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书是良师,书是益友。话虽如此,可又有几個人,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亲属?
从小,我就是个爱读书的孩子。我经常与李白在月下举杯对饮,与东坡在江边纵情高歌;同徐霞客走遍天下奇山异水,陪徐志摩览尽康桥无数风情。我爱巴金的自然真挚,爱冰心的纯真美好,爱林语堂的幽默隽永,爱茅盾的朴实无华。可是,我与他们再亲近,中间仍隔着一面墙。我能从他们身上找到快乐,却终究找不到亲近与依托。
直到我,遇见了他。
那是一个夏天的早晨,我走进了图书馆,或许一切真的是命中注定,让我遇见了他。
我从书架上随手取下一本书,是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当时大概是被这巧妙而又文艺的书名所吸引,我便坐了下来,开始阅读。
起初,我对这种回忆性质的散文并不是很感兴趣,几次几乎要睡着。确实,不是很精彩的故事,读起来有些拗口的文字,实在是让人提不起兴趣。
但是,读着读着,情况便开始变化了。
我开始惊讶于百草园的美丽有趣,开始为那些被逼迫背诵《鉴略》的孩子打抱不平,开始敬佩藤野先生的人道与责任感。而最关键的是,我从先生深沉而又冷峻的文字中,找到了前所未有的亲近感。
这亲近感,从何而来?或许是先生朴实的文笔,或许是先生情感的深厚,或许来自先生那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想当年,先生留学东瀛,受尽打压与排挤,目睹了弱国弱民在外的低微和辛酸。于是,他弃医从文,以笔为枪,写下了一篇篇振聋发聩的巨作,渴望唤醒沉睡的国人。
那种走在时代前沿的魄力与勇气,唤醒了我血脉中深藏的一些东西。纵然先生与我在血缘上无一丝联系,可在精神的血脉中,我与先生是如此亲近。谁说亲属一定要有血缘关系?先生与我,虽无血缘,甚至在时间上相隔近百年,可此时此刻,他已成为我的亲属。
从那以后,我开始疯狂地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每读一篇,都会有新的感悟。终于,我明白了,其他人的文章,之所以总少了一层亲近,在于它的魂,而不在身。我终究无法完全理解李白的乐观、苏轼的豪迈,也不能亲眼看见徐霞客笔下的大好河山,徐志摩心中的康河倩影。可是,我能理解鲁迅先生,理解他笔下无限的爱国之情、民族精神。
我在书中找亲属,去寻找内心最初的感动,去寻找精神血脉中最亲的那个人,去感受他内心的情感,去唤醒精神血统里永不磨灭的东西。
点评
文章很细致地描写了“我”在书中寻找亲属的过程,突出了在“寻”的过程中“我”对文学的喜爱、“我”对先生的敬仰。在刻画鲁迅先生魄力与勇气的方面,小作者提到唤醒“我”血脉中深藏的一些东西,如果能在文章的后面或具体或形象地点出是哪些东西、对“我”有哪些影响,那么这份精神的传承便会更清晰。 (朱卫文)
从小,我就是个爱读书的孩子。我经常与李白在月下举杯对饮,与东坡在江边纵情高歌;同徐霞客走遍天下奇山异水,陪徐志摩览尽康桥无数风情。我爱巴金的自然真挚,爱冰心的纯真美好,爱林语堂的幽默隽永,爱茅盾的朴实无华。可是,我与他们再亲近,中间仍隔着一面墙。我能从他们身上找到快乐,却终究找不到亲近与依托。
直到我,遇见了他。
那是一个夏天的早晨,我走进了图书馆,或许一切真的是命中注定,让我遇见了他。
我从书架上随手取下一本书,是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当时大概是被这巧妙而又文艺的书名所吸引,我便坐了下来,开始阅读。
起初,我对这种回忆性质的散文并不是很感兴趣,几次几乎要睡着。确实,不是很精彩的故事,读起来有些拗口的文字,实在是让人提不起兴趣。
但是,读着读着,情况便开始变化了。
我开始惊讶于百草园的美丽有趣,开始为那些被逼迫背诵《鉴略》的孩子打抱不平,开始敬佩藤野先生的人道与责任感。而最关键的是,我从先生深沉而又冷峻的文字中,找到了前所未有的亲近感。
这亲近感,从何而来?或许是先生朴实的文笔,或许是先生情感的深厚,或许来自先生那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想当年,先生留学东瀛,受尽打压与排挤,目睹了弱国弱民在外的低微和辛酸。于是,他弃医从文,以笔为枪,写下了一篇篇振聋发聩的巨作,渴望唤醒沉睡的国人。
那种走在时代前沿的魄力与勇气,唤醒了我血脉中深藏的一些东西。纵然先生与我在血缘上无一丝联系,可在精神的血脉中,我与先生是如此亲近。谁说亲属一定要有血缘关系?先生与我,虽无血缘,甚至在时间上相隔近百年,可此时此刻,他已成为我的亲属。
从那以后,我开始疯狂地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每读一篇,都会有新的感悟。终于,我明白了,其他人的文章,之所以总少了一层亲近,在于它的魂,而不在身。我终究无法完全理解李白的乐观、苏轼的豪迈,也不能亲眼看见徐霞客笔下的大好河山,徐志摩心中的康河倩影。可是,我能理解鲁迅先生,理解他笔下无限的爱国之情、民族精神。
我在书中找亲属,去寻找内心最初的感动,去寻找精神血脉中最亲的那个人,去感受他内心的情感,去唤醒精神血统里永不磨灭的东西。
点评
文章很细致地描写了“我”在书中寻找亲属的过程,突出了在“寻”的过程中“我”对文学的喜爱、“我”对先生的敬仰。在刻画鲁迅先生魄力与勇气的方面,小作者提到唤醒“我”血脉中深藏的一些东西,如果能在文章的后面或具体或形象地点出是哪些东西、对“我”有哪些影响,那么这份精神的传承便会更清晰。 (朱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