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挑战中,孩子是否需要我?“此刻”是我需要帮忙的时机吗?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们都有这样的困惑:帮孩子,怕孩子依赖成瘾,不帮孩子,又怕孩子受挫厉害。这个情况可怎么破呢?
其实,在帮忙和不帮忙之间,并不是非黑即白的鸿沟,我们还可以有一个更好的角色,叫做“支架式”的支援——
第一步,观察孩子的状态
观察,是为了让我们提供更自信、更游刃有余的启蒙方法。观看孩子所处的整体环境很重要,也只有这样子,我们才能真正地看清楚孩子的状态是怎么样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能力特长。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岁多孩子堆积木的过程,你会发现他可能会选择把积木堆高,再把积木推倒,并且在积木并没有按照他的设想倒塌下来的时候,嚎啕大哭。
到了两岁多的孩子堆积木的时候,他可能会尝试把积木叠成一排,按照不同的颜色分开排序,或者根据不同的形状来排列,如果这个过程积木的次序不如人意,孩子也有可能会发脾气。
观察孩子的行为模式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明白孩子到底在哪个环节还需要提高,也可以让我们看到孩子在这项能力技能上的闪光点。
孩子反复叠积木的过程,虽然挫败感十足,但是是孩子自己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实验,最终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便2岁多孩子当下在发脾气,但是孩子的排列方式,其实是有创新性的,孩子从只会叠高高,到探索纵横排序,并且按照不同的颜色、形状等分布,这是孩子掌握抽象概念的开端。
捋清楚孩子的问题所在,观察到这些闪光点,对于每个家长来说都非常重要。
通过观察积累起来的基本判断力,可以让我们在孩子需要帮助的“关键节点”,思考更好的支撑,才能在“支架式”引导的过程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第二步,退后一步,判断时机
当我们看到孩子受挫的时候,决定要不要帮孩子忙之前,我们需要试着问自己一个问题:在这个挑战中,孩子是否需要我,“此刻”是我帮忙的时机吗?
我们对时机的反思,教会我们要学习退后,当孩子迫切希望我们帮助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冷静地退后一步,先判断时机是否恰当。
这里有一个标准可以参考:如果是在孩子能力范圍之内的“挑战”,我们要先鼓励孩子去直面问题,积累自己应对挑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是在孩子能力范围之外的“挑战”,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的过程,比找到答案本身更重要,因为可以启发孩子的潜能。
一两岁的孩子,积木倒了,希望父母可以帮忙把积木都叠起来,我们应该先鼓励孩子去直面问题,“你再试试看,你可以的,你需要自己想一想看有什么办法”,积累面对问题的勇气,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
但如果孩子反复在叠积木的过程中,他始终无法保持积木的平衡,不明白为什么别人搭积木可以十几块不倒,自己却四五块全散了,那么这个就是我们父母最好的介入时机了。我们可以跟孩子探讨,“你是哪些地方没搞懂?我们可以一起去解决问题”。
孩子所迷惑的地方看似琐碎,却是孩子能力突破的必经之路,所以父母帮忙最好的时机,是在孩子找不到方向,对问题无解的过程中,和他一起体验寻找答案的过程。
第三步,学会启发式沟通策略
抱着“支架式”的想法去走近孩子,其实有很多沟通策略可以帮助我们。以下的交流方法是我的亲身实践,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也加入了自己对孩子说过的话,并作了标注。这些所有合适的问题,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启发孩子。
肯定孩子的行为 “哇,我看到你们都为自己的小羊建了房子,它有白色的围栏环绕着屋子,你们还放了很多小羽毛作为小羊的床铺。”(叙述句可表达肯定)
认可孩子的努力 “你们的超市可真忙碌啊,里面有购物的顾客、收银台、还有收银员,你正往货架上摆放货物。”(叙述句可表达认可)
提出引发孩子思考的问题 “如果我们把水浇在沙子上,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我们需要使用别的工具吗?”“你已经搭了很久的乐高积木了,我看到你把小羊放在车上,小熊在驾驶员的位置上,他们是要去哪里呢?” (疑问句可引导思考)
增加游戏难度 “我想知道,你能不能用这些管筒来搭建一个迷宫。” (可变化玩法,并和孩子一起尝试)
给孩子做一些知识补充 “你用乐高小颗粒拼了一个吉他,还记得妈妈之前给你买的一个乐器,和这个吉他很像,但那个乐器只有三根弦,我们叫尤克里里。”(类比句可做延伸和认知启发)
提供榜样,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有时候,我不知道橡皮泥该捏什么,所以我只是将它滚来滚去,敲击它,用手指感受它,不是每一次都必须用橡皮泥捏出什么,对吧?”(场景假设可提供指引方向)
直接展示正确的做法 “如果你想把管道迷宫固定在墙上,那你必须得找一些可以粘贴的东西。”(因果句可提供逻辑示范)
提供直接的答案,但需要先询问孩子是否需要 例如,孩子在玩积木时,搭建的城堡已经摇摇欲坠了,我们可以问孩子:“需不需要我帮你防止积木倒塌?如果我们把底座搭建得更加牢固,它就不会倒了,我会帮你的。”(疑问句可引导思考)
面对孩子的求救,上面的这些策略,我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运用。所有的策略,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思考,哪种方法最能帮助孩子,让孩子更有建设性地、更加投入地开拓自己的潜能。
我们的角色,并不是只能替孩子解决某个单项问题。但我们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在需要退后的时候,我们要敢于后退。
探索世界,是孩子每时每刻都在体验的生活。孩子终归是自己人生的主宰,我们的帮忙应该始终保持理性和温情,“支架式”的父母,能做到恰到好处,也可以做到巧思妙想。
萌芽研究所BUD:育儿有方,成长有伴。这里有走心科普、给力社群和让你不再焦虑的课堂。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们都有这样的困惑:帮孩子,怕孩子依赖成瘾,不帮孩子,又怕孩子受挫厉害。这个情况可怎么破呢?
其实,在帮忙和不帮忙之间,并不是非黑即白的鸿沟,我们还可以有一个更好的角色,叫做“支架式”的支援——
第一步,观察孩子的状态
观察,是为了让我们提供更自信、更游刃有余的启蒙方法。观看孩子所处的整体环境很重要,也只有这样子,我们才能真正地看清楚孩子的状态是怎么样子,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能力特长。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岁多孩子堆积木的过程,你会发现他可能会选择把积木堆高,再把积木推倒,并且在积木并没有按照他的设想倒塌下来的时候,嚎啕大哭。
到了两岁多的孩子堆积木的时候,他可能会尝试把积木叠成一排,按照不同的颜色分开排序,或者根据不同的形状来排列,如果这个过程积木的次序不如人意,孩子也有可能会发脾气。
观察孩子的行为模式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明白孩子到底在哪个环节还需要提高,也可以让我们看到孩子在这项能力技能上的闪光点。
孩子反复叠积木的过程,虽然挫败感十足,但是是孩子自己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实验,最终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便2岁多孩子当下在发脾气,但是孩子的排列方式,其实是有创新性的,孩子从只会叠高高,到探索纵横排序,并且按照不同的颜色、形状等分布,这是孩子掌握抽象概念的开端。
捋清楚孩子的问题所在,观察到这些闪光点,对于每个家长来说都非常重要。
通过观察积累起来的基本判断力,可以让我们在孩子需要帮助的“关键节点”,思考更好的支撑,才能在“支架式”引导的过程中,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第二步,退后一步,判断时机
当我们看到孩子受挫的时候,决定要不要帮孩子忙之前,我们需要试着问自己一个问题:在这个挑战中,孩子是否需要我,“此刻”是我帮忙的时机吗?
我们对时机的反思,教会我们要学习退后,当孩子迫切希望我们帮助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冷静地退后一步,先判断时机是否恰当。
这里有一个标准可以参考:如果是在孩子能力范圍之内的“挑战”,我们要先鼓励孩子去直面问题,积累自己应对挑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是在孩子能力范围之外的“挑战”,和孩子一起寻找答案的过程,比找到答案本身更重要,因为可以启发孩子的潜能。
一两岁的孩子,积木倒了,希望父母可以帮忙把积木都叠起来,我们应该先鼓励孩子去直面问题,“你再试试看,你可以的,你需要自己想一想看有什么办法”,积累面对问题的勇气,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步。
但如果孩子反复在叠积木的过程中,他始终无法保持积木的平衡,不明白为什么别人搭积木可以十几块不倒,自己却四五块全散了,那么这个就是我们父母最好的介入时机了。我们可以跟孩子探讨,“你是哪些地方没搞懂?我们可以一起去解决问题”。
孩子所迷惑的地方看似琐碎,却是孩子能力突破的必经之路,所以父母帮忙最好的时机,是在孩子找不到方向,对问题无解的过程中,和他一起体验寻找答案的过程。
第三步,学会启发式沟通策略
抱着“支架式”的想法去走近孩子,其实有很多沟通策略可以帮助我们。以下的交流方法是我的亲身实践,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也加入了自己对孩子说过的话,并作了标注。这些所有合适的问题,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启发孩子。
肯定孩子的行为 “哇,我看到你们都为自己的小羊建了房子,它有白色的围栏环绕着屋子,你们还放了很多小羽毛作为小羊的床铺。”(叙述句可表达肯定)
认可孩子的努力 “你们的超市可真忙碌啊,里面有购物的顾客、收银台、还有收银员,你正往货架上摆放货物。”(叙述句可表达认可)
提出引发孩子思考的问题 “如果我们把水浇在沙子上,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我们需要使用别的工具吗?”“你已经搭了很久的乐高积木了,我看到你把小羊放在车上,小熊在驾驶员的位置上,他们是要去哪里呢?” (疑问句可引导思考)
增加游戏难度 “我想知道,你能不能用这些管筒来搭建一个迷宫。” (可变化玩法,并和孩子一起尝试)
给孩子做一些知识补充 “你用乐高小颗粒拼了一个吉他,还记得妈妈之前给你买的一个乐器,和这个吉他很像,但那个乐器只有三根弦,我们叫尤克里里。”(类比句可做延伸和认知启发)
提供榜样,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有时候,我不知道橡皮泥该捏什么,所以我只是将它滚来滚去,敲击它,用手指感受它,不是每一次都必须用橡皮泥捏出什么,对吧?”(场景假设可提供指引方向)
直接展示正确的做法 “如果你想把管道迷宫固定在墙上,那你必须得找一些可以粘贴的东西。”(因果句可提供逻辑示范)
提供直接的答案,但需要先询问孩子是否需要 例如,孩子在玩积木时,搭建的城堡已经摇摇欲坠了,我们可以问孩子:“需不需要我帮你防止积木倒塌?如果我们把底座搭建得更加牢固,它就不会倒了,我会帮你的。”(疑问句可引导思考)
面对孩子的求救,上面的这些策略,我们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运用。所有的策略,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思考,哪种方法最能帮助孩子,让孩子更有建设性地、更加投入地开拓自己的潜能。
我们的角色,并不是只能替孩子解决某个单项问题。但我们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在需要退后的时候,我们要敢于后退。
探索世界,是孩子每时每刻都在体验的生活。孩子终归是自己人生的主宰,我们的帮忙应该始终保持理性和温情,“支架式”的父母,能做到恰到好处,也可以做到巧思妙想。
萌芽研究所BUD:育儿有方,成长有伴。这里有走心科普、给力社群和让你不再焦虑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