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田Aygo、标致107和雪铁龙C1,出自三家公司共同组建的合资工厂TPCA(Tovota Peugeot CltroenAutomobile),这家工厂位于捷克共和国的Kolin市,在设计之初工厂的生产线产量为30万辆,也就是说每款车平均占有年产10万辆的生产份额。
按照协作分工计划,丰田在这个名为P—ZERO的城市入门级微型车计划中提供了一台1 KR-FE的3缸汽油发动机以及5速手动、5速半自动变速器,而时任雪铁龙设计师Donato Coco则带来了一个初期的设计方案,而后由三家公司的设计部门各自完善。其实后续工作主要就是添加各自的家族设计元素,让车型看起来更像是丰田、标致或者雪铁龙。
看到这款车不知道你是否会联想到它们在中国的“非血缘亲戚”?没错,包括比亚迪FO、全球鹰熊猫和长安奔奔mini在内的几款车都是以TPCA合资公司的P-ZERO为蓝本进行的二次开发产品,它们的出现丰富了国内这一个级别的选择范围,也算是弥补了TPCA合资公司无法将触角伸到中国的遗憾。
丰田Aygo、标致107和雪铁龙C1最早亮相是在2005年的日内瓦车展上,时光荏苒,一晃6年时间过去了,三款小车也创造了属于各自的销量数字。截至2011年底,Aygo卖掉了58万辆,107卖掉了66.5万辆,而C1则卖掉了62万辆。如果把这三组数字加起来结果是186.5万辆,然后除以已销售的6年,每年产量刚好是31万辆,不多也不少。
如果是按照欧洲车的换代周期来看,一款车最多生产6—7年就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了,而这三款小车诞生于2005年,却在6年之后依旧保持原封不动的车身特征,然后各自打出的2012款名号实质也只是对前脸和内饰进行的调整,并无大变化。事实上早在20092E1月和2011年,三个品牌就陆续对各自的车型进行过Facelift改脸了,如此算来2012款型应该是三个小家伙的最终RTM版本了吧外观风格各自为主,内饰修改幅度不大,增加配置为主
还是先来看看丰mAygo UB。车名的读音取了“i-go”的谐音,意为自由的、机动的。作为2012款车型,丰田设计师主要对Aygo的前保险杠进行了大幅度修改,长度增加了15mm,并且还增加了LED日间行车灯,轴距依旧维持在2340mm的水准。从设计元素来看,Aygo与新款Yaris还有几分相似,不过覆盖件的改动却十分有限,包括大灯、尾灯都没有尺寸上的变化,仅仅只是6对灯罩进行了重新匹配。在轮圈的样式上,新车提供了一个新的14英寸铝合金轮圈供选择,另外还新增了金属橙和青铜两种新颜色油漆。
在内饰部分,Aygo基本维持了2011款时期所改变的设计方案,主要在配饰和装备上进行提升。新车为方向盘和变速杆装上了皮革包裹,并且可以提供灰色、橙色和黑色三种仪表盘风格;此外,根据车漆不同,车内转速表、空调出风口和前门扬声器都可以配上同色装饰环。在娱乐配置上,丰田提供了一个新选择,包括蓝牙、iPod、USB连接的四喇叭CD机。
与Aygo一样,销往全球48个国家的标致107也只是对前脸进行了重新设计,符合标致最新的家族特征。新增的紫红色车漆让107看起来更加迷人,LED日间行车灯也成为了标准配置。在车内,内饰采用了Mistral风格的配色,新的Manhattan座椅材料提升了乘坐舒适性,而在方向盘、变速杆和娱乐系统上的改变均与丰田Aygo保持一致,这在雪铁龙C1也是如此,同样的配置采购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只是在三款车上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而已。对于107来说,最大的不同在于2012年3月将要推出ENVY女性特别版,它有紫红色和卡尔德拉黑两种颜色,另外车身上还会有大量的装饰贴纸。
介绍到这里,除了设计风格上的不同,雪铁龙C1与Aygo和107在配置上还真的没有太多不同。它的车身长度为3440mm,转弯半径4730mm,内部容积可以从139升扩展到700升,而C1的外形风格与DS3和C4 AIRCROSS十分接近。在C1上新增的车漆颜色名为波提切利蓝;而在车内,这三款车都在方向盘后面新增加了半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拨片。此外,像ISOFIX儿童座椅固定点和ESP都是三款车的标准装备。动力配置维持不变,低排放是—个亮点
不论是丰田Aygo,还是标致107以及雪铁龙C1,目前都只提供一台丰1KR-FE发动机,不过变速器有两款选择:5速手动和5速半自动。这台1.0升3缸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50kw/6000rpm,最大扭矩93Nm/3600rpm,由于采用了VVT技术,并且压缩比也提升到了11:1,动力提升而百公里油耗仅为:手动4.3升、半自动4.5升。在CO2排放上,三个厂家说法不同,丰田宣称ECO版本车型搭载低滚阻轮胎,实现99g/km的成绩:而标致和雪铁龙则说手动挡为99/km,半自动为104g/km。
三款小车在其他方面的共同改进还包括全新的电子助力系统、NVH降噪和更注重舒适性的减震器。丰田宣称Ayg0的车身防锈12年,并且提供3年/10万公里的质保;标致则提供各种附件,以便更好的搭载自行车和滑雪板;而雪铁龙则透露,新车价格将维持此前的水平,首次销售时间是2012年4月,首发地则是英国。
按照协作分工计划,丰田在这个名为P—ZERO的城市入门级微型车计划中提供了一台1 KR-FE的3缸汽油发动机以及5速手动、5速半自动变速器,而时任雪铁龙设计师Donato Coco则带来了一个初期的设计方案,而后由三家公司的设计部门各自完善。其实后续工作主要就是添加各自的家族设计元素,让车型看起来更像是丰田、标致或者雪铁龙。
看到这款车不知道你是否会联想到它们在中国的“非血缘亲戚”?没错,包括比亚迪FO、全球鹰熊猫和长安奔奔mini在内的几款车都是以TPCA合资公司的P-ZERO为蓝本进行的二次开发产品,它们的出现丰富了国内这一个级别的选择范围,也算是弥补了TPCA合资公司无法将触角伸到中国的遗憾。
丰田Aygo、标致107和雪铁龙C1最早亮相是在2005年的日内瓦车展上,时光荏苒,一晃6年时间过去了,三款小车也创造了属于各自的销量数字。截至2011年底,Aygo卖掉了58万辆,107卖掉了66.5万辆,而C1则卖掉了62万辆。如果把这三组数字加起来结果是186.5万辆,然后除以已销售的6年,每年产量刚好是31万辆,不多也不少。
如果是按照欧洲车的换代周期来看,一款车最多生产6—7年就到了寿终正寝的时候了,而这三款小车诞生于2005年,却在6年之后依旧保持原封不动的车身特征,然后各自打出的2012款名号实质也只是对前脸和内饰进行的调整,并无大变化。事实上早在20092E1月和2011年,三个品牌就陆续对各自的车型进行过Facelift改脸了,如此算来2012款型应该是三个小家伙的最终RTM版本了吧外观风格各自为主,内饰修改幅度不大,增加配置为主
还是先来看看丰mAygo UB。车名的读音取了“i-go”的谐音,意为自由的、机动的。作为2012款车型,丰田设计师主要对Aygo的前保险杠进行了大幅度修改,长度增加了15mm,并且还增加了LED日间行车灯,轴距依旧维持在2340mm的水准。从设计元素来看,Aygo与新款Yaris还有几分相似,不过覆盖件的改动却十分有限,包括大灯、尾灯都没有尺寸上的变化,仅仅只是6对灯罩进行了重新匹配。在轮圈的样式上,新车提供了一个新的14英寸铝合金轮圈供选择,另外还新增了金属橙和青铜两种新颜色油漆。
在内饰部分,Aygo基本维持了2011款时期所改变的设计方案,主要在配饰和装备上进行提升。新车为方向盘和变速杆装上了皮革包裹,并且可以提供灰色、橙色和黑色三种仪表盘风格;此外,根据车漆不同,车内转速表、空调出风口和前门扬声器都可以配上同色装饰环。在娱乐配置上,丰田提供了一个新选择,包括蓝牙、iPod、USB连接的四喇叭CD机。
与Aygo一样,销往全球48个国家的标致107也只是对前脸进行了重新设计,符合标致最新的家族特征。新增的紫红色车漆让107看起来更加迷人,LED日间行车灯也成为了标准配置。在车内,内饰采用了Mistral风格的配色,新的Manhattan座椅材料提升了乘坐舒适性,而在方向盘、变速杆和娱乐系统上的改变均与丰田Aygo保持一致,这在雪铁龙C1也是如此,同样的配置采购降低了生产的成本,只是在三款车上采用了不同的表现手法而已。对于107来说,最大的不同在于2012年3月将要推出ENVY女性特别版,它有紫红色和卡尔德拉黑两种颜色,另外车身上还会有大量的装饰贴纸。
介绍到这里,除了设计风格上的不同,雪铁龙C1与Aygo和107在配置上还真的没有太多不同。它的车身长度为3440mm,转弯半径4730mm,内部容积可以从139升扩展到700升,而C1的外形风格与DS3和C4 AIRCROSS十分接近。在C1上新增的车漆颜色名为波提切利蓝;而在车内,这三款车都在方向盘后面新增加了半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拨片。此外,像ISOFIX儿童座椅固定点和ESP都是三款车的标准装备。动力配置维持不变,低排放是—个亮点
不论是丰田Aygo,还是标致107以及雪铁龙C1,目前都只提供一台丰1KR-FE发动机,不过变速器有两款选择:5速手动和5速半自动。这台1.0升3缸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50kw/6000rpm,最大扭矩93Nm/3600rpm,由于采用了VVT技术,并且压缩比也提升到了11:1,动力提升而百公里油耗仅为:手动4.3升、半自动4.5升。在CO2排放上,三个厂家说法不同,丰田宣称ECO版本车型搭载低滚阻轮胎,实现99g/km的成绩:而标致和雪铁龙则说手动挡为99/km,半自动为104g/km。
三款小车在其他方面的共同改进还包括全新的电子助力系统、NVH降噪和更注重舒适性的减震器。丰田宣称Ayg0的车身防锈12年,并且提供3年/10万公里的质保;标致则提供各种附件,以便更好的搭载自行车和滑雪板;而雪铁龙则透露,新车价格将维持此前的水平,首次销售时间是2012年4月,首发地则是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