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的绿萝情结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dier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养一些花花草草,在办公室的书桌上、书柜里,放置几盆绿萝、吊兰之类的花草,工作之余,徜徉在这些花草丛中,那花花绿绿的颜色常常会映入我的眼帘,缓解我疲劳的眼睛,舒展我的筋骨,将我带入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氛围中,常常会产生一种幸福的感觉;特别是那些生命力旺盛的绿萝,它们没有牡丹的艳丽,没有桃花的芬芳,也没有米兰的幽香,但他们有不屈的意志力,只要给他们一点泥土,抑或是一杯清水,他们都会将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景象呈现在我的面前,给我带来无限的遐思,更多的是意想不到的一些惊喜。
  新学期伊始,我将刚栽下不久的绿萝放几盆到教室,最初的想法是教室里放置几盆绿萝,它们虽非名品,却也能让教室平添几分雅趣,更是给我们的学生在繁重的学习之余带来丝丝绿意、几分闲趣。但没想到的是这几盆绿萝给我们的学生带来了无言的激励——生活中的责任心、学业上的永不言弃、成长途中的良好品质。
  我所带班级是文科班,小A是我班里一个普通的女生,新生班级组成后,经过开学后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我发现小A是班中表现比较特别的女生,她经常用一些怪异的行为希望引起老师的关注,但是又抗拒老师的关心。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打瞌睡;做作业不认真,每天总有她拖欠的作业;听写、默写总是不能合格;上课玩弄手机;甚至交往一些社会不良青年……令人生气的是她从来不听老师的劝导,依然我行我素,且经常以沉默的方式来应对我的教育,偶尔回一句话,却可以让你气得半死,令人啼笑皆非。
  经过深入了解后得知,原来小A的父母在其很小的时候就离婚了,父母继而又各自组建了新的家庭,小A由其父亲抚养。而父亲和继母后来有了一个他们自己的儿子。父亲对小A的事要么不闻不问,要么出了什么问题就拳脚相加,极少与她耐心交流,倾听她的内心感受。同时,小A和继母关系也不好,平时在家里是异常的孤独寂寞。我觉得这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女孩,不愿接受别人的怜悯,但又特别希望有人与她交流,可惜在被动的等待中白白地丧失了很多机会,她几乎没有真心的好朋友。
  虽然对她有所了解,可是不管我如何努力,她依然无动于衷,我们之间的交流存在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我也曾经想放弃,可是我真的心有不甘,却依然束手无策。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地流过去了……
  有一天,我无意中发现在教室的后面书柜里那几盆绿萝前她驻足的身影,一待就是几分钟,当时我突然意识到,为何我不找一个交流的平台——将一盆栽下不久却已显旺盛生命力的绿萝送给她,希望她去养养看,并告诉她绿萝的适应性是很强的,但必须摸透绿萝的习性,把握绿萝的生物钟,即什么时候浇水、晒太阳,洒多少水,等等,绿萝就会给你带来一份意外的惊喜。当时这么做就是希望以这盆绿萝为媒介一方面找到我们交流的突破口,逐渐赢得她的信任,另一方面就是要以养绿萝为契机,培养她的时间观念和那份宝贵的责任意识,并收获一份自己辛勤劳动后的成功喜悦感,从而打开那扇紧锁着的心扉,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自信地展现自己的才华。时间在一天天地过去,我也在焦急中等待她的回应。
  有一天,我在批阅我们班的周记时,发现了她的周记本,这让我大吃一惊,从来不交周记的她居然也写周记,这着实让我激动了一下,翻开她的周记本,里面公公正正地粘着一张照片,那是一盆郁郁葱葱的绿萝,在阳光下生机盎然。照片下面写着一行字:“老师,谢谢你!我会好好养护你送给我的绿萝,一定!”我看后,惊喜之情溢于其表。之后,我们不时地在周记里交流有关养绿萝等花草的话题,慢慢地和她的话题从如何养花草转移到了她的学习、生活、交友等领域中,我想我已经慢慢地走入她的心里,她也慢慢地敞开心扉和我聊她的想法:一开始她对我有很大的抵触心理,认定我也像初中老师一样偏爱学习成绩优,平时表现好的学生,像她这样的后进生从来都只有挨老师批评的份;一开始我对她的关爱,让她觉得很虚假,很不自然,也很不舒服。她说对她这样的学生而言得到老师的关爱从来就是一个奢望。可是自从我送她一盆绿萝,让她突然觉得很亲切,因为她也喜欢养花,于是她非常用心地养护这盆绿萝。
  值得欣慰的是,经过两年的努力和付出,现在的她已经真正融入到班级集体中了,做每一件事情都很积极和认真,学习也有明显的进步,已进入高三的她,高考的目标是能考上本科第二批。在家里也能和父母(当然我也做了她父母的一些工作)、弟弟和睦相处,和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青年也断绝了往来,现在的她就是一个像她这样年龄段的正常女孩。
  一盆绿油油的绿萝虽然没有君子兰的娇艳、樱花的烂漫,但有的是它不屈的斗志和朴实的感情,只要你有心,能在细微处发现它的美,相信你能收获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同样,在与学生的交流中,不管他的性格脾气怎样、与你有多少隔阂、有多难交流,只要你找准了一个与他交流的契合点,相信一份惊喜就等在你的前面。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稽山中学)
其他文献
从2007年至今每年12月,都有20位来自湖南最边远贫困地区的优秀乡村教师被邀请到长沙运达喜来登酒店,参加盛大的颁奖典礼,接过总计55万元的现金奖励。怒放的鲜花、如潮的掌声和现场激情的赞美,一齐献给了这些默默无闻的人们,也献给了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默默无闻的群体。他们在那一刻从三尺讲台的主角变成了璀璨舞台的焦点,享受着平生最尊崇的礼遇和最隆重的礼赞;他们的感人事迹还被拍成电视短片,于湖南电视台公共频道
2010年6月,保靖县与香港郭氏基金会签订协议,就开展2010年下半年全县中小学校教师培训达成共识。   2008年8月,香港郭氏基金会投入资金近40万元,帮助保靖县培训了888名中小学校班主任教师,切实提升了该县的中小学校班主任队伍素质。此项协议,香港郭氏基金会共为保靖县提供资金321860元,涉及幼儿教师、体育教师、音乐教师、美术教师及团队干部培训,为进一步提升该县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教
当你身边有人遭遇挫折或失败时,你会对他们常说的是:“失败乃成功之母。”经常举的例子便是爱迪生。但事实上,现实中的爱迪生毕竟不多见,而经得起失败,并能从失败中不断汲取经验教训的人少之又少。所以,事实上这句话除了安慰作用之外,就只剩下麻痹作用了。所以这句话并不能成为大多数人的成功法宝,倒是成了许多人碌碌无为的推辞。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十几岁的孩子,他们的心智还不完全成熟,这时候就让他们具
根据省级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教学计划,2010年4月12日—20日,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组织第十一期小学校长高级研修班学员41人,在上海进行名校管理现场研修。  学员们分成四个见习小组下派到上海市实验小学、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洵阳路小学、新黄浦实验学校进行跟踪研修。通过听取杨荣、程华、朱乃楣、王洪伟等知名校长的办学经验介绍,与学校行政班子、教师、学生座谈,查阅学校资料、文献,直接参与管理
复习课难教,上不好的话往往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小学英语总复习,要遵循“基本学习策略”,扎实把好学生的六个关,采用多样的复习方式,做到教学有新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丰富学生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一、把握复习六大关,发展学生基本技能  1.过好单词关  单词学习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基础,小学阶段必须“四会”掌握的单词有几百个之多,教师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
现在的教师真难当!有很多教师朋友都有这样的感慨。每天有繁重的教学任务,不仅仅要教书育人,还必须接受各种各样的考试和考核,还要承受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的诸多压力。请看下面一则“招聘启事”:  寻找有大学文凭,愿意每天工作很长时间,却不要求相应报酬的人。他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工作,他的管理者不欣赏他,他的客户不欣赏他,其中的许多人甚至不愿与他接触。他不介意所需资源匮乏,不介意服务设施短缺。他同意承
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官本位”思想是封建腐败思想的一部分,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因此人们痛恨和鞭挞“官本位”思想。但是,古代文人常常利用人们的这种“官本位”意识,为文学创作服务,强化感情色彩,加强表达作用,达到妙不可言的艺术效果,本文试就这种特有的文学现象,联系语文教材作些粗浅分析。  让我们以初中传统课文《陌上桑》为例,为方便分析,录诗如下: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
育“趣”养“志”的体育课堂说的是教师充分利用体育课堂调动和培育学生强身健体的兴趣,培养学生适合个人发展需要的顽强意志和健全人格。这种“趣”具体有体验生命活动的舒适之趣,与他人协作的和谐之趣,获得知识的满足之趣,技能提高的惬意之趣,战胜困难的超越之趣,自我达标的成就之趣,被人认可的自豪之趣,等等。这种“志”具体有以体育促进个人快乐发展的愉悦情志,增强体力和智力的顽强意志,强身健体而战胜困难的斗志,等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一生的写照。他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歌颂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是一篇久经传诵的佳作,被历代评论家赞为“自是千古绝作”,它给诗人带来了极高的荣誉,作者因而被称为“《长恨歌》主”。  对这首诗主题的理解,一直存在着分歧,主要有以下四种意见:第一种认为是讽喻暴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误国,“讥明皇迷于女色而不悟也”;第二种认为是歌颂李、杨坚贞的爱
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不仅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而且也客观存在着一定的性别特征与性别差异。在目前国内应试教育的体制下,诸多人士意识到了“男孩危机”“女孩危机”的存在,于是乎,在教育界,继“因材施教”后,提出了“因性施教”的理念。  定义  “因性施教”主要指教育要针对两性心理发展所存在的客观差异及其产生原因,按照教育的目标要求和理想的健康人格标准,主动去塑造和发展每一个个体健康的性别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