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英语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定位准确清晰,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给学生一个自我拓展的空间,引导并鼓励学生创新,让他们在所学句型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创造出各式各样、内容新颖的对话,并且在一种开放的、积极互动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收获,不断得到积极成功的体现,更加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所以,我们应注重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英语课 小学生 发散思维 培养
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在英语句型的教授方法上讲求锐意创新,敢于突破常规,敢于尝试各种方式方法,并且,倡导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英语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学会巧妙自然地寓英语学习于生活体验之中,把新理念推向课堂班级层面,变理想的课程为现实的课程,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
一、突破常规,激活学生的内在潜力
目前新课程理念也是支持课程改革实践的重要前提和精神动力,如果没有新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改革就很可能停留在技术层面而缺乏文化的创新。所以只要有利于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内在潜力,我们都可以拿来试一试。例如,我在讲课之前,一反常规教法,在课上让学生们自学10分钟,各自用笔划出认为是本单元重点句型的句子,然后通过对话导出句型,再让学生核对。这种教授方法,有些近似于大学的方法,但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性。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我们不可小视他们的能力,而应乘着课改的东风,努力构建英语教学的新模式。
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拴”住学生的心
1.玩中学,在游戏中学有所得。游戏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游戏,可以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不但鼓励学生玩,还组织学生玩,和学生们一起玩,引导学生玩得有意义。如在学习自我介绍时就采用“开火车”的游戏,在学习“boy,girl,monkey”等名词时采用了“蒙眼辨音”的游戏,在学习动物时采用了“快速表演叫声”的游戏等等。这些游戏由于带有比赛的性质,学生在游戏中不仅陶冶了情操,而且提高了口语实践能力。
2.歌中练,在歌声中巩固所学知识。小学生生性活泼,爱唱爱跳。针对这一特点,每一堂课我都利用或编写了与学习内容相符的歌曲或歌谣,并加以动作表演,使学生在活泼欢快的气氛中自然地获得了英语知识与技能,开阔了视野,发展了智力,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3.画中乐,在涂、画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低年级学生情绪活跃、开朗,具有稳定性、专一性差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我不仅仅锻炼学生“动嘴说”,还让学生“动手画”,如用水笔涂风景、用简笔画画小伙伴、用线条连单词、用毛线装饰小动物卡片等等。学生们在涂、画中,与同伴团结合作、相互交流,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4.情境体验,在交流中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在教学中,不可能将真实的生活情境搬入课堂,但能模拟真实情境,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单词和对话的内容。简单的表演既容易又逼真,学生兴趣很浓,表演时全身心投入,神态惟妙惟肖,对内容的理解便不感到困难了。
三、提高英语句型的实践运用能力
1.让学生成为表演者。新课改中再三强调学生讨厌学习的关键因素在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得到落实。我在处理这一问题时,针对传统教学中的弊端,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自主表演、即兴表演,充分运用学习用具进行同桌对话、小组对话以及上台表演,使学生们在良好的情境氛围中学习并操练巩固句型。通过情境设置,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接受知识、培养能力的地方,形成了张弛有度、互相对话的“群言堂”。
2.让学生成为探索者。一个新英语句型提出之前,教师不要急于把句型及规律告诉学生,可以选择在预演一组情景对话时有意识地把句型包含其中,让学生们自己去寻找、发现,总结出规律。这样教师只是点拨一二,而不是一揽到底、倾囊而出。例如,在6A“Public signs”中,笔者预先让同学们搜集各种公共标志的图片,课堂上将自带的公共标志图片贴在教室各处。教师指着墙上一幅提问:“What’sthis?What does it mean?”“It means…”同学们就会顺着思路自己去寻找句型,用手中的图片相互操练句型。课后再让同学们用所学句型去讲解校园的公共标志牌,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3.让学生成为创新者。在英语句型的学习过程中,要给学生一个自我拓展的空间,引导并鼓励学生创新,让他们在所学句型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创造出各式各样、内容新颖的对话,并且在一种开放的、积极互动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收获,不断得到积极成功的体现,更加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在教完 6A Unit2 Part E后,笔者专门拿出一节课来讨论:如果你是那位公园管理员,面对践踏草坪的拾钱者,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样就给同学们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让他们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发掘、创造。那节课每位同学都热情高涨,真正把自己融入到角色中去参与讨论,既巩固了句型,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英语课 小学生 发散思维 培养
新课程改革不仅要求教师在英语句型的教授方法上讲求锐意创新,敢于突破常规,敢于尝试各种方式方法,并且,倡导联系生活的教学策略。英语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学会巧妙自然地寓英语学习于生活体验之中,把新理念推向课堂班级层面,变理想的课程为现实的课程,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释放学生的创造潜能。
一、突破常规,激活学生的内在潜力
目前新课程理念也是支持课程改革实践的重要前提和精神动力,如果没有新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改革就很可能停留在技术层面而缺乏文化的创新。所以只要有利于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内在潜力,我们都可以拿来试一试。例如,我在讲课之前,一反常规教法,在课上让学生们自学10分钟,各自用笔划出认为是本单元重点句型的句子,然后通过对话导出句型,再让学生核对。这种教授方法,有些近似于大学的方法,但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性。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我们不可小视他们的能力,而应乘着课改的东风,努力构建英语教学的新模式。
二、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拴”住学生的心
1.玩中学,在游戏中学有所得。游戏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游戏,可以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不但鼓励学生玩,还组织学生玩,和学生们一起玩,引导学生玩得有意义。如在学习自我介绍时就采用“开火车”的游戏,在学习“boy,girl,monkey”等名词时采用了“蒙眼辨音”的游戏,在学习动物时采用了“快速表演叫声”的游戏等等。这些游戏由于带有比赛的性质,学生在游戏中不仅陶冶了情操,而且提高了口语实践能力。
2.歌中练,在歌声中巩固所学知识。小学生生性活泼,爱唱爱跳。针对这一特点,每一堂课我都利用或编写了与学习内容相符的歌曲或歌谣,并加以动作表演,使学生在活泼欢快的气氛中自然地获得了英语知识与技能,开阔了视野,发展了智力,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
3.画中乐,在涂、画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低年级学生情绪活跃、开朗,具有稳定性、专一性差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我不仅仅锻炼学生“动嘴说”,还让学生“动手画”,如用水笔涂风景、用简笔画画小伙伴、用线条连单词、用毛线装饰小动物卡片等等。学生们在涂、画中,与同伴团结合作、相互交流,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4.情境体验,在交流中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在教学中,不可能将真实的生活情境搬入课堂,但能模拟真实情境,创设接近生活的真实语言环境,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单词和对话的内容。简单的表演既容易又逼真,学生兴趣很浓,表演时全身心投入,神态惟妙惟肖,对内容的理解便不感到困难了。
三、提高英语句型的实践运用能力
1.让学生成为表演者。新课改中再三强调学生讨厌学习的关键因素在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中得到落实。我在处理这一问题时,针对传统教学中的弊端,在课堂上让学生们自主表演、即兴表演,充分运用学习用具进行同桌对话、小组对话以及上台表演,使学生们在良好的情境氛围中学习并操练巩固句型。通过情境设置,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接受知识、培养能力的地方,形成了张弛有度、互相对话的“群言堂”。
2.让学生成为探索者。一个新英语句型提出之前,教师不要急于把句型及规律告诉学生,可以选择在预演一组情景对话时有意识地把句型包含其中,让学生们自己去寻找、发现,总结出规律。这样教师只是点拨一二,而不是一揽到底、倾囊而出。例如,在6A“Public signs”中,笔者预先让同学们搜集各种公共标志的图片,课堂上将自带的公共标志图片贴在教室各处。教师指着墙上一幅提问:“What’sthis?What does it mean?”“It means…”同学们就会顺着思路自己去寻找句型,用手中的图片相互操练句型。课后再让同学们用所学句型去讲解校园的公共标志牌,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和主观能动性。
3.让学生成为创新者。在英语句型的学习过程中,要给学生一个自我拓展的空间,引导并鼓励学生创新,让他们在所学句型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创造出各式各样、内容新颖的对话,并且在一种开放的、积极互动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收获,不断得到积极成功的体现,更加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如在教完 6A Unit2 Part E后,笔者专门拿出一节课来讨论:如果你是那位公园管理员,面对践踏草坪的拾钱者,你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这样就给同学们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让他们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发掘、创造。那节课每位同学都热情高涨,真正把自己融入到角色中去参与讨论,既巩固了句型,又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