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
演讲词除了具有议论文论点鲜明、逻辑性强的特点外,语言上还要求具有鼓动性。通过学习这类文章掌握一些写作演讲词的技巧是有必要的。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时,我以通过诵读让学生体会作者文句中蕴含的感情,领会演讲的魅力,以及修辞句式在演讲中的独特效果。然后设计探究性问题,完成仿写的练习,巧妙地把学生引到写作上,体现新课标中“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情境描述: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怀才不遇的文人,能够人尽其才、大展其能是他们的梦想;精忠报国的武将,能够驰骋疆场、保家卫国是他们的梦想;老师的梦想是能够培养出德艺双馨、厚德载物的代代桃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在上个世纪的美国,被称为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请大家在熟读预习的情况下,指出文中的哪些段落是作者满怀深情的梦想,并用自己的语言作简要概括。
生1:文章18—26段是作者对自己梦想的具体描述。
生2:就是渴望实现黑人和白人之间的平等,消除种族歧视,还有实现自由与正义。
二、明确“梦想”内涵,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师:看来此文主要是针对黑人发表的演说。不同的演讲会针对不同的听众。
梁启超先生的演讲点燃了清华数代学子对中华文化的激情,蔡元培先生的演说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北大的办学宗旨。那么在这样一个多肤色、多民族的国家里,这番演讲为何偏偏主要针对黑人?作者演讲的缘由在文章的哪里体现出来的呢?
生:在课文的头两段。(诵读出)无论是十六世纪被卖到美洲大陆,还是经过长达四个世纪的漫长斗争,如今,黑人的生活仍不尽如人意。
师:可见,种族歧视已成为美国“人权纪录”中最不光彩的一页。通过上网查询,关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种族歧视状况,你们还了解到什么?
生1:二战之后的美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它用占世界不足三十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占世界三分之一强的财富。然而黑人生活贫困,大量的黑人青年失业,靠领取救济金生活。
生2:黑人受不到良好教育,不能进入高层机构。黑人不能参加投票和选举,没有人格自由和活动自由。
生3:严重的种族歧视使美国大约每五个黑人中就有一个人坐过牢,黑人每年被关进监狱的人数比能上大学的人数还多。在美国犯同样的罪,黑人往往受到比白人重2—3倍的惩罚。白人警察经常任意殴打、枪击黑人。
师:同学们上网查询的收获真不少,从经济地位、教育程度、政治待遇、法律保障等角度了解了美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种族歧视情况。
评析:
背景资料是文本解读的重要依据,让学生自己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去搜集资料,自主地建构知识。多媒体展示历史的图片,配之以低沉忧伤的音乐,带给学生直观的视听感受。注重情境的创设,生动地呈现知识,让学生真正融入课文,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辩解思想分歧,认知马丁·路德·金精神的崇高
师:基于以上的种种不公平,为使黑人获得更多的自由平等权利,在1963年的8月28日,这位被誉为“黑人之音”的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广场发表了著名演说。在短短的十几分钟时间内,就拥有25万名现场听众,这是怎样的一个领导者?你对他的生平了解多少?
生1:他在196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有金牧师之称。促成了当年民权法案的通过。每年一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一为美国的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
生2:一位黑人妇女在公共汽车上拒绝给白人让座位,而被当地警员逮捕。马丁立即组织了罢车运动,号召全市近5万名黑人进行长达1年的抵制,迫使法院判决取消地方运输工具上的座位隔离制。
生3:他一生受到无数次的恐吓,三次入狱,三次被行刺,最后在旅馆的阳台被一名种族分子开枪正中喉咙致死。
评析:
播放一声声饱含深情的演讲片段,夹杂着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带给学生真实的情境体验。摒弃传统的说教方式,让学生自我教育,深层次地优化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深入地思考、积极地表达,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四、品析演讲词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跃迁能力
师:这位拥有伟大人格魅力的演说家想人民之所想,讲人民之所讲,一次次把演讲推向高潮。他用正义的呐喊、时代的呼声征服了在场所有听众。这篇演讲词通篇采用句式相似的句群,犹如滔滔江水,把人们的理想、信念、决心表达得淋漓尽致。请你在文中找出比较欣赏的句子,朗读出来,并说明原因。
(学生积极诵读后,讨论喜欢原因。)
生1:应该有针对性,不能无的放矢。
生2:应该有思想性和鼓动性,具备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生3:应该口语化,明白易懂。
师:此文富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富有如此强大的感召力,能够运用如此激情四射的语言,请大家讨论总结一下,你们认为他语言方面的秘诀是什么?
生:修辞手法的运用。
师:那么本文使用频率最高的修辞有哪些?
生1:排比、比喻。
生2:反复、对比。
五、完成仿写的练习,巧妙地把学生引到写作上,体现新课标中“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师:本文通过富含修辞的手法,使文句内涵丰富了,表意含蓄了,语言华美了,对我们的遣词造句有很大的启发性。咱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请你根据演讲词的特点,以“我有一个梦想”为话题,写一段优美的打动人心的话。老师也写下了自己的梦想,权且作为抛砖引玉吧:
我梦想有一天,你们的生命在经历平凡自然的真实后,开拓出属于自己的风采。
我梦想有一天,你们的笑靥能闪出耀眼夺目的光辉,从中说出艰苦卓绝的蜕变。
我梦想有一天,你们能如“螣蛇乘雾”般在天际飞翔,如“千里游鱼”般在海洋搏击,如“骐骥一跃”般在大地驰骋。
生:我有一个梦想,终有一天,奥运不再那样遥不可及,每个人都能身披战袍,驰骋赛场。
我有一个梦想,终有一天,在奥运的赛场上,将会用欢笑来取代所有的不和谐。
我有一个梦想,终有一天,所有的选手都能情同手足,携手并进,共创辉煌。
评析:
以口头演讲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求学生从个人的小圈子里跳出来,关注国际社会。生借助提示,联系现实,展开想象,既培养了能力,又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思维和语言互为表里的训练,真正达到人文浸润、品质提升的目的。
六、总结
本文以回顾历史为开端,揭示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展望美好未来作结,不仅体现了美好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远的追求和不屈的精神。愿同学们都能早日成才,达成自己的梦想。
案例评析:
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去搜集和处理信息,自主地建构知识;通过口头演讲激发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点拨者、激励者、促进者。
1.优化教材
此案例大胆地打乱了课文的结构思路,抓住“作者的梦想是什么”这个核心问题,以它为切入点,然后从“探究作者梦想的原因”“作者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两个问题展开。既能突出重点,又脉络分明。
2.角色转换
力求把读放首位,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领悟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还学生真正“读者”的地位。从诵读中理解作者的渴望,避免了繁琐的分析,提高了教学效益。
3.读写联袂
一方面,通过学习本文的修辞手法,当堂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为写提供了范本,写作加深了阅读的体验。
另一方面,“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尽管我非常投入地走进课堂,但回过头来细细反思课堂,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与纰漏:对学生实际估计不足,教学机智仍然欠缺。这些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的强弱、教师语文素养的高低、专业知识的扎实与否都是能否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演讲词除了具有议论文论点鲜明、逻辑性强的特点外,语言上还要求具有鼓动性。通过学习这类文章掌握一些写作演讲词的技巧是有必要的。学习本文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以在教学《我有一个梦想》时,我以通过诵读让学生体会作者文句中蕴含的感情,领会演讲的魅力,以及修辞句式在演讲中的独特效果。然后设计探究性问题,完成仿写的练习,巧妙地把学生引到写作上,体现新课标中“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情境描述: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怀才不遇的文人,能够人尽其才、大展其能是他们的梦想;精忠报国的武将,能够驰骋疆场、保家卫国是他们的梦想;老师的梦想是能够培养出德艺双馨、厚德载物的代代桃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在上个世纪的美国,被称为最伟大的梦想是什么。请大家在熟读预习的情况下,指出文中的哪些段落是作者满怀深情的梦想,并用自己的语言作简要概括。
生1:文章18—26段是作者对自己梦想的具体描述。
生2:就是渴望实现黑人和白人之间的平等,消除种族歧视,还有实现自由与正义。
二、明确“梦想”内涵,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师:看来此文主要是针对黑人发表的演说。不同的演讲会针对不同的听众。
梁启超先生的演讲点燃了清华数代学子对中华文化的激情,蔡元培先生的演说高屋建瓴地匡正了北大的办学宗旨。那么在这样一个多肤色、多民族的国家里,这番演讲为何偏偏主要针对黑人?作者演讲的缘由在文章的哪里体现出来的呢?
生:在课文的头两段。(诵读出)无论是十六世纪被卖到美洲大陆,还是经过长达四个世纪的漫长斗争,如今,黑人的生活仍不尽如人意。
师:可见,种族歧视已成为美国“人权纪录”中最不光彩的一页。通过上网查询,关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种族歧视状况,你们还了解到什么?
生1:二战之后的美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它用占世界不足三十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占世界三分之一强的财富。然而黑人生活贫困,大量的黑人青年失业,靠领取救济金生活。
生2:黑人受不到良好教育,不能进入高层机构。黑人不能参加投票和选举,没有人格自由和活动自由。
生3:严重的种族歧视使美国大约每五个黑人中就有一个人坐过牢,黑人每年被关进监狱的人数比能上大学的人数还多。在美国犯同样的罪,黑人往往受到比白人重2—3倍的惩罚。白人警察经常任意殴打、枪击黑人。
师:同学们上网查询的收获真不少,从经济地位、教育程度、政治待遇、法律保障等角度了解了美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种族歧视情况。
评析:
背景资料是文本解读的重要依据,让学生自己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去搜集资料,自主地建构知识。多媒体展示历史的图片,配之以低沉忧伤的音乐,带给学生直观的视听感受。注重情境的创设,生动地呈现知识,让学生真正融入课文,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辩解思想分歧,认知马丁·路德·金精神的崇高
师:基于以上的种种不公平,为使黑人获得更多的自由平等权利,在1963年的8月28日,这位被誉为“黑人之音”的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广场发表了著名演说。在短短的十几分钟时间内,就拥有25万名现场听众,这是怎样的一个领导者?你对他的生平了解多少?
生1:他在196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有金牧师之称。促成了当年民权法案的通过。每年一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一为美国的马丁·路德·金全国纪念日。
生2:一位黑人妇女在公共汽车上拒绝给白人让座位,而被当地警员逮捕。马丁立即组织了罢车运动,号召全市近5万名黑人进行长达1年的抵制,迫使法院判决取消地方运输工具上的座位隔离制。
生3:他一生受到无数次的恐吓,三次入狱,三次被行刺,最后在旅馆的阳台被一名种族分子开枪正中喉咙致死。
评析:
播放一声声饱含深情的演讲片段,夹杂着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带给学生真实的情境体验。摒弃传统的说教方式,让学生自我教育,深层次地优化学生的思想。让学生深入地思考、积极地表达,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四、品析演讲词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跃迁能力
师:这位拥有伟大人格魅力的演说家想人民之所想,讲人民之所讲,一次次把演讲推向高潮。他用正义的呐喊、时代的呼声征服了在场所有听众。这篇演讲词通篇采用句式相似的句群,犹如滔滔江水,把人们的理想、信念、决心表达得淋漓尽致。请你在文中找出比较欣赏的句子,朗读出来,并说明原因。
(学生积极诵读后,讨论喜欢原因。)
生1:应该有针对性,不能无的放矢。
生2:应该有思想性和鼓动性,具备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生3:应该口语化,明白易懂。
师:此文富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力量,富有如此强大的感召力,能够运用如此激情四射的语言,请大家讨论总结一下,你们认为他语言方面的秘诀是什么?
生:修辞手法的运用。
师:那么本文使用频率最高的修辞有哪些?
生1:排比、比喻。
生2:反复、对比。
五、完成仿写的练习,巧妙地把学生引到写作上,体现新课标中“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师:本文通过富含修辞的手法,使文句内涵丰富了,表意含蓄了,语言华美了,对我们的遣词造句有很大的启发性。咱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请你根据演讲词的特点,以“我有一个梦想”为话题,写一段优美的打动人心的话。老师也写下了自己的梦想,权且作为抛砖引玉吧:
我梦想有一天,你们的生命在经历平凡自然的真实后,开拓出属于自己的风采。
我梦想有一天,你们的笑靥能闪出耀眼夺目的光辉,从中说出艰苦卓绝的蜕变。
我梦想有一天,你们能如“螣蛇乘雾”般在天际飞翔,如“千里游鱼”般在海洋搏击,如“骐骥一跃”般在大地驰骋。
生:我有一个梦想,终有一天,奥运不再那样遥不可及,每个人都能身披战袍,驰骋赛场。
我有一个梦想,终有一天,在奥运的赛场上,将会用欢笑来取代所有的不和谐。
我有一个梦想,终有一天,所有的选手都能情同手足,携手并进,共创辉煌。
评析:
以口头演讲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求学生从个人的小圈子里跳出来,关注国际社会。生借助提示,联系现实,展开想象,既培养了能力,又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思维和语言互为表里的训练,真正达到人文浸润、品质提升的目的。
六、总结
本文以回顾历史为开端,揭示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展望美好未来作结,不仅体现了美好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远的追求和不屈的精神。愿同学们都能早日成才,达成自己的梦想。
案例评析:
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去搜集和处理信息,自主地建构知识;通过口头演讲激发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活动为主,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点拨者、激励者、促进者。
1.优化教材
此案例大胆地打乱了课文的结构思路,抓住“作者的梦想是什么”这个核心问题,以它为切入点,然后从“探究作者梦想的原因”“作者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两个问题展开。既能突出重点,又脉络分明。
2.角色转换
力求把读放首位,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领悟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还学生真正“读者”的地位。从诵读中理解作者的渴望,避免了繁琐的分析,提高了教学效益。
3.读写联袂
一方面,通过学习本文的修辞手法,当堂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为写提供了范本,写作加深了阅读的体验。
另一方面,“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尽管我非常投入地走进课堂,但回过头来细细反思课堂,还是存在许多不足与纰漏:对学生实际估计不足,教学机智仍然欠缺。这些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的强弱、教师语文素养的高低、专业知识的扎实与否都是能否上好一堂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