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书中找亲属(1)

来源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fc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书是良师,书是益友。话虽如此,可又有几個人,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亲属?
  从小,我就是个爱读书的孩子。我经常与李白在月下举杯对饮,与东坡在江边纵情高歌;同徐霞客走遍天下奇山异水,陪徐志摩览尽康桥无数风情。我爱巴金的自然真挚,爱冰心的纯真美好,爱林语堂的幽默隽永,爱茅盾的朴实无华。可是,我与他们再亲近,中间仍隔着一面墙。我能从他们身上找到快乐,却终究找不到亲近与依托。
  直到我,遇见了他。
  那是一个夏天的早晨,我走进了图书馆,或许一切真的是命中注定,让我遇见了他。
  我从书架上随手取下一本书,是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当时大概是被这巧妙而又文艺的书名所吸引,我便坐了下来,开始阅读。
  起初,我对这种回忆性质的散文并不是很感兴趣,几次几乎要睡着。确实,不是很精彩的故事,读起来有些拗口的文字,实在是让人提不起兴趣。
  但是,读着读着,情况便开始变化了。
  我开始惊讶于百草园的美丽有趣,开始为那些被逼迫背诵《鉴略》的孩子打抱不平,开始敬佩藤野先生的人道与责任感。而最关键的是,我从先生深沉而又冷峻的文字中,找到了前所未有的亲近感。
  这亲近感,从何而来?或许是先生朴实的文笔,或许是先生情感的深厚,或许来自先生那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想当年,先生留学东瀛,受尽打压与排挤,目睹了弱国弱民在外的低微和辛酸。于是,他弃医从文,以笔为枪,写下了一篇篇振聋发聩的巨作,渴望唤醒沉睡的国人。
  那种走在时代前沿的魄力与勇气,唤醒了我血脉中深藏的一些东西。纵然先生与我在血缘上无一丝联系,可在精神的血脉中,我与先生是如此亲近。谁说亲属一定要有血缘关系?先生与我,虽无血缘,甚至在时间上相隔近百年,可此时此刻,他已成为我的亲属。
  从那以后,我开始疯狂地阅读鲁迅先生的文章。每读一篇,都会有新的感悟。终于,我明白了,其他人的文章,之所以总少了一层亲近,在于它的魂,而不在身。我终究无法完全理解李白的乐观、苏轼的豪迈,也不能亲眼看见徐霞客笔下的大好河山,徐志摩心中的康河倩影。可是,我能理解鲁迅先生,理解他笔下无限的爱国之情、民族精神。
  我在书中找亲属,去寻找内心最初的感动,去寻找精神血脉中最亲的那个人,去感受他内心的情感,去唤醒精神血统里永不磨灭的东西。
  点评
  文章很细致地描写了“我”在书中寻找亲属的过程,突出了在“寻”的过程中“我”对文学的喜爱、“我”对先生的敬仰。在刻画鲁迅先生魄力与勇气的方面,小作者提到唤醒“我”血脉中深藏的一些东西,如果能在文章的后面或具体或形象地点出是哪些东西、对“我”有哪些影响,那么这份精神的传承便会更清晰。 (朱卫文)
其他文献
诗人剑男认为:人只有在“不断返回故乡的途中,才能更加清晰地看见生命中光亮的部分,看见自己的来路和初心。”尤其是人到中年之后,他的这种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于是,近几年来他不断地将自己的诗歌视野定位到故乡幕阜山,通过对田园的另一种指认来完成对漫游命运的精神救赎。  应该说,故乡情结尤其是诗人对于故乡的情结乃是文学之光中最深沉也最柔软的一束,因为它凝聚着诗人永远无法逃脱的归根心理和本能冲动。尽管剑男在《
作家赵本夫日前在新书《天漏邑》的发布会上接受采访,他说:“从萌发、构思、准备,到最终完成,差不多用了10年。”赵本夫坦言,在《天漏邑》中,不少细节、人物语言,上一分钟还不知道,写到那里时就突然出现了,有种灵感即兴而来的感觉。赵本夫说,自己在小说创作中,除了追求好看之外,更加看重的一个东西,那就是作品内涵的丰富性。谈起对一个作者来讲最重要的是什么?赵本夫表示,最重要的是精神和思想的积累。“一个作家有
作家张翎日前在暨南大学就《劳燕》与师生们一起分享“从史料到小说”的创作故事,讲述抗战大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为了创作《劳燕》,张翎在美国查阅大量史料,這样才有了小说中凿实的细节呈现。在她看来,史料考据与想象力,是创作小说必不可少的两个基础,两者同样重要,“史料是小说的龙骨,是让我站在地上脚踏实地的东西。抓住时代洪流中的几个碎片演绎成小说,不一定能折射全局。但这几个碎片必须是真实的,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
贾樟柯纪录片《一个村莊的文学》日前在西安拍摄。镜头里,贾平凹坐在花坛旁吹埙,期间,贾樟柯会走到跟前与他交流。贾平凹声音稍微有些沙哑,几天的拍摄,他和贾樟柯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贾平凹告诉记者,他们主要还是谈文学,“谈文学是肯定离不开家乡的。”据悉,该片从数十位作家参与、于乡村举办的吕梁文学季开始,追忆马烽,讲述贾平凹、莫言、余华等作家所经历的时代,个人经验、文学表达、新中国记忆彼此交织,展开一个作家
英国作家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萨申卡》中文版日前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西蒙·塞巴格·蒙蒂菲奥里的作品现已翻译超过四十八种语言出版。作品包括《叶卡捷琳娜大帝与波将金》(入选塞缪尔·约翰逊奖、达夫·库珀奖、马希传记奖短名单),《斯大林:红色沙皇的宫廷》(荣获英国图书奖的年度历史图书奖),《青年斯大林》(荣获英国科斯塔传记奖、美国《洛杉矶时报》传记奖、法国政治传记大奖和奥地利克莱斯基政治文学奖)
黄孝阳的作品为文坛早已所关注,七〇后的作家,写出的文字,与同时代的人不相随,循着个性而行。近日读黄孝阳在《天津文学》第三期,发表的随笔《我和我的文学》,表达自己的文学观。   大多的写作者是泛化写作,如同书写的公文,统一的庸俗化标准,发出一致的口号。丧失个性,也不允许个性的存在。没有精神的支撑,散文和随笔,不过是一堆废弃的文字沙石砾,不值一文钱。洪堡特说:“散文则时时处处陪伴着人,在人的精神活动的
一直在关注闫文盛的写作,他的文字叙述风格独特。这对于一个70后作家是难得的,不多少见的。大多数写作者功利欲望极强,很少有人耐得住寂寞,探寻人与世界的關系,灵魂的故事。   作家闫文盛的文字时,让我眼前一亮,为之心动。他独立一般的写作,而是思考文学的本质,他的文字带给我们深刻地追问。而不是俗不可耐的生活琐事。他文字所达到的高度,以及断片式的结构,极富象征色彩所产生的艺术美学,足以令我们心醉神迷。  
我和习习多年的朋友,但没有见过面,只有在电话中联系过。一直关注这个当代比较活跃的女作家。近日读她发表在《青年文学》的散文《落地生根》,发现女作家的写作的转向,发全新的视角,向我们讲述的不是女作家贯有的柔情絮语,缠绵地叨唠。   习习的《落地生根》,从这个题目,就呈现太多的东西。这是一篇怀旧散文,当注入多维的元素时,有了不同一般的意义,作家用思想的笔,蘸著情感的色彩,在老旧的照片,涂抹一层时代的色彩
雨总是在晚上到来。  当然,白天也有。天气预报明明说没雨。一切安好,朗晴白日。穿着超短裙的女孩儿,高跟鞋,在树下咔咔地走着。一个妈妈把孩子放在共享单车的车筐里(这样做是不对的,写作白描手法,读者请勿模仿),慢悠悠地骑着。  忽然,一片云彩悄悄地飘来,头上一黑,眼前一黑,哗啦一下子,瓢泼大雨就浇下来了。连躲闪的时间都没有,只好手里有什么东西就使什么东西,手忙脚乱,挡在头上,螳臂当车,管什么用。瞬间全
蔡东有一小说集名为《星辰书》,光看书名,便知她心怀美好与高远。除了“小王子”的《风沙星辰》外,我还没看到哪个作家直接将“星辰”用作书名,这个词让以谈俗事为光荣、以谈非实务为耻的中国人不好意思直接道出。它让人想起诗意、超越、远方,当然还有老康德那句名言。及至看到蔡东的照片,我心想,老祖宗说相由心生,果然。人如其文,文如其人,用在蔡东身上大概是最妥帖不过的。  小说《她》亦有诗性风范。小说借由连海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