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sa9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它能否真正地拥有优势和特色,其关键在于能否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价值吸收。本文在剖析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文化挑战以及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的基础上,强调既要重视继承传统文化之优秀精神内容,又要注重借鉴传统文化中有效的教育方法,从而真正实现传统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文化底蕴;挑战;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3-0101-02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的理论化和非理论化的,并转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具有稳定的共同精神、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文化底蕴
  传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演绎和扬弃,已成为中国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沃壤之中,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并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相互激荡中获取发展的文化动力。唯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才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和深沉的文化底蕴。它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水源头,学习它可以使人更加聪明智慧。传统文化保证同一文化特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挖掘优秀的精神资源,结合社会主义实践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二、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对传统文化的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兴衰变迁的积淀,在形成过程中难免带有时代烙印,具有时代的局限性。当代思想政治教育面对新的情况,教育的手段、方法、途径以及实现目标必将面临新的调整。面对变化了的形势,现代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积极应对因新旧冲突形成的对传统文化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道德化与功利性的冲突
  传统文化具有一种明显的泛道德倾向,把道德绝对化,甚至脱离现实的要求。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就是从人伦意义、从亲缘关系而不是从功利角度、法制规范来评判个体和群体行为。在传统社会中由于传统文化对道德过分倾斜,导致道德建设一直处于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而经济发展则让位于道德建设。而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今天,传统文化的泛道德倾向正受到挑战,道德不再处于社会生活的中心地位。相反经济意识则上升到了主导地位,发展经济成为社会生活的中心任务,经济发展状况也成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2.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冲突
  现时代是人的个性充分张扬的时代,人们的个体价值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因而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主义或整体至上的观念形成了强烈的冲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整体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只是社会中的一个角色,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这种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与宗法关系、等级制度相联系。中国传统文化受宗法制度影响和制约,带有较重的宗教人情色彩,由此便形成了一种以压抑人的个性、否定个体独立意志为主要特征的
  家庭本位和皇权主义的政治伦理学说。而当前,尊重自我、关注自我、发展自我成为众多人尤其是青年一代追求的人生理想,对此在整合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加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对传统文化必须要有一个辩证的认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建立在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的基础之上,适应时代潮流,因时而
  变,因势而变,积极更新观念,善于因势利导。
  三、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中的时代价值
  我国是一个文化大国,我们的祖先以他们过人的聪明智慧、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生活阅历创造了优秀的精神文化,这是一笔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宝贵财富。
  1.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思想
  爱国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感情,能够使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念,激发其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中华民族有着优秀的爱国主义传统,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充溢着圣贤先哲们浓厚而强烈的爱国思想,如那种“独立不迁,横而不流”的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操守;还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胸怀,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
  2.传统文化中的人道思想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
  理方式的同时,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也随之侵袭而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的人生观念已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人际关系,金钱锈蚀了人的美好心灵,“明哲保身”已成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处世哲学,有些人甚至变得自私冷漠,寡廉鲜耻。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通过阅读与理解,古代文化典籍中蕴涵的人文关怀和博爱精神,能够深深感染学生,引起他们思想的共鸣。因此,在思想素质教育中,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中人道思想的精华来教
  育学生是十分必要的。
  3.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华名族历来贵“和”,重“和”。“和”即和谐,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同一发展。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等等,都是中华民族贵“和”的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当代学生面临的压力加大,如就业压力、竞争压力、情感压力等。而他们又缺乏对困难和挫折的必要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们当中有人因各种原因造成心理失衡,乃至轻生,甚至有少数同学在心理崩溃的情况下,干出害人害己的事情。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大胆借鉴中国传统中“心和”思想的有益内容,以塑造自身和谐健康的心理。
  这些思想与我们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并行不悖。传统文化中确立和倡导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人道主义,以及和谐思想、严于律己的自律精神等都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对学校思想素质教育内容的新的补充,对于加强三观教育,培养学生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品德修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
  此,必须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
  化,切实增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顾海良,佘双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2]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
  [3]张伟胜,《传统人生哲学智慧散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4]张燕郊,《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中国教育网,2006。
  
  【作者简介】贡胜男,女,回族,就职于扬州中学西区校,法学学士,中学二级教师,多年从事一线教学,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有独到的见解与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真实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感情是文学作品的血肉。在抒情类记叙文的写作中,应指导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感受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在作文时,注重细节描写,于细微之处写出真情实感;掌握融情入景、情理结合的写作手法。  【关键词】真情;材料;细节;情理结合;寓情于景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3-0063-02    真实是文学作品的生命,感情
期刊
【摘要】本文总结了在新课改的实践中改革作文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从如何指导学生积累素材,如何联系生活到教师如何适时下水作文,旨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使写作成为学生自主表达的一种习惯,让学生能在写作中寻找到快乐。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兴趣;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3-0069-01    传统的作文教学,一般是通过教师讲
期刊
【摘要】从试卷结构、试题特点等方面对2010年四川省各地中考试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力求发现一些命题的显著特点和规律,为广大师生提供深入剖析、探究实践的素材,以推动初中历史教学向着良性方向发展。  【关键词】历史中考;2010年; 四川各地;试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8-0087-05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
期刊
【摘要】本文以新课程理念为依据,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达到“授人以渔,终生受益”之目的。  【关键词】有效提问;指向性;层次性;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3-0077-01    有效的课堂提问对教师按课堂预设进行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起着十分有效的导向作用。但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不顾及教学的对象是
期刊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内容标准,其中对语言技能中的听、说、读、写四个技能提出了相应的目标要求。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习惯,就中学生要基本正确使用的十种标点符号发表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中学英语;十种;标点符号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
期刊
【摘要】通过对《香菱学诗》一文的分析,运用现代教育学的理论,从教师的师德和知识的传授方法等方面,细致品味黛玉的“为师之道”,并挖掘当好教师的教法。提倡以古人为鉴,认真学习黛玉的乐为人师和善为人师。  【关键词】捍菱学诗;师德;知识;传授;教法;为师之道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3-0061-02    在九年级课本《香菱学诗》一文中
期刊
【摘要】本文是笔者对包括自己在内的语文教学行为及其依据的反思和修正,希望能够借此提高自身素养,并对语文教育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政治解读;文化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3-0052-02    一、过去教参对于名篇的解读    (一)对《窦娥冤》与《祝福》的解读  “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窦娥的三桩誓愿是
期刊
【摘要】新课改的全面启动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要提高英语教师专业合作技能,促使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以改进教学方法获得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一种整合“以学校为本”进行“行动研究”的建议,以促使教师成为研究者。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
期刊
【摘要】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新能力,是我们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认为,要从变革旧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教学策略入手,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  【关键词】英语教学;激发;培养;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3-0078-01    教师充分放手,学生
期刊
【摘要】在高中英语分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不同层次,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安排不同的练习,确定不同的教学重点,激发各个层次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各类学生都尽可能得到较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英语;分层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