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的芋艿、甘肃的大白菜、淮阴的辣椒、海南的南瓜、舟山的海鲜……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又从这里走向四方。杭州餐桌上70%以上的食物,都是从我们这里中转的,我们是杭城百姓的‘菜篮子’。”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以下简称“农副中心”)管委会副主任张国平不无自豪地说。
农副中心地处浙江北部,与江苏、上海交界,规划总用地400公顷,总投资约60亿元,公路、铁路和运河在这里交汇,发展目标是辐射长三角、连通全国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超级农副航母”。
食品安全有保障
农副中心第三综合办公室主任许铁峰对记者说,对于市场管理者而言,要管的是蔬菜安全,让市民吃得更安心。“菜价已经不用市长管了,市场自己会用敏感的手来进行调节,而这个调节的平台就是蔬菜市场每天的交易。”
“市场实现进货台账登记建档率100%,实施产品销售出场建档出票率100%……进入市场大门,你可以看到IC卡读卡机,这是为进入市场卖菜的基地直销农户准备的,要求携杭州市农产品产地标志卡,刷卡才能进场卖菜;经营者在交易时必须主动出具票据,购买者主动索票,并凭票出场……这都是为了安全管理、安全追溯。”
“很多蔬菜在产地质量是一流的,但经过几百几千里的运输,蔬菜的质量就很容易出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整个流程的控制,为蔬菜的‘旅行’打造‘精品游’。”张国平说。
配送中心待完善
但是,农副中心从2003年开始建设至去年开园以来,目前还做不到对全流程的控制,两块占地几十亩的仓储配送区正抓紧建设,生鲜食品配送区有望在今年年底建成使用,等待进货的卡车停在马路两边,在夜晚0-3点的高峰时段,塞车的情况时有发生。
记者假装来拉货,上前找有3.5吨卡车的个体车主搭讪“运一车货到市内大概多少钱呢?”“到市内哪里?白天我们不拉,只有晚上可以。”当记者说到米市巷时,他拿出地图寻找,然后用手比了一下距离,说每次最少200元。“需要保证我有50%的利润,否则不拉”。他的语气充分体现出蔬菜市场的“一车难求”。
“预计到明年同期,农副中心两个仓储配送中心建成后,就将结束这种尴尬的状况,通过控制公司的进场,并要求一定的准入资质,加上日常的监管,就将完善仓储配送体系,实现总流程的控制,打造高效配送网。”许铁锋介绍。
国际化物流航母
“农副产品物流中心正在建设铁路专用线,届时将搭上宣杭线,使运输成本更低。”园区负责人解释,“这主要是为粮油市场做准备,因为大米从东北过来一般要走铁路。有了专用线之后,园区的进出将变得更加便利,而同时,我们的粮食物流码头也正在推进之中。”
除了为企业做配套,中心还为市民“菜篮子”工程开设了公交线,公交中心站等配套设施也在紧锣密鼓。
一个全新的“农副产品商务港”大型综合性建筑群开始在农副中心动工,将成为杭州北大门的城市标志,主楼设计成52层、236米。
“农副中心优越的地理位置,一流的服务设施,全新的理念和管理方法,已经吸引了全国的客商,不但可以满足杭城‘菜篮子’的安全充裕,也将为长三角居民提供放心的蔬菜。”张国平满怀信心的展望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