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西方思潮中关于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论述颇多,既有强调个人至上、一切为己的个人主义,又有偏执一方地否认个人正当利益的利他主义,也有包含集体主义要素的群体主义等;在当前的集体主义教育实践中,我国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科学分析各种错误思潮并澄清其影响,在多元冲击和震荡中强化和释放集体主义教育的正能量。
关键词: 集体主义;教育;西方思潮;立场取向
集体主义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指导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等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长期以来,在集体主义教育实践中,西方思潮一直不断地施以多元震荡与冲击,现实中,有不少人时常把“自我设计”、“重估一切价值”、“他人即地狱”等挂在口头,行为上表现出只顾个人而不顾社会、只顾片面而不顾全体的观念和特性。当前,在全国凝心聚力共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三位一体伟大中国梦的时代进程中,基于集体主义教育的视域,对西方思潮进行科学辩证的分析阐释,注重在澄清各种认识中进一步确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必将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唱响集体主义的“好声音”,释放集体主义的“正能量”。
一、西方思潮中的个人与集体关系话语
涉及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话语一直是西方思潮的重要内容。自古希腊智者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命题以后,17世纪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引出被西方称为“急进个人主义”的理论,他认为道德决定于人的自然本性要求,这样,在自私的本性欲望所支配和驱动下,人们无异于生活在“人对人是狼”和“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中。霍布斯把人们追求私利的竞争比作赛跑,认为人生目的就是在追求私利的竞争中获胜。与霍布斯观点惊人相似的还有存在主义者萨特,他把利己主义的要求称为“自由”,同时又认为,在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都妨碍别人的自由,成了别人自由的“界限”,要追求个人的自由就必须反对别人,因此,“他人就是地狱”。萨特还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他人和社会是格格不入的,人也不能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人生道路的启示,只能靠“自我设计”、“自我奋斗”。其它诸如此类的相似表白无疑都是极端利己主义者的典型语言,其中包含的与集体主义原则背道而驰的反社会性和反他人性是显而易见的,因而不断遭到众人指责批判就成为理所当然。
在西方思潮中,有的资产阶级思想家试图为个人主义披上美丽的外衣,于是产生了“合理利己主义”。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的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运用“物理感受性”去说明人的本性是利己的,是趋乐避苦、爱自己胜过爱他人的。在他们看来,“人从本质上都是自己爱自己、愿意保存自己、设法使自己的生存幸福的;利益或对于幸福的欲求就是人的行动的唯一动力。[1]”他们从人的利己主义原则出发,论述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一致性,这就是他们所标榜称道的“合理利己主义”。在我国80年代初曾火热一时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时髦命题,可以说正是这种合理利己主义的翻版。
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其《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创造使用了“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这个概念。对于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这两个概念的异同此处不作详细分析,但需要指出的是个人主义虽然并不等于利己主义,但至少包含有利己主义,二者在本质上都强调个人利益、自我价值的至上性,强调以个人为本位,在总的价值目标上最终走向一致。所以,托克维尔在其《论美国的民主》中也是以一种轻蔑的口气使用这个词,暗示了一种与自私自利相类似的对社会的威胁。
事实上,个人主义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其原先的进步性因素逐步变成了分解性因素。所以,个人主义在西方进一步系统化、明确化的同时,对它的信仰危机和批判不断出现。个人主义在西方人的眼里由开发西部边疆、拓荒探险的开拓精神变成了社会病、社会失调、社会反常及社会空虚感,甚至成了一片被孤独邪恶及以掠夺为生的人们所占据的热带丛莽。
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明确提出了“新个人主义”概念,希望以此代替以往的“旧个人主义”概念,弥补其缺陷与不足。杜威总的思想倾向是既承认“旧个人主义”“破产了”,又否认个人主义已经不中用或过时了,认为通过对个人主义进行“改造”可以既获得新的形式,又获得新的生命。但无论如何改头换面,个人主义的实质和命运都不会发生变化,正如尼斯贝特在其《一部偏见的哲学辞典》中所阐述的那样,“个人主义学说,作为一种信仰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要失败,它违背多少时代的睿智,实际上是违背了一般常识。”
正因为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演进,西方社会大量有识之士已经不再对个人主义怀抱希望,而是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东方文化。弗·卡普拉所推崇的是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他认为只有这种整体主义的,系统观的和阴、阳相谐合的东方文化才是全球危机的“转折点”;英国著名的文明史学家阿诺尔德-J.汤因比更是将人类未来的大同理想寄托在中国文化身上;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以个人主义为价值导向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使“个人在社会中过分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人们不知不觉地成为自我主义的囚犯”。他把“培养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连同按劳分配,看成是社会主义能够消除资本主义的“严重罪恶”的重要依据。
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不断失落,深刻地反映出与社会化大生产相伴随而产生、相适应而发展的集体主义原则的进步性,也从历史实践上证明了在当今具有优秀传统道德文化遗产的中国再去提倡什么个人主义是何其荒唐!对于现实中存在的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道德疾病,唯有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的精神方是开对了药方,才能革除痼疾。
在西方思潮中需要一提的还有以康德为代表的利他主义,主张人应该无私利人,“尽自己之所能对人做好事,是每个人的责任。[2]”康德把“无私利人”、“纯粹利他”奉为评价人们行为是否符合道德的唯一原则。这种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恰好是相反的,但其片面性也是一目了然的,即它否定了一切个人利益谋求(包括正当的和不正当的利益谋求),试图以“无私利他”规范人们的一切行为,这也是当前集体主义教育应分析批判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西方出现了一些如卢梭、黑格尔和米尔恩等倡导集体主义的代表人物。卢梭认为:“不论是谁,如果他拒绝服从普遍意志,那么整个实体将强迫他服从。[3]”黑格尔指出:“个人本身只有成为国家成员才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伦理性。结合本身是真实的内容和目的,而人是被规定着过普遍生活的;他们进一步的特殊满足、活动和行动方式,都是以这个实体性的和普遍有效的东西为其出发点和结果。[4]”进入20世纪后,米尔恩在其《人权哲学》一书中谈到共同体道德原则时说:“每个成员有义务将共同体利益置于他个人利益之上。每个成员也有义务竭尽他个人之所能去增进共同体利益。[5]”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他们的这种集体主义理论“既无法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目的与普遍目的如何达到同一,也无法说明个人在这种共同体中怎样实现服从和自由的统一,因而是一种虚假的集体主义。[6]”
二、对西方思潮相关论述的评价分析
西方思潮派别林立,关于个人与集体的论述观点纷呈:只顾私利的个人主义强调个人至上、一切为己,必须加以分析和批判;否认个人正当利益的利他主义偏执一方,需要澄清与纠正。惟有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历史的视界,科学把握人的社会性本质,全面论述了集体主义原则的系统性内涵,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正确方向。
诚然,个人主义在那个“资产阶级的剥削欲望还可以被描写成个人在已经摆脱旧的封建羁绊的交往条件下获得充分发展的欲望”的历史时期,它作为反对封建统治,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思想武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不仅“揭示了披在封建剥削上面的政治、宗法、宗教和闲逸的外衣的世俗意义”,更重要的是,这种道德思想砸烂了禁锢个性的神学枷锁,启迪了人们对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公开追求,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但是,个人主义从其产生起,它对社会的效应就是双重的:既有推动社会发展的一面,又有阻碍社会进步的一面。从19世纪开始,一些敏锐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7],20世纪以来,西方思想家对个人主义的批评更是不绝于耳。随着社会生产的进步和发展,个人主义在社会上滞留的时间越长,对人们的影响越深,它带给社会的负面效应也就越大。
当前,个人主义所内涵的“贪婪攫取性”和享乐主义,正在严重地销蚀资本主义,使之陷入文化和精神危机之中,造成社会的分离力量在不断加强,支持公共利益的因素逐渐削弱,个人权利与社会利益、个人自由与社会联系之间的平衡已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了“现代性的病症”。个人主义实际上一开始就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对立起来,资产阶级思想家尽管极力粉饰、多方补救,然而,由于他们不愿触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总是试图以单个人的利益来代替社会利益,所以他们根本不可能解决这一矛盾。
在种种个人主义的面孔中,我们尤其要肃清“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这一极具迷惑性观点的影响。第一,它把个人利益看作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提出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可以兼顾他人的利益,这只能在特定条件下实现,从一般性来说,最终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第二,这种观点抹煞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区别。集体主义是一切以集体的利益为出发点的思想和行为,它与以个人为中心,从个人利益出发并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个人主义是根本对立的;第三,它割裂了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关系。从个人利益的不良动机出发,通常是不可能引出“客观为别人”的社会效果的。这种观点因其披上了一层貌似“合理”的外衣,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容易使人不知不觉地受到它的侵蚀,逐步走入个人主义的歧途。因此,在当前的集体主义教育实践中,我们必须对西方各种思潮冷静分析、深入思考,辨别谬误、发现真理。
三、对西方思潮相关论述的立场与取向
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方面,“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本位和路向:东方路向——以集体为本位来处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推崇集体主义;西方路向——以个人为本位来处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奉行个人主义。[8]”基于全面分析我们了解到个人主义的发展、演变、基本内容及其阶级实质,也充分认识到个人主义的危害性。有鉴于此,在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当清醒地批判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思潮,自觉抵御其消极影响和长期腐蚀;其次,应当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西方在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中非主流化存在与生长着的类似群体主义的集体主义因素,它同样是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精神文化资源;再者,我国集体主义教育必须善于吸收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不论中西,毋分古今,避免偏见,广收博取,尤其是要善于见瑕中之瑜、瑜中之瑕。
当前,我们在集体主义教育中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分析和对待西方思潮,摒弃不良倾向,汲取合理内核,尤其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现实,创新发展,努力加强与改进当前的集体主义教育,使之真正积淀于人民心灵深处成为“民族潜意识”,成为亿万人民的道德原则、精神之柱,从而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社会的进步,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75.
[2]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47.
[3][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15.
[4][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 254.
[5][英]A·米尔恩.人权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1,99-100.
[6]朱志勇.论集体主义的历史嬗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2):56-57.
[7][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625-631.
[8]朱志勇.论集体主义的历史嬗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2):54.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1—2012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包容性发展视野下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AHSK11-12D22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2年学生工作研究项目“高校包容性学生工作研究”(LX2012Y1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集体主义;教育;西方思潮;立场取向
集体主义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指导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等行为选择的主导性原则。长期以来,在集体主义教育实践中,西方思潮一直不断地施以多元震荡与冲击,现实中,有不少人时常把“自我设计”、“重估一切价值”、“他人即地狱”等挂在口头,行为上表现出只顾个人而不顾社会、只顾片面而不顾全体的观念和特性。当前,在全国凝心聚力共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三位一体伟大中国梦的时代进程中,基于集体主义教育的视域,对西方思潮进行科学辩证的分析阐释,注重在澄清各种认识中进一步确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必将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集体主义教育,唱响集体主义的“好声音”,释放集体主义的“正能量”。
一、西方思潮中的个人与集体关系话语
涉及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话语一直是西方思潮的重要内容。自古希腊智者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命题以后,17世纪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引出被西方称为“急进个人主义”的理论,他认为道德决定于人的自然本性要求,这样,在自私的本性欲望所支配和驱动下,人们无异于生活在“人对人是狼”和“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中。霍布斯把人们追求私利的竞争比作赛跑,认为人生目的就是在追求私利的竞争中获胜。与霍布斯观点惊人相似的还有存在主义者萨特,他把利己主义的要求称为“自由”,同时又认为,在社会中每个人的自由都妨碍别人的自由,成了别人自由的“界限”,要追求个人的自由就必须反对别人,因此,“他人就是地狱”。萨特还认为,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他人和社会是格格不入的,人也不能从社会和他人那里得到人生道路的启示,只能靠“自我设计”、“自我奋斗”。其它诸如此类的相似表白无疑都是极端利己主义者的典型语言,其中包含的与集体主义原则背道而驰的反社会性和反他人性是显而易见的,因而不断遭到众人指责批判就成为理所当然。
在西方思潮中,有的资产阶级思想家试图为个人主义披上美丽的外衣,于是产生了“合理利己主义”。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的爱尔维修和霍尔巴赫运用“物理感受性”去说明人的本性是利己的,是趋乐避苦、爱自己胜过爱他人的。在他们看来,“人从本质上都是自己爱自己、愿意保存自己、设法使自己的生存幸福的;利益或对于幸福的欲求就是人的行动的唯一动力。[1]”他们从人的利己主义原则出发,论述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一致性,这就是他们所标榜称道的“合理利己主义”。在我国80年代初曾火热一时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时髦命题,可以说正是这种合理利己主义的翻版。
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其《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创造使用了“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这个概念。对于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这两个概念的异同此处不作详细分析,但需要指出的是个人主义虽然并不等于利己主义,但至少包含有利己主义,二者在本质上都强调个人利益、自我价值的至上性,强调以个人为本位,在总的价值目标上最终走向一致。所以,托克维尔在其《论美国的民主》中也是以一种轻蔑的口气使用这个词,暗示了一种与自私自利相类似的对社会的威胁。
事实上,个人主义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其原先的进步性因素逐步变成了分解性因素。所以,个人主义在西方进一步系统化、明确化的同时,对它的信仰危机和批判不断出现。个人主义在西方人的眼里由开发西部边疆、拓荒探险的开拓精神变成了社会病、社会失调、社会反常及社会空虚感,甚至成了一片被孤独邪恶及以掠夺为生的人们所占据的热带丛莽。
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明确提出了“新个人主义”概念,希望以此代替以往的“旧个人主义”概念,弥补其缺陷与不足。杜威总的思想倾向是既承认“旧个人主义”“破产了”,又否认个人主义已经不中用或过时了,认为通过对个人主义进行“改造”可以既获得新的形式,又获得新的生命。但无论如何改头换面,个人主义的实质和命运都不会发生变化,正如尼斯贝特在其《一部偏见的哲学辞典》中所阐述的那样,“个人主义学说,作为一种信仰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要失败,它违背多少时代的睿智,实际上是违背了一般常识。”
正因为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演进,西方社会大量有识之士已经不再对个人主义怀抱希望,而是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东方文化。弗·卡普拉所推崇的是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他认为只有这种整体主义的,系统观的和阴、阳相谐合的东方文化才是全球危机的“转折点”;英国著名的文明史学家阿诺尔德-J.汤因比更是将人类未来的大同理想寄托在中国文化身上;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以个人主义为价值导向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使“个人在社会中过分强调以自我为中心”,“人们不知不觉地成为自我主义的囚犯”。他把“培养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连同按劳分配,看成是社会主义能够消除资本主义的“严重罪恶”的重要依据。
西方个人主义文化的不断失落,深刻地反映出与社会化大生产相伴随而产生、相适应而发展的集体主义原则的进步性,也从历史实践上证明了在当今具有优秀传统道德文化遗产的中国再去提倡什么个人主义是何其荒唐!对于现实中存在的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道德疾病,唯有大力弘扬集体主义的精神方是开对了药方,才能革除痼疾。
在西方思潮中需要一提的还有以康德为代表的利他主义,主张人应该无私利人,“尽自己之所能对人做好事,是每个人的责任。[2]”康德把“无私利人”、“纯粹利他”奉为评价人们行为是否符合道德的唯一原则。这种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个人主义恰好是相反的,但其片面性也是一目了然的,即它否定了一切个人利益谋求(包括正当的和不正当的利益谋求),试图以“无私利他”规范人们的一切行为,这也是当前集体主义教育应分析批判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西方出现了一些如卢梭、黑格尔和米尔恩等倡导集体主义的代表人物。卢梭认为:“不论是谁,如果他拒绝服从普遍意志,那么整个实体将强迫他服从。[3]”黑格尔指出:“个人本身只有成为国家成员才具有客观性、真理性和伦理性。结合本身是真实的内容和目的,而人是被规定着过普遍生活的;他们进一步的特殊满足、活动和行动方式,都是以这个实体性的和普遍有效的东西为其出发点和结果。[4]”进入20世纪后,米尔恩在其《人权哲学》一书中谈到共同体道德原则时说:“每个成员有义务将共同体利益置于他个人利益之上。每个成员也有义务竭尽他个人之所能去增进共同体利益。[5]”但是,必须指出的是,他们的这种集体主义理论“既无法说明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目的与普遍目的如何达到同一,也无法说明个人在这种共同体中怎样实现服从和自由的统一,因而是一种虚假的集体主义。[6]”
二、对西方思潮相关论述的评价分析
西方思潮派别林立,关于个人与集体的论述观点纷呈:只顾私利的个人主义强调个人至上、一切为己,必须加以分析和批判;否认个人正当利益的利他主义偏执一方,需要澄清与纠正。惟有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历史的视界,科学把握人的社会性本质,全面论述了集体主义原则的系统性内涵,是我们应该坚持的正确方向。
诚然,个人主义在那个“资产阶级的剥削欲望还可以被描写成个人在已经摆脱旧的封建羁绊的交往条件下获得充分发展的欲望”的历史时期,它作为反对封建统治,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思想武器,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不仅“揭示了披在封建剥削上面的政治、宗法、宗教和闲逸的外衣的世俗意义”,更重要的是,这种道德思想砸烂了禁锢个性的神学枷锁,启迪了人们对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公开追求,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但是,个人主义从其产生起,它对社会的效应就是双重的:既有推动社会发展的一面,又有阻碍社会进步的一面。从19世纪开始,一些敏锐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7],20世纪以来,西方思想家对个人主义的批评更是不绝于耳。随着社会生产的进步和发展,个人主义在社会上滞留的时间越长,对人们的影响越深,它带给社会的负面效应也就越大。
当前,个人主义所内涵的“贪婪攫取性”和享乐主义,正在严重地销蚀资本主义,使之陷入文化和精神危机之中,造成社会的分离力量在不断加强,支持公共利益的因素逐渐削弱,个人权利与社会利益、个人自由与社会联系之间的平衡已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了“现代性的病症”。个人主义实际上一开始就把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对立起来,资产阶级思想家尽管极力粉饰、多方补救,然而,由于他们不愿触及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总是试图以单个人的利益来代替社会利益,所以他们根本不可能解决这一矛盾。
在种种个人主义的面孔中,我们尤其要肃清“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这一极具迷惑性观点的影响。第一,它把个人利益看作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提出在追求个人利益时可以兼顾他人的利益,这只能在特定条件下实现,从一般性来说,最终是不可能实现的空想;第二,这种观点抹煞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区别。集体主义是一切以集体的利益为出发点的思想和行为,它与以个人为中心,从个人利益出发并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而不择手段的个人主义是根本对立的;第三,它割裂了动机与效果的辩证统一关系。从个人利益的不良动机出发,通常是不可能引出“客观为别人”的社会效果的。这种观点因其披上了一层貌似“合理”的外衣,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容易使人不知不觉地受到它的侵蚀,逐步走入个人主义的歧途。因此,在当前的集体主义教育实践中,我们必须对西方各种思潮冷静分析、深入思考,辨别谬误、发现真理。
三、对西方思潮相关论述的立场与取向
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方面,“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本位和路向:东方路向——以集体为本位来处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推崇集体主义;西方路向——以个人为本位来处理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奉行个人主义。[8]”基于全面分析我们了解到个人主义的发展、演变、基本内容及其阶级实质,也充分认识到个人主义的危害性。有鉴于此,在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首先应当清醒地批判在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思潮,自觉抵御其消极影响和长期腐蚀;其次,应当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西方在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中非主流化存在与生长着的类似群体主义的集体主义因素,它同样是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精神文化资源;再者,我国集体主义教育必须善于吸收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不论中西,毋分古今,避免偏见,广收博取,尤其是要善于见瑕中之瑜、瑜中之瑕。
当前,我们在集体主义教育中需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分析和对待西方思潮,摒弃不良倾向,汲取合理内核,尤其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现实,创新发展,努力加强与改进当前的集体主义教育,使之真正积淀于人民心灵深处成为“民族潜意识”,成为亿万人民的道德原则、精神之柱,从而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于社会的进步,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75.
[2]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田译本)[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47.
[3][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15.
[4][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1, 254.
[5][英]A·米尔恩.人权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1,99-100.
[6]朱志勇.论集体主义的历史嬗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2):56-57.
[7][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625-631.
[8]朱志勇.论集体主义的历史嬗变[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12):54.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1—2012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包容性发展视野下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AHSK11-12D221)、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2年学生工作研究项目“高校包容性学生工作研究”(LX2012Y17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