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历史与社会课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开发和建构新的文本。做到高屋建瓴,辩证审视教材文本;精心设计,灵活处理教材文本;贴近生活,增强文本的乡土味。
【关键词】构建;历史;社会;新文本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3-0117-02
随着课程资源观的改变,我们对待教材文本的态度也在改
变,走出对教材文本的僵化的思维观念定势,已成为大势所趋。新的课程资源观的转变,必将要求教师和学生改变对教材文本
性质的看法,使教材文本由狭变广,由一池死水变为一泓源头活水。从学科性质来看,《历史与社会》课程凸显了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这一性质特点决定了这门课程对文本资源的
动态性要求极高,要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不仅要充分发挥教材文本功能,还要尽可能用活教材文本,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开发和建构新的文本。
一、高屋建瓴,辩证审视教材文本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是我们一线教师使用最方便也是最可靠的文本资源,它集中了教材编写专家们的智慧,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基本理念,是我们实现课程目标必不可少
的依据。但是最好的教材也有局限性,也有一个适应性问题。我们不能奉教材为“圣经”,必须辩证地审视教材文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文本。
要辩证地审视教材文本,首先就要走进文本,深入了解和整体把握文本。教师要率先深入研读教材文本,做文本的知音。所谓研读,就是要以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带着问题去探究教材文本。面对《历史与社会》教材,我们必须先了解它所诠释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性质是否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它在解读课程标准中是否到位?它构建的课程基本框架的思路是什么,是否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符?同时要领会这门课程的课程目标。《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尤其要关注学生认知能力、思维水平、认知策略、情感态度和个性发展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及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因此,对于课程目标的理解应从三维目标的辩证统一中去完整地把握。
在对教材文本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辩证审视教材文本。在充分肯定教材的优势,吸取教材文本精华的同时,找出其缺憾。
一是教材自身存在的缺憾。包括知识陈述和知识结构安排,材料引用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创新精神。二是引领学生用时代发展的眼光去发现教材文本中材料引用的滞后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更新教学内容,淘汰显得已经陈旧了的材料,及时引进能够反映最新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反映最新自然环境变化状况,反映经济生活最新成就的鲜活材料。使教材文本始终处于动态的鲜活状态之中,让学生感到具有新鲜感。三是从学生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对教材文本进行大胆取舍。教材文本具有地域性的局限,不可能做到所有内容都适合所有的地域。对于那些与本乡本土和学生实际生活相脱离的内容,进行大胆调换,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去填补教材文本的这一缺憾,增强学生对文本资源的亲近感。
二、精心设计,灵活处理教材文本
从整体把握教材文本到建构新文本的中间环节是灵活处理教材文本。教材文本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而课堂教学是动态的,所谓的灵活处理教材,就是根据动态课堂的需要,把教材文本所体现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处理,变为学生想学的内容,容易接受的内容。
一是根据探究主题的需要重构文本结构体系。如教学《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我们可以根据国家法定的传统节日重组教学内容,首先让学生从自己生活经验出发,列举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的传统各自有什么特点,然而探究这些传统特点在传承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让学生讨论国家为什么要增加法
定的传统节日。以三个法定传统节日为例,去感悟身边的传统,从而体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是突出重点,化繁为简。使用教材过程中,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注重历史与社会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突出重点,化繁为简。如,引导学生探究“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华民族是怎样一步步觉醒的?”这一主题如果完全按照教材,就会因为内容发散,学生很难概括。如果我们能够对教材进行删繁就简的整合处理,就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我们可以突出以下重点:洋务运动——促进中国工业的近代化;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促进中国政治的近代化;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中国思想的近代化。还可以进一步概括为:“器物”变革——“制度”变革——“观念”变革。
三是根据教材内容提炼富有诗意的标题。新教材在标题的处理上凸显了人文气息,追求诗意,让学生读来有一种亲切感。但是教材的标题只限于课题和框题,在框以下就没有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对某一框的教学内容进行标题化处理,并使每一个标题都成为引领学生走进人文氛围的一面旗子。如《中华民族的觉醒》一框下,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分别给出下列标题:“不能忘却的记忆”,“黎明前的黑暗”,“阳光总在风雨后”,“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样不仅让学生能够清晰地感知到文本的结构脉络,而且也大大增加了文本的情趣性。
三、贴近生活,增强文本的乡土味
教材文本虽然是最重要的范本,但它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
地域的限制,它不可能做到所有的材料都适合所有的地方。智慧的教师总是善于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把来自学生生活实际,来自学生身边的素材,引入课堂,使文本充满乡土气息和地方特
色。我们可以用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来代替教材中的素材,重新创设情境,增强情境的亲近之美。如教学《从地图上获得信息》,人教版教材以福州市育鹏中学篮球队准备暑期赴台湾进行交流比赛为情境,让学生与该校的篮球队员们一起通过地图了解有
关台湾的信息。对于这一教学情境的处理,我们完全可以用学生所熟悉的素材来替换它。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我们学校刚好要组织部分教师到北京旅游。我便在课堂上给出一项任务,要求学生帮助老师设计旅游路线。并把事先准备好的三张地图展示给学生,让他们首先弄清这三张地图各有什么用处?明确设计旅游路线,应了解些什么?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样的情境材料来自学生身边,增加了情境的真实感。
作为正式教材文本的补充,我们还要重视乡土教材文本的
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包括乡土自然环境资源,乡土经济生活资源,家乡历史文化资源,家乡社会问题资源等。这些乡土课程资源都是我们构建新文本的最好资源。如教学“来自家乡的报告”,我把全班同学分成八个合作小组,分别对家乡的地势、地形、气候、所处地域、河流、山脉等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进行调查、考察和访谈,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研究成果。又如在教学“探寻身边的历史”时,我们对学校所在地湖镇的历史进行探寻,使学生认识到湖镇自古商贾云集,市井繁荣,改革开放以后形成具有更加浓郁商业氛围的商埠重镇。“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中,让学生就家乡变化和工业文明的影响作调查,了解家乡巨变及其原因,感受家乡人们的勤劳智慧,增强爱家
乡、爱祖国的情感。 在“我们是社会的小主人”的教学是,我引导学生进行当地突出社会问题的调查和反馈,行使自己的监督
权和批评建议权。把乡土资源的开发作为构建历史与社会新文本的重要途径,使教材文本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激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增强了学生对教材文本的亲近感。
【关键词】构建;历史;社会;新文本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3-0117-02
随着课程资源观的改变,我们对待教材文本的态度也在改
变,走出对教材文本的僵化的思维观念定势,已成为大势所趋。新的课程资源观的转变,必将要求教师和学生改变对教材文本
性质的看法,使教材文本由狭变广,由一池死水变为一泓源头活水。从学科性质来看,《历史与社会》课程凸显了综合性、开放性、探究性和实践性,这一性质特点决定了这门课程对文本资源的
动态性要求极高,要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不仅要充分发挥教材文本功能,还要尽可能用活教材文本,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开发和建构新的文本。
一、高屋建瓴,辩证审视教材文本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教材,是我们一线教师使用最方便也是最可靠的文本资源,它集中了教材编写专家们的智慧,充分体现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基本理念,是我们实现课程目标必不可少
的依据。但是最好的教材也有局限性,也有一个适应性问题。我们不能奉教材为“圣经”,必须辩证地审视教材文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文本。
要辩证地审视教材文本,首先就要走进文本,深入了解和整体把握文本。教师要率先深入研读教材文本,做文本的知音。所谓研读,就是要以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带着问题去探究教材文本。面对《历史与社会》教材,我们必须先了解它所诠释的课程理念和课程性质是否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一致?它在解读课程标准中是否到位?它构建的课程基本框架的思路是什么,是否与课程标准的要求相符?同时要领会这门课程的课程目标。《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强调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尤其要关注学生认知能力、思维水平、认知策略、情感态度和个性发展等方面发生的变化及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因此,对于课程目标的理解应从三维目标的辩证统一中去完整地把握。
在对教材文本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辩证审视教材文本。在充分肯定教材的优势,吸取教材文本精华的同时,找出其缺憾。
一是教材自身存在的缺憾。包括知识陈述和知识结构安排,材料引用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以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的创新精神。二是引领学生用时代发展的眼光去发现教材文本中材料引用的滞后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更新教学内容,淘汰显得已经陈旧了的材料,及时引进能够反映最新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反映最新自然环境变化状况,反映经济生活最新成就的鲜活材料。使教材文本始终处于动态的鲜活状态之中,让学生感到具有新鲜感。三是从学生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对教材文本进行大胆取舍。教材文本具有地域性的局限,不可能做到所有内容都适合所有的地域。对于那些与本乡本土和学生实际生活相脱离的内容,进行大胆调换,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去填补教材文本的这一缺憾,增强学生对文本资源的亲近感。
二、精心设计,灵活处理教材文本
从整体把握教材文本到建构新文本的中间环节是灵活处理教材文本。教材文本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而课堂教学是动态的,所谓的灵活处理教材,就是根据动态课堂的需要,把教材文本所体现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把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处理,变为学生想学的内容,容易接受的内容。
一是根据探究主题的需要重构文本结构体系。如教学《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我们可以根据国家法定的传统节日重组教学内容,首先让学生从自己生活经验出发,列举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的传统各自有什么特点,然而探究这些传统特点在传承中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让学生讨论国家为什么要增加法
定的传统节日。以三个法定传统节日为例,去感悟身边的传统,从而体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是突出重点,化繁为简。使用教材过程中,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三维目标的整合,注重历史与社会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突出重点,化繁为简。如,引导学生探究“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华民族是怎样一步步觉醒的?”这一主题如果完全按照教材,就会因为内容发散,学生很难概括。如果我们能够对教材进行删繁就简的整合处理,就可以让学生一目了然。我们可以突出以下重点:洋务运动——促进中国工业的近代化;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促进中国政治的近代化;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中国思想的近代化。还可以进一步概括为:“器物”变革——“制度”变革——“观念”变革。
三是根据教材内容提炼富有诗意的标题。新教材在标题的处理上凸显了人文气息,追求诗意,让学生读来有一种亲切感。但是教材的标题只限于课题和框题,在框以下就没有了。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对某一框的教学内容进行标题化处理,并使每一个标题都成为引领学生走进人文氛围的一面旗子。如《中华民族的觉醒》一框下,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分别给出下列标题:“不能忘却的记忆”,“黎明前的黑暗”,“阳光总在风雨后”,“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这样不仅让学生能够清晰地感知到文本的结构脉络,而且也大大增加了文本的情趣性。
三、贴近生活,增强文本的乡土味
教材文本虽然是最重要的范本,但它不可避免地受到一定
地域的限制,它不可能做到所有的材料都适合所有的地方。智慧的教师总是善于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把来自学生生活实际,来自学生身边的素材,引入课堂,使文本充满乡土气息和地方特
色。我们可以用学生身边的真实案例来代替教材中的素材,重新创设情境,增强情境的亲近之美。如教学《从地图上获得信息》,人教版教材以福州市育鹏中学篮球队准备暑期赴台湾进行交流比赛为情境,让学生与该校的篮球队员们一起通过地图了解有
关台湾的信息。对于这一教学情境的处理,我们完全可以用学生所熟悉的素材来替换它。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我们学校刚好要组织部分教师到北京旅游。我便在课堂上给出一项任务,要求学生帮助老师设计旅游路线。并把事先准备好的三张地图展示给学生,让他们首先弄清这三张地图各有什么用处?明确设计旅游路线,应了解些什么?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这样的情境材料来自学生身边,增加了情境的真实感。
作为正式教材文本的补充,我们还要重视乡土教材文本的
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包括乡土自然环境资源,乡土经济生活资源,家乡历史文化资源,家乡社会问题资源等。这些乡土课程资源都是我们构建新文本的最好资源。如教学“来自家乡的报告”,我把全班同学分成八个合作小组,分别对家乡的地势、地形、气候、所处地域、河流、山脉等自然环境特点及其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进行调查、考察和访谈,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研究成果。又如在教学“探寻身边的历史”时,我们对学校所在地湖镇的历史进行探寻,使学生认识到湖镇自古商贾云集,市井繁荣,改革开放以后形成具有更加浓郁商业氛围的商埠重镇。“在生活中感受工业文明”中,让学生就家乡变化和工业文明的影响作调查,了解家乡巨变及其原因,感受家乡人们的勤劳智慧,增强爱家
乡、爱祖国的情感。 在“我们是社会的小主人”的教学是,我引导学生进行当地突出社会问题的调查和反馈,行使自己的监督
权和批评建议权。把乡土资源的开发作为构建历史与社会新文本的重要途径,使教材文本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激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增强了学生对教材文本的亲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