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青少年成长问题日益突出,网瘾、早恋、厌学、吸毒、校园暴力、自杀等现象时有发生,学校开展生命化教育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生命化教育的定义、高中阶段生命化教育的内容以及方式手段。
关键词:青少年成长问题;生命化教育内容;生命化教育方式手段
引言:信息网络的发达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但各种不良思想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侵蚀也随之而来,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网瘾、早恋、厌学、吸毒、校园暴力、自杀等现象时有发生。青少年的身体与思想尚未成熟,面对身体变化、学业压力、家庭问题、社交压力、个人情感等问题,如缺乏正确的指引与适当的指导,会导致其无法形成有效积极的处理问题方式。部分青少年在面对问题时轻则怨天尤人,重则会采用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极端方式。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在13省1.5万名学生参与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中,有20.4%考虑过自杀,有6.5%为自杀做过计划。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系统而完整的生命化教育已势在必行。
一、学校生命化教育的定义和内容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率先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的思想。台湾学者王学风指出:“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
由此看来,学校的生命化教育内容应包括生命的孕育与发展、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对待生命的态度与行为等方面。学校在制订生命教育内容时尤其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状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阶段与特点的学生多方面、全角度地进行生命化教育内容的渗透,注重教育实效。
参考各个不同学校生命教育的内容和立足于高中阶段学生普遍的心理状况,高中阶段的生命教育可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1)高一阶段进行自尊、自信教育。高一新生刚入学,对学校、老师、同学及高中学业内容都不熟悉,有些学生可能会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否定个人的存在价值,丧失自信心。在这阶段应该教育学生一方面正确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另一方面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明确自己的成长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发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帮助他们建立自尊与自信。
(2)高二阶段进行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教育。这个阶段学生生理上正处于青春萌动期,对爱情充满美好的向往,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但又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所以这个时期最容易出现早恋现象,甚至是女生堕胎现象。青春期学生心理上认为自己已经独立成人,但是思想上并未真正地发展成熟,行为上有时难以控制自己。有些高中生在面对问题冲突时性格暴躁,行事冲动,与家长或老师产生冲突时以离家出走、轻生、伤害他人等方式解决问题。对这阶段的学生应该教育他学会珍惜和尊重自己与他人的生命。
(3)高三阶段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高三的学生面临高考,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 心理问题尤为严重。部分学生心情焦虑烦躁,对自己在高考中的表现缺乏信心,看重个人前途但又感到迷茫。这个阶段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应该让学生清楚人生的丰富性与选择的多样性,看待社会问题宜全面客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学校生命化教育的方式手段
1.构建民主的师生关系,打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校生命化教育的实施。教师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成绩落后的学生,这样会严重伤害到这些学生的自尊。教师应该多挖掘学生的优点,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讓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各展所长,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友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而和谐的校园氛围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表现欲强,情绪控制力不强,容易迷惘、困惑与冲动。教师与学生多沟通,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真实情感,才能矫正他们的错误行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周记对话法有助于真正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与情感。这种方式更有利于了解和帮助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聊天谈话法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老师的关心与关注,态度温和,用心倾听的谈话方式会让学生心情放松。
2.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增加真正的生活体验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观看和讲述身边的真人真事等方式体验情感,挖掘其中所蕴涵的真正意义。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道德观察》、《新闻周刊》等节目可以为学校的生命化教育提供丰富的材料。
教师还可以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到福利院、养老院、医院、戒毒所等机构参观、做义工、做社会调查等,鼓励他们多与社会不同阶层的人接触,增加他们的情感体验,设身处地地感受生命的可贵,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
3.构建生命教育的课堂文化,利用学科教育渗透生命教育内容
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内容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教育途径。
教师要用开放式思维去思考整合教学内容,挖掘学科中生命教育的内涵,让学生通过学科学习感受生命成长的喜悦,强化生命意识。不同的学科可以渗透不同方面的生命教育内容。如《生物》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与孕育过程,了解男女的生理结构的不同从而学会保护自己(特别是女生)。《体育与健康》帮助学生掌握运动中伤害与运动损伤的自救自护。
4.开设心理讲座与咨询,开展生命教育内容展览
学校心理教师开设以“生命化教育”为主题的讲座,内容可涉及到学习减压、考试心理调节、考试策略和男女生交往等方面。开展心理咨询,针对具体问题开展认真、细致、详实的咨询、辅导等工作。定期、定专题开展图文并茂的知识展览。
小结:人的生命、自信、尊严和价值实现是生命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教育。作为教师,我们要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加强生命化教育理论的学习,把生命化教育放在首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赵志毅、刘丽娟.2010.对学校生命化教育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8):6--63
[2]黄晓琴.2020.生命化教育的价值追求和实践探寻[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3):35-38
(作者单位: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广东 佛山 528000)
关键词:青少年成长问题;生命化教育内容;生命化教育方式手段
引言:信息网络的发达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但各种不良思想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侵蚀也随之而来,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网瘾、早恋、厌学、吸毒、校园暴力、自杀等现象时有发生。青少年的身体与思想尚未成熟,面对身体变化、学业压力、家庭问题、社交压力、个人情感等问题,如缺乏正确的指引与适当的指导,会导致其无法形成有效积极的处理问题方式。部分青少年在面对问题时轻则怨天尤人,重则会采用伤害自己或他人的极端方式。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在13省1.5万名学生参与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中,有20.4%考虑过自杀,有6.5%为自杀做过计划。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系统而完整的生命化教育已势在必行。
一、学校生命化教育的定义和内容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率先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的思想。台湾学者王学风指出:“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教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尤其是残疾人的爱心,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
由此看来,学校的生命化教育内容应包括生命的孕育与发展、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对待生命的态度与行为等方面。学校在制订生命教育内容时尤其要考虑学生的心理状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不同阶段与特点的学生多方面、全角度地进行生命化教育内容的渗透,注重教育实效。
参考各个不同学校生命教育的内容和立足于高中阶段学生普遍的心理状况,高中阶段的生命教育可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1)高一阶段进行自尊、自信教育。高一新生刚入学,对学校、老师、同学及高中学业内容都不熟悉,有些学生可能会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否定个人的存在价值,丧失自信心。在这阶段应该教育学生一方面正确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另一方面正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明确自己的成长性。教师应鼓励学生开发潜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帮助他们建立自尊与自信。
(2)高二阶段进行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教育。这个阶段学生生理上正处于青春萌动期,对爱情充满美好的向往,容易对异性产生好感,但又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所以这个时期最容易出现早恋现象,甚至是女生堕胎现象。青春期学生心理上认为自己已经独立成人,但是思想上并未真正地发展成熟,行为上有时难以控制自己。有些高中生在面对问题冲突时性格暴躁,行事冲动,与家长或老师产生冲突时以离家出走、轻生、伤害他人等方式解决问题。对这阶段的学生应该教育他学会珍惜和尊重自己与他人的生命。
(3)高三阶段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教育。高三的学生面临高考,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 心理问题尤为严重。部分学生心情焦虑烦躁,对自己在高考中的表现缺乏信心,看重个人前途但又感到迷茫。这个阶段学生即将步入社会,应该让学生清楚人生的丰富性与选择的多样性,看待社会问题宜全面客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学校生命化教育的方式手段
1.构建民主的师生关系,打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校生命化教育的实施。教师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待成绩落后的学生,这样会严重伤害到这些学生的自尊。教师应该多挖掘学生的优点,尽可能多地创造机会讓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各展所长,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友好融洽的师生关系才能让学生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育,而和谐的校园氛围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表现欲强,情绪控制力不强,容易迷惘、困惑与冲动。教师与学生多沟通,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理解他们的真实情感,才能矫正他们的错误行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周记对话法有助于真正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与情感。这种方式更有利于了解和帮助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聊天谈话法可以让学生直接感受老师的关心与关注,态度温和,用心倾听的谈话方式会让学生心情放松。
2.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增加真正的生活体验
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观看和讲述身边的真人真事等方式体验情感,挖掘其中所蕴涵的真正意义。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道德观察》、《新闻周刊》等节目可以为学校的生命化教育提供丰富的材料。
教师还可以组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到福利院、养老院、医院、戒毒所等机构参观、做义工、做社会调查等,鼓励他们多与社会不同阶层的人接触,增加他们的情感体验,设身处地地感受生命的可贵,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
3.构建生命教育的课堂文化,利用学科教育渗透生命教育内容
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内容是最重要、最基本的教育途径。
教师要用开放式思维去思考整合教学内容,挖掘学科中生命教育的内涵,让学生通过学科学习感受生命成长的喜悦,强化生命意识。不同的学科可以渗透不同方面的生命教育内容。如《生物》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与孕育过程,了解男女的生理结构的不同从而学会保护自己(特别是女生)。《体育与健康》帮助学生掌握运动中伤害与运动损伤的自救自护。
4.开设心理讲座与咨询,开展生命教育内容展览
学校心理教师开设以“生命化教育”为主题的讲座,内容可涉及到学习减压、考试心理调节、考试策略和男女生交往等方面。开展心理咨询,针对具体问题开展认真、细致、详实的咨询、辅导等工作。定期、定专题开展图文并茂的知识展览。
小结:人的生命、自信、尊严和价值实现是生命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内容和方式进行教育。作为教师,我们要注意提高自身修养,加强生命化教育理论的学习,把生命化教育放在首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赵志毅、刘丽娟.2010.对学校生命化教育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8):6--63
[2]黄晓琴.2020.生命化教育的价值追求和实践探寻[J].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3):35-38
(作者单位: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广东 佛山 52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