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教学的本质是还教育以生命,以发展生命为终极目标。生态化教学正是把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环境等要素看做一个交互作用的动态系统,并以此来建立一种整体、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的教育教学目标。在大学公共英语教育教学活动中,不论是为了消除传统教学的弊端,还是旨在升华师生生命空间的教育本质,实施生态化教学都是其最为适切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 公共英语教学 生态化教学
[作者简介]黄波(1962- ),男,淮南师范学院外语系副主任、大学英语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长期从事英语教学理论研究。(安徽 淮南 232001)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2-0100-03
一、引言
教育基于人的生命,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为了生命的发展,发展生命是教育的终点。长期以来,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的低效问题一直是外语教学领域的研究核心,在运用诸多教育教学理论对其展开广泛的分析和研究中,既对传统教学进行了反思,也对教学模式的变革策略进行了积极的探寻,但大多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倚重对英语知识的接受和掌握,而忽视了英语作为语言最本质的东西是交际和应用;在教学模式上过分强调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技巧和能力,注重英语知识的条分缕析式的灌输,而忽视师生之间的交互与学生知识建构过程的重要性,尤其不能领会教学活动是充分展现个性魅力与智慧、演绎生命价值并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的生态化过程。
二、生态化教学的内涵及理论支撑
“生态”一词源于希腊语,最早是由美国文学家、博物学家梭罗在1858年提出的,意思是“对住所或栖息地的研究”①。1868年,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给出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即“研究有机体或有机群体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②。关于“生态化教学”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解:(1)以生态主义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教学及其理论;(2)以生态问题为相关内容的教学;(3)在生态主义理论指导下,为实践生态主义而发展起来的种种具体的教学形态。第一种理解包含了广泛的教学形态及其理论,是一种广义的理解;第二、三种理解是生态化教学理论特殊表现方式,即是它的具体化③。结合已有研究,本文倾向于认为:生态化教学就是通过运用生态学理论中的原则和方法来思考和研究复杂的教学现象,把教师、学生、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和方法及其评价体系等教学要素看做一个交互作用的动态系统,以此来建立一种整体、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它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有以下理论基础为支撑:
1.教育生态学理论。教育生态学理论以整体论与系统论的观点,强调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思考,以发现和解决课堂教学在宏观与微观上的失误;强调从教育生态系统平衡的视角考察课堂教学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调控课堂教学内部和外部的生态平衡,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多维效益。同时,运用教育生态的原理和规律,深入洞察教学的本质及其运行机制,通过学生自我的努力开拓、反观性对话等改变知识传授的单向授受关系,从而使教师与学生成为合作的探究者和平等的对话者。
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无条件积极关注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认为学习最重要的是对学习过程的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学习有用,始终使得学生处在一个和谐、融洽、被关爱和理解的学习氛围中④,达到促进学习者个体的发展,发挥学习者潜能,培养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目的。
3.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认为:一个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其内部的运行是自组织的。人作为自然产物的一部分,具有最强的自组织能力,这就是大脑进行思维的能力,它是人的智力、精神及创造性的基础。教学活动是整个大教育系统内部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它与大教育系统内部的其他子系统之间必然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和丰富的互动作用⑤。封闭、狭隘的教学系统不是生态的教学系统,生态化教学要实现“生本化”的价值观,完成
和谐的、身心健康的生态人的培养,就必须通过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的开放性来不断提高自身存在的合理性。
三、当前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生态因素失衡分析
语言因为运用而获得意义,脱离了运用,语言也就成了空中楼阁。语言也离不开所处的文化环境,学习者只有把握了完整的文化体系,才能在某一具体的文化背景中得体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传统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主要弊端是没有认清这样一个事实,即:英语教学的本质必须处于该文化的原生态背景下的一种语言的生成过程。因此,要想让高校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发挥为社会培养综合英语人才的主渠道作用,就必须透过传统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理性地认识到当前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低效问题的本质,正视以下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中的失衡因素。
1.功利化的教学目标。如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作为很多高校衡量英语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指标直接导致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只能为四、六级考试通过率而教,学生为了考级考试而忙碌。整个英语学习过程变成了记忆考试词汇和题海苦战,学生虽然认识几千个单词,但在实际运用中却错误百出。显然,这种功利化的教学目标必然会导致交互性与个性化教育严重丧失,既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更不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具有较强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人才。
2.超耐度的教学环境。首先,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行列式的座位编排适合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法,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性求知地位,双向交流难以开展,不利于学生习得语言技能。其次,由于受到各种条件所限,在当前的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大多还都是以大班授课为主,学生很少有会话和练习的机会。再次,许多学校教学手段仍然比较落后,缺乏充足的语言实验室和多媒体设备,教师还是采取“书+粉笔+黑板+录音机”的教学模式,教学互动还是在汉语的环境中进行,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课几乎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由于教学形式以课堂授课为主,除了每周几个学时的课堂英语学习外,缺乏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流的真实性环境。学生有效运用英语的能力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容易导致产生学习英语无用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
3.孤立而僵硬的教学方法。外语教学方法大多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解决某一特定任务或矫正先前学派的某些不足而产生的,其本身除了具有以前学派所没有的突出优越性外,也必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以往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没有综合运用教学方法而发挥出最大程度的整体效应,以至于湮没了学生很多的潜能。譬如,“语法、翻译法”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语言技能的培养,并且语法的教学与课文阅读教学脱节。而为了消除“语法、翻译法”的弊端而提出的“直接法”在教学中偏重经验、感性认识,对人的自觉性估计不足,对培养文学的修养不够注重,对许多语言现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目前,最为推广的是提出以口语为中心的“口语法”,主张以句型结构为纲,极其重视语音的正确,尤其强调语调训练,广泛利用对比法学习外语的难点。但是这种教学方法过分重视机械性训练而忽视语言规则的指导作用,过分重视语言的结构形式而忽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难免存在流于“造作”的语言倾向。
4.单一而片面的评价机制。单一而固定的评价模式本身就是一种桎梏。首先,在常规的教学效果评价方面,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与评价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最为典型的就是用一张试卷去评价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这对于以语言生成为主的外语测评来说是不科学、不全面的。诚然,考试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它只是一个终结性评价,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在整个阶段中所做出的努力和学习的有效成果。由于各种偶然或突发的因素,学生不一定能在考试中完全反映出真实水平,这种评价方法最多只能在某一方面起到衡量效果。其次,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一度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指挥棒。我们不可否认它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它过分倾向语法规则,过分强调语言绝对统一标准,从而忽视了语言的互动功能和跨文化交际功能。目前不少高校仍然把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综合成绩与教学效果和学位挂钩。这种顽固的考核方法依旧从根本上制约着大学公共英语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的效果。
四、大学公共英语生态化教学的科学走向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态度、策略和文化意识是新时期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创新意识以及具备科学的价值观,这些都是英语学科教学应承担的责任。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严重的反生态现状迫切需要一种尊重生命的事实、关怀生命的需要,注重人的身心和谐与人格完善,以求促进人自身的生态平衡的生态化教学。
1.确立旨在实现生命涌动的教学目标。高校英语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真正认识到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特有的交际性、功用性特点,从而在巩固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平衡和谐的生态化教学不仅要关注认知过程,关注知识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和谐自由的环境,以便他们能在最小的压力和最大的效率中进行学习,积极实现教育的生命价值。因此,要想使得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就必须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个体生命活动的意义,关注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只有把教学目标锁定在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师生才会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感受到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学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生态化英语教学应该打破应试教学对学生发展的束缚,以学生生命发展为教学主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激发英语学习持久的内在动机,培育良好的英语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动力、能力和效力,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促进生命实体在良好的条件下按自身固有的规律自由地、健康地、持续地生长发展。
2.营造生态化的教学环境。第一,优化课堂的物理环境。外语学习需要集中注意力,安静的物理环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学校应尽量减少噪音污染,为外语教学创造安静的物理环境。英语教室的美化与外语化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学生不仅从教师的讲授中学习,而且从讲授发生的环境中学习。此外,学校还应加大投入,扩大语音室的教学空间,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有机会利用现有设备多做训练。第二,优化师生生态位,促进师生多向交流。我们应该采用可任意组合的移动式桌椅,根据不同教学活动编排不同座位。比如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时座位编排可采取行列式,组织讨论时可采用圆形、椭圆形或马蹄形,以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第三,控制班级规模,实行分级教学。由于外语学习涉及情感因素,小班学生确实比大班学生更有良好的情感体验,也会表现出更高的动机水平、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应争取将每班人数控制在30人以内,以创造良好的课堂社会环境。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实行分级教学,可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其有效性,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生态主体作用,让教与学在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的课堂生态环境中进行。
3.构建网络辅助下自主式的交互教学模式。如上所述,英语教学在本质上不同于知识性课程,它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高校公共英语教师应加强国内外英语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结合课堂实践,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网络辅助下自主式的英语交互教学模式,就是在规定的教学范畴内,充分发挥网络的辅助作用,选择网络资源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议题进行情景交互,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外语真实交际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模式重视教师对网络技术的借鉴和应用,通过情景化的语言对话和交流,对学生进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听说训练,让学生进行实时交际,存储和运用自己感兴趣的英语话题,逐步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学生主动通过网络利用英语资源既可增强语言趣味性,又可大力提升英语的运用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始终处于一种定向的认知活跃状态,并以积极的姿态摄取新知识。
4.实行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制度。科学的英语教学评价方式应具备科学化、系统化和民主化等特点,采取多元化、发展性的综合考核方式,侧重听说等运用知识能力的测试,尤其是注意通过建立情景的方式,来测试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第一,实行学业测评与水平考核相结合。这种测评体系既能考查学生的英语水平,又能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因为学业考题可测评学生对所学教材的掌握程度,水平考试可确保各级别都能考查听、说、读、写的能力即接受能力(receptive competence)、产出能力(productive competence)、互动能力(interactive competence)。第二,配合多级别教学改革,采用多级别考试检测。即各级别教学结束后各自可采用主、客观考题形式,合理分配题量;同时,把试题难易程度分配等级,如60分以内为D级水平,75分以内为C级水平,85分以内为B级水平,85分以上为A级水平。这种评估可促进考试成绩的公平合理,有利于学生滚动调级,既照顾到了各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能区分出学生的真实水平。第三,实施多功能、多方位测试策略。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入学英语成绩、作业资料、单元测试、参加各种英语竞赛情况做详细备案,定期进行总结和评估,作为一种检测项目,以衡量学生的常规学业状况。这种多功能的测试可以使学生在达到指定标准后方可参加不同级别的听力测试,有利于宏观管理、个体参与,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考试的个性化。
[注释]
①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116.
②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
③余嘉云,顾建梅.生态化教学:教学研究的生态主义取向[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83.
④姚远峰,齐礼良.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与实施策略[J].教育技术导刊,2007(11):10.
⑤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31.
[关键词]大学 公共英语教学 生态化教学
[作者简介]黄波(1962- ),男,淮南师范学院外语系副主任、大学英语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长期从事英语教学理论研究。(安徽 淮南 232001)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2-0100-03
一、引言
教育基于人的生命,生命是教育的原点;教育为了生命的发展,发展生命是教育的终点。长期以来,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教学的低效问题一直是外语教学领域的研究核心,在运用诸多教育教学理论对其展开广泛的分析和研究中,既对传统教学进行了反思,也对教学模式的变革策略进行了积极的探寻,但大多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倚重对英语知识的接受和掌握,而忽视了英语作为语言最本质的东西是交际和应用;在教学模式上过分强调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技巧和能力,注重英语知识的条分缕析式的灌输,而忽视师生之间的交互与学生知识建构过程的重要性,尤其不能领会教学活动是充分展现个性魅力与智慧、演绎生命价值并最终实现共同发展的生态化过程。
二、生态化教学的内涵及理论支撑
“生态”一词源于希腊语,最早是由美国文学家、博物学家梭罗在1858年提出的,意思是“对住所或栖息地的研究”①。1868年,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给出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即“研究有机体或有机群体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②。关于“生态化教学”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解:(1)以生态主义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教学及其理论;(2)以生态问题为相关内容的教学;(3)在生态主义理论指导下,为实践生态主义而发展起来的种种具体的教学形态。第一种理解包含了广泛的教学形态及其理论,是一种广义的理解;第二、三种理解是生态化教学理论特殊表现方式,即是它的具体化③。结合已有研究,本文倾向于认为:生态化教学就是通过运用生态学理论中的原则和方法来思考和研究复杂的教学现象,把教师、学生、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和方法及其评价体系等教学要素看做一个交互作用的动态系统,以此来建立一种整体、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教学模式。它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有以下理论基础为支撑:
1.教育生态学理论。教育生态学理论以整体论与系统论的观点,强调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思考,以发现和解决课堂教学在宏观与微观上的失误;强调从教育生态系统平衡的视角考察课堂教学的结构和功能,主动调控课堂教学内部和外部的生态平衡,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更好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多维效益。同时,运用教育生态的原理和规律,深入洞察教学的本质及其运行机制,通过学生自我的努力开拓、反观性对话等改变知识传授的单向授受关系,从而使教师与学生成为合作的探究者和平等的对话者。
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无条件积极关注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认为学习最重要的是对学习过程的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者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学习有用,始终使得学生处在一个和谐、融洽、被关爱和理解的学习氛围中④,达到促进学习者个体的发展,发挥学习者潜能,培养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目的。
3.自组织理论。自组织理论认为:一个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其内部的运行是自组织的。人作为自然产物的一部分,具有最强的自组织能力,这就是大脑进行思维的能力,它是人的智力、精神及创造性的基础。教学活动是整个大教育系统内部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它与大教育系统内部的其他子系统之间必然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和丰富的互动作用⑤。封闭、狭隘的教学系统不是生态的教学系统,生态化教学要实现“生本化”的价值观,完成
和谐的、身心健康的生态人的培养,就必须通过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的开放性来不断提高自身存在的合理性。
三、当前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生态因素失衡分析
语言因为运用而获得意义,脱离了运用,语言也就成了空中楼阁。语言也离不开所处的文化环境,学习者只有把握了完整的文化体系,才能在某一具体的文化背景中得体地运用语言进行交际。传统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主要弊端是没有认清这样一个事实,即:英语教学的本质必须处于该文化的原生态背景下的一种语言的生成过程。因此,要想让高校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发挥为社会培养综合英语人才的主渠道作用,就必须透过传统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理性地认识到当前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低效问题的本质,正视以下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中的失衡因素。
1.功利化的教学目标。如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通过率作为很多高校衡量英语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指标直接导致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只能为四、六级考试通过率而教,学生为了考级考试而忙碌。整个英语学习过程变成了记忆考试词汇和题海苦战,学生虽然认识几千个单词,但在实际运用中却错误百出。显然,这种功利化的教学目标必然会导致交互性与个性化教育严重丧失,既不利于调动和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综合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更不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具有较强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人才。
2.超耐度的教学环境。首先,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行列式的座位编排适合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法,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性求知地位,双向交流难以开展,不利于学生习得语言技能。其次,由于受到各种条件所限,在当前的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大多还都是以大班授课为主,学生很少有会话和练习的机会。再次,许多学校教学手段仍然比较落后,缺乏充足的语言实验室和多媒体设备,教师还是采取“书+粉笔+黑板+录音机”的教学模式,教学互动还是在汉语的环境中进行,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课几乎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由于教学形式以课堂授课为主,除了每周几个学时的课堂英语学习外,缺乏利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流的真实性环境。学生有效运用英语的能力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容易导致产生学习英语无用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
3.孤立而僵硬的教学方法。外语教学方法大多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解决某一特定任务或矫正先前学派的某些不足而产生的,其本身除了具有以前学派所没有的突出优越性外,也必然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以往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活动中,由于没有综合运用教学方法而发挥出最大程度的整体效应,以至于湮没了学生很多的潜能。譬如,“语法、翻译法”过分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语言技能的培养,并且语法的教学与课文阅读教学脱节。而为了消除“语法、翻译法”的弊端而提出的“直接法”在教学中偏重经验、感性认识,对人的自觉性估计不足,对培养文学的修养不够注重,对许多语言现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目前,最为推广的是提出以口语为中心的“口语法”,主张以句型结构为纲,极其重视语音的正确,尤其强调语调训练,广泛利用对比法学习外语的难点。但是这种教学方法过分重视机械性训练而忽视语言规则的指导作用,过分重视语言的结构形式而忽视语言的内容和意义,难免存在流于“造作”的语言倾向。
4.单一而片面的评价机制。单一而固定的评价模式本身就是一种桎梏。首先,在常规的教学效果评价方面,大学公共英语的教学与评价存在着严重的脱节现象,最为典型的就是用一张试卷去评价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这对于以语言生成为主的外语测评来说是不科学、不全面的。诚然,考试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它只是一个终结性评价,并不能完全反映出学生在整个阶段中所做出的努力和学习的有效成果。由于各种偶然或突发的因素,学生不一定能在考试中完全反映出真实水平,这种评价方法最多只能在某一方面起到衡量效果。其次,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一度是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指挥棒。我们不可否认它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它过分倾向语法规则,过分强调语言绝对统一标准,从而忽视了语言的互动功能和跨文化交际功能。目前不少高校仍然把英语四、六级考试的综合成绩与教学效果和学位挂钩。这种顽固的考核方法依旧从根本上制约着大学公共英语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的效果。
四、大学公共英语生态化教学的科学走向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态度、策略和文化意识是新时期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创新意识以及具备科学的价值观,这些都是英语学科教学应承担的责任。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严重的反生态现状迫切需要一种尊重生命的事实、关怀生命的需要,注重人的身心和谐与人格完善,以求促进人自身的生态平衡的生态化教学。
1.确立旨在实现生命涌动的教学目标。高校英语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真正认识到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其特有的交际性、功用性特点,从而在巩固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平衡和谐的生态化教学不仅要关注认知过程,关注知识传授,更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一个和谐自由的环境,以便他们能在最小的压力和最大的效率中进行学习,积极实现教育的生命价值。因此,要想使得大学公共英语课堂教学充满生命活力,就必须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个体生命活动的意义,关注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只有把教学目标锁定在探索、创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师生才会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感受到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学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生态化英语教学应该打破应试教学对学生发展的束缚,以学生生命发展为教学主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的内心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激发英语学习持久的内在动机,培育良好的英语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动力、能力和效力,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发展的舞台,促进生命实体在良好的条件下按自身固有的规律自由地、健康地、持续地生长发展。
2.营造生态化的教学环境。第一,优化课堂的物理环境。外语学习需要集中注意力,安静的物理环境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学校应尽量减少噪音污染,为外语教学创造安静的物理环境。英语教室的美化与外语化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学生不仅从教师的讲授中学习,而且从讲授发生的环境中学习。此外,学校还应加大投入,扩大语音室的教学空间,让基础较差的学生有机会利用现有设备多做训练。第二,优化师生生态位,促进师生多向交流。我们应该采用可任意组合的移动式桌椅,根据不同教学活动编排不同座位。比如教师在讲解新知识时座位编排可采取行列式,组织讨论时可采用圆形、椭圆形或马蹄形,以增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第三,控制班级规模,实行分级教学。由于外语学习涉及情感因素,小班学生确实比大班学生更有良好的情感体验,也会表现出更高的动机水平、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应争取将每班人数控制在30人以内,以创造良好的课堂社会环境。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实行分级教学,可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其有效性,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生态主体作用,让教与学在和谐、有序、充满活力的课堂生态环境中进行。
3.构建网络辅助下自主式的交互教学模式。如上所述,英语教学在本质上不同于知识性课程,它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知识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高校公共英语教师应加强国内外英语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结合课堂实践,转变传统教学模式,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网络辅助下自主式的英语交互教学模式,就是在规定的教学范畴内,充分发挥网络的辅助作用,选择网络资源中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议题进行情景交互,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外语真实交际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模式重视教师对网络技术的借鉴和应用,通过情景化的语言对话和交流,对学生进行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听说训练,让学生进行实时交际,存储和运用自己感兴趣的英语话题,逐步提高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学生主动通过网络利用英语资源既可增强语言趣味性,又可大力提升英语的运用能力,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从而始终处于一种定向的认知活跃状态,并以积极的姿态摄取新知识。
4.实行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制度。科学的英语教学评价方式应具备科学化、系统化和民主化等特点,采取多元化、发展性的综合考核方式,侧重听说等运用知识能力的测试,尤其是注意通过建立情景的方式,来测试和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第一,实行学业测评与水平考核相结合。这种测评体系既能考查学生的英语水平,又能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因为学业考题可测评学生对所学教材的掌握程度,水平考试可确保各级别都能考查听、说、读、写的能力即接受能力(receptive competence)、产出能力(productive competence)、互动能力(interactive competence)。第二,配合多级别教学改革,采用多级别考试检测。即各级别教学结束后各自可采用主、客观考题形式,合理分配题量;同时,把试题难易程度分配等级,如60分以内为D级水平,75分以内为C级水平,85分以内为B级水平,85分以上为A级水平。这种评估可促进考试成绩的公平合理,有利于学生滚动调级,既照顾到了各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又能区分出学生的真实水平。第三,实施多功能、多方位测试策略。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入学英语成绩、作业资料、单元测试、参加各种英语竞赛情况做详细备案,定期进行总结和评估,作为一种检测项目,以衡量学生的常规学业状况。这种多功能的测试可以使学生在达到指定标准后方可参加不同级别的听力测试,有利于宏观管理、个体参与,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考试的个性化。
[注释]
①何怀宏.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116.
②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
③余嘉云,顾建梅.生态化教学:教学研究的生态主义取向[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2):83.
④姚远峰,齐礼良.生态课堂的教学模式与实施策略[J].教育技术导刊,2007(11):10.
⑤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