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能力,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小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教学实践表明良好的阅读习惯决定阅读能力,对语文学习的影响非常深远。然而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还有部分教师对于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5-0142-01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语文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科目,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板块,通过阅读开拓学生们的眼界,启迪学生们的心智,为学生之后的写作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教师应该探讨的话题,本文主要对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分析。
一、当前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方法不够创新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板块,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当前的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够创新,对文本的解读不够深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很多教师都是以教材课文为主要的阅读教学内容,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解读文本,学生对阅读提不起兴趣。其次,教师过度地依赖网络,收集很多课外的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学习,这虽然有助于开拓学生们的视野,但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没有突出来,学生无法自主地获取语言知识点。
(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主要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學中喜欢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强加给学生,学生的语文思维得不到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自己融入到文本中才能获得情感的发展,积累更多语言的素材。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小学阅读教学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推荐一些有趣的电影或者视频,要求学生观看之后写出观后感,将读与写结合在一起,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二)进行阅读指导,提高阅读效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对学生有效的阅读指导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比如针对教材中比较重要的课文,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预习课文,在预习中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并在阅读过程中将一些重要的词汇摘抄下来,进行反复诵读,变成自己的知识,为之后的写作积累更多的素材。然后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脉络,总结课文主要内容,脑海中初步形成画面;最后再精读课文,认知贯通,品读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展开想象,再现文章中所描写的画面。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比较重要的,通过精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对于一些篇幅比较长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教授快速阅读的方法,并在安静的环境中阅读,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从阅读中领会更多东西,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积极开展读书活动,与写作相结合
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发展比较活跃,他们喜欢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加深学生们的阅读感受。比如班级读书角就是很好的读书活动,班上的学生将自己喜爱的书籍放到读书角,实现阅读资源的共享,不同的学生阅读习惯是不一样的,学生们通过共享书籍,相互学习阅读笔记,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读后感交流会,学生们在课堂上相互讨论和交流,说一说最近读的一本书是什么,这本书带给你怎样的启示,带给你怎样的震撼。读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拓展学生们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手工报”的评比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学生们通过自主搜集资料完成手工报,这一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实现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小学生的认知能力。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阅读教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给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探索,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剑春,高福顺.农村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19(4):28.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5-0142-01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语文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科目,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激发学生的语文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板块,通过阅读开拓学生们的眼界,启迪学生们的心智,为学生之后的写作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教师应该探讨的话题,本文主要对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分析。
一、当前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教学方法不够创新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板块,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在当前的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够创新,对文本的解读不够深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很多教师都是以教材课文为主要的阅读教学内容,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解读文本,学生对阅读提不起兴趣。其次,教师过度地依赖网络,收集很多课外的阅读资料引导学生学习,这虽然有助于开拓学生们的视野,但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没有突出来,学生无法自主地获取语言知识点。
(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主要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學中喜欢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强加给学生,学生的语文思维得不到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自己融入到文本中才能获得情感的发展,积累更多语言的素材。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无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途径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小学阅读教学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开展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推荐一些有趣的电影或者视频,要求学生观看之后写出观后感,将读与写结合在一起,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二)进行阅读指导,提高阅读效率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对学生有效的阅读指导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基础,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比如针对教材中比较重要的课文,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预习课文,在预习中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并在阅读过程中将一些重要的词汇摘抄下来,进行反复诵读,变成自己的知识,为之后的写作积累更多的素材。然后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脉络,总结课文主要内容,脑海中初步形成画面;最后再精读课文,认知贯通,品读重点句段,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展开想象,再现文章中所描写的画面。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比较重要的,通过精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对于一些篇幅比较长的阅读材料,教师可以教授快速阅读的方法,并在安静的环境中阅读,有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从阅读中领会更多东西,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积极开展读书活动,与写作相结合
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发展比较活跃,他们喜欢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中,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积极开展读书活动,加深学生们的阅读感受。比如班级读书角就是很好的读书活动,班上的学生将自己喜爱的书籍放到读书角,实现阅读资源的共享,不同的学生阅读习惯是不一样的,学生们通过共享书籍,相互学习阅读笔记,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另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读后感交流会,学生们在课堂上相互讨论和交流,说一说最近读的一本书是什么,这本书带给你怎样的启示,带给你怎样的震撼。读书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拓展学生们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手工报”的评比活动,拟定一个主题,学生们通过自主搜集资料完成手工报,这一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实现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小学生的认知能力。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的积极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阅读教学,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给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和探索,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段剑春,高福顺.农村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19(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