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对农村残疾人的报道水平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mon521mut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社会工作的全新视角,从农村残疾人的媒体弱势地位及原因、媒体对农村残疾人的传统报道视角、农村残疾人救助机制的构建等方面对农村残疾人报道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村残疾人 媒体 媒体救助 视角创新
  
  我国目前已有8300万残疾人,其中绝大部分都生活在农村。他们是中国最底层有着双重弱势特征的弱势群体。在报纸广播杂志等媒体中,他们扮演着“贫困、残疾、被救助”的角色,很难摆脱媒体报道中长期形成的刻板印象。由此看来,农村残疾人同时也是媒体弱势人群。在接触媒体、利用媒体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对此,媒体应该改变传统的报道视角与方法,从探索农村残疾人的优势出发,重新诠释这个群体,不再加重其身上的弱势群体烙印,为其呈现社会平等成员的全新形象。而农村残疾人自身,应该利用国家的有利政策及各种媒体上的信息,寻找机会提高自身能力,实现自我救助。
  
  一、农村残疾人的媒体弱势地位及原因
  
  1、缺乏接触媒体的“硬件”装备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在进行物质财富创造的过程中,精神满足也成为其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报纸、广播、电视等成为农村残疾人提高文化素质水平、享受文化生活的重要工具。然而,目前多数农村残疾人缺乏接触媒体的机会及硬件装备。
  2、媒体的社会服务功能难以体现
  农村残疾人闲暇时间较多,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他们在家中以看电视的方式消磨时间,媒体的社会服务、传播知识的功能没有得到较好体现。很多农村残疾人收看的节目主要是家庭肥皂剧、综艺娱乐节目等。
  同时,我国没有针对农村残疾人的报纸、电视节目等。虽有国家级或省级的农民报,但由于报纸在农村地区发行量不高,无法起到作用。针对农业的电视频道不多,无法满足农村残疾人的需求。
  3、农村残疾人未走进媒体“主体视野”
  (1)弱势群体不是主流消费群体。农村残疾人作为双重弱势群体,不会成为媒体的报道主体,他们是需要援助和关爱的群体,并不是重要的消费群体。而发行量/收视率——广告——广告商——媒体内容,这样的媒体运作循环决定了农村残疾人的弱势媒体地位。
  (2)媒体在市场化进程中的“精英”选择。媒体为了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只能将报道视角转向具有消费能力的社会精英阶层或主流大众,这样农村残疾人逐渐被边缘化,社会听不到他们的声音。
  (3)农村残疾人单一的媒体形象。在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对农村残疾人的报道中,农村残疾人被定型为底层的弱势群体,媒体在宣传农村残疾人自立自强、通过刻苦学习文化技能知识脱贫致富方面的报道显得不足。
  4、文化水平低,难以利用媒体来发展自身
  农村残疾人缺乏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无法对媒介内容进行对自身发展有益的选择与筛选,因此,大部分农村残疾人将家中的收音机、电视等视为消遣娱乐工具,而大量对其自身发展有益的信息,如国家政策、财富故事,致富信息、医疗知识等,都不是农村残疾人有能力理解或感兴趣的内容。农村残疾人无法得到最新的信息,在相对闭塞的环境中,无法摆脱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双重贫困。
  
  二、媒体对农村残疾人的传统报道视角
  
  社会大众对农村残疾人的刻板印象,很大原因来自于媒体对农村残疾人的片面报道,极端贫困、身体残疾、接受救济等,使得农村残疾人成为在媒介传播中的弱势群体。
  1、过分渲染“贫穷”和“残疾”双重弱势身份
  在新闻媒体对农村残疾人的报道中,贫穷现状的描述及残疾身份的特写,在报道中占据相当大的篇幅。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让社会大众了解农村残疾人的效果,但也造成了农村残疾人双重弱势身份的过分渲染。农村残疾人逐渐成为经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阻碍群体”,边缘化地位日渐加重。
  2、以救助者为主体,强化农村残疾人“弱势”地位
  不容置疑,农村残疾人因为双重弱势身份,使得他们在媒体上体现“强势”的机会不多,因为在事业上和生活中扮演“强者”的农村残疾人毕竟很少,大多数残疾人还需要国家、社会的救助才能维持生活。
  存在于媒体中的大量报道加重了农村残疾人“被救助”的身份色彩,如《培训 帮扶”让乐平七千农村残疾人端上饭碗》、《政府出钱49户农村残疾人住新房》等。如果媒体能够转换视角,从农村残疾人对致富的信息需求出发,助其走出致富无门的困境,农村残疾人工作会有新进展。
  
  三、优势视角——媒体对农村残疾人报道方法的改进
  
  1、优势视角报道方法
  (1)优势视角。作为社会工作的一种新的实践模式,强调在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要将关注的焦点从问题和缺陷上转移到对服务对象的特色和优势上,不断发现、开发和利用服务对象的优势和资源,发挥服务对象的主体性,协助他们达到目标,坚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优势视角认为,人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有着自身的潜能和力量,能够依靠自身的潜能和优势解决问题。
  (2)媒体应具有优势视角报道意识。媒体对于农村残疾人的报道,应该从“问题、缺陷”为主向“优势、特长”为主转变。从优势视角出发, 残疾人不是消极被动的, 而是有着自身的潜能和力量,他们能够依靠自身的潜能和优势解决问题,克服经济上的困难和身体上的不便,不再成为国家和社会的“负面群体”。
  2、农村残疾人优势分析
  在优势视角下,农村残疾人不再是只能等待获取救济的弱势群体,他们都有自身特长、优势、特有资源,同样可以实现自立,从而摆脱绝对弱势现状。
  (1)政策法律优势。国家及各级政府对农村残疾人十分重视,针对全国农村残疾人现状及各地情况制定出了如《残疾人保障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2)农村环境优势。农村地区地域广阔、生态环境相对较好,进行生态农业生产、经济作物种植、农家乐等可以收到良好成效。
  (3)自身独有优势。从优势视角出发,大部分农民勤劳朴实,吃苦耐劳。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同样可以发挥他们的身体优势。如肢体残疾人思维能力正常,可从事轻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视力障碍残疾人的听力、触觉往往十分敏锐,因此可以从事盲人按摩方面的工作;等等。
  3、实现媒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和良性互动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媒体完全可以凭借良好的社会效益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只有形成这种良性循环,才能实现媒体的最优发展。
  
  四、媒体救助:农村残疾人走出困境
  
  1、利用各种媒体,改变“媒体饥渴”
  (1)让“大喇叭”重新响起来。如今,农村地区的“大喇叭”主要是广播小事小情,如缴纳电费通知、商贩赶集信息等。笔者认为,农村“大喇叭”应重新发挥它的“大作用”。这种农村有线广播具有传播信息快捷、针对性强、不耽误农事的特点,农民在田里劳作时,也可以收听节目。对于贫困的农村残疾人来说,“大喇叭”是最经济实惠的媒体,不用花一分钱,就可以了解到最新信息。
  (2)充分利用投影仪等适合集体观看的媒体工具。农村人口相对较少,集中在一起学习政策法律法规、农业新科技,村民可共同学习,效果理想。这种方法可以照顾到部分农村残疾人理解能力较差的问题,使其在共同学习中得到指导和沟通。
  (3)改变农村残疾人使用媒体习惯。当前,农村残疾人主要将媒体视为娱乐工具,新闻资讯、经济资讯等有效信息造成客观上浪费。媒体应该面向农村残疾人,制作一些针对性强的节目,启发农村残疾人将兴趣点转移到有利于脱贫致富、改变现状的媒体信息上来。
  2、对农村残疾人实施媒体救助
  广义来讲,媒体对于弱势群体的报道,因其造成客观上的公众关注,都可称之为媒体救助。具体来说,媒体救助报道也称作新闻援助报道,爱心报道,是指“新闻媒体以重大灾难事故的严重后果、困难群体贫困疾病等生存发展困境、弱势地位的个体、群体合法权益受到的侵害或公众利益受到的严重损害等情况为主要内容,以新闻报道的形式传播出去,依靠媒体在一定范围内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形成舆论强势,引起社会关注,最终唤起社会各界帮助报道对象渡过难关的一种新闻报道。”
  第一、加大力度宣传国家最新政策法规,使农村残疾人能够在惠农政策中找到出路。第二、农村残疾人在经济上和生理上均处于弱势地位,发挥自身优势进行脱贫致富实则难上加难,大部分农村残疾人还需要长期地生活在困境中,因此需要媒体对其生存境况进行报道,从而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步伐。第三、将视角转向社会新动向、农村残疾人致富典型的报道上来。农村残疾人接触社会的机会少,改变现状信心不足,需要媒体对这些方面的报道来帮助农村残疾人树立坚定的信念和改变困境的决心。
  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媒介资源为全国人民所共有,因此媒介更应提高自己的群众性和大众性,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为此,我国媒体应为弱势群体寻求代言的长效机制。如在报纸上开辟农村残疾人专栏,或读者信箱,及时让社会大众对农村残疾人的生活现状有所了解;在电台、电视设置专门针对农村残疾人的节目等。
  
  参考文献
  ①段敏芳,《弱势群体如何走出贫穷的恶性循环》[J].《财贸研究》,2002(5)
  ②杜鹏等,《中国农村残疾人状况及政策建议》《[J].《人口与经济》,2009(2)
  ③董彩霞,《浅谈农村残疾人脱贫工作》[J].《中国残疾人》,1998(3)
  ④盛昕,《农村残疾人的扶助政策及效果浅析》[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3)
  ⑤赵健华,《农村残疾人工作面临的几个难点问题》[J].《河北企业》,2008(12)
  ⑥王亮,《优势视角:残疾人工作的新视角》[J].《社会工作》,2006(10)
  ⑦杨洪斌,《优势视角——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农村残疾人社会工作》[J]. 《中国残疾人》,2006(2)
  ⑧韩颖,《残疾人的媒体形象分析》[J].《当代经理人》,2006(11)
  ⑨王勇,《论大众传媒在弱势群体利益表达中的作用》[J].《理论导刊》, 2008(4)
  ⑩朱法飞,《在乡村恢复“小喇叭”好》[J].《乡镇论坛》,1996(4)
  ⑾叶玉龙,《盼农村的大喇叭再响起来》[J].《乡镇论坛》,2001(6)
  
  (作者:兰州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叶水茂
其他文献
〔关键词〕英语教学;情感    所谓情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研究表明,积极的情感态度(如兴趣、自尊心、自信、强烈动机、愉快、惊喜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使其精力充沛,思维灵活且敏捷,想象丰富,记忆力增强;而消极情感(如焦虑、害怕、羞涩、愤怒、沮丧、怀疑、厌恶等)则影响学生学习潜能的正常发挥,从而降低学习效果。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河南省自2002年将“心理健康”纳入地方课程以来,在科学推进、有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为了全面了解和把
〔关键词〕评价;科学;发展    学生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中建立新型教育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是新课程实施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科学的评价犹如
[摘要]随着手机上网业务的开展,利用手机网络传播淫秽、色情等低俗内容的现象也已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对该现象的主要原因进行探析,并从信源、渠道、信宿三个方面简要探讨了应对之策。  [关键词]手机网络 低俗内容 监管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发展迅速,与此同时,互联网上出现了内容低俗化现象,并向手机网络蔓延。淫秽色情等低俗内容是腐蚀青少年的精神鸦片,因此从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底,中央外宣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