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和城镇化耦合互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机理,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和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利用GMM估计方法和门槛回归检验产业协同集聚和城镇化耦合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和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上升,至2018年多数省市产业协同集聚和城镇化已建立初步耦合机制。产业协同集聚和城镇化耦合协调度与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产业协同集聚和城镇化耦合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伴随产业结构高级化呈现“弱—强—弱”特征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空间调整”(71573142),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金融生态视角下环京津贫困带金融减贫机理、效应与对策研究”(TJYY17-028),河北省科学技术厅河北工业大学创新战略资助项目“县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规划”(18457648D)。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和城镇化耦合互动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机理,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和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特征,利用GMM估计方法和门槛回归检验产业协同集聚和城镇化耦合的经济增长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集聚和城镇化耦合协调度呈现波动上升,至2018年多数省市产业协同集聚和城镇化已建立初步耦合机制。产业协同集聚和城镇化耦合协调度与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非线性关系。产业协同集聚和城镇化耦合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伴随产业结构高级化呈现“弱—强—弱”特征
其他文献
2021年4月25日下午,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王毅教授应邀做客中国新诗研究所,举办题为《AI之眼:汉语诗歌的涅槃与重生》的诗学讲座,探讨AI(人工智能)时代古典诗歌涅槃与汉语新诗重生的关系问题。本次讲座由新诗所所长向天渊教授主持,部分教师、全体硕博研究生以及文学院、地科院、重庆新诗学会的多名诗歌爱好者参加此次讲座。
2021年3月25日下午,当代著名诗歌评论家、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创所所长、西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吕进教授应邀开启“吕进诗学讲坛”,讲题为“中国第一家新诗研究所”。“吕进诗学讲坛”由西南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中国新诗研究所主办,新诗所所长向天渊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熊辉教授,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罗益民教授,中国新诗研究所邱雪松教授、张立新副教授、魏巍副教授,西南大学社科处范德臣老师,新诗所全体硕博研究生、兄弟院系学生参与此次讲座。
2021年4月13日晚,《星星》诗刊杂志社编辑任皓老师应邀做客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从诗歌编辑的角度围绕当下诗坛的几个热点话题,探讨新诗与大众的距离。本次诗学讲座由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主办,新诗所所长向天渊教授主持,新诗所副所长魏巍副教授、新诗所全体硕博研究生及部分其他院系同学参加此次讲座。
【本刊讯】近日,工信部在答复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1323号提案中称,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基础学科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加强制造业知识产权顶层设计,研究发布《制造业知识产权强国实施方案(2021-2025年)》。值得注意的是,工信部此次回函中提及,将积极推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知识产权和创新成果产业化工作,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发展环境。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应用的物资主数据标准、业务及流程的标准化规范。以生产源、技术特征和管理功能三大特性为基础,将物资管理代码、物资分类代码、物资特征代码有机结合,多维度精准定位物资属性、特征,满足招金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物资设备编码管理需求,强化对物资主数据的质量监管,避免冗余无效数据对现有数据质量的冲击。对公司推进物流管理创新发展,实现数据互认共享,进而全面实现“四化”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据悉,中国新诗研究所又有4名校友考上博士研究生。2020届毕业生况俊未考上西南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导师向天渊;2020届毕业生李琳考上西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导师张立新;2021届毕业生蒋雨珊考取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导师蒋登科;2021届毕业生刘牧宇考取四川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导师梁笑梅。截至目前,新诗所共有92名校友考上国内外博士研究生。
【本刊讯】近日,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副司长续超前在202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表示,“十四五”期间科技部将坚持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方向,按照新的“三纵三横”布局,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创新链,从能源动力、电驱系统、智能驾驶、车网融合、支撑技术、整车平台方面持续支持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研发,支持和引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021年4月16-18日,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文学理论与比较诗学研究分会主办,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大学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文学理论与比较诗学研究分会第14届年会暨\接受与共生:百年外国文论在中国\学术研讨会”在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
21世纪之初,美国批评家希利斯·米勒有感于新媒体时代对文学的冲击,由此提出了“文学终结”论,而在诸多文体中,体态轻盈、传播快捷的诗歌仿佛更容易受到这种资本与媒介文化的影响。一部分人认为新媒体技术的出现将受众的兴趣点引向强调视觉体验的影视媒介,而诗歌现场则愈发冷清;也有一些人注意到数字技术与媒介融合施予诗歌的新作用,认为诗歌由此获得了更多“回暖”的生机与可能。无论是忧虑还是乐观,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
2021年5月10号晚,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罗岗教授应邀做客西南大学举办题为《汪曾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讲座,探讨汪曾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内在关系。本次讲座是西南大学中国新诗所与西南大学文学院共同举办“吕进诗学讲坛•文学院名师讲坛”系列,文学院院长王本朝教授主持讲座,新诗所向天渊教授、邱雪松教授、魏巍副教授,文学院张武军教授、曾利君教授、新传学院秦红雨副教授等,以及新诗所、文学院和其他院系同学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