择,教师要以自身丰富的知识素养,以一种透辟的辩证观,对多学科知识、各种文化进行选择,整合,有效地引导、教育学生,在充当文化传承者角色的同时,也充当文化构建者的角色。
三、能力素养——新世纪教师素养的关键所在
未来社会对教师能力素养的要求变得更多更高,它不仅包括一般能力,如敏锐的观察能力,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正确处理教材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合理的板书设计能力等,而且包括反映新课程理念要求的特殊能力。
首先是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未来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是21世纪各项技术发展的先导。反映在教育领域里,则是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广泛应用。这就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应具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和正确选择、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其次,一名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还应具备开拓创造能力,这是整个能力素养的核心所在。作为生命活动形式之一的教育活动,需要的是教师与学生主体意识的相互碰撞,教师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相互交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所要完成的使命。
再次,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调查研究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的能力,总结经验、撰写教育论文的能力等。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还应具有相应的自我进修能力。自我进修能力是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而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的一种本领,对教师整体素养的提高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是最人道的职业,因为教师是同人打交道的,只有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使自己成为真的种子、善的使者、美的旗帜,诱发、引导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自身人格发展中的能力、智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发挥理智的最大潜能。
关键词:新课程 理念 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08-082-01
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工作,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这是一个新时代对于教育提出的呼唤,也是对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教师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每一个教师都面临着一个新的“角色学习”、“角色规范”、“角色适应”和“角色创造”的问题,具备什么样素养的教师才是一名新课程理念下适应21世纪的教师?
一、人格素养——新世纪教师素养的灵魂所在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把“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使学生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作为未来教育强调的最终目的。未来社会评价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程度的尺度也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增长的指标与数字”,“民族精神振奋、国民人格完善、精神文明高扬,民主的健全”也被作为评价其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这就使人格的塑造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人格的塑造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在一般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所能完成的,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因此,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这是整个教师素养的灵魂所在。具有完善人格素养的教师应该具有崇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引导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应该具有敬业乐业的师德修养,能够为了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应该有真挚高尚的情感素养,能够给予学生争取成功的信心和勇气;应该有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精神气概,能够在利益诱惑面前始终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还应有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的强烈责任感,以及勇于坚持真理、追求真理的正义感。只有这样的教师才可以肩负起为新世纪培育新人的重任。
二、知识素养——新世纪教师素养的基础所在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要求为学生构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这就要求未来的教师不仅应是知识的传递者,更应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这样的角色要求就促使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要努力构建一种新的知识结构,这种结构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更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未来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成果层出不穷的时代。同时,随着国际间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加强,文化领域也表现出多元化趋向。为了顺应这种时代的发展,教师一方面应及时了解、掌握有关新科技、新领域的基本知识,以此来满足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感的学生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一方面还应掌握除本学科之外的与之相近、相关,甚至是甚远的学科知识。掌握这些学科知识,既可以作为对学科教学的补充和拓展,又可以使自身的知识结构变得丰满有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不应仅仅是学科方面的专家,更应是一个具有广博学识和眼界开阔的学者。此外还要意识到,在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中,多种文化的交织与碰撞会使学生们不知所措,无所选择,教师要以自身丰富的知识素养,以一种透辟的辩证观,对多学科知识、各种文化进行选择,整合,有效地引导、教育学生,在充当文化传承者角色的同时,也充当文化构建者的角色。
三、能力素养——新世纪教师素养的关键所在
未来社会对教师能力素养的要求变得更多更高,它不仅包括一般能力,如敏锐的观察能力,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正确处理教材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合理的板书设计能力等,而且包括反映新课程理念要求的特殊能力。
首先是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未来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是21世纪各项技术发展的先导。反映在教育领域里,则是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广泛应用。这就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应具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和正确选择、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其次,一名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还应具备开拓创造能力,这是整个能力素养的核心所在。作为生命活动形式之一的教育活动,需要的是教师与学生主体意识的相互碰撞,教师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相互交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所要完成的使命。
再次,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调查研究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的能力,总结经验、撰写教育论文的能力等。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还应具有相应的自我进修能力。自我进修能力是一种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而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的一种本领,对教师整体素养的提高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是最人道的职业,因为教师是同人打交道的,只有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使自己成为真的种子、善的使者、美的旗帜,诱发、引导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使每个学生都能认识自身人格发展中的能力、智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发挥理智的最大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